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olving double-sided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using calibration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1
作者 CHEN Hong-ch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100-2108,共9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calibration integral equation is derived for resolving double-sided, two-probe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of surface heat flux estimation. In contrast to the conventional inverse heat condu... In this paper, a novel calibration integral equation is derived for resolving double-sided, two-probe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of surface heat flux estimation. In contrast to the conventional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techniques, this calibration approach does not require explicit input of the probe locations,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host material and temperature sens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 sensor capacitance and conductive lead losses. All those parameters and properties are inherently contained in the calibration framework in terms of Volterra integral equation of the first kind. The Laplace transform technique is applied and the frequency domain manipulations of the heat equation are performed for deriving the calibration integral equation. Due to the ill-posed nature, regularization is required for the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a future-time method or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can be used for stabilizing the ill-posed Volterra integral equation of the first k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surface heat flux estimation calibration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ikhonov正则化的材料导热系数辨识方法
2
作者 余鹏 张春云 +1 位作者 孙成宝 崔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61,共7页
温度的测量误差对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将Tikhonov正则化引入辨识热物性参数的传统梯度法,建立了一种基于试件模型表面测点温度辨识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Tikhonov正... 温度的测量误差对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将Tikhonov正则化引入辨识热物性参数的传统梯度法,建立了一种基于试件模型表面测点温度辨识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Tikhonov正则化减小测点温度测量误差对导热系数最终辨识结果的影响.通过改变导热系数的初始猜测值,以及对测点温度施加随机测量误差,探究了其对辨识的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的影响.最终辨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识别温度相关的导热系数是准确和鲁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辨识 热传导反问题 TIKHONOV正则化 L曲线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瞬态热传导正/反问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豪龙 唐欣越 +1 位作者 柳兆涛 周焕林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36,共13页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networks,PINN)求解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并识别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首先,基于热传导问题的控制方程,利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构建损失函数。然后,应用自动微分算法求解控制方程中温度...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networks,PINN)求解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并识别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首先,基于热传导问题的控制方程,利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构建损失函数。然后,应用自动微分算法求解控制方程中温度的偏导数。使用梯度下降算法,更新网络参数,最小化损失函数,实现热传导正问题的求解,并讨论了不同隐藏层数、神经元数量和域内数据点数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PINN识别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利用控制方程、测量温度和计算温度的残差构建损失函数,通过梯度下降算法,更新网络参数和导热系数,使其逼近于精确解,并比较了不同的测点数量和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INN能够有效求解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并识别与温度相关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题 热传导问题 导热系数识别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自动微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铝合金淬火边界条件的序列LM梯度算法
4
作者 王志鑫 秦国华 +1 位作者 林锋 郭瑞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02-2614,共13页
准确获取边界条件在淬火仿真中至关重要。为此,根据瞬态热传导模型,利用正则化方法建立反求热通量的目标函数,结合序列函数指定法与LM梯度法,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推导出序列LM梯度算法,实现末端淬火实验中热通量的迭代计算。其次,通过训... 准确获取边界条件在淬火仿真中至关重要。为此,根据瞬态热传导模型,利用正则化方法建立反求热通量的目标函数,结合序列函数指定法与LM梯度法,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推导出序列LM梯度算法,实现末端淬火实验中热通量的迭代计算。其次,通过训练观测点的平均绝对误差的“3-7-3”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了序列LM梯度算法关键参数的遗传算法优化方法。最后,以换热系数为边界条件建立淬火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淬火时间内,一维序列LM梯度算法、一点法和两点法,在观测点的仿真温度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6%、5.9%、12.6%,17.1%、15.4%、15.3%和17.7%、16.0%、15.6%。因此,与一点法、两点法相比,序列LM梯度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反问题 序列函数指定法 Levenberg-Marquardt法 边界条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炉缸双轮廓内型诊断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5
作者 侯彬彬 张成博 +2 位作者 邵磊 魏国 邹宗树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5,61,共6页
基于可同步求解炉缸残衬和凝壳双轮廓的反问题模型,采用界面编制和软件封装技术,开发界面化在线高炉炉缸双轮廓内型诊断系统。将该诊断系统应用于某2500m^(3)高炉,对其开炉后近7年的炉缸双轮廓内型演变行为开展研究,并结合焦比、煤比、... 基于可同步求解炉缸残衬和凝壳双轮廓的反问题模型,采用界面编制和软件封装技术,开发界面化在线高炉炉缸双轮廓内型诊断系统。将该诊断系统应用于某2500m^(3)高炉,对其开炉后近7年的炉缸双轮廓内型演变行为开展研究,并结合焦比、煤比、鼓风动能等生产数据,对炉缸工作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炉缸炭砖加陶瓷杯复合结构,在高热阻陶瓷杯经受约一年半的快速侵蚀后,逐渐进入“自保护”模式;当死料柱透液性不断恶化时,导致炉底凝壳过度结厚;而当焦比、鼓风动能提高及煤比降低时,可促进炉底结厚凝壳消熔,从而有效改善炉缸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侵蚀 双轮廓内型 导热反问题 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V GIS内部温度场的红外热诊断技术 被引量:41
6
作者 师晓岩 查玮 +2 位作者 孙福 王秀环 张乔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0,共5页
为有效地分析研究特高压气体绝缘组合电器(UHV GIS)设备的故障,利用红外热诊断技术分析了UHVGIS设备的内部温度场。在阐述了红外热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基础上,针对GIS设备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以红外测温装置... 为有效地分析研究特高压气体绝缘组合电器(UHV GIS)设备的故障,利用红外热诊断技术分析了UHVGIS设备的内部温度场。在阐述了红外热诊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的基础上,针对GIS设备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了以红外测温装置测量到的设备表面温度作为边界条件,求解传热学导热反问题进而诊断设备内部温度场以及高压导线温度的方法。此外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检验了数值计算结果。该方法为进一步利用红外诊断技术分析UHV GIS内部故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红外热诊断技术 温度场 导热反问题 数值计算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设备零件内部三维缺陷的定量红外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范春利 孙丰瑞 +1 位作者 杨立 刘宝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对带有缺陷的平板试件的内部传热建立了三维物理和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缺陷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时检测表面的红外特征,并根据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提出了通过表面红外测温确定内部缺陷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测量误... 对带有缺陷的平板试件的内部传热建立了三维物理和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缺陷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时检测表面的红外特征,并根据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提出了通过表面红外测温确定内部缺陷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测量误差和缺陷导热系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到结论:三维缺陷的红外特征随缺陷尺寸、方位的变化关系与二维有所不同,不能简单地等同;该方法可以比较精确的确定内部缺陷的尺寸、方位和导热系数,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该方法适用于可用有限个参数来描述的各种形状的内部缺陷的检测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设备 内部缺陷 红外热像仪 导热反问题 Levenberg-Marquard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二维导热反问题的混沌-正则化混合解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登刚 刘迎曦 李守巨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64-870,共7页
考虑热传导系数随温度变化 ,建立了非线性二维稳态导热反问题数值计算模型· 并把混沌优化方法和梯度正则化方法相结合 ,构成一种混沌_正则化混合算法求该计算模型的全局解· 以热传导系数随温度线性变化为例 ,由布置在结构... 考虑热传导系数随温度变化 ,建立了非线性二维稳态导热反问题数值计算模型· 并把混沌优化方法和梯度正则化方法相结合 ,构成一种混沌_正则化混合算法求该计算模型的全局解· 以热传导系数随温度线性变化为例 ,由布置在结构边界上的观测点温度信息确定了结构材料热传导系数及其随温度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混合算法计算结果与初值无关 ,具有很好的全局寻优性能 ,而且计算量远比经典遗传算法和单纯采用混沌优化方法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问题 导热反问题 导热系数 全局最优 混合法/混沌优化方法 梯度正则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材料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温度场逆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登刚 刘迎曦 +1 位作者 李守巨 李凤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为了识别材料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采用观测温度同时识别材料导热系数和比热容. 在建立同时确定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的瞬态温度场逆分析数值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混沌优化方法求解该优化模型,以克服阻尼牛顿等方法求解该模型所遇到的困难.... 为了识别材料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采用观测温度同时识别材料导热系数和比热容. 在建立同时确定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的瞬态温度场逆分析数值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混沌优化方法求解该优化模型,以克服阻尼牛顿等方法求解该模型所遇到的困难. 在瞬态温度场正问题求解中采用了精细积分方法以提高计算精度. 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逆问题 导热系数 导温系数 混沌优化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二维稳态导热反问题的一种数值解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登刚 刘迎曦 +1 位作者 李守巨 禹松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9-52,共4页
建立了非线性二维导热反问题的数学模型 ,利用边界温度观测信息 ,采用遗传算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混合数值方法 ,确定了二维非线性导热问题中材料热传导系数随温度线性变化的规律 .该方法无需利用材料内部温度观测数据 ,只利用边界温度... 建立了非线性二维导热反问题的数学模型 ,利用边界温度观测信息 ,采用遗传算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混合数值方法 ,确定了二维非线性导热问题中材料热传导系数随温度线性变化的规律 .该方法无需利用材料内部温度观测数据 ,只利用边界温度测量信息 ,就可以识别材料热传导系数随温度线性变化的规律 .考虑观测误差的影响 ,对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题 热传导系数 有限元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表面热流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炜祺 何开锋 +1 位作者 桂业伟 汪清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61,共7页
表面热流的反演是一类典型的热传导逆问题。在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基础上,将该热传导逆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建立了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这两类反演算法。采用这两类算法对一个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建立... 表面热流的反演是一类典型的热传导逆问题。在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基础上,将该热传导逆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建立了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这两类反演算法。采用这两类算法对一个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类反演算法都是有效的,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顺序函数法的优势在于算法的推导和实现较为简便,但算法中存在人为确定的参数r,该参数的选取对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共轭梯度法的算法中没有自由参数,但算法的推导和实现都较为复杂,其反演结果的精度和顺序函数法的反演结果精度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逆问题 表面热流 顺序函数法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热反问题的异步电机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慧开 杨立 孙丰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51-156,共6页
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对异步电机定子绕组与铁心之间绝缘接触层的导热系数以及气隙内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进行了反问题计算,并对温度场进行了重建。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研究,发现利用传热反问题的方法可以达到对电机内部参数... 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对异步电机定子绕组与铁心之间绝缘接触层的导热系数以及气隙内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进行了反问题计算,并对温度场进行了重建。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研究,发现利用传热反问题的方法可以达到对电机内部参数和边界条件定量估计的目的。当测量结果比较准确时,计算结果和真实解非常接近。当测量存在较小误差时,计算结果仍能满足工程需要,两个参数的反问题计算对测量正误差的抗干扰性都很强。当测量误差达到0.2℃时,绝缘层导热系数的计算误差仅为3.36%,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误差也在10%左右。因此,在对异步电机定子绕组与铁心之间的绝缘接触层的导热系数和气隙内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进行反问题计算时,应尽量避免测量负误差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定子 温度场 导热反问题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一维非标准逆热传导问题的Fourier正则化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邱春雨 陶建红 傅初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一维非标准逆热传导问题ut+ ux =uxx,u(1,t) =g(t) ,u(x ,0 ) =0 , 0≤ x <∞ ,0 <t<∞ ,0≤ t<∞ ,x≥ 0是一个严重不适定问题 ,给数值处理带来极大困难 .本文给出了一种 Fourier正则化方法 ,恢复了解对数据的连续依赖性 。
关键词 不适定问题 反问题 误差估计 非标准逆热传导问题 Fourier正则化方法 正则解 FOURIER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的表面热流辨识方法 被引量:15
14
作者 钱炜祺 周宇 +2 位作者 何开锋 袁军娅 黄建栋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其内部的热传导方程是一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对应的热传导逆问题称为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本文建立了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的两种表面热流辨识方法: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介绍了这两种辨识方法的基本思想... 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其内部的热传导方程是一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对应的热传导逆问题称为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本文建立了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的两种表面热流辨识方法: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介绍了这两种辨识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具体算法推导,并针对典型算例进行了仿真辨识,结果表明:两种辨识方法虽然在算法构造、计算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能给出较好的辨识结果,并且算法受测量噪声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 表面热流辨识 顺序函数法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点热流测量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秦峰 何川 +2 位作者 曾磊 孔荣宗 刘济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2-1077,共6页
为了提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球头驻点热流测量精度,对φ1 mm小型化同轴热电偶研制及薄膜热流传感器的耐冲刷性能进行研究.应用热传导反问题的计算分析方法,建立了分别针对薄膜热流传感器和同轴热电偶的数据处理方法.在2 m激波风洞上利用... 为了提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球头驻点热流测量精度,对φ1 mm小型化同轴热电偶研制及薄膜热流传感器的耐冲刷性能进行研究.应用热传导反问题的计算分析方法,建立了分别针对薄膜热流传感器和同轴热电偶的数据处理方法.在2 m激波风洞上利用研制的5种不同类型及尺寸的传感器进行了球头驻点热流测量试验,将试验结果与F-R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传感器外形尺寸、热壁、传感器敏感元件、同轴热电偶膜厚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小型化同轴热电偶响应时间满足测试要求;薄铂膜热流传感器重复性误差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点 热流 同轴热电偶 导热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多变量稳态传热反问题 被引量:21
16
作者 朱丽娜 王广军 陈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61,共4页
采用共轭梯度法研究了二维稳态传热系统边界温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组合的多变量反问题,并讨论了待反演参数的初始猜测值、温度测点数目及测量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其中,测点处温度的计算值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导热正问题得到。数值仿... 采用共轭梯度法研究了二维稳态传热系统边界温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组合的多变量反问题,并讨论了待反演参数的初始猜测值、温度测点数目及测量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其中,测点处温度的计算值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导热正问题得到。数值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供的求解方法对于解决多变量混合型传热学反问题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抗不适定性,适当减少温度测点数目以及当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时,也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反问题 共轭梯度法 边界温度 对流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热传导系数随温度变化函数的反演方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唐中华 钱国红 钱炜祺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7-382,共6页
材料热传导系数的反演是一类典型的热传导逆问题。针对材料热传导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本文将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值按温度区间分段离散,建立了通过材料边界点的温度测量来反演各温度区间热传导系数值的遗传算法和伴随方程法。通过典型算... 材料热传导系数的反演是一类典型的热传导逆问题。针对材料热传导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本文将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值按温度区间分段离散,建立了通过材料边界点的温度测量来反演各温度区间热传导系数值的遗传算法和伴随方程法。通过典型算例分析和考虑测量噪声、系统噪声的反演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所建立的两种反演算法都是可行有效的,受测量随机噪声和系统噪声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逆问题 热传导系数 反演 遗传算法 伴随方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逆问题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钱炜祺 何开锋 汪清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618,共8页
利用表面温度测量来反演热传导方程中的热源项是一类典型的热传导逆问题,在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问题进行数值求解的基础上,将该热传导逆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建立了伴随方程法和共轭梯度法这两类反演算法.采用这两类算法对... 利用表面温度测量来反演热传导方程中的热源项是一类典型的热传导逆问题,在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问题进行数值求解的基础上,将该热传导逆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建立了伴随方程法和共轭梯度法这两类反演算法.采用这两类算法对一个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类反演算法是有效的,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此外,对反演算法中计算收敛准则的选取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热传导逆问题的不适定性,优化过程中目标函数值越小并不意味着反演结果与真值更为接近,可以通过设定合适的收敛准则来模拟正则化项的作用,克服不适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逆问题 热源项 伴随方程 共轭梯度法 收敛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演航天器在轨瞬态外热流的导热反问题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宋馨 张有为 刘自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61-2066,共6页
获得航天器在轨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数据对于研究热控涂层在轨退化规律、各种空间因素对热控产品的影响以及航天器姿轨控发动机羽流热效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直接测量热流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可以通过求解导热反问题得到满足一定精度... 获得航天器在轨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数据对于研究热控涂层在轨退化规律、各种空间因素对热控产品的影响以及航天器姿轨控发动机羽流热效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直接测量热流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可以通过求解导热反问题得到满足一定精度的结果.首先,通过研究利用航天器设备在轨遥测温度值反演出航天器在轨瞬态外热流的导热反问题方法,建立了反演航天器在轨瞬态外热流的数学模型,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导热反问题并从物理概念角度改进了共轭梯度法的迭代过程以增加其抗不适定性;然后构造了两组能够代表目前大多数地球轨道航天器以及深空探测航天器在轨吸收外热流变化的数值试验对共轭梯度法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检验.除阶跃变化位置以外反演值与真实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9%,反演效果非常好;对于阶跃变化位置的吸收外热流在对反演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后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热流 辐射 导热反问题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坯连铸二冷区表面传热系数的预测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巫英伟 卢义 +1 位作者 索晓娜 王秋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求解导热反问题的方法,构造了求解铸坯表面传热系数的导热反问题数学模型,采用修正的直接法对导热微分方程进行差分,建立了各时间节点与空间节点之间的关系式,实现了不同喷水条件下的表面传热系数-表面温度对应关系的求解,并用实测... 采用求解导热反问题的方法,构造了求解铸坯表面传热系数的导热反问题数学模型,采用修正的直接法对导热微分方程进行差分,建立了各时间节点与空间节点之间的关系式,实现了不同喷水条件下的表面传热系数-表面温度对应关系的求解,并用实测数据对表面传热系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直接法避免了计算结果的大幅振荡,使解的精度及鲁棒性能得到大大改善.研究结果为板坯连铸机二冷区喷水制度的正确制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导热反问题 传热系数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