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H_(2)bpb)(H_(2)O)_(4)](SO_(4)_(2)·6H_(2)O[M=Zn(Ⅱ),Cu(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惠芳 李玲 +2 位作者 樊健 赵伟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犤M(H2bpb)(H2O)4犦(SO4)2·6H2O犤M=Zn?1,Cu?2犦...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犤M(H2bpb)(H2O)4犦(SO4)2·6H2O犤M=Zn?1,Cu?2犦。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均属三斜晶系,并具有相同的空间群P1珔,晶体学参数分别为配合物1:a=11.8055(12)?,b=11.8778(12)?,c=12.1840(13)?,α=80.763(2)°,β=71.982(2)°,γ=80.913(2)°;配合物2:a=11.7403(19)?,b=11.890(2)?,c=12.254(2)?,α=71.339(3)°,β=81.936(4)°,γ=80.9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锌(Ⅱ)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大环双核铜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溶液中配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实 鲁统部 +3 位作者 冯小龙 李炎武 毛宗万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04-1006,共3页
The macrocyclic ligand(L) and its dinuclear copper(Ⅱ) and zinc(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 2L(Him) 2](ClO 4) 4·2H 2O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he macrocyclic ligand(L) and its dinuclear copper(Ⅱ) and zinc(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 2L(Him) 2](ClO 4) 4·2H 2O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the space group P2 1/c , a =0.951 2(2) nm, b =2.010 4(4) nm, c =1.202 5(2) nm, β =98.89(3)°, V =2.271 9(8) nm 3, Z=2, D c=1.599 Mg/m 3 , F (000) = 876 , R =0.059 1, wR =0.173 3, GOF(F)=1.009. The copper(Ⅱ) atom is five coordinated with four nitrogen atoms of the macrocyclic ligand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imidazole. The stepwis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1∶1 and 2∶1 molar ratios of Cu to L and Zn to L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in KCl supporting electrolyte(0.100 mol/L) at 25 ℃.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zinc(Ⅱ) ion can form hydroxide bridged dinuclear complex [Zn 2(OH)L] 3+ , while the copper(Ⅱ) ion can only form dinuclear complex 3+ with macrocyclic lig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大环双核铜锌金属配合物 合成 结构 溶液 配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的平面三配位[Bu_4N][Zn(SC_6H_2Pr_3~i-2,4,6)_3]·Pr^iOH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汤卡罗 李爱群 +1 位作者 金祥林 唐有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41-441,共1页
在许多重要的金属蛋白中,都存在ⅡB金属与半胱氨酸残基配位的活性中心M(Cys-S)_n.锌、镉、汞与含硫配体的配位化学作为M(Cys-S)_n中心的化学基础,三配位的[M(SR)_3]被认为是金属蛋白中ⅡB金属的一种配位形式.而近年来,Koch报道了平面三... 在许多重要的金属蛋白中,都存在ⅡB金属与半胱氨酸残基配位的活性中心M(Cys-S)_n.锌、镉、汞与含硫配体的配位化学作为M(Cys-S)_n中心的化学基础,三配位的[M(SR)_3]被认为是金属蛋白中ⅡB金属的一种配位形式.而近年来,Koch报道了平面三配位的锌、镉、汞的硫酚配合物[(n-Pr)_4N][Zn(SC_6HMe_4-2,3,5,6)_3]和[PPh_4][Cd(SC_6H_2Pr_3~i-2,3,6)_3]及[(n-Pr)_4N][Hg(SC_6H_2Pr_3~i-2,4,6)_3]的晶体结构.他们在实验中由于晶体迅速失去溶剂而未能测定以2,4,6-三异丙基硫酚为配体的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最近我们合成了这个配合物,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合成 三民丙基硫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单链4-吡啶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锌(Ⅱ)配位聚合物[Zn(HL)(CH3COO)2·H2O]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配体的新颖配位模式
4
作者 李明雪 周静 +1 位作者 王敬平 王子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2,共5页
4吡-啶甲醛缩氨基硫脲(HL)与醋酸锌反应得到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HL)(CH3COO)2.H2O]n(1)。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标题配位聚合物1中,Zn2+离子与1个配... 4吡-啶甲醛缩氨基硫脲(HL)与醋酸锌反应得到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HL)(CH3COO)2.H2O]n(1)。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标题配位聚合物1中,Zn2+离子与1个配体HL中的吡啶环上的氮原子,另外1个配体HL中的硫原子以及2个醋酸根上的氧原子配位,构成了锌离子的畸变四面体构型;每个HL分别以吡啶环上的氮原子和硫原子以头对尾的方式与2个锌离子配位,从而将锌离子依次桥联,形成了类螺旋形链结构,链间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HL潜在的NNS三齿配位点中亚胺N没有配位,吡啶N和S采取头对尾的NS配位模式是比较新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氨基硫脲 锌聚合物 晶体结构 配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甲基-1H-苯并咪唑锌(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杨晓东 赵海燕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16-421,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含苯并咪唑有机配体与Zn(Ⅱ)的配位反应规律和性质,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ZnSO_4·7H_2O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维链状结构配位聚合物{[Zn(AMBI)(H_2O)SO_4]·0.5H_2O}n,测定了晶... 为了进一步研究含苯并咪唑有机配体与Zn(Ⅱ)的配位反应规律和性质,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ZnSO_4·7H_2O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维链状结构配位聚合物{[Zn(AMBI)(H_2O)SO_4]·0.5H_2O}n,测定了晶体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Zn(Ⅱ)与来自AMBI的2个氮原子、硫酸根的2个氧原子和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空间扭曲的四方锥结构;配位聚合物通过硫酸根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通过对配合物超分子体系的结构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氢键和π…π堆积等非共价作用和配体结构对超分子拓扑结构的影响,对于合理选择有机配体、合成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学 锌(Ⅱ)配合物 2-氨甲基-1H-苯并咪唑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二甲酸连接的氢键导致的二维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彬 孙跃飞 +3 位作者 苟少华 姚景才 Suchada Chantrapromma Hoong-Kun Fun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7-920,共4页
A H-bond induced two-dimensional in 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Zn(1,3-BDC)(Im)2]n·2nCH3 OH(1,3-BDC =1,3-benzenedicarboxylate,Im =imidazole)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phically determined by X-ray dif fracti... A H-bond induced two-dimensional in 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Zn(1,3-BDC)(Im)2]n·2nCH3 OH(1,3-BDC =1,3-benzenedicarboxylate,Im =imidazole)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phically determined by X-ray dif fraction.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C2/c.a=23.1836(2),b=10.1905(1),c=17.0118(2)?,β=115.099°,V=3639.58(6)?3,D=1.499g·cm-3,Z =8,F000=1688,μ=1.384mm-1,R1=0.0715,wR2=0.1645.Each Zn?ion is four-coordinated with a geome try of distorted tetrahedron.Each 1,3-BDC acts as a bridge to bond two neighboring zinc ions,leading to an infinite o ne-dimensional chainlike coordination polymer.Each chain wa s linked by hydrogen bonds with its neighbors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配合物 氢键 晶体结构 二维配位聚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间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四唑胺和钐构筑的含单核结构的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邱燕璇 杨猛 +3 位作者 严华 高斐鲜 欧阳振杰 董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2-1076,共5页
以双四唑胺(H2BTA)、氯化钐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双四唑胺合钐配合物[Sm2(BTA)3.(H2O)10].5H2O(H2BTA=双四唑胺)。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这个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配合物中,两种不同的Sm3+离子与双四唑胺的2个螯合N原... 以双四唑胺(H2BTA)、氯化钐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双四唑胺合钐配合物[Sm2(BTA)3.(H2O)10].5H2O(H2BTA=双四唑胺)。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这个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配合物中,两种不同的Sm3+离子与双四唑胺的2个螯合N原子和水分子配位形成2种八配位的四方反棱柱结构的单核配合物单元。在2种单核配合物单元和结晶水分子之间,存在着O-H…N,O-H…O和N-H…N 3种不同的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配位模式 双四唑胺 钐配合物 单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