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mitter layer doping concentr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ilicon thin film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1
作者 张磊 沈鸿烈 +3 位作者 岳之浩 江丰 吴天如 潘园园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57-461,共5页
A novel type of n/i/i/p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with a-Si:H(15 nm)/a-Si:H(10 nm)/epitaxial c-Si(47 p.m)/epitaxial c-Si(3 um) structure is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layer transfer technique, and the emitter l... A novel type of n/i/i/p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with a-Si:H(15 nm)/a-Si:H(10 nm)/epitaxial c-Si(47 p.m)/epitaxial c-Si(3 um) structure is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layer transfer technique, and the emitter layer is deposited by hot wir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The effect of 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emitter layer Sd (Sd=PH3/(PH3 +SiH4+H2))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lar cell is studied by means of current density-voltage and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solar cell first increases to a maximum value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Sd increasing from 0.1% to 0.4%.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he solar cell is obtained at Sd = 0.2% with an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534 mV, a short circuit current density of 23.35 mA/cm2, a fill factor of 63.3%, and a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 transfer silicon thin film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hot wi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doping concent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热丝CVD法沉积氧化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旭 郭丛 +2 位作者 陈涛 俞健 唐水花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氧化钨(WOx)薄膜,并将其应用于无掺杂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表明,衬底温度在沉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衬底温度从室温升高到200℃,WOx薄膜的表面颗粒尺寸减小,薄膜更加致密;功函数先升高再迅速下降;透过率在15... 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氧化钨(WOx)薄膜,并将其应用于无掺杂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表明,衬底温度在沉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衬底温度从室温升高到200℃,WOx薄膜的表面颗粒尺寸减小,薄膜更加致密;功函数先升高再迅速下降;透过率在150℃以内无明显变化,继续升高温度后迅速降低。通过取代p型非晶硅层,将其应用于无掺杂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中作为空穴选择接触层。在衬底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利用高透明的WOx层,获得最佳转换效率为14.63%的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硅太阳电池 钨化合物 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 温度 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综述
3
作者 曾鹏 蔡建平 +3 位作者 周健 曾涛 冷仕军 徐瀚洲 《太阳能》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良好的成本效益和简便的制备工艺,成为替代传统硅基太阳电池的有力竞争者,在光伏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实现钙钛矿太阳电池的产业化生产,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技术仍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针对溶... 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良好的成本效益和简便的制备工艺,成为替代传统硅基太阳电池的有力竞争者,在光伏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实现钙钛矿太阳电池的产业化生产,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技术仍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针对溶液法、气相沉积法及大面积制备法3类钙钛矿薄膜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制备方法的制备流程、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溶液法虽然在实验室研究中广泛应用,但因其材料利用率低,在产业化生产中较难推广。气相沉积法虽然能够制备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但因其设备投资和能耗均较高,导致其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大面积制备法已满足钙钛矿薄膜产业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但在提升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优化钙钛矿薄膜制备技术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以期研究结果可为钙钛矿太阳电池的产业化制备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钙钛矿薄膜 溶液法 气相沉积法 大面积制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均温板散热特性的数值分析
4
作者 葛志晶 郑东明 +1 位作者 裴东号 曹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6,共8页
以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散热的超薄均温板为研究对象,用多孔介质传热模型、层流模型和Brinkman方程构建三维稳态数值模型,通过质量守恒确定气液界面的相变传质,研究在吸液芯饱和充液的常规工况下均温板的稳态特性。结果表明:超薄... 以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散热的超薄均温板为研究对象,用多孔介质传热模型、层流模型和Brinkman方程构建三维稳态数值模型,通过质量守恒确定气液界面的相变传质,研究在吸液芯饱和充液的常规工况下均温板的稳态特性。结果表明:超薄结构以及支撑柱的存在使内部压降较大;随着冷凝段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均温性变差,内部压降也显著增大;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温差先增大后减小,热阻持续下降;孔隙率的变化对平衡终态影响较小;渗透率的增大将极大的降低吸液芯内的液体压降,有利于相变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两相流 传热 超薄均温板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铷汽室饱和吸收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荆彦锋 闫树斌 +1 位作者 秦丽 任小红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97-699,共3页
高性能的频率基准在民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饱和吸收光谱技术是减小多普勒加宽,获得高性能原子钟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原子汽室饱和吸收研究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发现原子汽室必须在适当温度下才能获得明显的饱和吸收光谱。对... 高性能的频率基准在民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饱和吸收光谱技术是减小多普勒加宽,获得高性能原子钟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原子汽室饱和吸收研究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发现原子汽室必须在适当温度下才能获得明显的饱和吸收光谱。对300μm厚度的铷汽室,50℃时其饱和吸收的相对强度最高,交叉共振峰的相对强度比50 mm厚铷汽室明显减小,分析并解释了减小的原因。实验结论对微型高性能原子钟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吸收光谱 薄铷汽室 交叉共振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薄原子气室减小饱和吸收谱的交叉共振峰 被引量:3
6
作者 荆彦锋 袁小燕 苏晋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911-913,共3页
为了消除多能级原子饱和吸收光谱中的交叉共振峰,本文使用薄铷原子汽室来测量87Rb原子D2线5S1/2,F=2→5P3/2,F'的饱和吸收光谱.结果显示,随着铷原子汽室厚度的减小,饱和吸收谱线中交叉共振峰的幅度明显减小,有的甚至消失.同时,随着... 为了消除多能级原子饱和吸收光谱中的交叉共振峰,本文使用薄铷原子汽室来测量87Rb原子D2线5S1/2,F=2→5P3/2,F'的饱和吸收光谱.结果显示,随着铷原子汽室厚度的减小,饱和吸收谱线中交叉共振峰的幅度明显减小,有的甚至消失.同时,随着原子汽室的厚度的减小,必须提高其温度才能观察到明显的饱和吸收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原子汽室 交叉共振峰 饱和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凤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5-564,共10页
对已经取得较普遍应用的Si体太阳电池来说,开发新技术以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是目前该领域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尽管通过优化制造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进降低单晶Si和多晶Si体太阳电池的成本,但要进一大幅度地降低Si太阳电池的成本... 对已经取得较普遍应用的Si体太阳电池来说,开发新技术以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是目前该领域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尽管通过优化制造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进降低单晶Si和多晶Si体太阳电池的成本,但要进一大幅度地降低Si太阳电池的成本似乎是只能依赖于新一代的多晶Si薄膜电池。多晶Si薄膜电池因其转换效率高、寿命长和工艺简化等优点而极具潜力。本文从材料制备、材料性能和有关工艺等方面对多晶Si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Si薄膜 太阳电池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非硅衬底上转换效率10%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1
8
作者 许颖 于元 +1 位作者 励旭东 李仲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8-110,共3页
在重掺杂非活性单晶硅片上生长一定厚度的SiO2 ,开窗口后作为衬底 ,利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RTCVD)及区熔再结晶 (ZMR)方法制备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由于采用了区熔再结晶 (ZMR)的方法 ,获得了取向一致的多晶硅薄膜 ,为薄膜电池的制备... 在重掺杂非活性单晶硅片上生长一定厚度的SiO2 ,开窗口后作为衬底 ,利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RTCVD)及区熔再结晶 (ZMR)方法制备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由于采用了区熔再结晶 (ZMR)的方法 ,获得了取向一致的多晶硅薄膜 ,为薄膜电池的制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转换效率达到 10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 区熔再结晶 多晶硅 转换效率 RTCVD ZMR 非硅衬底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被引量:8
9
作者 何海洋 陈诺夫 +6 位作者 李宁 白一鸣 仲琳 弭辙 辛雅焜 吴强 高征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7-142,166,共7页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因兼具低材料消耗、低成本、高稳定性及多晶硅薄膜微电子器件的成熟工艺而备受瞩目。对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和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当前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关键研究方向,即衬底的选择和高质量多晶...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因兼具低材料消耗、低成本、高稳定性及多晶硅薄膜微电子器件的成熟工艺而备受瞩目。对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和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当前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关键研究方向,即衬底的选择和高质量多晶硅薄膜的实现。特别是针对高质量多晶硅薄膜的制备,系统地介绍了化学气相沉积(CVD)、磁控溅射(MS)、固相晶化(SPC)、激光晶化(LC)以及快速热退火(RTA)等制备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优劣。综合阐述了各项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上述技术及其在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客观评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多晶硅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CVD) 磁控溅射(MS) 快速热退火(R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薄原子汽室对CPT原子钟激光器的稳频
10
作者 荆彦锋 袁晓燕 郭嘉泰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893-895,共3页
基于相干布局囚禁(CPT)原子钟系统体积小的要求,设计加工了300μm厚的薄铷原子汽室.本文采用薄原子汽室,利用饱和吸收稳频方法实现了对激光器的频率锁定.闭环后激光器的频率稳定度在100s内为10-12量级,完全可以满足CPT原子钟对光源的要求.
关键词 薄原子汽室 激光器 稳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