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ng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substituted 17α-acetoxyprogesterones by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electronegativity-distance vector
1
作者 SUN Li-Ii LAN Yu-kun +2 位作者 ZHOU Li-ping YU YU LI Zhi-liang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7年第2期79-87,共9页
A set of novel structural descriptors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electronegativity-distance vector, VMEDh)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of a series of 17α-Acetoxyprogest... A set of novel structural descriptors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electronegativity-distance vector, VMEDh)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of a series of 17α-Acetoxyprogesterones (APs) was investigat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various hybridized orbits on atomic electronegativities, we developed the structure descriptors with amended electronegativities to build a QSAR model. The 10-parameter model based on VMEDh yields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972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D=0.262, which are more desirable than those of the previous molecular electonegativity-distance vector (MEDV-4) (R=0.969, SD=0.275). By 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several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optimal models. The 7-parameter model based on VMEDh has R=0.960 and SD=0.276; i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CV)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DCV) for leave-one-out procedure crossvalidation are respectively RCV=0.890 and SDCV=0.445. The 6-parameter MEDV-4 model has R=0.946, SD=0.304, RCV=0.903 and SDCV=0.406.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VMEDh has desirabl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and good predictive capability for this series of chemical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electronegativity-distance vector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17α- Acetoxyprogestero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宝雷 马宁 +3 位作者 王建国 马翼 李正名 李永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物能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3D-QSAR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仝建波 王平 +2 位作者 李云飞 刘淑玲 孟元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42个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留一...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42个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0.847、0.931.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所建QSAR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抗艾滋病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吡咯类抗艾滋病药物QSAR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仝建波 刘淑玲 +3 位作者 刘玉婷 李仲谨 韩玉英 王先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5-279,共5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2个吡咯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结构参数化表征,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PLS)进行建模,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2cum)、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2cum)和模型...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2个吡咯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结构参数化表征,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PLS)进行建模,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2cum)、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2cum)和模型的标准偏差(SD)分别为R2cum=0.914、Q2cum=0.812、SD=0.236(MLR);R2cum=0.836、Q2cum=0.719、SD=0.314(PLS),结果均优于文献值(R2cum=0.667,Q2cum=0.581,SD=0.420)。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表明3D-HoVAIF能够较好地表征该类分子的结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吡咯衍生物 抗艾滋病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HEPT类抗艾滋病药物的QSAR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仝建波 周鹏 +4 位作者 张生万 梁桂兆 田菲菲 李美萍 李声时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1-725,共5页
采用本实验室新近提出的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表征34个1-[(2-羟乙氧)甲基]-6-苯硫基胸腺嘧啶(HEPT)类抗艾滋病药物结构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LR... 采用本实验室新近提出的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表征34个1-[(2-羟乙氧)甲基]-6-苯硫基胸腺嘧啶(HEPT)类抗艾滋病药物结构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LR)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2m)、交互校验的复相关系数(Qcu2m)和模型的标准偏差(SD)分别为Rcu2m=0.928、Qcu2m=0.883与SD=0.43,均优于Hancsh报道的值(Rcu2m=0.911、Qcu2m=0.863与SD=0.45).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表明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能较好表征该类分子结构信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1-[(2-羟乙氧基)甲基]-6-(苯巯基)胸腺嘧啶 定量构效关系 抗艾滋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硝基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申晓霞 徐胜臻 陈长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19-2424,共6页
经活性测试发现,N-硝基脲类化合物对反枝苋(A.retroflexusL)和苏丹草(S.sudanenses)呈现除草活性.为进一步设计高活性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比较分子力场(CoMFA)对38个N-硝基脲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分析,建立了相关性显著... 经活性测试发现,N-硝基脲类化合物对反枝苋(A.retroflexusL)和苏丹草(S.sudanenses)呈现除草活性.为进一步设计高活性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比较分子力场(CoMFA)对38个N-硝基脲类化合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分析,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3D-QSAR模型(反枝苋:q2=0.674,r2=1.000,R2pred=0.9989;苏丹草:q2=0.635,r2=1.000,R2pred=0.9958).根据CoMFA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三维等势线图可知,在N'-苯环的2和5位引入大体积的正电荷取代基,3位引入负电荷基团,4和6位引入大体积的负电荷基团有利于提高目标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反枝苋的除草活性;而在2位引入大体积的负电荷基团,3位引入小体积的负电荷基团,4位引入大体积的正电荷基团,5位引入大体积的取代基均有利于提高目标化合物对单子叶杂草苏丹草的除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硝基脲 除草活性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肼类抗结核病药物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仝建波 陈洋 +2 位作者 车挺 徐夏梦 程芳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2-386,共5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115个酰肼类抗结核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115个酰肼类抗结核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MLR建模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2ext)、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k)以及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2ext)分别为0.766、0.663、0.748和0.733、0.614、0.715.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抗结核药物分子结构信息,所建QSAR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抗结核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酰肼类抗结核病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3D-QSAR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仝建波 王平 +1 位作者 车挺 程芳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7-782,共6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6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6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_(cum))、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CV)复相关系数(Q_(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_(ext))分别为0.906、0.865、0.815.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因而能建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抗艾滋病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omer CoMFA方法的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的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仝建波 雷珊 +1 位作者 秦尚尚 王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7-524,共8页
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 Co MFA技术对一系列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3D-QSAR)关系研究,所得模型结果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90,非交互验证系数(r2)为0.890,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r2pred)为0.878,研究结果表... 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 Co MFA技术对一系列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3D-QSAR)关系研究,所得模型结果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90,非交互验证系数(r2)为0.890,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r2pred)为0.878,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采用Topomer search技术在ZINC数据库中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6个Ra基团和3个Rb基团,进而设计出12个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型喹诺酮羧酸类化合物。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与蛋白酶的ASP 30、ASP 29和ASN 25位点作用明显,该QSAR的研究结果可为新药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3D-qsar) 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 Topomer COMFA 分子设计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4-乙酰苄肼类抗结核病药物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仝建波 陈洋 +2 位作者 徐夏梦 杜经武 程芳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7-60,共4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25个香豆素-4-乙酰苄肼类抗结核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25个香豆素-4-乙酰苄肼类抗结核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MLR建模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LOO)以及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926、0.819、0.805和0.919、0.828、0.836.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抗结核药物分子结构信息,所建QSAR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抗结核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香豆素-4-乙酰苄肼类抗结核病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均三氮苯类衍生物除草活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美萍 张生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7-1002,共6页
本文利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均三氮苯类衍生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逐步回归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均三氮苯类衍生物除草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同时采用内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所建模型相关统计量... 本文利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均三氮苯类衍生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逐步回归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均三氮苯类衍生物除草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同时采用内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所建模型相关统计量如下:建模相关系数(R)、留一法(LOO)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_(cv))、外部样本验证相关系数(Q_(ext))和标准偏差(SD)分别为0.897、0.818、0.856和0.470.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地表征均三氮苯类衍生物分子的结构信息,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指出了SP^3杂化的C之间的立体作用、SP^2杂化的N与SP^3杂化的C之间的立体作用、SP^2杂化C与SP^3杂化的N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以及SP^3杂化的C与X(卤素)之间的静电作用是影响该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重要因素.为高活性除草剂类分子设计和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 均三氮苯类衍生物 多元线性回归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的3D-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 被引量:43
12
作者 胡松青 米思奇 +4 位作者 贾晓林 郭爱玲 陈生辉 张军 刘新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02-2409,共8页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对苯并咪唑衍生物抗盐酸腐蚀的缓蚀性能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手段对3D-QSAR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立体场、静电场和...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对苯并咪唑衍生物抗盐酸腐蚀的缓蚀性能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手段对3D-QSAR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立体场、静电场和氢键供体场(电子给体)是影响苯并咪唑缓蚀剂缓蚀性能的主要因素;所构建的CoMFA模型(q2=0.541,R2=0.996)和CoMSIA模型(q2=0.581,R2=0.987)均具有较好的统计学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基于3D-QSAR等势图设计出了几种具有较好缓蚀性能的苯并咪唑化合物,为油气田新型缓蚀剂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缓蚀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食品中添加地平类降压药急性毒性的3D-QSAR模型建立
13
作者 黄卓权 刘焕 +3 位作者 朱思俞 韩文娜 李中意 柳春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2,共6页
该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imensional-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3D-QSAR)模型,探究1,4-二氢吡啶(1,4-dihydropyridines,1,4-DHPs)结构与急性毒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以及引起急性毒性变化的可能机制。将1... 该研究旨在通过建立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imensional-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3D-QSAR)模型,探究1,4-二氢吡啶(1,4-dihydropyridines,1,4-DHPs)结构与急性毒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以及引起急性毒性变化的可能机制。将11种1,4-DHPs三维结构和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50%,LD_(50))值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ex analysis,CoMSIA)构建3D-QSAR模型;随后进行3D-QSAR模型内外部验证和应用域确定。结果显示:(1)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509和0.521,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988和0.989,对急性毒性的预测与试验相符合;(2)1,4-DHPs急性毒性变化主要受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受体场影响,表现为在1,4-DHPs的吡啶3号位取代基上施加4种分子场,在吡啶5号位取代基上施加立体场和氢键受体场,在苯环取代基上施加立体场、静电场和疏水场均可影响1,4-DHPs的急性毒性变化。因此,该研究建立出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的1,4-DHPs急性毒性3D-QSAR模型,不仅能为预测1,4-DHPs急性毒性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为新型1,4-DHPs类钙通道阻滞剂的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氢吡啶 急性毒性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地平类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torvastatin类HMGR抑制剂的3D-QSAR和分子对接
14
作者 王志 蔡明峰 +2 位作者 叶良春 刘卓裕 程利平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27-332,343,共7页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重要催化限速酶,通过抑制HMGR的活性可以降低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HMGR抑制剂(他汀类)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佳药物之一.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综合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重要催化限速酶,通过抑制HMGR的活性可以降低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HMGR抑制剂(他汀类)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佳药物之一.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综合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和分子对接分析研究已合成的HMGR抑制剂的结构与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最优3D-QSAR模型,再结合分子对接分析,设计出新型活性高的HMGR抑制剂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FA对氟喹诺酮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15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7-2862,共6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所建训练集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对于K_(S)分别为0.333、0.883,对于K_(H)分别为0.363、0.887,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的贡献率,对于K_(S)依次为60.3%、39.7%,对于K_(H)依次为60.8%、39.2%,表明影响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预测活性的新化合物。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设计抗肿瘤活性更高的化合物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 抗肝癌活性(K_(S)) 抗白血病活性(K_(H))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环5位取代磺酰脲类化合物的水解动力学及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美怡 马翼 +2 位作者 王海英 曹刚 李正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36-1642,共7页
研究了除草活性较好的9个新型苯环5位取代的磺酰脲类化合物(A^I)分别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情况.采用HPLC-MS对水解产物进行分离鉴定,推测了水解产物的结构及水解路径.采用比较分子力场(Co MFA)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与水解半... 研究了除草活性较好的9个新型苯环5位取代的磺酰脲类化合物(A^I)分别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情况.采用HPLC-MS对水解产物进行分离鉴定,推测了水解产物的结构及水解路径.采用比较分子力场(Co MFA)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与水解半衰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结果表明,苯环5位取代的苯磺酰脲类化合物的水解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容易发生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水解反应第一步主要为酸催化下磺酰脲桥的断裂,形成5位取代的苯磺酰胺和氨基杂环.苯环5位取代的苯磺酰胺进一步发生5位酰胺基的水解,最后得到化合物c(6-氨基糖精)和d(糖精).苯环5位经修饰改造后,在相同条件下,其水解速度明显高于改造前的母体化合物单嘧磺酯和甲磺隆.苯环5位为酰胺基取代的化合物的水解速度随酰胺基上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及烷基体积的增大而降低.经计算所得的Co MFA模型能够对该系列化合物的水解半衰期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位取代苯磺酰脲类化合物 水解 半衰期 比较分子力场模型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苯环5-(取代)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脲类化合物的比较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美怡 马翼 +1 位作者 李正名 王素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61-1364,共4页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26个新型苯环5-(取代)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CoMFA模型(R2=0.948,F=91.364,SE=0.141).结果表明,此类磺酰脲类化合物的... 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26个新型苯环5-(取代)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CoMFA模型(R2=0.948,F=91.364,SE=0.141).结果表明,此类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与苯环5位取代基的立体结构和电场性质密切相关.根据CoMFA模型的立体场和静电场三维等值线图不仅直观地解释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而且为进一步设计高活性的目标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苯环5-(取代)苯甲酰胺基苯磺酰脲 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O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仝建波 钟黎 +2 位作者 赵翔 王平 程芳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5-659,共5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20个TIBO类衍生物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20个TIBO类衍生物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CV)复相关系数(Q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837、0.804、0.812。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TIBO类衍生物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抗艾滋病药物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结构/急性毒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兴泉 许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结构与急性毒性DL50(大鼠,口服)的关系,考察了网格结构和探针原子对结果的影响。得到模型的R2为0 99,标准偏差为0 88,说明立体效应和静电作用场是描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毒性和进...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结构与急性毒性DL50(大鼠,口服)的关系,考察了网格结构和探针原子对结果的影响。得到模型的R2为0 99,标准偏差为0 88,说明立体效应和静电作用场是描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毒性和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的重要结构参数。在模型中,立体能与静电能的贡献为0 82/0 18,说明起主要作用的是立体项,建立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可以对该类新化合物的DL50进行预测。构建的三维结构/毒性模型用三维等高图来表示,如果结合分子杀虫活性的相关研究,可以用来指导新分子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结构特征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急性毒性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三唑-噻二唑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CoMFA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13-17,共5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CoMFA)方法建立了21个取代三唑-噻二唑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E_(c))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训练集中16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中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非交...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CoMFA)方法建立了21个取代三唑-噻二唑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E_(c))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训练集中16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中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非交叉验证系数(R 2)、交叉验证系数(R^(2) _(cv))分别为0.938、0.504,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90.7%和9.3%,显示以立体场作用为主,对应于位阻与疏水作用.由此推断,影响取代三唑-噻二唑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的主要因素是疏水性,电荷分布仅占很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三唑-噻二唑衍生物 抑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