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eO_(2)催化CO_(2)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建国
贾爱忠
+2 位作者
薛伟
赵新强
王延吉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针对CO_(2)和甲醇绿色合成碳酸二甲酯路线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在反应压力0.1—8.0 MPa和反应温度293.15—473.15 K分别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吉布斯自由能Δ_(r)G、平衡常数K和平衡转化率C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CeO_(2)为催化剂分...
针对CO_(2)和甲醇绿色合成碳酸二甲酯路线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在反应压力0.1—8.0 MPa和反应温度293.15—473.15 K分别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吉布斯自由能Δ_(r)G、平衡常数K和平衡转化率C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CeO_(2)为催化剂分别固定反应压力8.0 MPa或反应温度413.15 K,在不同反应温度或压力下进行反应,并将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eO_(2)在反应温度为373.15—473.15 K内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增大反应压力可以有效降低Δ_(r)G,并提高K和C,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此外,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较低温度不同反应压力条件下,增加反应压力对反应平衡常数的增大更显著,且为开发高活性催化材料在较低温下催化CO_(2)和甲醇高效合成碳酸二甲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计算
碳酸二甲酯
co
_(
2
)
甲醇
CeO_(
2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继元
任晓乾
曾崇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9-312,共4页
采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对CO2 加氢合成二甲醚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考察了温度、压力、氢碳比、水、CO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大反应压力、提高氢碳比、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CO2 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原料气中水含...
采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对CO2 加氢合成二甲醚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考察了温度、压力、氢碳比、水、CO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大反应压力、提高氢碳比、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CO2 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原料气中水含量的增大可显著降低CO2 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 ;提高进料气中CO含量 ,改变了逆水汽变换反应方向 ,使CO2 转化率显著降低 ,二甲醚收率上升 ,CO加氢反应占主导地位 ;惰性气体对反应平衡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加氢合成
二甲醚
co
2
惰性气体
转化率
状态方程
反应压力
co
含量
反应方向
水汽变换
主导地位
加氢反应
反应平衡
氢碳比
低温度
水含量
原料气
增大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甲醚合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贾广信
谭猗生
韩怡卓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6,共5页
通过对二甲醚合成过程包含的三个独立反应 - CO+ H2 合成甲醇反应 ( MSR) ,甲醇脱水反应 ( MDR)和水煤气变换反应 ( WGSR)依次组合而成的三个反应体系—— MSR,MSR+MDR和 MSR+ MDR+ WGSR的研究 ,在较宽范围内研究了合成气组成、温度和...
通过对二甲醚合成过程包含的三个独立反应 - CO+ H2 合成甲醇反应 ( MSR) ,甲醇脱水反应 ( MDR)和水煤气变换反应 ( WGSR)依次组合而成的三个反应体系—— MSR,MSR+MDR和 MSR+ MDR+ WGSR的研究 ,在较宽范围内研究了合成气组成、温度和压力对二甲醚合成过程的影响 ;详细阐述了在反应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的优点和不足 ,为二甲醚的动力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甲醇合成
协同效应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
17
4
作者
刘志坚
廖建军
+1 位作者
谭经品
李大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3-164,共2页
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较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具有更高的CO2平衡转化率 ;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而言 ,CO2 ...
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较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具有更高的CO2平衡转化率 ;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而言 ,CO2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加呈单调下降 ,增加反应体系的压力有利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的进行 ,H2 /CO2 比值越大 ,越有利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计算
加氢
二甲醚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eO_(2)催化CO_(2)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建国
贾爱忠
薛伟
赵新强
王延吉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16Z3701G)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2022202034)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JCYBJC2100)。
文摘
针对CO_(2)和甲醇绿色合成碳酸二甲酯路线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在反应压力0.1—8.0 MPa和反应温度293.15—473.15 K分别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吉布斯自由能Δ_(r)G、平衡常数K和平衡转化率C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CeO_(2)为催化剂分别固定反应压力8.0 MPa或反应温度413.15 K,在不同反应温度或压力下进行反应,并将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eO_(2)在反应温度为373.15—473.15 K内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增大反应压力可以有效降低Δ_(r)G,并提高K和C,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此外,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较低温度不同反应压力条件下,增加反应压力对反应平衡常数的增大更显著,且为开发高活性催化材料在较低温下催化CO_(2)和甲醇高效合成碳酸二甲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热力学计算
碳酸二甲酯
co
_(
2
)
甲醇
CeO_(
2
)
Keywords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dimethyl
carbonate
co
_(
2
)
methanol
CeO_(
2
)
分类号
TQ013.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继元
任晓乾
曾崇余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9-312,共4页
文摘
采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对CO2 加氢合成二甲醚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考察了温度、压力、氢碳比、水、CO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大反应压力、提高氢碳比、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CO2 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原料气中水含量的增大可显著降低CO2 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 ;提高进料气中CO含量 ,改变了逆水汽变换反应方向 ,使CO2 转化率显著降低 ,二甲醚收率上升 ,CO加氢反应占主导地位 ;惰性气体对反应平衡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加氢合成
二甲醚
co
2
惰性气体
转化率
状态方程
反应压力
co
含量
反应方向
水汽变换
主导地位
加氢反应
反应平衡
氢碳比
低温度
水含量
原料气
增大
收率
Keywords
co 2 hydrogenation
,
dimethyl
ethar,PR state equation,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分类号
TQ223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甲醚合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贾广信
谭猗生
韩怡卓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6,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 (2 0 0 2 AA5 2 90 70)
文摘
通过对二甲醚合成过程包含的三个独立反应 - CO+ H2 合成甲醇反应 ( MSR) ,甲醇脱水反应 ( MDR)和水煤气变换反应 ( WGSR)依次组合而成的三个反应体系—— MSR,MSR+MDR和 MSR+ MDR+ WGSR的研究 ,在较宽范围内研究了合成气组成、温度和压力对二甲醚合成过程的影响 ;详细阐述了在反应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的优点和不足 ,为二甲醚的动力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
关键词
二甲醚
甲醇合成
协同效应
热力学
Keywords
dimethyl ether
,
methanol
synthesis,synergic effect,syngas,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分类号
TQ013.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
17
4
作者
刘志坚
廖建军
谭经品
李大东
机构
长岭炼油化工总厂研究院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3-164,共2页
文摘
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进行了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较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具有更高的CO2平衡转化率 ;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而言 ,CO2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加呈单调下降 ,增加反应体系的压力有利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的进行 ,H2 /CO2 比值越大 ,越有利于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的进行。
关键词
热力学计算
加氢
二甲醚
二氧化碳
Keywords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
co 2 hydrogenation
,
methanol
,
dimethyl ether
分类号
O642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eO_(2)催化CO_(2)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
李建国
贾爱忠
薛伟
赵新强
王延吉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王继元
任晓乾
曾崇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甲醚合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贾广信
谭猗生
韩怡卓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热力学分析
刘志坚
廖建军
谭经品
李大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