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of underground mines in cold regions using thermosyphons with air insulation
1
作者 Ahmad F.Zueter Mohammad Zolfagharroshan +1 位作者 Navid Bahrani Agus P.Sasmit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43-654,共12页
Current practice of underground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AGF)typically involves huge refrigeration systems of larg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sts.In this study,a novel AGF technique is proposed deploying availabl... Current practice of underground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AGF)typically involves huge refrigeration systems of larg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sts.In this study,a novel AGF technique is proposed deploying available cold wind in cold regions.This is achieved by a static heat transfer device called thermosyphon equipped with an air insulation layer.A refrigeration unit can be optionally integrated to meet additional cooling requirements.The introduction of air insulation isolates the thermosyphon from ground zones where freezing is not needed,resulting in:(1)steering the cooling resources(cold wind or refrigeration)towards zones of interest;and(2)minimizing refrigeration load.This design is demonstrated using well-validated mathematical models from our previous work based on two-phase enthalpy method of the ground coupled with a thermal resistance network for the thermosyphon.Two Canadian mines are considered:the Cigar Lake Mine and the Giant Mine.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design can speed the freezing time by 30%at the Giant Mine and by two months at the Cigar Lake Mine.Further,a cooling load of 2.4 GWh can be saved at the Cigar Lake Mine.Overall,this study provides mining practitioners with sustainable solutions of underground A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ground freezing Underground mining Sustainable mining thermosyphon Air insulation Cold reg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fluids in a two-section two-phase closed thermosyphon wellbore
2
作者 Zhang Yufeng Zhao Lun +5 位作者 Fan Zifei Wu Xiaodong Fu Libing Xu Bifeng Kong Fanshun Jiang Shengd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87-292,共6页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single section two-phase closed thermosyphon (TPCT) wellbore, a two-section TPCT wellbore has better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which may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fluid in...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single section two-phase closed thermosyphon (TPCT) wellbore, a two-section TPCT wellbore has better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which may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fluid in wellbores,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of fluid in wellheads and even mor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of conventional TPCT wellbores.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wo-section TPCT wellbores is affected by working medium, combination mode and oil flow rate. Different working media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upper and lower TPCTs, which may achieve a better match between the working medium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wellbores. Interdependence exists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mode and the flow rate of the oil, which affects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 two-section TPCT wellbo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two-section TPCT wellbore, with equal upper and lower TPCTs respectively filled with Freon and methanol, has the best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when the oil flow rate is 200 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section two-phase closed thermosyph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ombination mod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段阻力对CO_(2)、R134a和R410A分离式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佟振 文欣然 +2 位作者 韩泽坤 房春雪 宋玉龙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上升管和下降管阻力对CO_(2)、R134a和R410A分离式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热管传热极限和传热热阻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阻力变化对不同工质热管的影响不同,对于CO_(2)热管,上升管阻力和下降管阻力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了上升管和下降管阻力对CO_(2)、R134a和R410A分离式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热管传热极限和传热热阻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阻力变化对不同工质热管的影响不同,对于CO_(2)热管,上升管阻力和下降管阻力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接近,当上升管或下降管阀门开度从90°降至30°时,CO_(2)热管的传热极限均由1200 W降为700 W。对于R134a和R410A热管而言,上升管阻力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更大,当上升管阀门开度从90°降至30°时,R410A热管的传热极限由1300 W降为700 W,R134a热管则未出现正常运行状态,管内始终存在较大的过热过冷度,两种热管的传热热阻也显著增大。而下降管阻力增大对R134a和R410A热管的传热性能几乎无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CO_(2)热管应采用上升管和下降管管径相同或相近的结构,而R134a和R410A热管适合采用上升管管径明显大于下降管管径的结构,以达到节省管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热管 制冷剂 流动阻力 传热极限 传热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程卧式热虹吸重沸器的优化设计
4
作者 李宁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11期90-94,共5页
通过以气分装置脱异丁烷塔底卧式热虹吸重沸器为例,介绍了重沸器的工艺核算及换热器的选型核算,并基于压力平衡原理,介绍了重沸器的安装高度计算,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考虑到设备平面布置及管道柔性设计要求、工艺操作灵活性等因素,分... 通过以气分装置脱异丁烷塔底卧式热虹吸重沸器为例,介绍了重沸器的工艺核算及换热器的选型核算,并基于压力平衡原理,介绍了重沸器的安装高度计算,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考虑到设备平面布置及管道柔性设计要求、工艺操作灵活性等因素,分别介绍了双流程卧式热虹吸重沸器的平面布置及管路走向设计、自动控制方案等。项目在精馏塔底增上双流程卧式热虹吸重沸器,并接入催化装置顶循油作为新增重沸器热源,通过工艺装置间的热联合,解决了老旧化工装置精馏塔底采用单一蒸汽热源存在能耗高、采用单一装置余热存在供热波动的问题,实现了能量优化。老旧装置精馏塔底双流程卧式热虹吸重沸器可以布置在塔一侧,共用重沸器返回口,此外重沸器出入口管路应尽量简化,减小管路压降,以确保重沸器的稳定运行。项目改造并投入运行后,装置年节省蒸汽费用约1235万元,提高了全厂经济效益,对节能降耗有很大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程卧式热虹吸重沸器 核算 布置和管路设计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技术及其在多年冻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杨永平 魏庆朝 +1 位作者 周顺华 张鲁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8-706,共9页
热管技术是国外寒区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项主动冷却地基土体的技术,青藏铁路修建之前,国内很少对此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应用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中的热管类型,通过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综述了与青藏铁路热管应用效果相关的理论研究与... 热管技术是国外寒区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项主动冷却地基土体的技术,青藏铁路修建之前,国内很少对此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应用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中的热管类型,通过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综述了与青藏铁路热管应用效果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成果。由于青藏铁路沿线独有的气候和冻土条件,文中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参数虽然不能简单照搬应用于青藏铁路的设计,但是可以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管的设计与应用起到借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热管 多年冻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低温热管地板辐射供热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薇 张于峰 +1 位作者 邓娜 郭晓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7-643,共7页
为将低品位太阳能直接应用于建筑供暖,对一种太阳能—低温热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天津地区冬季条件下、供水温度为35~45℃时,针对非节能建筑的房间负荷(30~60 W/m^2)进行了该系统各部件和系统整体性能的实验。实验结... 为将低品位太阳能直接应用于建筑供暖,对一种太阳能—低温热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天津地区冬季条件下、供水温度为35~45℃时,针对非节能建筑的房间负荷(30~60 W/m^2)进行了该系统各部件和系统整体性能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供水温度35~45℃即可满足采暖要求;太阳能保证率受供水温度影响显著,供水温度升高10℃,太阳能瞬时保证率减小5%;晴朗白天,室外平均温度-0.72℃,平均太阳辐照度425.1 W/ m^2,太阳能瞬时保证率近似为1;阴天室外平均温度-1.55℃,平均太阳辐照度220.5 W/m^2,太阳能瞬时保证率随供水温度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范围是0.52~0.96。实验证实:该系统能提高太阳能热利用的经济性,热管地板传热性能优于塑料埋管地板,供水温度可以比常规塑料埋管地板的要求降低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重力式热管 热管辐射地板 供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温度场三维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盛煜 温智 +1 位作者 马巍 吴基春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高温高含冰量的多年冻土地段,极易受外部条件的扰动而发生变化。针对此类冻土的特征,提出了热棒路基。根据带相变热传导有限元方法,对普通路基、热棒路基在未来50年青藏铁路沿线气温上升1.0℃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 高温高含冰量的多年冻土地段,极易受外部条件的扰动而发生变化。针对此类冻土的特征,提出了热棒路基。根据带相变热传导有限元方法,对普通路基、热棒路基在未来50年青藏铁路沿线气温上升1.0℃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为-3.5℃或年平均地温为-1℃的地区,在青藏铁路50年的使用期内,普通路基在气温升高条件下路基下伏冻土都将发生融化,路基将会产生较大融沉变形,不能保证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定性。热棒路基具有主动冷却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保护冻土。路基计算结构表明,在未来50年气温上升1.0℃的条件下,在年平均气温为-3.5℃或地表温度为-1.0℃的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地区,热棒路基可以抵消气候变暖的影响,可以保证路基下伏冻土不发生融化,从而可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青藏铁路 热棒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的冷却效果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亚护 刘建坤 沈宇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3-119,共7页
为研究热棒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冷却效果,根据青藏铁路试验段的路基设计资料及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分别对热棒间距为3,4,5和6 m的热棒路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以上4种条件下的热棒路基地温场分别在竣工后第1年、第10年和... 为研究热棒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冷却效果,根据青藏铁路试验段的路基设计资料及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分别对热棒间距为3,4,5和6 m的热棒路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以上4种条件下的热棒路基地温场分别在竣工后第1年、第10年和第30年的10月份沿路基横向和纵向的分布规律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在气候升温条件下的地温场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研究了间距4 m的热棒对路基的有效冷却范围。结果表明,热棒对路基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且在长期运营中热棒可以保证路基的稳定;随着热棒间距的增大,热棒对周围土体的整体冷却效果逐渐减弱,对于青藏高原试验段中的地质气候条件和热棒类型,其有效冷却半径约为2.0 m左右,热棒之间合理间距不应超过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热棒 温度场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冷/回路热管一体式机房空调系统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海南 邵双全 田长青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3,共5页
降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已成为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热管自然冷却是降低这一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解决热管自然冷却在炎热季节需要机械制冷辅助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热管自然冷却的节能潜力,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机械制冷/回路热管一体式... 降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已成为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热管自然冷却是降低这一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解决热管自然冷却在炎热季节需要机械制冷辅助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热管自然冷却的节能潜力,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机械制冷/回路热管一体式机房空调系统。利用三介质换热器将机械制冷回路和回路热管耦合起来,实现了二者的同时或单独工作,避免了现有系统依赖电磁阀切换带来的可靠性隐患。利用焓差实验台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最佳充液率为100%左右。三个工作模式均具备良好的制冷能力,热管模式EER值在20℃温差下达20.8。以济南地区的数据中心为例进行了全年能耗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新型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节能40%,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房 空调 热管 机械制冷 一体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气泡泵效应重力辅助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晓红 闵旭伟 +3 位作者 李鹏 张玉佳 陈光明 王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4,共6页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及微型化,为了满足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气泡泵效应重力辅助回路热管,并对其传热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加热功率为21~646W,对应热流密度范围为1.67~51.4W/cm2,采用去离子水为工...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及微型化,为了满足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气泡泵效应重力辅助回路热管,并对其传热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加热功率为21~646W,对应热流密度范围为1.67~51.4W/cm2,采用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气泡泵效应虽然会增大传输过程的传输热阻,但却能有效增强蒸发腔内扰流,进而增强换热,提高临界换热热流密度;加热功率为646 W时,最小热阻为0.11℃/W;对于本装置,存在一个最佳充液高度,通过观察实验流型图可知,当上升管内为环状流时,充液高度比较合理;蒸发段热阻始终占据总热阻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为其在芯片冷却领域的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泵效应 回路热管 热阻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器件冷却用重力型热管散热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雪峰 孙志坚 +2 位作者 吴存真 靳静 王立新 《电子器件》 CAS 2004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用发热铜块模拟电子器件 ,油泵回路控制风温 ,毕托管和倾斜式微压计测量风速等方法 ,建立了热管型散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对所设计的重力型热管电子器件散热器 ,通过改变散热功率、风速、风温等因素来测试电子器件表面温度的变化。实验结... 用发热铜块模拟电子器件 ,油泵回路控制风温 ,毕托管和倾斜式微压计测量风速等方法 ,建立了热管型散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对所设计的重力型热管电子器件散热器 ,通过改变散热功率、风速、风温等因素来测试电子器件表面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重力型热管散热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可满足较高热流密度 (小于 8.5 6× 1 0 4 w/m2 )电子器件的冷却要求。性能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型热管 电子器件冷却 散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型热管散热器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志坚 王立新 +2 位作者 王岩 吴存真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03-1405,共3页
选择水作为工质,通过确定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结构尺寸,设计研制了电子器件重力型热管散热器,建立了其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平台,测试了在不同散热功率、进口风温和进口风速下热源表面的温度,比较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研究表明,重力型热管散热器... 选择水作为工质,通过确定蒸发段和冷凝段的结构尺寸,设计研制了电子器件重力型热管散热器,建立了其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平台,测试了在不同散热功率、进口风温和进口风速下热源表面的温度,比较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研究表明,重力型热管散热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可满足较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要求.性能测试台是改进散热器设计的重要手段,测试系统风速、风温及散热功率稳定,能达到设计时所要求的精度,为进一步研究重力型热管散热器的传热性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型热管 电子器件冷却 散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地区热管冷却路基数值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奉喜 刘建坤 +1 位作者 郭大华 张鲁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1-47,共7页
热管是一种利用液汽相的转换对流循环来实现热量传输的系统 ,是无源冷却系统中热量传输效率最高的装置 ;本文对采用热管冷却路基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对布设不同间距热管对路基冻土上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热管对冻土路基温度... 热管是一种利用液汽相的转换对流循环来实现热量传输的系统 ,是无源冷却系统中热量传输效率最高的装置 ;本文对采用热管冷却路基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对布设不同间距热管对路基冻土上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热管对冻土路基温度场影响的一般规律 ,并对确定热管布设间距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路基 热管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宽幅公路路基降温效果研究——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复合路基 被引量:24
14
作者 董元宏 赖远明 陈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3-1049,共7页
为维护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热稳定性及保护下伏冻土,提出了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降温效果,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这种路基的有效降温能力。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长期效... 为维护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热稳定性及保护下伏冻土,提出了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降温效果,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这种路基的有效降温能力。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长期效果,采用相关理论,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依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气温和地质条件,利用数值方法对有无L型热管的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的温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为-4.0℃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考虑未来50 a气温上升2.6℃的条件下,新的复合路基能够从整体上有效降低路基下土体的温度,确保高温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路基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公路 L型热管 块碎石护坡 降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热管井筒伴热方式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玉丰 吴晓东 李伟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3-487,共5页
将重力热管的高效传热特性应用于井筒伴热过程,并与热流体循环伴热和电加热伴热两种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影响重力热管伴热效果的外部因素。结果表明,重力热管作为一种井筒伴热方式是可行的,空心抽油杆为工质提供工作环境。通过重力热... 将重力热管的高效传热特性应用于井筒伴热过程,并与热流体循环伴热和电加热伴热两种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影响重力热管伴热效果的外部因素。结果表明,重力热管作为一种井筒伴热方式是可行的,空心抽油杆为工质提供工作环境。通过重力热管的热量存储和传导,将井筒下部流体多余热能通过自平衡过程传递给近井口管段内的流体,加热井筒上部温度较低的原油。与两种传统伴热方式相比,重力热管在无需补充能量的情况下,能起到均衡井筒温度场的作用,同时满足生产的要求。重力热管的伴热效果受到井底流体温度、下入深度、产量以及原油物性的影响:随着井底温度、下入深度、产量的增加,重力热管的伴热效果变好;原油物性直接决定重力热管能否在油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伴热 热流体循环 电加热 重力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中冷器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颜卫国 俞小莉 +1 位作者 陆国栋 周健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为了研究重力热管在车辆中冷器上的应用可行性,设计用于冷却高温增压空气的热管中冷器.选用水作为工作介质,在风洞实验台架上进行热管中冷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实验.测试热管中冷器在不同冷侧空气流速、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热侧空气流... 为了研究重力热管在车辆中冷器上的应用可行性,设计用于冷却高温增压空气的热管中冷器.选用水作为工作介质,在风洞实验台架上进行热管中冷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实验.测试热管中冷器在不同冷侧空气流速、冷﹑热侧空气进口温差、热侧空气流量下的散热量和压力降,比较并分析测试结果.结果表明,热管中冷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高增压内燃机的散热要求.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变化趋势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热交换器 热虹吸器 传热特性 中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东北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整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立峰 刘建坤 李庆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5-479,共5页
既有东北铁路牙林线、嫩林线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严重,借鉴青藏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利用热棒、保温板及保温护道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路基病害整治。针对牙林线北段试验工程,利用观测断面实测地温资料对试验段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进行分析... 既有东北铁路牙林线、嫩林线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严重,借鉴青藏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利用热棒、保温板及保温护道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路基病害整治。针对牙林线北段试验工程,利用观测断面实测地温资料对试验段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防治措施效果明显,有效控制了路基下伏多年冻土地温,冻土上限明显抬升,对保证铁路正常运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路基病害 防治措施 热棒 保温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虹吸管相变传热行为CFD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啸远 朱跃钊 +2 位作者 陈海军 王银峰 范红途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91-1397,共7页
基于VOF模型和改进的相变模型对热虹吸管稳态相变传热过程进行CFD模拟,根据温度分布实验数据和可视化实验进行验证,并分析充液率对热管蒸发-冷凝传热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FD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热管工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模拟得... 基于VOF模型和改进的相变模型对热虹吸管稳态相变传热过程进行CFD模拟,根据温度分布实验数据和可视化实验进行验证,并分析充液率对热管蒸发-冷凝传热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FD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热管工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模拟得到热管各段均温的最大偏差为10.2 K,相对误差2.9%,采用改进的相变模型,温度分布模拟值与实验值一致性更好;模拟得到蒸发段工质流型转变过程与可视化实验定性相符;热管冷凝段以膜状冷凝传热为主,充液率的改变对其影响不大,充液率主要影响蒸发段的传热行为,进而影响热管的传热性能。该工作有助于对热管运行机理的理解,并为其CFD模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虹吸管 相变传热 CFD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主轴轴心冷却用环路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法敬 高建民 +2 位作者 史晓军 梁锋 唐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97,共8页
为了加强电主轴轴心冷却、减小电主轴的热变形,以150SD型磨削电主轴转子为对象,采用单环路热虹吸管来冷却主轴轴心,利用环路热虹吸管无需外部动力及传热效率极高的特征,从原理上避免了"动密封"问题对电主轴轴心冷却的困扰。... 为了加强电主轴轴心冷却、减小电主轴的热变形,以150SD型磨削电主轴转子为对象,采用单环路热虹吸管来冷却主轴轴心,利用环路热虹吸管无需外部动力及传热效率极高的特征,从原理上避免了"动密封"问题对电主轴轴心冷却的困扰。对高离心力作用下单环路热虹吸管内传热工质的流动及传热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正戊烷为工质,对适用于该主轴轴心冷却尺寸的环路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应用于电主轴轴心冷却的实际效果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在文中的实验工况下,单环路热虹吸管的运行温度稳定,其传热性能在充液率为60%左右时达到最佳,热阻仅为0.57℃/W;当采用4根单环路热虹吸管冷却结构时,150SD型磨削电主轴转子的最大温升为28.5℃,且这一温升数值随着转速的增加而继续减小,表明单环路热虹吸管在电主轴轴心冷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轴心冷却 单环路热虹吸管 正戊烷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管-保温材料复合结构提高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东明 杨永平 +1 位作者 魏庆朝 张鲁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热管-保温材料复合路基是青藏铁路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路基结构形式.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推导出应用于青藏铁路冻土路基中的热管的热流表达式,并用热焓法考虑冻土相变问题,对该路基结构形式及在无保温材料情况下施工20 a后的路基温度场... 热管-保温材料复合路基是青藏铁路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路基结构形式.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推导出应用于青藏铁路冻土路基中的热管的热流表达式,并用热焓法考虑冻土相变问题,对该路基结构形式及在无保温材料情况下施工20 a后的路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表明: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从路基面向下传入地基中,使0℃等温线始终在保温板底层;该路基结构形式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理想结构形式,有利于克服全球变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青藏铁路 热管 保温材料 复合路基 多年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