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的3D-QSAR模型构建及分子设计 |
陈艳
冯惠
冯长君
堵锡华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抑制剂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 |
沈燕
潘亮
刘燕
李雪梅
秦菊梅
赵学敏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 |
王宝雷
马宁
王建国
马翼
李正名
李永红
|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4
|
咪唑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3D-QSAR研究 |
仝建波
王平
李云飞
刘淑玲
孟元亮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5
|
N-硝基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研究 |
申晓霞
徐胜臻
陈长水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6
|
酰肼类抗结核病药物的3D-QSAR研究 |
仝建波
陈洋
车挺
徐夏梦
程芳玲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7
|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3D-QSAR研究 |
仝建波
王平
车挺
程芳玲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8
|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3D-QSAR和分子对接研究 |
仝建波
吴英纪
白敏
|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
3
|
|
9
|
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的3D-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 |
胡松青
米思奇
贾晓林
郭爱玲
陈生辉
张军
刘新泳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3
|
|
10
|
人类A_3腺苷受体配基稠合1,2,4-三唑并[1,5-c]嘧啶衍生物的3D-QSAR研究 |
黄莉
唐赟
叶德泳
|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1
|
3D-HoVAIF模型用于八角茴香油成分色谱保留时间研究 |
廖立敏
李建凤
朱万平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
2009 |
1
|
|
12
|
3-取代硫基-5-(2-羟基苯基)-4H-1,2,4-三唑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的QSAR研究 |
冯长君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任聪
于大永
魏来
张秀莉
冯宝民
史丽颖
曹洪玉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4
|
氟喹诺酮C-3均三唑衍生物抗增殖活性的QSAR研究 |
杨杰元
杨雪颖
杨沛艳
冯惠
冯长君
|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5
|
双吗啉类PI3Kα抑制剂的自组织分子场分析 |
武锋
罗浩
周孟
张文娟
侯雪艳
李锐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6
|
4-氨基-1-羟基-2-氧-1,8-萘啶-3-甲酰胺类化合物抑制HIV整合酶链转移活性的主要微观结构因素探究 |
康家雄
李爱秀
靳玉瑞
肖泽云
|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
2023 |
0 |
|
17
|
2-取代苯基-5-取代苯甲酰胺基-1,3,4-噻二唑的合成、抑菌活性及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王三艳
彭雅琦
娄佳玉
王美怡
|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8
|
基于CoMFA对氟喹诺酮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
冯惠
冯长君
|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用于7位取代20(S)-喜树碱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李波
曾晖
周鹏
梁桂兆
梅虎
李志良
|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20
|
烃基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 |
廖立敏
卿东红
李建凤
朱俊
谢永红
雷光东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