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基于薄板理论的采场覆岩关键层的判别方法”的商榷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伟 许家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4-197,共4页
就工作面宽度与关键层位置判别的关系以及基于薄板模型的关键层判别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各硬岩层的破断顺序是由各硬岩层步距准数所决定的,与工作面宽度无关,因此无论是采用梁模型还是薄板模型对关键层位... 就工作面宽度与关键层位置判别的关系以及基于薄板模型的关键层判别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各硬岩层的破断顺序是由各硬岩层步距准数所决定的,与工作面宽度无关,因此无论是采用梁模型还是薄板模型对关键层位置的判别结果没有影响;上覆硬岩层几何尺寸并不一定能符合薄板的定义,而且基于薄板模型的关键层判别方法需要工作面宽度才能进行计算,如果工作面宽度小于上覆硬岩层的步距准数,硬岩层将稳定不破断,就无法得到硬岩层的破断距,也就无法通过比较硬岩层破断顺序来确定关键层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模型 关键层 判别方法 工作面宽度 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浸入式水口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华 倪红卫 +2 位作者 陈光友 刘吉刚 成日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87-490,共4页
针对薄板坯连铸的生产条件,采用正交设计的水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通过测量结晶器液面波高和注流冲击深度,研究了浸入式水口出口面积比、出口倾角、浸入深度和拉速对结晶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入式水口出口面积比为1.4、出口倾角为50... 针对薄板坯连铸的生产条件,采用正交设计的水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通过测量结晶器液面波高和注流冲击深度,研究了浸入式水口出口面积比、出口倾角、浸入深度和拉速对结晶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入式水口出口面积比为1.4、出口倾角为50°、浸入深度为240 mm时,可以满足高拉速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 浸入式水口 结晶器 流场 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通过多程放大系统传输特性的计算模拟
3
作者 张彬 吕百达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从FrantzNodvik方程出发,采用脉冲分割和介质薄片损耗模型,详细研究在不同的注入脉冲能量密度、放大器的增益恢复系数、增益分布、程间损耗和光束口径放大倍数的情况下,激光脉冲通过多程脉冲放大系统的传输特性。
关键词 多程脉冲放大 脉冲分割 传输特性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带式薄板连铸数值模拟
4
作者 秦永健 孙国雄 +2 位作者 虞维平 章靖国 倪思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5-42,共8页
建立了双带式薄板连铸凝固过程流动与热交换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铸造合金凝固各区即液相区域、固相区和糊状区.能量方程和流动方程在固定式错列网格上离散成有限差分方程后用这代法求解.计算出AISI1020钢薄板连铸过程流... 建立了双带式薄板连铸凝固过程流动与热交换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铸造合金凝固各区即液相区域、固相区和糊状区.能量方程和流动方程在固定式错列网格上离散成有限差分方程后用这代法求解.计算出AISI1020钢薄板连铸过程流场、温度场和凝固区的形貌,并模拟了浇嘴高度和板坯厚度对凝固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凝固 薄板 连续铸造 双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非线性塑性模型标定LY 12-CZ薄板的损伤参数
5
作者 周利 黄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8-472,共5页
重点研究了薄板材料的非线性L em a iter-Chaboche塑性损伤模型参数的测试与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大圆弧变截面拉伸试样检测不同塑性损伤状态下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进而换算得到材料单轴塑性损伤演化曲线,即ω(E)-εP曲线;然后,参照L em a... 重点研究了薄板材料的非线性L em a iter-Chaboche塑性损伤模型参数的测试与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大圆弧变截面拉伸试样检测不同塑性损伤状态下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进而换算得到材料单轴塑性损伤演化曲线,即ω(E)-εP曲线;然后,参照L em a iter-Chaboche塑性损伤模型中的非线性塑性损伤演化方程,拟定一个相关三参数幂指数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并采用了数值迭代-拟合方法确定拟合参数;最后标定出了材料的非线性塑性损伤模型参数.文中还就LY 12-CZ薄板材料的损伤与破坏行为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损伤Lemaiter—Chaboche模型 损伤参数 大圆弧变截面试样 LY12-CZ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薄壁宽幅空心板纵向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后选 易汉斌 +1 位作者 王剑 谭子翼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4,共5页
针对目前预应力薄壁宽幅空心板桥普遍发生的底板纵向开裂现象,以某高速公路薄壁宽幅空心板桥为背景,分别采用弹性地基梁比拟法、有限元法和足尺模型扭转试验法分析该桥空心板底板开裂原因。该薄壁宽幅空心板桥上部构造均为20m后张法预... 针对目前预应力薄壁宽幅空心板桥普遍发生的底板纵向开裂现象,以某高速公路薄壁宽幅空心板桥为背景,分别采用弹性地基梁比拟法、有限元法和足尺模型扭转试验法分析该桥空心板底板开裂原因。该薄壁宽幅空心板桥上部构造均为2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混凝土为C40),每跨横向各设8片空心板。理论和有限元计算得出最大扭矩作用下空心板最大横向拉应力分别为2.23MPa、2.35MPa(角隅处),大于C40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基于荷载叠加原理进行了空心板足尺扭转试验,试验值与计算值趋势一致,进一步表明畸变效应是导致纵向开裂的主要原因。根据纵向裂缝的特征及其原因,提出采用粘贴钢板法对板梁进行加固,并运用有限元程序ANSYS计算了加固后板梁的横向拉应力,验证了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梁桥 薄壁宽幅空心板 纵向开裂 开裂原因 理论分析 模型试验 加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