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低GWP工质替代方案性能分析与综合评价
1
作者 段浩磊 陈浩远 +8 位作者 梁坤峰 王林 陈彬 曹勇 张晨光 李硕鹏 朱登宇 何亚茹 杨大鹏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4-61,共8页
为确保能源安全、减少污染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汽车行业正迅速从传统燃油车(CFV)转向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BEV)。一个可靠且高效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对于提升BEV的性能和缓解续航焦虑至关重要。随着环境法规日益严格,选择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 为确保能源安全、减少污染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汽车行业正迅速从传统燃油车(CFV)转向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BEV)。一个可靠且高效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对于提升BEV的性能和缓解续航焦虑至关重要。随着环境法规日益严格,选择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的制冷剂用于热管理系统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建立了一个用于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数值模拟平台,选择R744、R290、R152a、R1234yf等低GWP替代制冷剂方案,研究这些制冷剂方案之间的基本性能差异,对每个方案的热力学和环保性能进行评估,并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R744方案具有最高的制热能力,可达27.5 kW;R290在制冷和制热效率方面表现更好,平均能耗比R134a方案低5%~7%,R290方案表现出卓越的热力学性能和环境友好性。综合评估表明R290和R744方案是未来BEV热管理系统中具有潜力的制冷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系统 替代制冷剂 热力学过程 数值模拟 气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ES的管道-井筒储气室充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刘欣 杜廷召 +4 位作者 张利媛 申会兵 刘联胜 王子月 李轶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59-4566,共8页
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存储技术,在削峰填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废弃油井储气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提出了一种管道-井筒储气室(储气空间由地上管道与地下井筒构成),模拟研究了其充气过程,重点分析了内部气体的热力学与流动特... 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存储技术,在削峰填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废弃油井储气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提出了一种管道-井筒储气室(储气空间由地上管道与地下井筒构成),模拟研究了其充气过程,重点分析了内部气体的热力学与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压缩气体流入管道-井筒储气室内,在高温井筒壁面的加热作用下,气体温度迅速升高;随后,气体温度略高于壁面温度,此时气体向壁面散热;直至储气压力升高至约3 MPa,气体温度和散热量均趋于稳定。由于地温梯度的存在,充气过程中地下井筒不同区域内气体特性差异显著。随着井深的增加,气体流速、密度和沿程阻力减小;且随着储气压力的升高,各区域内气体流速和沿程阻力差异减小。研究结果对利用地下井筒作为储气空间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管道-井筒储气室 充气过程 热力学与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field and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seed precipitation tank for production of alumina 被引量:1
3
作者 闫红杰 周孑民 +1 位作者 吕子剑 周怀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air-agitated seed precipitation, such as scaring, liquid short-(circuiting,) the three-dimension flow field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computational flui...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air-agitated seed precipitation, such as scaring, liquid short-(circuiting,) the three-dimension flow field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oftware. Euler/Euler approach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tructure on the flow field in the tank. Multi-fluid model, body-fitted coordinates and multi-block gird were adopted in the simulation. The simulating results are well consonant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The flow field is improved obviously when the flow velocity increases from (0.089m/s) to 0.1920.300m/s at the bottom of the optimized tank and therefore the scaring is reduced greatly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th a gathering sill, the problem of short-circuiting, which always appeares in the upper of the tank, can be solved very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hase flow air-agitated numerical simulation seed precipitation ta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接热力学方法的变换应力方法推导
4
作者 姚仰平 何冠 崔文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8-1377,共10页
金属等没有剪胀性的连续材料在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屈服函数后,可以由Drucker公设及其相关联流动法则推论直接唯一地确定出与屈服函数一致的塑性势函数。但大量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都表明Drucker公设对于土材料这种有剪胀性的颗粒材料并不适... 金属等没有剪胀性的连续材料在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屈服函数后,可以由Drucker公设及其相关联流动法则推论直接唯一地确定出与屈服函数一致的塑性势函数。但大量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都表明Drucker公设对于土材料这种有剪胀性的颗粒材料并不适用,所以更具普适性的热力学成了正确描述土材料塑性流动方向的必要条件。然而塑性流动方向无法只由热力学这一描述材料特性的必要条件唯一地确定,因此便出现了先由试验确定屈服面与塑性流动方向再对其进行热力学验证的间接热力学方法。此外,由于土材料在三维应力空间中不同洛德角对应子午面上的应力应变规律并不一致,因此一般会通过三维化方法来描述土材料在三维应力空间中的力学特性。三维化方法会使得不同子午面上的屈服面及塑性流动方向与三轴压缩状态下所建立的本构模型有所不同,导致三维化后的本构模型是否符合热力学原理成为新的问题。所以本文利用间接热力学方法推导了符合热力学原理的三维化方法,并通过构建变换应力空间将其整理为更有实用性的变换应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流动 剪胀性 间接热力学方法 三维化 变换应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池冷却用新型脉动热管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新泽 张双星 +1 位作者 杨洪海 杜文静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2-2232,共11页
提出一种电池冷却用C形脉动热管(pulsating heat pipe,PHP),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和包裹特性。选择甲醇、丙酮、去离子水、乙醇和甲醇-丙酮混合物为PHP工质,实验研究了不同加热功率和充液率(filling rate,FR)工况下PHP的性能。结果表明,FR... 提出一种电池冷却用C形脉动热管(pulsating heat pipe,PHP),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和包裹特性。选择甲醇、丙酮、去离子水、乙醇和甲醇-丙酮混合物为PHP工质,实验研究了不同加热功率和充液率(filling rate,FR)工况下PHP的性能。结果表明,FR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C形PHP稳定运行,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热阻、传热极限等指标,选取合适的FR。实验研究范围内,C形PHP最佳FR在45%左右。综合考虑蒸发温度与热阻,甲醇-丙酮混合物C形PHP具备更好的性能,能够满足第二代Mirai电池冷却需求,可将其表面温度控制在84℃以下,允许的电池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6 kW/L。依据应用场合选择工质和布置方式后,PHP能保证受控对象的安全运行。相关结论为电池热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传热 热力学性质 气液两相流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比例因子的径向流内燃波转子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仁传 巩二磊 +2 位作者 李建中 姚倩 韦晓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9,共8页
为研究径向流内燃波转子嵌入基准机性能变化规律,提出不同波转子输出功状态点的性能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功比例因子的径向流内燃波转子热力循环分析模型,在理想和考虑损失的状态下开展了不同热力循环对比研究,并探讨了压气机压比和波转... 为研究径向流内燃波转子嵌入基准机性能变化规律,提出不同波转子输出功状态点的性能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功比例因子的径向流内燃波转子热力循环分析模型,在理想和考虑损失的状态下开展了不同热力循环对比研究,并探讨了压气机压比和波转子功比例因子对发动机热力循环性能参数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准机压比为3.6时,在相同涡轮入口状态下,考虑损失时的径向流内燃波转子循环相较于基准机可以实现净功输出增加53.9%,热循环效率提高44.9%,耗油率降低30.9%。波转子完全作为功率输出部件时,可以实现热循环效率达到0.32左右,纯功输出的径向流内燃波转子更适用于较低压气机压比的基准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波转子 汉弗莱循环 热力循环模型 波盘发动机 径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流场设计及优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7
作者 黄旭锐 雷金勇 +3 位作者 潘军 于丰源 许余浩 涂正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41-5456,共16页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但具备清洁的利用过程,还能够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有效结合,达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效果。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和制造氢能的装置,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RSOC)拥有燃料电池和电解槽两种运...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但具备清洁的利用过程,还能够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有效结合,达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效果。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利用和制造氢能的装置,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RSOC)拥有燃料电池和电解槽两种运行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RSOC的流场结构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流道形状、尺寸及气体配置对RSOC内部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均匀的气体分布及优异的扩散过程有利于电池输出性能及稳定性的提升。本综述总结了RSOC平行、蛇形、交指等传统流场与X形、三维网状等新型流场的结构特点及其电池输出特性,并对现有相关流场优化方式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以全面概述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结果显示,针对RSOC内部气体流动特性可以通过优化温度、压强、气体流量等运行条件,选择合适的电解质、电极结构参数,阴阳极气流配置,以及设置流道障碍物等方式改进传统流场,促进气体传质与扩散过程;同时设计新型流场结构及多孔介质流场也是改善气体流动状态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 流场结构特点 优化设计 热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原油低温集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文臣 黄启玉 +4 位作者 谢雁 吕杨 王毅杰 徐榛康 韩吉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27-5440,共14页
中国部分油田采出液含水率高达90%以上,造成地面集输系统的大量热能损耗。在国家“双碳”目标下,低温集输工艺将成为油田节能降耗的主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原油低温集输管道水力热力计算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原油组成、水相组成及流动条件... 中国部分油田采出液含水率高达90%以上,造成地面集输系统的大量热能损耗。在国家“双碳”目标下,低温集输工艺将成为油田节能降耗的主要手段。本文总结了原油低温集输管道水力热力计算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原油组成、水相组成及流动条件对低温黏壁现象的影响。对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低温集输黏壁预测模型作了总结和分析,梳理了低温集输边界条件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装置。通过开展单井和集输干线现场低温输送试验充分验证了低温集输的可行性,为现场开展低温集输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工程案例经验。最后,就低温集输黏壁现象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认为应加强理论预测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低温集输 黏壁现象 安全 多相流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氢开采和集输中的相平衡分析
9
作者 章涛 白桦 +2 位作者 黄天相 刘杰 孙树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为了提升对天然氢这种新兴能源的开采工艺和长距离输送技术,着眼于天然氢产物作为多组分混合物复杂的热力学性质,旨在探索根据多组分相平衡结果提升天然氢开采、提纯和管道运输工艺.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入手,遵循系统总能减少、总熵增加的... 为了提升对天然氢这种新兴能源的开采工艺和长距离输送技术,着眼于天然氢产物作为多组分混合物复杂的热力学性质,旨在探索根据多组分相平衡结果提升天然氢开采、提纯和管道运输工艺.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入手,遵循系统总能减少、总熵增加的准则,借助昂萨格倒易关系构造物质的量和体积随时间的演变格式,形成一套热力学守恒的闪蒸计算方法,并证明该算法的能量递减性质.在此迭代型闪蒸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热力学嵌入的神经网络架构.基于热力学分析提取环境温度和总摩尔浓度作为环境参数,选用各组分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偏心因子和摩尔分数作为组分热力学特征,共同构成输入参数.输出层将得到相稳定测试的结果,即平衡态时流体中总的相数以及相分离计算的结果,可得平衡态时气液两相的摩尔组成,从而应用于多组分相平衡的快速预测.利用迭代型闪蒸算法获取足量数据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与神经网络架构的调参,设计了高度自适应的深度学习算法和相应的深层神经网络结构,采用机器学习技术,调优网络超参和基本架构,获得提升神经网络的训练效率和预测精度.借助这套准确、快速的相平衡预测技术,分析不同天然氢产物组成下的相平衡状态分布,并为氢气提纯和二氧化碳分离封存提供可行性工艺建议.将相平衡快速预测模型耦合到输气管道智能调控系统中,实现对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中管道运行安全的智能检测和满足输气供应需求的智能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多相流热物理学 氢能 多组分多相流 机器学习 管道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电解液的绿色制备及其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雄伟 彭穗 +5 位作者 冯必钧 山村朝雄 矢野贵 佐藤伊佐務 刘素琴 黄可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以分析纯V2O5为原料,利用双氧水还原的方法制备钒电解液,并对五氧化二钒的溶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UV-Vis光谱分析和ICP,对钒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钒离子的价态变化和浓度变化进行表征.通过计算,得到了钒电解液制备的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 以分析纯V2O5为原料,利用双氧水还原的方法制备钒电解液,并对五氧化二钒的溶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UV-Vis光谱分析和ICP,对钒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钒离子的价态变化和浓度变化进行表征.通过计算,得到了钒电解液制备的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结果表明:生成硫酸氧钒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且该反应促进了五价钒离子的溶解.将所制备的电解液组装成动态电池,在电流密度为2.4 mA/cm2时,电池的电流效率、电压效率、能量效率分别为93.6%、98.1%和91.9%,充放电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解液具有很好的活性,可以应用于钒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液流电池 电解液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流动热机的介观热力循环理论 第一部分 制冷机回热器的介观热力循环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罗二仓 戴巍 +1 位作者 吴张华 吴剑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共11页
提出了交变流动热机的介观热力循环理论,系统地分析交变流动热机中关键部件的热力过程。本部分将基于物理上直观的拉格朗日法,首先分析回热器内具有代表性微团的热力过程,进而阐述回热器整体在整机中的热力工作过程和功能。分析表明,回... 提出了交变流动热机的介观热力循环理论,系统地分析交变流动热机中关键部件的热力过程。本部分将基于物理上直观的拉格朗日法,首先分析回热器内具有代表性微团的热力过程,进而阐述回热器整体在整机中的热力工作过程和功能。分析表明,回热器中的不同气体微团及相应的固体工作介质更像一个个配合精巧、工作在不同温度水平、功能完整的微型热机。对于制冷机来说,回热器内的微团通过接力作用,一步步将低温热源的热量向高温泵送,并最终排向环境温度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流动热机 介观热力循环 制冷机 回热器 压力波 速度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钻井井筒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预测 被引量:54
12
作者 王志远 孙宝江 +1 位作者 程海清 高永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1-735,共5页
综合考虑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温度和压力条件,预测深水钻井井筒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针对深水钻井的特点,建立了多相流控制方程组(包括各相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环空和钻杆内的温度场方程以及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方程。... 综合考虑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温度和压力条件,预测深水钻井井筒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针对深水钻井的特点,建立了多相流控制方程组(包括各相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环空和钻杆内的温度场方程以及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方程。针对不同的钻井工况给出了方程的定解条件、方程离散方法以及求解步骤。通过仿真算例讨论了在钻进、停钻和压井过程中相关参数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循环流量越高,抑制剂浓度越大,停钻时间越短,节流管线尺寸越大,水合物的生成区域就越小。算例研究还表明,多因素相结合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效果比单因素抑制水合物生成的效果更好。依据此计算方法还可对各参数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天然气水合物 多相流控制方程 温度场 热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床粉煤气化的Gibbs自由能最小化模拟 被引量:43
13
作者 代正华 龚欣 +3 位作者 王辅臣 于广锁 谭可荣 于遵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对粉煤气化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对一混合煤种,在3. 0MPa和气化温度限制在1 200℃~1 450℃时,研究了氧-煤比、蒸气-煤比对气化炉出口气体组成、温度和有效气产率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可行的操作域是氧-煤比... 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对粉煤气化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平衡分析。对一混合煤种,在3. 0MPa和气化温度限制在1 200℃~1 450℃时,研究了氧-煤比、蒸气-煤比对气化炉出口气体组成、温度和有效气产率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可行的操作域是氧-煤比545m3 /t^605m3 /t、蒸气-煤比为152. 64kg/t^313. 92kg/t及其对应的工艺指标。从操作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工艺条件为氧-煤比578m3 /t、蒸气-煤比为187kg/t,对应的气化炉出口温度1 358℃,CO+H2 干基体积分数为91. 5%,有效气产率为2. 123(CO+H2 )m3 /kg。同时,研究了碳转化率和热损失对气化工艺指标的影响,其影响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 Gibbs自由能 热力学平衡 粉煤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绕水翼低温空化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铁志 魏英杰 +1 位作者 王聪 赵成功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4-1443,共10页
为探究液氮空化特性,建立有效预测低温流体空化流动数值计算方法,通过CEL语言将空化模型和液氮随温度变化的物理属性引入到CFX求解代码中,开展了液氮绕水翼空化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低温环境下空化流动特性,并对建立的数值方... 为探究液氮空化特性,建立有效预测低温流体空化流动数值计算方法,通过CEL语言将空化模型和液氮随温度变化的物理属性引入到CFX求解代码中,开展了液氮绕水翼空化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低温环境下空化流动特性,并对建立的数值方法和空化模型中蒸发系数和凝结系数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低温流体在空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热力学效应对水翼表面的压力和温度分布有明显影响,二者曲线都呈梯度变化;修正系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更接近;考虑汽化潜热影响、修正系数的空化模型对低温流体空化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翼 热力学效应 液氮 空化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力学法对泵效率、流量进行测定及在线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安连锁 王松岭 秦培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6-42,共7页
本文结合我国现行的常规法泵测试标准GB3216-89.对泵效率、流量的热力学法测定及在线监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在现阶段,对电厂锅炉给水泵采用热力学法进行效率、流量测定及在线监测是完全对行的,而对一般工业... 本文结合我国现行的常规法泵测试标准GB3216-89.对泵效率、流量的热力学法测定及在线监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在现阶段,对电厂锅炉给水泵采用热力学法进行效率、流量测定及在线监测是完全对行的,而对一般工业用泵,则需研制更高精度的测温元件;同时,对测温仪表的精度和可靠性给出了简易、可靠的自样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 流量 热力学法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热力系统汽水流量分配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建刚 杨小琨 +1 位作者 杨宏民 郭朝令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6-89,共4页
以常规热平衡方法为基础,将等效热降法应用于电站热力系统汽水流量的分配计算,计算结果与常规热平衡方法完全相同,并可简捷快速地计算出热力系统连接方式及局部参数变化对汽水流量分配的影响,为电站热力系统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 以常规热平衡方法为基础,将等效热降法应用于电站热力系统汽水流量的分配计算,计算结果与常规热平衡方法完全相同,并可简捷快速地计算出热力系统连接方式及局部参数变化对汽水流量分配的影响,为电站热力系统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系统 汽水流量 计算 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源参数变化对储汽筒充汽系统变工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继敏 金家善 严志腾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7,共6页
对储汽筒充汽系统变工况性能进行分析,是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的重要环节。基于变质量热力学及粘性流体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系统各组成单元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同运行参数作为初始迭代点的系统模型求解方法:先初定各组成单元的共... 对储汽筒充汽系统变工况性能进行分析,是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的重要环节。基于变质量热力学及粘性流体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系统各组成单元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同运行参数作为初始迭代点的系统模型求解方法:先初定各组成单元的共同运行参数(即瞬时充汽流量),然后依据该初定值计算给定控制策略下的系统各性能参数,并通过迭代计算调整初定值,直至满足系统的用汽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用汽源参数对系统变工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汽源蒸汽温度对系统变工况性能影响较小;而汽源蒸汽压力减小,会造成系统在原有控制策略下储汽筒终了压力将达不到用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量热力学 储汽筒 调节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带式速冻机内部通道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斌 胡振武 +4 位作者 王志远 马志豪 段雪涛 侯子午 刘建西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用PHOENICS软件对某型板带式速冻机载货板带运动时的内部通道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板带运动、空气进口速度、流动通道高度、空气入射角对内部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 :正常工况下板带运动对流动通道空气速度分布没有影响 ;空气进口... 用PHOENICS软件对某型板带式速冻机载货板带运动时的内部通道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板带运动、空气进口速度、流动通道高度、空气入射角对内部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 :正常工况下板带运动对流动通道空气速度分布没有影响 ;空气进口速度和通道高度的选取应该综合考虑空气流速大小 ,流速均匀性 ,流动阻力损失三方面因素 ;最佳空气入射角应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带式速冻机 流场 数值模拟 PHOENICS软件 速冻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鲇鱼”(1013)路径突变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许娈 崔晓鹏 +1 位作者 高守亭 黄永杰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8-669,共12页
利用NCEP提供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鲇鱼"(1013)路径突变的成因开展诊断分析,研究其影响系统、引导气流的演变特征等,并运用CPS(Cyclone Phase Space)方法对其生命史中的热力... 利用NCEP提供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鲇鱼"(1013)路径突变的成因开展诊断分析,研究其影响系统、引导气流的演变特征等,并运用CPS(Cyclone Phase Space)方法对其生命史中的热力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定量描述,重点分析路径突变前后各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鲇鱼"移入南海后,冷空气南侵导致其热力结构发生变化,台风环流右侧较暖,此时引导气流微弱,"趋暖"运动占主导,首先引起路径向右偏转,随后引导气流转为西南气流并逐渐增强,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鲇鱼"路径持续右转,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完成路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鲇鱼” 路径突变 引导气流 热力结构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发动机燃烧流动基础问题与研究建议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吕翔 何国强 +1 位作者 刘佩进 李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7-1166,共10页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SRM)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学科协同的发动机总体设计优化技术、发动机精细化设计和性能精确调控技术、发动机虚拟试验与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发动机先进试验与测量技术是支撑固体发动机未来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技...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SRM)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学科协同的发动机总体设计优化技术、发动机精细化设计和性能精确调控技术、发动机虚拟试验与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发动机先进试验与测量技术是支撑固体发动机未来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技术。为了实现固体发动机的细粒度建模、多维度设计和高精度仿真,在燃烧流动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基础问题包括:发动机环境下固体推进剂细观燃烧机理和燃烧模型、发动机内凝相运动行为模式及多相流输运规律、发动机非线性燃烧不稳定机理、凝相撞击壁面的行为模式和对壁面的力热作用规律、多相燃烧产物作用下绝热结构失效模式与破坏机理、多相燃烧产物生成与输运过程对能量转换的影响机理。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固体发动机燃烧流动领域的基础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固体发动机技术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固体推进剂 燃烧不稳定 多相流 烧蚀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