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桩式海上风机基频计算方法及参数分析
1
作者 余云燕 候浩胜 孔嘉乐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8,共8页
海上风机结构体系属于动力敏感型结构,参数变化易对系统基频产生影响。系统基频是海上风机结构与基础设计的关键,精确计算系统基频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水体附加质量和塔筒变截... 海上风机结构体系属于动力敏感型结构,参数变化易对系统基频产生影响。系统基频是海上风机结构与基础设计的关键,精确计算系统基频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文章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水体附加质量和塔筒变截面特性,采用回传射线矩阵法建立单桩式海上风机系统横向基频计算方法。利用实际工程验证该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并对系统基频偏移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桩-土相互作用、水体附加质量和塔筒变截面特性对系统基频影响显著;系统基频对参数的敏感性为:桩基埋深>桩径>地基土模量>上部质量>海水深度>桩基壁厚;桩基埋深、桩径、地基土模量和桩基壁厚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参数变化对系统基频基本无影响。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系统基频偏移因素影响规律,可为风机的结构和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单桩基础 自振频率 水-桩-土相互作用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桩对大厚度黄土地基浸水沉降的影响
2
作者 王亚军 白晨帆 +3 位作者 蒋应军 李瀚盛 范江涛 袁可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为明确挤密桩对大厚度黄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开展了天然黄土地基和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现场浸水试验,对比分析了挤密桩处理前后黄土地基入渗特性和湿陷变形的差异,并探讨了桩间距及桩长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密桩处理显著增强了黄土... 为明确挤密桩对大厚度黄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开展了天然黄土地基和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现场浸水试验,对比分析了挤密桩处理前后黄土地基入渗特性和湿陷变形的差异,并探讨了桩间距及桩长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密桩处理显著增强了黄土地基的抗渗性,浸水作用下地基的日均入渗量从150.3 m^(3)降至52.0 m^(3)。此外,挤密桩有效控制了黄土地基的地表湿陷变形,未对湿陷下限深度产生影响。挤密桩处理后黄土地基的地表湿陷变形降低约61.8%,影响范围由40.0 m降至29.5 m。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受桩长和桩间距影响,桩间距每增加0.1 m,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增加约10.1%,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增加约25.6%;桩长每增加1 m,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减少约14.8%,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减少约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黄土地基 挤密桩 浸水试验 桩参数 沉降变形 入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蠕变下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研究
3
作者 杨波 张鑫 +3 位作者 谭家伟 严渊 陈为 董天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46,共7页
为揭示泥岩蠕变、嵌岩桩深径比对富水区泥岩嵌岩基桩长期承载性状的影响,采用岩石蠕变试验、静载荷试验、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分析了嘉陵江I阶台地的泥岩持力层强度参数变化和基桩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中风化泥岩在饱和状态的强度... 为揭示泥岩蠕变、嵌岩桩深径比对富水区泥岩嵌岩基桩长期承载性状的影响,采用岩石蠕变试验、静载荷试验、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分析了嘉陵江I阶台地的泥岩持力层强度参数变化和基桩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中风化泥岩在饱和状态的强度参数较平水期天然状态的强度参数低,黏聚力下降7.73%,内摩擦角下降19.58%;泥岩蠕变使大直径嵌岩基桩的长期极限承载力下降10%~30%,长期承载力衰减系数随嵌岩深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建议泥岩区大直径嵌岩基桩的深径比大于5。研究结论进一步揭示了富水区泥岩嵌岩桩基础长期承载性状,为完善泥岩区嵌岩桩基础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基础 泥岩蠕变 极限承载力 强度参数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路基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正交数值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文芳 杲斐 +1 位作者 陈云峰 程选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探究黄土地区刚-柔性长短桩(RFLSP)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兰州—张掖三四线铁路工程,设计了多参数的RFLSP复合地基正交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褥垫层结构、长短比、桩间距和短桩模量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 为探究黄土地区刚-柔性长短桩(RFLSP)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兰州—张掖三四线铁路工程,设计了多参数的RFLSP复合地基正交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褥垫层结构、长短比、桩间距和短桩模量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参数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长短比、桩间距、短桩模量和褥垫层结构,其对应的极差值为11.89、6.94、5.53和2.95;当柔性短桩长度不变、刚性长桩的桩长增大时,路基总沉降在减小;路基总沉降随桩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近似不变,随柔性短桩模量的增加而减小,土工格栅层数对路基总沉降影响较小;复合地基设计时,根据柔性短桩的挤土效果确定桩间距,优先通过调整刚性长桩的长度和柔性短桩的模量调节路基总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设计参数 正交数值试验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高速铁路桩板路基的轨道交通基坑隔离桩参数优化分析
5
作者 何舒琦 王炳龙 项瑞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0,共7页
[目的]邻近高速铁路路基的深基坑施工会对既有路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在基坑外侧设置隔离桩作为工程实践中常用的防护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环境变形。因此,研究隔离桩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邻近高速铁路路基的深基坑施工会对既有路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在基坑外侧设置隔离桩作为工程实践中常用的防护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环境变形。因此,研究隔离桩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托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1号风井基坑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选取隔离桩桩长、与地下连续墙距离、桩间距、桩径以及桩身刚度等5个关键设计参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构建18种工况组合,以隔离桩对高速铁路桩板路基的承载板水平位移、承载板沉降、桩顶水平位移的控制效率,以及对高速铁路桩板路基的桩基水平位移最大值的放大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定量分析各设计参数对路基变形指标的影响,并提出隔离桩设计参数优化建议。[结果及结论]隔离桩能有效控制路基浅层桩基的水平位移,同时也会放大深层桩基的水平位移;隔离桩与地下连续墙距离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在保证邻近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隔离桩与地下连续墙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基坑 隔离桩参数 高速铁路桩板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下穿桥梁桩基地层参数优化反演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李良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96-801,共6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施工时,地层关键参数的准确测定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已有方法存在环境扰动大、现场参数难以获取以及测定效率低、精度不足等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东湖岛—二沙桥段区间双线盾构隧... 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下穿桥梁桩基施工时,地层关键参数的准确测定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已有方法存在环境扰动大、现场参数难以获取以及测定效率低、精度不足等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东湖岛—二沙桥段区间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桩基实际工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登山队优化算法(MTBO)的无损反演地层参数的智能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盾构下穿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得到的地表沉降数据进行对比,以对比误差构建MTBO算法中的目标函数。通过将地层参数设为优化变量,利用MTBO算法的高效全局计算能力,对目标函数进行迭代优化,直至找到使误差最小化的地层参数值,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该智能优化方法在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上都有较大优势,能为复杂的岩体优化反演问题提供帮助;对于地质构造复杂的广州轨道交通12号线,在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桩基后,该方法反演出的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值等关键地层参数与真实值较为接近,相对误差均小于14%,说明了该方法的工程适用性;该方法在工程实例中的计算耗时为22 197 s,极大缩减了工作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桥梁桩基 参数反演 登山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式螺旋桩抗压承载与抗地基冻融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绪勇 杨忠平 +2 位作者 刘纲 李勇华 张益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7-1196,共10页
基于针对竖向承载并消除地基冻融影响需求所设计的隔离式螺旋桩,结合物理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方法,从桩体受力视角对比揭示了两种特征螺旋桩(S/D<S/D_(cr)与S/D≥S/D_(cr))受压沉降时桩身受力演化、荷载传递与地基响应特征,以及桩... 基于针对竖向承载并消除地基冻融影响需求所设计的隔离式螺旋桩,结合物理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方法,从桩体受力视角对比揭示了两种特征螺旋桩(S/D<S/D_(cr)与S/D≥S/D_(cr))受压沉降时桩身受力演化、荷载传递与地基响应特征,以及桩体几何参数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及机理;验证了该新型桩抵抗地基冻融变形性能。结果表明:(1)两种特征桩型底螺旋及以下桩身在受荷沉降过程具有相同受力及演化特征,而其余上部螺旋端阻和螺旋间桩侧摩阻大小及演化特征差异显著。(2)S/D≥S/D_(cr)桩各螺旋端阻相当,且螺旋对下卧土施加附加应力显著提高了其下桩侧摩阻力,并主导了螺旋间桩侧摩阻自上而下近指数衰减趋势;S/D<S/D_(cr)桩上部螺旋端阻仅约为1/5底螺旋端阻。(3)两种特征桩型单桩承载力随顶螺旋埋深比、螺旋直径与螺旋数量增长线性提升,随中心桩桩径增长先线性增大后加速衰减,桩型参数对S/D≥S/D_(cr)桩承载力影响更显著;S/D<S/D_(cr)桩承载力随S/D增长显著提升,相反S/D≥S/D_(cr)桩承载力线性衰减。(4)螺旋桩较传统桩具有显著抗地基冻融变形影响优势,在冻土深度内设置隔离套可进一步消除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式螺旋桩 特征桩型 压缩荷载 受力演化 桩型参数 地基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卵砾石地层条件下水泥土搅拌桩机钻头结构参数研究
8
作者 梁涛 钟建文 +2 位作者 关岩鹏 刘晓丽 高艳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5-336,共12页
卵砾石地层可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水泥土搅拌桩工法在应用于卵砾石地层时存钻进困难、钻具磨损大等问题。为确定卵砾石地层条件下钻头形式的最优布置,基于离散元法(DEM),对不同切削叶片数量、切削叶片角度、截齿布置形式、钻头中心底... 卵砾石地层可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水泥土搅拌桩工法在应用于卵砾石地层时存钻进困难、钻具磨损大等问题。为确定卵砾石地层条件下钻头形式的最优布置,基于离散元法(DEM),对不同切削叶片数量、切削叶片角度、截齿布置形式、钻头中心底部布置形式、机械压力工况下,搅拌桩机钻头钻进卵砾石地层的物理过程进行三维动态仿真模拟,并分析研究了不同钻头布置形式对钻进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钻头切削叶片数量的增加会提高钻进阻转矩,但是会增强钻头的定心能力。设置截齿的钻头钻进阻力矩并无明显提高,但钻进速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钻头切削叶片角度的提高会增加钻进阻力矩,但过低或者过高的切削叶片角度均会降低钻进速度。适当提高钻进压力可提高钻进速度,但须考虑动力装置的功率及扭矩输出能力。三切削叶片、高切削叶片角度、设置三截齿的高效率钻头在应用于北京市某项目卵砾石地层时效果良好,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为其他工程的施工机械选型提供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水泥土搅拌桩 卵砾石地层 钻头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挤扩支盘桩加固公路软基参数敏感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丘燊 张国梁 +3 位作者 曾昭宇 洪培特 刘耀东 张坤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675-12683,共9页
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地梁加固体系中关键尺寸参数对软土路基处置效果的影响,基于潮汕环线支盘桩加固路基的工程实际,建立起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充分验证;进一步地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路堤沉降最大值和桩顶荷载分担比为试验指标,进行挤扩... 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地梁加固体系中关键尺寸参数对软土路基处置效果的影响,基于潮汕环线支盘桩加固路基的工程实际,建立起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充分验证;进一步地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路堤沉降最大值和桩顶荷载分担比为试验指标,进行挤扩支盘桩桩径、桩间距、桩长、地梁厚度四类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支盘桩加固体系中不同因素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沉降最大值敏感性较高的因素依次为桩长、桩间距以及桩径,而对于荷载分担比敏感性较高的因素为桩间距。此外,桩长和桩径的变化显著地影响沉降最值的变化,但对荷载分担比的影响并不突出,应综合沉降控制和经济性要求合理地取值;相对密集的支盘桩间距并未显著提高两项试验指标,实际设计可取4.0~4.75 m为宜。地梁厚度不是沉降和荷载分担指标的主导控制因素,在无配筋约束下建议优先考虑0.5~0.6 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挤扩支盘桩 软基处理 正交试验法 设计参数敏感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地基板理论的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计算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明华 刘猛 +1 位作者 马缤辉 龙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07-2014,共8页
将桩网复合地基中的水平加筋垫层视为弹性薄板,垫层下的竖向桩体及桩间土体视为不同刚度的弹簧体系,基于Filonenko-Borodich双参数弹性地基模型,考虑加筋垫层的抗弯、拉作用,根据静力平衡建立薄板挠曲变形控制微分方程,并利用Bessel复... 将桩网复合地基中的水平加筋垫层视为弹性薄板,垫层下的竖向桩体及桩间土体视为不同刚度的弹簧体系,基于Filonenko-Borodich双参数弹性地基模型,考虑加筋垫层的抗弯、拉作用,根据静力平衡建立薄板挠曲变形控制微分方程,并利用Bessel复变函数推导出相应的挠度函数。在此基础上,考虑桩土变形协调,推导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的计算公式。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对某工程算例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基于本文方法,探讨分析加筋垫层复合弹性模量、筋材拉力、桩土刚度比等因素对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桩土应力比随桩土刚度比、加筋垫层复合弹性模量及格栅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网复合地基 圆形薄板 双参数地基模型 桩土应力比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水平桩简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43
11
作者 梁发云 李彦初 黄茂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00-304,共5页
基于Winkler模型的弹性地基反力法是水平受荷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该模型忽略了土弹簧间的剪切作用,与工程实际不符。引入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考虑土弹簧单元间的相互剪切作用,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剪切作用的双参数水平受荷... 基于Winkler模型的弹性地基反力法是水平受荷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该模型忽略了土弹簧间的剪切作用,与工程实际不符。引入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考虑土弹簧单元间的相互剪切作用,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剪切作用的双参数水平受荷桩分析方法,在计算中采用了考虑地基反力模量随深度变化的改进方法。算例分析表明,随着土体剪切刚度的增加,剪切刚度对水平受荷桩性状的影响愈加明显,该方法与Winkler地基反力法相比,理论上更为严谨,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双参数地基 剪切作用 水平受荷桩 地基模量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成层土剪切效应的相邻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珏 周叮 +2 位作者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2-742,共11页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在低外载激振频率、小桩土弹模比、小桩间距和均质土的情况下差异更为明显。文中对影响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诸多因素(桩土弹模比、桩间距、桩间角、地基成层性、桩底边界条件、桩身长径比以及激振频率)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和桩间角是影响邻桩相互作用因子最明显的参数,桩土弹模比对均质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微小,而对层状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基础动力相互作用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双参数地基 传递矩阵法 邻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地基中考虑土体剪切效应的单桩振动阻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珏 周叮 +2 位作者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Pasternak)地基模型中单桩水平振动的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单桩水平和回转振动的阻抗。与实例比较验证了理论推导及程序编制的正确性。...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Pasternak)地基模型中单桩水平振动的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单桩水平和回转振动的阻抗。与实例比较验证了理论推导及程序编制的正确性。分析表明:随着桩土弹模比的减小,第二地基参数对桩顶阻抗的影响有增大的趋势,此时使用双参数地基模型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对桩顶振动阻抗的影响因素(桩土弹模比、地基成层性、桩底边界条件、桩身长径比、量纲为1的频率)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的桩土弹模比是桩水平振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振动阻抗随桩土弹模比的增大而减小,而有效桩长则随弹模比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基础动力相互作用 双参数地基 阻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地基推力长桩的水平位移解析解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望喜 易伟建 +1 位作者 陈友坤 谢小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
基于双参数地基理论,获得了双参数地基-桩系统的总势能泛函;采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了双参数地基推力长桩平衡微分方程及相应的边界条件;根据桩的抗弯刚度与地基参数相对大小的不同情况,求得了双参数地基推力长桩的水平位移解析解。结果表... 基于双参数地基理论,获得了双参数地基-桩系统的总势能泛函;采用能量变分原理推导了双参数地基推力长桩平衡微分方程及相应的边界条件;根据桩的抗弯刚度与地基参数相对大小的不同情况,求得了双参数地基推力长桩的水平位移解析解。结果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可以模拟从离散介质到连续介质的各种地基土,性能优于传统单参数地基,考虑侧向连续性的双参数地基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桩周土体对推力长桩支承、约束及水平位移的影响;推力和弯矩对推力长桩水平位移的影响同等重要,在推力长桩受力分析中,桩端推力和弯矩应同时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地基 推力长桩 变分原理 水平位移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基础阻抗函数的集总参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伟庆 王海 +2 位作者 王曙光 杜东升 李威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9-253,259,共6页
利用改进后的Chebyshev多项分式进行复数拟合,得到群桩基础阻抗函数可扩展精度的集总参数模型,以获取时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的群桩基础参数。基于薄层法求解得到半无限地基中群桩基础的阻抗函数,利用改进的Chebyshev多项式的比值表示地... 利用改进后的Chebyshev多项分式进行复数拟合,得到群桩基础阻抗函数可扩展精度的集总参数模型,以获取时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的群桩基础参数。基于薄层法求解得到半无限地基中群桩基础的阻抗函数,利用改进的Chebyshev多项式的比值表示地基的动力柔度函数,将改进的Chebyshev多项分式表示成部分分式的形式,最后将其等效为两种基本类型的集总参数模型。通过与薄层法求解得到的地基动力刚度阻抗函数进行比较,给出的集总参数模型能在很宽的频段上与弹性半空间解吻合良好,得到的集总参数可以直接运用到群桩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时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群桩基础 阻抗函数 集总参数模型 Chebyshev复数多项分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自振频率及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成顺 孙毅龙 +3 位作者 翟恩地 张小玲 席仁强 杜修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7-304,共8页
基于OpenSees有限元平台,采用Boulanger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模态分析模型,探讨水体附加质量对大直径钢管桩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附加质量对大直径钢管桩的自振频率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桩、... 基于OpenSees有限元平台,采用Boulanger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模态分析模型,探讨水体附加质量对大直径钢管桩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附加质量对大直径钢管桩的自振频率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桩、土体、海水等参数对风电基础自振频率的影响规律。引入频率变化率的概念,探讨不同地基、不同直径下单桩基础的自振频率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桩基础 自振频率 水体附加质量 参数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群桩体系临界荷载计算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明华 王杜鹃 杨明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共6页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上部高桥墩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力效相等原则,通过力法原理,将群桩基础进行等代以模拟桩土作用,导出了单肢高墩-群桩体系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屈曲临界荷载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桥墩刚度...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上部高桥墩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力效相等原则,通过力法原理,将群桩基础进行等代以模拟桩土作用,导出了单肢高墩-群桩体系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屈曲临界荷载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桥墩刚度和高度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桥墩的刚度和高度是影响体系屈曲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当墩高及其刚度值超过某一界值,体系的临界荷载趋于一定值,即结构的屈曲破坏不是一个材料破坏的问题,而是体系存在一最优墩桩刚度比和长度比,使得墩-桩-土三者共同工作最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肢墩-群桩体系 等代桩基 临界荷载 有限元分析 参数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层状地基受水平荷载长桩的水平位移计算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望喜 占鑫杰 +1 位作者 易伟建 肖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1,共5页
基于能量变分原理推导了双参数双层地基中受水平荷载长桩平衡微分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以及中间各层地基相互联系的弯矩平衡、剪力平衡、位移以及转角连续条件,同样多层地基也可以用这些条件来联系.将平衡微分方程的解-位移函数代入弯... 基于能量变分原理推导了双参数双层地基中受水平荷载长桩平衡微分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以及中间各层地基相互联系的弯矩平衡、剪力平衡、位移以及转角连续条件,同样多层地基也可以用这些条件来联系.将平衡微分方程的解-位移函数代入弯矩平衡、剪力平衡、位移以及转角连续条件可以求得分段位移函数的系数,从而确定多层地基中受水平荷载长桩的水平位移曲线.算例分析表明地表硬层对多层地基中桩的水平位移有一定影响,桩直径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对水平位移的影响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地基 层状地基 受水平荷载长桩 变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船拔桩对筒基平台稳定性影响的敏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红岩 刘建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5-1211,共7页
利用通用的有限元程序ANSYS软件,以渤海8号自升式钻井船和歧口17-2筒型基础平台为对象,采用三维8节点的块体等参元和Drucker-Prager模型,分3步模拟了钻井船桩靴的拔出过程,并在钻井船桩靴与筒型基础筒体之间距离一定的情况下,考虑土性... 利用通用的有限元程序ANSYS软件,以渤海8号自升式钻井船和歧口17-2筒型基础平台为对象,采用三维8节点的块体等参元和Drucker-Prager模型,分3步模拟了钻井船桩靴的拔出过程,并在钻井船桩靴与筒型基础筒体之间距离一定的情况下,考虑土性参数的敏感性,就桩靴在拔出过程中对筒型基础平台地基强度以及筒体变位的影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筒土相对刚度的减小以及内摩擦角、黏聚力的增大,钻井船拔桩对平台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逐渐减小;就土性参数中弹性模量、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对筒边地基土体承载力的影响而言,弹性模量和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靴 地基 土性参数 筒型基础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长双排桩的受力性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鹏 唐印 王鹏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3-164,共12页
为对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成都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双排桩的受力性状进行研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原基坑模型进行实体建模,并利用监测对比验证原模型的可行性。此后,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包括双排桩的排距、... 为对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成都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双排桩的受力性状进行研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原基坑模型进行实体建模,并利用监测对比验证原模型的可行性。此后,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包括双排桩的排距、后排桩桩距、桩身刚度、土体性质和前后桩长不等的情况进行建模对比分析,提出非等长双排桩的设计思路,研究其最优设计参数。结果显示:前后桩长不等的情况下,后排桩的桩长变化比前排桩更能影响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且随着后排桩桩长的增加,对支护结构的影响逐渐较小;此时的后排桩长度为最优长度,能体现出该支护设计的经济性。结合监测数据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为非等长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基坑中的应用提供工程经验,并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对比研究发现:非等长双排桩支护结构能较好的控制基坑变形,且在同等条件下,非等长双排桩支护结构不仅节省大量工程材料,减少工程造价,并且缩短了施工时间,具有明显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桩 受力性状 最优参数 非等长 土压力分布规律 桩土效应 深大基坑开挖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