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el of deformation of thin-wall surface parts during milling machining process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凌云 黄红辉 +2 位作者 Rae W.WEST 李厚佳 杜继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07-1115,共9页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arts.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milling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dvantEdge FEM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e alumi...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arts.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milling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dvantEdge FEM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e aluminum alloy impeller was designated as the object to be processed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which met the actual machining were set. Through the solution,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such as the three-way cutting force, the tool temperature, and the tool stress were obtain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thin-walled blade of the free-form surface at the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tool and the workpiece was realize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law of the thin-walled blade was then predi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evi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actual measured machining value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was 26.055 μm; the minimum deviation was 2.011 μm, with the average deviation being 10.154 μm. This shows that the prediction is in close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ed surface parts milling force elastic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deformation devi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an antenna thin-wall parts considering riveting assembly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8
2
作者 PAN Ming-hui TANG Wen-cheng +1 位作者 XING Yan NI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0-77,共18页
In the process of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for an antenna,the parts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is occurring due to the riveting assembly.In view of the riveting assembly deformation problems,it can be analyzed thr... In the process of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for an antenna,the parts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is occurring due to the riveting assembly.In view of the riveting assembly deformation problems,it can be analyzed through transient and static simulation.In this work,the theoretical deformation model for riveting assembly is established with round head rivet.The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riveting de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riveting assembly piece including four rivets,which comparing with the measuring points experiment results of riveting test piece through deal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the point coordinate transform method and the space line fitting method.Simultaneously,the deformation deviation of the overall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roug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and its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the measuring experiment for riveting assembly with the deformation deviation of some key points on the thin-wall parts.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alysis,it is shown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which proves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given experime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riveting assembly for thin-wall parts,it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quality of large antenna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theoretical deformation mode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easuring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ergy-absorption forecast of thin-walled structure by GA-BP hybrid algorithm 被引量:7
3
作者 谢素超 周辉 +1 位作者 赵俊杰 章易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1122-1128,共7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rule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energy-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ly forecast energy-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in-walled structure, the forecast model of GA-B...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rule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energy-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ly forecast energy-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in-walled structure, the forecast model of GA-BP hybrid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by uniting respective applicability of 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P-ANN) and genetic algorithm (GA). The detailed process was as follows. Firstly, the GA trained the best weights and thresholds as the initial values of BP-ANN to initialize the neural network. Then, the BP-ANN after initialization was trained until the errors converged to the required precision. Finally, the network model,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after being examined by the test samples, was applied to energy-absorption forecast of thin-walled cylindrical structure impacting. After example analysis, the GA-BP network model was trained until getting the desired network error only by 46 steps, while the single BP-ANN model achieved the same network error by 992 steps, which obviously shows that the GA-BP hybrid algorithm has faster convergence rate. The average relative forecast error (ARE) of the SEA predictive results obtained by GA-BP hybrid algorithm is 1.543%, while the ARE of the SEA predictive results obtained by BP-ANN is 2.950%, which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he forecast precision of the GA-BP hybrid algorithm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P-AN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ed structure GA-BP hybrid algorithm IMPACT energy-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FORE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stoplastic analysis of thin-walled structures in reservoir area
4
作者 段绍伟 罗迎社 朱育雄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342-345,共4页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high pier,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structure stability,the pier was often considered a thin-walled structure.Elastoplastic incremental theory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high pier,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structure stability,the pier was often considered a thin-walled structure.Elastoplastic incremental theory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elastoplastic stability of high pier.By 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action of pile,soil and pier together,the destabilization bearing capacity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3-D finite element method(3-D FEM) for piers with different pile and section height.Meanwhile,the equivalent stress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pier was computed and the processor of destabilization was discussed.When the pier is lower,the bearing capacity under mutual effect of pile,soil and pier is less than the situation when mutual effect is not considered;when the pier is higher,their differences are not conspicuous.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ross-sectional height,the direction of destabilization bearing capacity is varied and the ultimate capacity is buildup.The results of a stability analysis example are almost identical with the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IER thin-walled structure INCREMENT theory ELASTO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机驱动的激光跟踪平台误差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松 梁永锦 +2 位作者 陈雷 周年鹏 马祺翀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激光跟踪测试平台是一种空间大范围坐标测量仪器,轴系的加工装配是其整机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为了提高激光跟踪平台的指向定位精度,研制了一套超声电机驱动的激光跟踪测量平台,在结构误差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激光跟踪平... 激光跟踪测试平台是一种空间大范围坐标测量仪器,轴系的加工装配是其整机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为了提高激光跟踪平台的指向定位精度,研制了一套超声电机驱动的激光跟踪测量平台,在结构误差建模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激光跟踪平台指向精度的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以及坐标变换的原理,建立了平台的拓扑结构模型。然后,将加工装配中产生的轴系垂直度、同轴度、特征位置偏差、激光模组装配误差及各静态误差的初始位置引入误差传递矩阵,同时根据平台转动情况,将轴系晃动、控制误差等动态误差也引入其中,建立了平台指向误差的完善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定量分析了各误差对指向精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误差初始位置对指向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加工了一套超声电机驱动的激光跟踪平台,并进行了轴系精度和指向精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搭建平台两轴轴系晃动<2.2″,轴系测角误差<1.1″,6.8 m外激光末端Y方向重复定位误差在0.20 mm以下,Z方向重复定位误差为0.42 mm以下,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过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平台 结构误差分析 指向误差 零件装配 超声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6
作者 刘振强 周淑鑫 +9 位作者 周露瑶 林宇轩 刘爽 张倩 孙艳 陈庆山 张丽莉 匡海学 刘艳 杨炳友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为研究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地上部分的抗炎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ODS等柱色谱方法以及高效液相技术对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及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数据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 为研究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地上部分的抗炎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ODS等柱色谱方法以及高效液相技术对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及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数据对所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模型测定化合物对一氧化氮(NO)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防风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糖脂A(1),(E)-2-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2),(Z)-3-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3),正己烷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4),sachalinoside B(5),5β,6α-dihydroxy-3β-(β-D-glucopyranosyloxy)-7-megastigmen-9-one(6),phenethyl-β-D-glucopyranoside(7),没食子酸乙酯(8),香草酸(9),蚱蜢酮(10),2-乙氧基-2-对羟基苯基乙醇(11),2-methoxy-2-(4′-hydroxyphenyl)ethanol(12),1,2,3,4,6-penta-O-gally-β-D-glucopyranose(13),(-)-当归棱子芹醇-2-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4),(9Z,12Z)-N-(2-hydroxyethyl)octadeca-9,12-dienamide(15)。其中,化合物1-5、7-10首次在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5首次从防风属植物中发现。(2)对化合物1-15进行了体外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3、4、7、9、12、14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释放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结构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EGVS算法的散乱堆叠三通零件识别方法
7
作者 杨瑞刚 苗琦 +2 位作者 王宇琦 史易烜 王南山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1,59,共8页
针对现有算法在识别散乱堆叠三通零件时存在的检测精度低、模型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的YOLO-EGVS识别算法。首先,为了更好地提取散乱堆叠三通零件的相关特征,在YOLOv8n模型的主干网络上加入了EMA注意力机制;其次,为了降低算... 针对现有算法在识别散乱堆叠三通零件时存在的检测精度低、模型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的YOLO-EGVS识别算法。首先,为了更好地提取散乱堆叠三通零件的相关特征,在YOLOv8n模型的主干网络上加入了EMA注意力机制;其次,为了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在模型的Neck部分加入GSConv和VOV-GSCPS模块,构建SlimNeck颈部网络结构,提高模型的检测速度;最后,在检测头部分,使用Shape-IOU替换CIOU边界损失函数,使模型更加关注边界框本身的形状和尺度,提高收敛速度和边框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EVGS模型在验证集上的精确率P、召回率R和平均精度mAP分别为94.7%、96.5%和96.9%,相较于YOLOv8n模型分别提升了1.0%、0.9%和1.3%;最优权重模型大小、模型计算量分别为5.9 MB和7.4 GFLOPs,分别下降了6.3%和9.8%。相较于YOLOv3-tiny、YOLOv5n和YOLOv6n模型,YOLO-EGVS算法在模型复杂程度和检测性能上更优,满足了工业生产上对三通零件识别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n 散乱堆叠三通零件 Shape-IOU损失函数 EMA注意力机制 SlimNeck颈部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靴形预埋件全螺栓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推覆性能研究
8
作者 师莽华 王振山 +3 位作者 李哲 卢俊龙 郭宏超 王洪臣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8-608,共11页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墙板工业化生产和快速施工,提出了一种靴形预埋件全螺栓连接技术。通过水平推覆试验,对该新型连接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应力分布以及受力性能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装配式墙板破坏模式为沿预埋件周围混凝土发...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墙板工业化生产和快速施工,提出了一种靴形预埋件全螺栓连接技术。通过水平推覆试验,对该新型连接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应力分布以及受力性能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装配式墙板破坏模式为沿预埋件周围混凝土发生斜向剪切破坏,试件表现出较好的承载性能和连接性能;中部增设U形预埋件可提高试件承载力、刚度和延性,并减小试件拼缝处剪切滑移。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该新型装配式墙板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该新型装配式墙板水平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螺栓连接 装配式结构 靴形预埋件 推覆性能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Mechanica Structure的塑料产品装配结构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海东 杨延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7-41,共5页
以手机的装配结构设计为例,在分析其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卡扣连接、压力装配等装配关系后,借助Pro/E Mechanica Structure模块分析手机在装配中,手机前盖、后盖等塑料零部件在静载荷作用下可能出现的变形,进而改进并优化结构,并且对改进... 以手机的装配结构设计为例,在分析其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卡扣连接、压力装配等装配关系后,借助Pro/E Mechanica Structure模块分析手机在装配中,手机前盖、后盖等塑料零部件在静载荷作用下可能出现的变形,进而改进并优化结构,并且对改进前后结构受静载荷作用的应力值进行比较,结果满足使用的力学性能要求。因此通过基于Pro/E Mechanica Structure的塑料产品装配设计,可以降低成本、加快完成塑料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产品 结构 优化 PRO/E MECHANICA structurE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刚性薄壁舱体结构力学特性和加工振动研究
10
作者 杨杰 杨凯 +4 位作者 王天明 张斌 赖小明 赖勋卿 杨吟飞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86,共6页
由于薄壁结构件质量轻、结构紧凑的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刚度低,在铣削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加工变形、振动。研究5B70铝合金材料薄壁舱体的结构特性和加工振动,对薄壁舱体进行建模,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薄壁... 由于薄壁结构件质量轻、结构紧凑的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刚度低,在铣削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加工变形、振动。研究5B70铝合金材料薄壁舱体的结构特性和加工振动,对薄壁舱体进行建模,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薄壁舱体结构特性,对薄壁舱体进行受迫振动有限元仿真,得到易振的局部区域,最后针对有限区域进行模态试验验证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件 铣削加工 结构力学特性 加工振动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东部海域重力场及断裂构造特征
11
作者 刘洪波 王润生 +7 位作者 胡雪平 勇晓宇 吴治国 贺春艳 孟庆发 李嘉 王恩强 张宁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3,共12页
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的发现,揭示了莱州湾东部海域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进海域金矿勘查工作,利用最新1/20万陆海域高精度重力资料,对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陆... 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超大型金矿的发现,揭示了莱州湾东部海域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推进海域金矿勘查工作,利用最新1/20万陆海域高精度重力资料,对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陆海域重力场总体表现为强烈波动性和等值线带状展布特征;通过布格重力异常场源分离,对昌邑—大店断裂以东海域的断裂构造体系进行了划分,共推断断裂17条,可划分为NE、NW和EW向3组断裂,其中NE向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断裂。研究结果为区内基础地质研究、矿产地质调查和金矿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高精度重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东部 海底重力 布格异常 重力场特征 断裂构造 金矿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残差交叉注意力的点云数据处理网络
12
作者 王家贤 冯秀芳 +1 位作者 崔海航 曹若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6-1264,共9页
针对三维点云处理方法缺少对点的坐标信息和额外特征的综合考虑,导致特征表示不充分、稀疏点云鲁棒性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残差交叉注意力的点云数据处理网络DB-RCANet。采用上下两个具有不同特征提取网络结构的分支,上分支仅... 针对三维点云处理方法缺少对点的坐标信息和额外特征的综合考虑,导致特征表示不充分、稀疏点云鲁棒性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残差交叉注意力的点云数据处理网络DB-RCANet。采用上下两个具有不同特征提取网络结构的分支,上分支仅输入点云坐标信息,关注点云的空间几何特征,下分支输入点云额外特征(法向量或RGB颜色),关注点云的语义信息;利用并行残差交叉注意力模块捕捉坐标和额外特征之间的复杂依赖关系,自适应增强坐标和特征信息;引入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融合坐标和特征信息获得分类分割结果。该模型在ModelNet40和ShapeNet数据集上精度达到93.8%和86.3%,优于目前主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深度学习 双分支结构 残差交叉注意力 通道空间注意力 形状分类 部件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铣削载荷激励的应力波形成过程研究
13
作者 邵心茹 徐有生 +2 位作者 王佳欢 赵培轶 孙淑玲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9,共9页
在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过程中,高速、断续切削载荷在工件和刀具内部以应力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工件和刀具内部质点位移,导致工件内部残余应力分布状态受到影响,容易产生介观结构损伤或微裂纹,揭示动态铣削载荷条件下航空结构件内部应力波... 在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过程中,高速、断续切削载荷在工件和刀具内部以应力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工件和刀具内部质点位移,导致工件内部残余应力分布状态受到影响,容易产生介观结构损伤或微裂纹,揭示动态铣削载荷条件下航空结构件内部应力波形成过程是实现工件内部应力状态、介观损伤和微裂纹有效控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进行航空结构件铣削加工实验,获取铣刀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根据振动作用下刀齿与工件的瞬时接触模型和切削过程的有限元仿真,获取铣刀刀齿后刀面的等效应力;利用刀齿误差和铣削振动条件下的摩擦力解算模型,揭示刀齿后刀面摩擦力的变化特性,阐明在摩擦力激励作用下铣削被加工工件中应力波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结构件 铣削 应力波 摩擦力 铣削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结构件耳轴孔同轴度加工工艺研究
14
作者 高洪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9,共6页
大型结构件耳轴孔同轴度直接影响设备的回转精度和轴承的使用寿命,是企业生产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针对摇摆台外环体,采用厂内分段制造,预留耳轴孔加工余量,在模板平台上对分段刻线,作为现场对接组焊的标志线,各分段在热处理炉内进行退... 大型结构件耳轴孔同轴度直接影响设备的回转精度和轴承的使用寿命,是企业生产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针对摇摆台外环体,采用厂内分段制造,预留耳轴孔加工余量,在模板平台上对分段刻线,作为现场对接组焊的标志线,各分段在热处理炉内进行退火去除应力;在安装现场将各分段组焊成形,并采用陶瓷片加热去除焊接应力,采取激光跟踪仪测量配合镗孔加工的工艺路线,实现了大跨距耳轴孔同轴度0.4 mm。实践证明,该加工工艺对类似产品的轴孔加工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结构件 耳轴孔 同轴度 激光跟踪仪 镗孔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的直升机结构件数字化柔性生产线构建
15
作者 徐志鹏 汪广平 +2 位作者 宋亚丽 惠稳棉 侯小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7-102,共6页
高端数控机床被誉为制造领域的“工作母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直升机结构零件多品种、小批量、精度要求高和结构复杂等特点,基于国产高端数控设备,构建直升机结构件数字化柔性生产线。通过生产线布局自主设计、工艺优... 高端数控机床被誉为制造领域的“工作母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直升机结构零件多品种、小批量、精度要求高和结构复杂等特点,基于国产高端数控设备,构建直升机结构件数字化柔性生产线。通过生产线布局自主设计、工艺优化以及系统自主开发等方式,建设的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含生产线智能管控系统和调度管控系统、物流系统、仓储及智能制造执行等系统,支持1000余种零件柔性加工,产品一次合格率达100%。经过3年多的应用,生产线运行稳定,设备利用率达到85%以上,产品平均制造周期缩短6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8.7%。实现了直升机结构件多品种小批量数字化柔性制造,大幅提升航空零件制造水平,并为国产数控机床提供应用验证环境,对发展航空装备、支撑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结构件 国产高端数控机床 柔性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三相共箱GIL振动响应与结构优化
16
作者 张旭 鲁杰 +1 位作者 张潮海 陈晓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03-4513,I0032,共12页
针对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L)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长期微振动问题,研究其振动响应与结构优化对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220 kV三相共箱GIL为例,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有限元策略确定GIL电磁力... 针对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GIL)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长期微振动问题,研究其振动响应与结构优化对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220 kV三相共箱GIL为例,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有限元策略确定GIL电磁力激励频率;通过模态分析与结合有效质量指标获取GIL固有频率和薄弱部件,确定优化目标;通过谐响应分析结合电磁力共振问题,以薄弱部件参数为变量,研究GIL振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GIL导体和外壳承受100 Hz电磁力,且X、Y方向分量近似正弦变化。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绝缘子与导体为GIL的薄弱部件;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2 m GIL振动响应与绝缘子间距成反比,当间距为5 m时,振动响应最小。优化设计表明,建议10~12 m GIL设3支撑,7~9 m设2支撑,7 m以下设1支撑;此外,GIL振动响应与导体厚度成反比,厚度12 mm时振动响应最小。结果可为GIL振动特性研究、结构优化设计与运维评估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 振动响应 模态分析 薄弱部件 电磁力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云产雪茄烟叶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17
作者 周潇 何福英 +6 位作者 禹紫云 徐峥嵘 董军忠 王冰冰 李田 刘妍 陆欣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97-103,共7页
为研究不同部位云产雪茄烟叶的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以雪茄品种云雪39号的不同部位(上部二级叶C1、中部二级叶C2和下部二级叶C3)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感官质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中性致香成分含量,通过α-多样性、β-多样性... 为研究不同部位云产雪茄烟叶的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以雪茄品种云雪39号的不同部位(上部二级叶C1、中部二级叶C2和下部二级叶C3)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感官质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中性致香成分含量,通过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感官质量方面,云雪39号不同部位感官质量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烟叶C2>上部烟叶C1>下部烟叶C3,中部烟叶香气量足、香韵丰富、杂气少、刺激弱、余味和舒适性较好;中性致香成分方面,3种部位雪茄烟叶检测出主要中性致香成分29种,中性致香成分总含量及各香气类型含量均为中部烟叶C2最高;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不同部位雪茄烟叶的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下部烟叶C3样品OTU总数和特有OTU数均最多,细菌群落多样性较丰富,假单胞菌属、泛菌属和未命名菌属是造成烟叶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关键菌属,不同部位雪茄烟叶代谢通路集中在信号转导和细胞过程、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遗传信息处理,不同部位的雪茄烟叶同种代谢通路存在差异。本文为雪茄烟叶产品配方的进一步开发及发酵功能微生物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产雪茄烟叶 部位 感官质量 中性致香成分 微生物群落结构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忠正 唐大卿 +6 位作者 沙旭光 沈向存 罗少辉 董科良 古再丽努尔·艾尔肯 王玮龙 伍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32,共13页
为系统揭示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演化,通过对该区大连片三维地震工区精细构造解析和相干体等分析,并结合区域动力背景,系统论述了该区的断裂构造类型、几何学特征、差异活动机制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 为系统揭示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演化,通过对该区大连片三维地震工区精细构造解析和相干体等分析,并结合区域动力背景,系统论述了该区的断裂构造类型、几何学特征、差异活动机制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塔中隆起中北部发育了4类7期断裂构造,其中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尤其发育。平面上北西向弧形逆冲断裂与北东向、北西向及南北向走滑断裂相互交切与耦合;垂向上断裂分层差异活动特征明显,下奥陶统及其以下地层,断裂发育数量多且以线形为主,中奥陶统-中下泥盆统多呈雁列式,上泥盆统-二叠系仅在塔中Ⅱ号断裂带、顺北5号断裂带西南端等地区发育少量断裂。研究区断裂活动受多期、多方向不同性质应力场所控制,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演化历史:加里东早期以塔中Ⅱ号断裂带等少量北倾正断层活动为主;加里东中期Ⅰ幕断裂活动强烈,表现为逆冲断裂与走滑断裂协同演化和相互耦合特征,走滑断裂对逆冲断裂的切割或限制作用明显;加里东中期Ⅲ幕断裂活动基本继承了加里东中期Ⅰ幕的构造格局,但在工区北部的顺北4号、5号等断裂带张扭性断裂活动特征显著;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部分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且张扭断裂发育范围进一步向南扩大;印支-燕山期,仅有少数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喜山期该区构造比较稳定,早期形成的复杂断裂构造进入深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裂 走滑断裂 张扭性断裂 构造特征及演化 塔中隆起中北部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PP成型的工控机电路板支撑架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清 张云 +3 位作者 汪伟芬 熊建武 胡智清 陈黎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针对工控机电路板支撑架大型塑件的成型,选用了一种玻纤改性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用于塑件的注射成型。模具结构为三板模结构,分3次开模打开。为保证塑件模腔充填均衡性、饱满性而设计了两个点浇口用于模腔的浇注。针对塑件二级子特... 针对工控机电路板支撑架大型塑件的成型,选用了一种玻纤改性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用于塑件的注射成型。模具结构为三板模结构,分3次开模打开。为保证塑件模腔充填均衡性、饱满性而设计了两个点浇口用于模腔的浇注。针对塑件二级子特征较多,特别是异型螺柱深筋位较多的特点,设计了多个局部镶件用于这些局部特征的成型,在提高局部成型镶件强度的同时,降低了这些成型件的加工难度。针对模腔局部位置排气难点,设置了多个透气镶件以增强排气。设置了锁扣机构、定距拉杆机构用于模具的开模闭模控制;设计了弹料机构用于流道废料的可靠脱模、定位机构以确保塑件的成型精度和模具工作寿命;3个滑块机构用于塑件侧壁直壁及直壁上侧孔的成型与脱模。模具结构形式合理,成型件便于加工且实用可靠,能为同类模具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玻纤改性 工控机电路板支架 三板模 成型件设计 模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S薄壁成型的雾化器机筒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英华 梁蓓 +2 位作者 王伟伟 涂秋艳 熊运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88,共6页
针对雾化机机筒薄壁塑件模腔流长比为77.8,并且采用PC/ABS进行注塑要求的特点,设计了1副两板2次开模的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中,针对塑件模腔的浇注,设置了2个潜伏式浇口,保证模腔的充填效果。为实现塑件的自动脱模,设计了3个脱模步骤,... 针对雾化机机筒薄壁塑件模腔流长比为77.8,并且采用PC/ABS进行注塑要求的特点,设计了1副两板2次开模的自动化注塑成型。模具中,针对塑件模腔的浇注,设置了2个潜伏式浇口,保证模腔的充填效果。为实现塑件的自动脱模,设计了3个脱模步骤,相应的机构及机构动作为采用了2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塑件外壁的脱模,2副哈夫滑块机构均依靠模具打开的开模动力分次实施抽芯;第一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定模一侧外壁的侧抽芯脱模,其通过动模侧的第一次开模打开驱动,完成先抽芯动作;第二副哈夫滑块机构用于动模一侧外壁圆环型凹槽的侧抽芯脱模,其通过动模侧的第二次开模打开驱动,完成抽芯动作。为实现模具2次开模按顺序进行,该模具中设计了一种开模控制机构,机构通过解锁插杆驱动移动锁芯实现与锁钩的锁闭/开锁功能,从而实现了模具开/闭模动作的有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薄壁塑件 哈夫滑块 机构设计 注塑模具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