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林 邢国栋 +3 位作者 李正 孙祥余 李艳婷 袁金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80,共9页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境退化、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整体不稳定、流域综合监管能力和系统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提升九湖流域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为导向,以恢复九湖流域水质为核心,从山地林草保护修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入湖河流水生态修复、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治理修复、综合监管能力提升五大方面、23个方向出发,梳理集成现有成熟有效的修复技术及整治措施,形成九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框架,以期为九湖流域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生态保护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修复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对澜沧江流域森林防火提升研究--以云南昌宁县为例
2
作者 李佳娜 《森林防火》 2025年第2期50-54,共5页
澜沧江流域森林防火面临基础设施不足、公众防火意识淡薄等挑战。提升森林防火服务功能需完善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设备和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公众防火意识,结合应急部门和社区合作提升防火知识和技能。... 澜沧江流域森林防火面临基础设施不足、公众防火意识淡薄等挑战。提升森林防火服务功能需完善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设备和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公众防火意识,结合应急部门和社区合作提升防火知识和技能。强化监管与执法,完善法规,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建立监管体系和风险评估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研发决策支持系统,缩短生态恢复时间。加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防火巡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云南昌宁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澜沧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江并流重叠保护区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欢欢 王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5-158,共4页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是具有全国生态重要性的区域,该区域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域,且存在诸多重叠之处,这加剧了原本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会居民的利益冲突,利益相关者的数量增加,利益冲突加剧。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是具有全国生态重要性的区域,该区域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域,且存在诸多重叠之处,这加剧了原本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会居民的利益冲突,利益相关者的数量增加,利益冲突加剧。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冲突,并分析了利益冲突背后的深刻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 保护区重叠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保护 被引量:8
4
作者 缪家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三江并流"民族区域是多元文化融合、多民族和睦相处、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人间净土,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基因库"。本文论述了"三江并流"区域民族文化亟待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 “三江并流” 民族文化 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区重叠对贫困影响的法律分析——以云南三江并流区域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欢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8-93,99,共7页
在我国,保护区重叠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叠的保护区增加了当地居民负担的成本,并减少了原有的益处,多数情况下,它加剧了保护区的贫困。三江并流区域是我国保护区重叠与极度贫困并存的区域,立法、管理体制、参与贫乏等缺陷导致了更多贫困... 在我国,保护区重叠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叠的保护区增加了当地居民负担的成本,并减少了原有的益处,多数情况下,它加剧了保护区的贫困。三江并流区域是我国保护区重叠与极度贫困并存的区域,立法、管理体制、参与贫乏等缺陷导致了更多贫困进而环境损害随之发生。因此,健全保护区立法并引进包括生态补偿、社区共管、惠益分享在内的制度设计是缓解保护区重叠对贫困影响的有效法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重叠 消除贫困 三江并流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并流多种保护区重叠的法律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欢欢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63-67,共5页
三江并流地区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包括数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这些保护区域之间存在诸多重叠之处,导致管理体制不顺、与当地社区居民冲突不断、保护区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多种保护区域... 三江并流地区同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包括数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这些保护区域之间存在诸多重叠之处,导致管理体制不顺、与当地社区居民冲突不断、保护区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多种保护区域重叠的基础上,分析保护区重叠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重叠问题的法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保护区重叠 利益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江并流区森林地理分区(一)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立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10-15,共6页
应用景观生态学、山地学和系统学原理,在分析系统内地貌、水热条件、森林植被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森林地理分区的原则、依据和分区系统。按照"森林分区"、"森林区"和"... 应用景观生态学、山地学和系统学原理,在分析系统内地貌、水热条件、森林植被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森林地理分区的原则、依据和分区系统。按照"森林分区"、"森林区"和"森林小区"的三级分区系统,将三江并流区划分为3个森林分区,9个森林亚区和22个森林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三江并流区 森林 地理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域野生荞麦资源的考察与收集
8
作者 李伟 唐宇 +7 位作者 张松 冯西博 廖文华 李周 王韵雪 张凯旋 王俊珍 周美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7-943,共7页
三江并流区域是指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并流而不交汇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了摸清该区域荞麦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野生荞麦考察队于2020-2022年对该地区进行了野生荞麦调... 三江并流区域是指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并流而不交汇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了摸清该区域荞麦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野生荞麦考察队于2020-2022年对该地区进行了野生荞麦调查和收集工作,共收集了荞麦属下属的8个种60份材料。调查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是三江并流区域中野生荞麦种类最丰富的地区,金荞麦和细柄野荞麦是分布范围最广的野生荞麦,其他野生荞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调查中发现了再生能力强型、多花多分枝型细柄野荞麦、多花多分枝型心叶野荞麦和粉红花色型金荞麦4种特殊的野生荞麦资源。调查结果对该地区荞麦属种质资源的针对性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荞麦的起源驯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 野生荞麦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陶德双 罗明灿 +3 位作者 岳彩荣 杨文杰 杨子诚 卢颖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探析“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高质量发展,运用ArcGIS软件和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对区域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重叠面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自然保护地... 为了探析“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高质量发展,运用ArcGIS软件和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对区域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重叠面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367.00×10^(4)hm^(2),其中不重叠面积为182.52×10^(4)hm^(2),占49.73%。9类23处自然保护地均存在重叠关系,重叠类型以相交为主。在8个县级行政区中,自然保护地净面积排名前3的是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和贡山县。(2)因子探测研究发现,人均GDP、森林面积、生物物种数量、公路里程、旅游收入和湿地面积是影响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任意2个影响因子交互后对“三江并流”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异性的解释力明显增强。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并流”区自然保护地重叠关系中2层重叠分布广泛,3层及以上重叠有4个集中分布区,重叠类型复杂,管理困难,整合优化工作难度大;区域自然保护地呈带状分布特征,4个高密度区的分布格局与该区域主要山脉分布格局相符;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自然保护地分布的基础性因素,自然保护地面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性、与自然资源条件呈正相关性;区域自然保护地和经济、社会作为3个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空间分布格局 地理探测器 “三江并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