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萃取器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有智 祁贵生 杨利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08-1111,共4页
以磷酸三丁酯 (煤油 ) -苯酚 -水为试验体系 ,研究了IS -RPB萃取器的传质性能。在研究主要操作参数对萃取级效率影响的基础上 ,确定了最适宜的操作条件 ,得到了 97%以上萃取级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撞击流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萃取器 传质 级效率 IS-RPB萃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欧阳朝斌 刘有智 +1 位作者 祁贵生 杨利锐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2-24,共3页
采用化学偶合法 ,对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内微观混合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到了转速、喷嘴间距、射流速度及浓度等因素对离集指数Xs的影响规律 ,并对其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中微观混合能被极大地强化 。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 微观混合性能 研究 离集指数X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偶合法研究IS-RPB反应器微观混合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焦纬洲 刘有智 +3 位作者 祁贵生 李鹏 康荣灿 刁金祥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9,47,共5页
以α-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之间的串联竞争偶合生成单偶氮和双偶氮的反应为测试体系,研究了超重力因子、喷嘴初速、浓度、撞击间距、填料等参数对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反应器离集指数和微观混合时间的影响规律,得出适宜的操作... 以α-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之间的串联竞争偶合生成单偶氮和双偶氮的反应为测试体系,研究了超重力因子、喷嘴初速、浓度、撞击间距、填料等参数对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反应器离集指数和微观混合时间的影响规律,得出适宜的操作参数。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对比了IS,RPB,IS-RPB 3种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IS-RPB反应器秉承了IS反应器和RPB反应器的优点,其微观混合性能明显优于IS和RPB等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撞流 旋转填料床 微观混合 离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铁酸钴 被引量:7
4
作者 祁贵生 武晓利 +2 位作者 刘有智 郑奇 郭林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80-1686,共7页
针对磁力搅拌器制备纳米材料时存在粒径分布宽、分散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结合化学共沉淀法,以Fe(NO_3)_3·9H_2O、Co(NO_3)_2·6H_2O、NaOH为原料制备CoFe_2O_4纳米颗粒。研究了转速、液体流量、NaOH浓度以及晶... 针对磁力搅拌器制备纳米材料时存在粒径分布宽、分散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结合化学共沉淀法,以Fe(NO_3)_3·9H_2O、Co(NO_3)_2·6H_2O、NaOH为原料制备CoFe_2O_4纳米颗粒。研究了转速、液体流量、NaOH浓度以及晶化时间对CoFe_2O_4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并与磁力搅拌器制备的CoFe_2O_4纳米颗粒在磁性能方面进行了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产物的粒径形貌及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Fe_2O_4纳米颗粒的粒径随转速、液体流量和NaOH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随晶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佳工艺条件为:转速900r/min,液体流量60L/h,NaOH浓度3mol/L,晶化时间6h。此条件下制备的CoFe_2O_4纳米颗粒的粒径约为20nm,饱和磁化强度为75.43emu/g,较磁力搅拌器提高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化学共沉淀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铁酸钴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乳状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利锐 刘有智 +1 位作者 祁贵生 郭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采用了煤油 Span80 石蜡 氢氧化钠组成的液膜体系,研究了利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备乳化液膜并用旋转填料床进行含酚废水处理的最适宜工艺条件,讨论了制乳转速、水乳比、Span80用量、NaOH溶液浓度、提取流量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在... 采用了煤油 Span80 石蜡 氢氧化钠组成的液膜体系,研究了利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备乳化液膜并用旋转填料床进行含酚废水处理的最适宜工艺条件,讨论了制乳转速、水乳比、Span80用量、NaOH溶液浓度、提取流量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对废水中酚的提取率可达到99%左右,且操作简单快速。本实验为乳化液膜处理废水的操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酚废水 乳化液膜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萃取传质性能与微观混合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祁贵生 刘有智 焦纬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共4页
为探寻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萃取效果与微观混合之间的关系,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分别对IS-RPB萃取传质性能与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萃取传质性能研究过程中选用了水-苯酚-磷酸三丁酯(煤油)和煤油-苯甲酸-水2个萃取体系;... 为探寻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萃取效果与微观混合之间的关系,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分别对IS-RPB萃取传质性能与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于萃取传质性能研究过程中选用了水-苯酚-磷酸三丁酯(煤油)和煤油-苯甲酸-水2个萃取体系;对于微观混合效果的研究采用化学偶合法,以α-萘酚和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的串并联偶合反应为工作反应。结果表明:IS-RPB萃取传质性能与微观混合效果密切相关,在实验范围内,萃取传质性能随微观混合效果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因次分析方法,给出了描述IS-RPB设备参数、操作参数对萃取传质速率影响的关联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 微观混合 萃取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膜法脱酚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有智 章德玉 焦纬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1,共6页
对模拟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实验研究了对所采用的制乳设备——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制乳率,提取设备——旋转填料床对脱酚率和破乳设备——无机微孔膜外压内抽式膜法破乳的重要参数如透过压方式、膜孔径... 对模拟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实验研究了对所采用的制乳设备——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制乳率,提取设备——旋转填料床对脱酚率和破乳设备——无机微孔膜外压内抽式膜法破乳的重要参数如透过压方式、膜孔径等对膜通量和破乳率的影响.并且讨论了破乳后的油相回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制乳率、脱酚率都很高,且瞬间完成.亲水性无机微孔膜外压内抽方式破乳,是一种更有效的膜法破乳新方法,此过程受透过压方式和膜孔径的影响较大.膜孔径越小,破乳率越高,膜通量越小;外压内抽方式的破乳效果优于单外压方式的破乳效果.并由实验数据得到:撞击流-旋转填料床的制乳效率可达99.90%以上,脱酚率可达99%左右,对于粒径为5-25μm乳液,用膜孔径为2.0μm的SiC微孔膜,在外压为60 kPa、内负压为30 kPa的外压内抽破乳方式下破乳,破乳率可达96.4%,膜通量可达900 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乳状液膜 制乳率 脱酚率 破乳 无机微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场中纳米TiO_2粒子表面包覆Al_2O_3膜及其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有智 郭雨 +2 位作者 石国亮 董秀芳 李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基于异相表面成核和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的微观混合原理,以纳米水合氧化钛(TiO2·nH2O)粒子为固相基体,六水氯化铝溶液为包覆相,采用液相包覆-界面反应的方法在纳米TiO2前体颗粒表面包覆了纳米Al2O3膜,并对超重力场中纳米粒子... 基于异相表面成核和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的微观混合原理,以纳米水合氧化钛(TiO2·nH2O)粒子为固相基体,六水氯化铝溶液为包覆相,采用液相包覆-界面反应的方法在纳米TiO2前体颗粒表面包覆了纳米Al2O3膜,并对超重力场中纳米粒子表面包覆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IR、TEM、Zeta电位分析和XRD分析,证实了纳米TiO2前体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厚约5nm的致密海绵状膜。IR和XRD谱图表明,在Al2O3纳米膜层和纳米TiO2颗粒之间的界面上形成了Ti—O—Al键,包覆膜层的晶体结构以γ-Al2O3为主的混合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包覆 纳米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内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祁贵生 刘有智 焦纬洲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67,共3页
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作为萃取设备,选用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稀释于煤油中),对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于磷酸三丁酯与醋酸的络合萃取过程具有良好的萃... 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作为萃取设备,选用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稀释于煤油中),对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于磷酸三丁酯与醋酸的络合萃取过程具有良好的萃取传质性能,萃取级效率高达98%以上;采用三级错流萃取流程,获得了94.0%的醋酸萃取率,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以质量分数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为反萃取剂,经反萃取操作后实现萃取剂的再生,再生后的萃取剂萃取性能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了萃取剂、萃取设备及萃取工艺对于络合萃取过程的影响,为络合萃取技术在醋酸稀溶液回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络合萃取 醋酸稀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析—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强化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二硝基甲苯生产废水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振兴 刘有智 +3 位作者 焦纬洲 邵凡 王其仓 侯晓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采用酸析—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强化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二硝基甲苯(DNT)生产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析工段废水pH 1.0,IS-RPB转速1 500 r/min,FeSO4加入量0.06 mol/L,H2O2加入量0.45mol/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 h。在该条... 采用酸析—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强化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二硝基甲苯(DNT)生产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析工段废水pH 1.0,IS-RPB转速1 500 r/min,FeSO4加入量0.06 mol/L,H2O2加入量0.45mol/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 h。在该条件下处理DNT生产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8.95%,硝基化合物去除率达98.32%,BOD5/COD为0.65。经该方法预处理后的DNT生产废水可适用于生化法进行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硝基甲苯 酸析 撞击流 旋转填料床 FENTON试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2,4-二羟基苯甲酸铜粉体粒径的液相反应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雨 刘有智 +1 位作者 李裕 石国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70-673,共4页
以五水硫酸铜和2,4-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利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合成了热敏性材料2,4-二羟基苯甲酸铜(β-Cu)粉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撞击初速、转速、浓度、温度、陈化时间和干燥方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反应动力学参数(浓度... 以五水硫酸铜和2,4-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利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合成了热敏性材料2,4-二羟基苯甲酸铜(β-Cu)粉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撞击初速、转速、浓度、温度、陈化时间和干燥方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反应动力学参数(浓度和温度)和操作参数(转速、撞击初速等)可以控制粉体粒径的变化;粉体后处理过程中干燥导致了部分粒子间的硬团聚.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以及BET对合成的粉体进行了测试表征,粉体的形貌为规则的纺锤形,比表面积为11.6265 m2/g,体积平均粒径610 nm,分布范围为0.12~5 μm,呈多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液-液快速反应的三喷嘴IS-RPB微观混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珺 刘有智 +1 位作者 焦纬洲 祁贵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228,共6页
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对三喷嘴IS-RPB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入口雷诺数Re_(in)、入口流速u_(in)、喷嘴间距d_1、d_2、体积流量VB等因素对离集指数X_S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超重力因子、入口雷诺数、... 采用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对三喷嘴IS-RPB微观混合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入口雷诺数Re_(in)、入口流速u_(in)、喷嘴间距d_1、d_2、体积流量VB等因素对离集指数X_S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超重力因子、入口雷诺数、入口流速都有利于微观混合效果的改善,表现为X_S显著减小;X_S随着体积流量的增大显著减小,但是随着体积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d_1<6 mm时,X_S随喷嘴间距d_1的增大而减小;d_1>6 mm,增大d_1使X_S增加;较小的喷嘴间距d_2有利于微观混合。对比研究表明三喷嘴IS-RPB离集指数约为0.006,为传统IS-RPB的1/2,三喷嘴IS的1/3,显示出了优越的微观混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喷嘴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微观混合 离集指数 超重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沉淀法制备高纯纳米二氧化钛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雨 董秀芳 +2 位作者 石国亮 李裕 刘有智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以硫酸氧钛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原料,采用络合沉淀法在撞击流一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内制备了高纯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用TEM和XRD对粉体的形貌和晶相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EDTA对产品纯度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EDTA可以有效控制... 以硫酸氧钛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原料,采用络合沉淀法在撞击流一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内制备了高纯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用TEM和XRD对粉体的形貌和晶相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EDTA对产品纯度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EDTA可以有效控制粉体粒径,有利于固液分离,实现产物高纯化。所制备的二氧化钛粉体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50~60nm,纯度为99.87%;控制不同的焙烧温度可以得到不同晶相的氧化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流一旋转填料床 络合沉淀 纳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撞击流-旋转填料床液-液接触过程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有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1-1108,共8页
超重力液-液接触过程强化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文中详细阐述了实现超重力液-液接触的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装置的结构及其接触和反应过程机制,着重介绍了混合过程和机制原理、混合特性的实验表征,并与常用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进行了... 超重力液-液接触过程强化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文中详细阐述了实现超重力液-液接触的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装置的结构及其接触和反应过程机制,着重介绍了混合过程和机制原理、混合特性的实验表征,并与常用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进行了对比。从应用研究方面,分别介绍了IS-RPB在液-液萃取、液膜分离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情况,并与普通方法进行了比较;从反应工程的角度,分析了超重力液-液反应过程及在超细粉体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IS-RPB混合 萃取 液膜分离 液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备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李小月 张巧玲 +2 位作者 李磊 魏冰 刘有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6-200,共5页
以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为乳化设备,煤油为有机介质,山梨醇酐油酸酯(Span 80)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配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研究了超重力因子、撞击速度、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复配乳化剂HLB值以及丙烯酰胺单体... 以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为乳化设备,煤油为有机介质,山梨醇酐油酸酯(Span 80)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配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反相乳液,研究了超重力因子、撞击速度、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复配乳化剂HLB值以及丙烯酰胺单体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与搅拌式乳化装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超重力因子为65.32,撞击速度为12.58 m/s,V(油相)∶V(水相)=1∶1,乳化剂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5%,复配乳化剂HLB值为6.0,丙烯酰胺单体质量占单体水溶液总质量的15%的条件下,所制备乳液平均粒径为664 nm,稳定性系数达0.973;对比研究发现,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制备的乳液稳定性好,粒径小,分散均匀,乳化时间短,为连续化制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反相乳液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一步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艳芬 张巧玲 +2 位作者 焦纬洲 郭婧 刘有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06,111,共5页
以尿素为氮源、硫酸氧钛为钛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一步法成功地制备了N掺杂TiO_(2)纳米粒子。利用SEM、TEM、UV-Vis、TG-DSC等对催化剂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掺杂TiO_(2)纳米粒子形貌为球形,粒径分布均... 以尿素为氮源、硫酸氧钛为钛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一步法成功地制备了N掺杂TiO_(2)纳米粒子。利用SEM、TEM、UV-Vis、TG-DSC等对催化剂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掺杂TiO_(2)纳米粒子形貌为球形,粒径分布均匀,粒子大小为13 nm;EDS图谱中检测到了N元素,表明N均匀掺杂到TiO_(2)中;与纯TiO_(2)相比,N掺杂TiO_(2)禁带宽度明显降低。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N/Ti摩尔比、催化剂质量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与纯TiO_(2)相比,改性催化剂去除率提高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氮掺杂 光催化 苯酚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技术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 被引量:9
17
作者 成尚元 刘有智 祁贵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8-594,共7页
尝试采用加盐晶种法,以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为反应器,制备出多级孔ZSM-5分子筛,考察了转速、硅胶流量、含晶种的铝源混合物流量和循环时间对产物的粒度分布及介孔结构的影响,并针对晶化时间、晶粒形貌、结构性能三方面与传统水热合成法进... 尝试采用加盐晶种法,以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为反应器,制备出多级孔ZSM-5分子筛,考察了转速、硅胶流量、含晶种的铝源混合物流量和循环时间对产物的粒度分布及介孔结构的影响,并针对晶化时间、晶粒形貌、结构性能三方面与传统水热合成法进行对比。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N2吸附脱附对产物的形貌及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超重力技术制备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转速1200r/min,硅胶流量30m L/min,含晶种的铝源混合液流量20L/h;应用超重力技术相比于传统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拥有更多的介孔数量,形貌较好无杂相,粒度分布更均一,且所需晶化时间显著降低;微观混合效率对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本文为改善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ZSM-5 分子筛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法制备MnO_2/PPy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芳楠 刘志伟 +1 位作者 张宁 刘有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9-986,共8页
以吡咯(Py)、高锰酸钾(KMnO4)等为原料,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为乳化设备,通过细乳液法(W/O)制备了类球形花状结构的MnO_2/PPy复合材料。研究了对甲苯磺酸浓度、高锰酸钾浓度和反应时间对MnO_2/PPy复合材料比容量的影响,并对其电化... 以吡咯(Py)、高锰酸钾(KMnO4)等为原料,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为乳化设备,通过细乳液法(W/O)制备了类球形花状结构的MnO_2/PPy复合材料。研究了对甲苯磺酸浓度、高锰酸钾浓度和反应时间对MnO_2/PPy复合材料比容量的影响,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细乳液法制备MnO_2/PPy复合材料适宜条件为对甲苯磺酸浓度0.84mol/L、高锰酸钾浓度0.094mol/L及反应时间3.5h。该条件下制备的MnO_2/PPy复合材料比表面积为177.1m^2/g,比容量在0.5A/g时达到231.9F/g。同时,也表明MnO_2与PPy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MnO_2/PPy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 二氧化锰/聚吡咯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电化学性能 比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制备纳米硫化亚铁的研究
19
作者 何旺 栗秀萍 +1 位作者 刘有智 于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7-171,共5页
为解决传统间歇式搅拌反应釜制备硫化亚铁产物粒径大、分布不均匀和重复性差的问题,以FeSO_(4)·7H2O和Na_(2)S·9H_(2)O为原料,在超重力反应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中成功连续制备了粒径小且均一的硫化亚铁纳米粒子。利用扫描... 为解决传统间歇式搅拌反应釜制备硫化亚铁产物粒径大、分布不均匀和重复性差的问题,以FeSO_(4)·7H2O和Na_(2)S·9H_(2)O为原料,在超重力反应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中成功连续制备了粒径小且均一的硫化亚铁纳米粒子。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样品的粒径分布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物初始浓度、超重力因子和撞击初速对硫化亚铁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初始浓度、超重力因子以及撞击初速的增大,硫化亚铁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粒径分布逐渐变均匀。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1 mol/L,物料比为1∶1,超重力因子β=239.8,撞击初速μ=9.43 m^(3)/s。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硫化亚铁纯度较高且粒径分布均匀,中位粒径D50为87 nm,90%的硫化亚铁颗粒在150 nm以下,对铬(Ⅵ)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为196.8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反应器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 硫化亚铁纳米粒子 粒度分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