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化学流体对致密储层破裂压力的影响
1
作者 赖枫鹏 张浩楠 +3 位作者 曹龙涛 刘开元 赵千慧 苗丽丽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3,共7页
针对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领域中,在降低破裂压力以提升压裂效率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运用机理分析、数值模拟、综合对比等方法,对优选出的氯化铵与亚硝酸钠(NH 4Cl-NaNO 2)反应放热体系展开研究,明确该放热体系在致密砂岩岩心中产生的温度... 针对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领域中,在降低破裂压力以提升压裂效率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运用机理分析、数值模拟、综合对比等方法,对优选出的氯化铵与亚硝酸钠(NH 4Cl-NaNO 2)反应放热体系展开研究,明确该放热体系在致密砂岩岩心中产生的温度与压力变化规律及其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并对比了该体系和常规水力压裂对破裂压力及裂缝起缝的影响。结果表明:NH 4Cl-NaNO 2放热体系在岩心中最高可产生133℃的高温和11 MPa的高压,模拟结果与室内实验相符,该体系能有效增加致密砂岩杨氏模量并降低泊松比,其岩石破裂压力与常规水力压裂相比降低23.76%。该研究对推动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提升热化学流体压裂技术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流体 致密储层 破裂压力 岩石力学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基溶液双流体雾化特性及其热解制备CaO微球的储热性能
2
作者 罗童 罗聪 +4 位作者 谭增强 杜振 李小姗 邬凡 张立麒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4,共12页
基于钙循环技术的热化学储能系统可以适配第三代聚光太阳能电站以实现光热的高效利用。常规的CaO储热材料面临反应活性低以及循环储/放热性能稳定性差等关键问题,严重制约了系统效率的提升。为获得高性能钙基储热材料,提出了一种基于双... 基于钙循环技术的热化学储能系统可以适配第三代聚光太阳能电站以实现光热的高效利用。常规的CaO储热材料面临反应活性低以及循环储/放热性能稳定性差等关键问题,严重制约了系统效率的提升。为获得高性能钙基储热材料,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体雾化技术的喷雾热解法,以硝酸钙与柠檬酸的水溶液为前驱体,制备了多孔中空CaO微球。首先,利用喷雾激光粒度分析仪研究了不同流量的前驱体溶液(10~20 mL/min)在不同雾化气流量条件下(10~30 L/min)的雾化特性,发现更低的溶液流量和更高的雾化气流量会导致喷雾呈现更小的Sauter平均粒径(S_(MD))和跨度更窄的粒径分布,但是当雾化气流量超过20 L/min时,喷雾的S_(MD)和粒径分布则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选取10 mL/min的前驱体溶液流量进行喷雾热解,利用X射线衍射仪、粉末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气液体积流量比(ALR,1000~3000)对于合成CaO微球的晶粒尺寸、粒径分布、微观形貌、循环储放热性能以及孔隙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aO微球的S_(MD)随ALR的增加而减小,与前驱体溶液雾化特性变化规律一致。而循环储/放热性能则随着ALR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ALR为2000时性能达到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CaO微球的S_(MD)为12.5μm,拥有高比表面积31.63 m^(2)/g,初次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达到92.68%,30循环累积储能密度为46.13 kJ/g,相较分析纯CaO提升2.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循环 热化学储能 双流体雾化 喷雾热解 多孔中空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热化学流体吞吐解除岩石储层反凝析伤害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开丰 李浩 +4 位作者 龚浩研 王超 袁丹 李博远 邓宝康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为长期有效解除凝析气藏反凝析带来的储层伤害,提出了一种注热化学流体吞吐解除凝析油堵塞孔喉的新方法。针对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3类岩石,开展了注热化学流体吞吐岩心驱油实验,评价了热化学流体解除凝析油堵塞的可行性,并基于核... 为长期有效解除凝析气藏反凝析带来的储层伤害,提出了一种注热化学流体吞吐解除凝析油堵塞孔喉的新方法。针对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3类岩石,开展了注热化学流体吞吐岩心驱油实验,评价了热化学流体解除凝析油堵塞的可行性,并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吞吐前后3类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明确了热化学流体解除反凝析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热化学流体(NH_(4)Cl和NaNO_(2))在乙酸溶液催化下能够迅速释放大量气体和蒸汽,提高岩心压力和温度,降低原油黏度,使凝析油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减小渗流阻力。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岩心注热化学流体吞吐累积凝析油采出程度分别为65.7%,73.9%和46.3%。其中,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岩心仅需2轮吞吐即可有效清除55.5%和67.6%的凝析油堵塞。而页岩岩心需要延长焖井时间及增加吞吐次数方能提高凝析油的采出程度。热化学流体吞吐后,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和页岩岩心平均孔径分别由0.37,1.04和0.0021μm增大至0.84,2.04和0.0058μm。热化学流体吞吐效果是注CH_(4)吞吐和注甲醇吞吐效果的1.85和1.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流体 致密砂岩 碳酸盐岩 页岩 反凝析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气血津液探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国英 吉万理 李庆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220,共4页
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活动中,气血津液辨证因其辨证范围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代谢组学可以从“微观辨证”的角度拓宽气血津液辨证的应用范围,提高临... 气血津液辨证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活动中,气血津液辨证因其辨证范围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代谢组学可以从“微观辨证”的角度拓宽气血津液辨证的应用范围,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中医辨证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了实现中医证型的标准化,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气血津液辨证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对近年来代谢组学在气血津液证型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津液 中医辨证 代谢组学 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化学流体反应生热增压解除致密砂岩凝析气反凝析伤害的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江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鉴于CO_(2)吞吐仅能短期改善反凝析伤害,且存在CO_(2)气源短缺及注入成本昂贵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热化学流体反应生热增压解除反凝析伤害的新方法。通过开展岩心驱替和吞吐实验,对比评价了2种注入方式下热化学流体改善反凝析伤害的效... 鉴于CO_(2)吞吐仅能短期改善反凝析伤害,且存在CO_(2)气源短缺及注入成本昂贵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热化学流体反应生热增压解除反凝析伤害的新方法。通过开展岩心驱替和吞吐实验,对比评价了2种注入方式下热化学流体改善反凝析伤害的效果,研究了热化学流体对岩心微观孔隙结构和油气两相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吞吐注入的最大压差可达25 MPa,最高温度达到329℃,累计4次吞吐凝析油采出程度为63.2%,大于驱替方式的凝析油采出程度49.5%,吞吐效果更好,且最佳吞吐次数为2次;热化学流体注入后能够增大孔隙直径、诱发形成微裂缝、降低毛细管压力和提高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其中吞吐式注入热化学流体后平均孔径由0.86μm增大至2.54μm,最大孔径由80.11μm增加至690.63μm,但总孔隙度变化较小,平均毛细管压力降幅达到51.2%,最大气相和最大油相相对渗透率分别提高了2.3倍和1.8倍,残余油饱和度下降了29%。研究成果为长期高效解除反凝析伤害提供了方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 反凝析 热化学流体(tcm)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相对渗透率 微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中毒重石矿床成因新认识——来自单个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家军 吴胜华 +2 位作者 柳振江 苏文超 王建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238,共17页
钡以BaSO_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但以BaCO_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南秦岭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界上极为独特的大型钡... 钡以BaSO_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但以BaCO_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南秦岭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界上极为独特的大型钡成矿带。本文对毒重石、钡解石、重晶石及石英等矿物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各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都变化于90~310℃,主要集中范围为120~220℃。尽管如此,毒重石、钡解石的形成温度峰值比重晶石高出40℃,而石英的形成温度分布较均一,没有出现明显的峰值。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虽变化于1%~15%NaCl_(eqv),但毒重石、钡解石和石英样品中的盐度值普遍大于5%NaCl_(eqv),而重晶石中的盐度值小于5%NaCl_(eqv)的样品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以NaCl-H_2O型包裹体为主,而毒重石中富含大量N_2-CO_2-H_2S-CH_4等复杂组分水溶液型包裹体,显示出毒重石与重晶石在成矿环境上有较大差异。由此笔者明确提出,水溶液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是形成毒重石矿床主要机制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重石矿床 流体包裹体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南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碳酸盐岩气藏的化学改造——以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41
7
作者 杜春国 郝芳 +3 位作者 邹华耀 张俊 朱扬明 王存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6,共8页
目前在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已发现普光、渡口河、铁山坡、罗家寨等多个高含H2S的大、中型气田。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盐度和岩心及薄片的镜下详细观察后认为,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的大多数气藏遭受了热化学... 目前在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已发现普光、渡口河、铁山坡、罗家寨等多个高含H2S的大、中型气田。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盐度和岩心及薄片的镜下详细观察后认为,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的大多数气藏遭受了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的化学改造,TSR的改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使C2+重烃相对于CH4、12C相对于13C优先被消耗,造成天然气干燥系数变大和碳同位素变重;2由于TSR产生的大量淡水的加入,使气藏的原生地层水被稀释,造成地层水盐度降低;3TSR相关流体(烃类和H2S等)与储层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储层被溶蚀和硬石膏发生蚀变,造成储层孔隙度增大,从而对改善其物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改造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 选择性消耗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热液流体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开开 蔡春芳 +1 位作者 蔡镠璐 张春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7-222,共6页
对塔中地区奥陶系裂缝充填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等)进行稀土元素、^87Sr/^86Sr值以及流体包裹体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裂缝充填矿物的^87Sr/^86Sr值(0.70889-0.71036)和地层水的^87Sr/^86Sr值都高于碳酸盐岩全岩及同期海水,裂... 对塔中地区奥陶系裂缝充填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等)进行稀土元素、^87Sr/^86Sr值以及流体包裹体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裂缝充填矿物的^87Sr/^86Sr值(0.70889-0.71036)和地层水的^87Sr/^86Sr值都高于碳酸盐岩全岩及同期海水,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较上奥陶统所经历的最高温度高约20%,反映该区存在热液流体,且具有富^87Sr的特征。高^87Sr/^86Sr值的热液流体可能来源于寒武系或前寒武碎屑岩地层;而且该热液流体中Eu^2+与Sr^2+具有相似的成因,导致沉淀矿物具有正铕异常,且铕与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热液促使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导致H2S气体和黄铁矿的产生。另一方面,富^87Sr、相对低温低盐度裂缝充填萤石矿物的存在,反映了本区除受热液流体影响外还受到大气淡水或低温盆地流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铕异常 热液流体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断裂带西缘奥陶系油气成藏与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武芳芳 朱光有 +4 位作者 张水昌 金强 韩剑发 陈志伟 孟书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8,共10页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塔中I号断裂带西缘也在多个层系中见到了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并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在下奥陶统鹰山组获得了低产油气流。本文通过油源对比、油气水物性对比、...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塔中I号断裂带西缘也在多个层系中见到了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并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在下奥陶统鹰山组获得了低产油气流。本文通过油源对比、油气水物性对比、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塔中I号断裂带西缘塔中86井区—塔中45井区奥陶系的油气成藏过程,认为该区奥陶系有过三期油气充注,即晚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晚加里东期的油气来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晚海西期的油气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两期油气均自塔中88井沿碳酸盐岩岩溶储层侧向运移而来;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主要以天然气为主,成因复杂。另外,认为该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主要有3点:多源多期油气充注、优质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及各种成藏要素的优质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TSR(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 热液流体 塔中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气藏气体组分成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亚东 王允诚 +2 位作者 高培丞 黄小慧 王小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7,197,共4页
川东北飞仙关组气藏为高含硫、过成熟常压(低压)的超干气藏,其地层在地质历史上经过了深埋藏和高温作用,具备了原油裂解的条件,包裹体资料证明原始气藏含有大量的高烃组分和液态沥青,且不含H2S,确认气藏为原油裂解产物。气藏储层发育在... 川东北飞仙关组气藏为高含硫、过成熟常压(低压)的超干气藏,其地层在地质历史上经过了深埋藏和高温作用,具备了原油裂解的条件,包裹体资料证明原始气藏含有大量的高烃组分和液态沥青,且不含H2S,确认气藏为原油裂解产物。气藏储层发育在膏盐岩中,原油裂解气与其中的硫酸盐矿物发生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消耗了大量的高烃气体,并产生大量H2S和CO2,所以现今气藏表现为高含硫和过成熟特征。硫酸盐岩热化学反应(TSR)生成的H2S和CO2大量溶解在水中,形成大量的酸,其产生的溶蚀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储集空间,造成了现在气藏压力较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组 裂解气 硫酸盐岩热化学反应(TSR) 流体包裹体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酚醛燃气舵热化学烧蚀过程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海峰 陈雄 周长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00-1908,共9页
为了研究碳/酚醛燃气舵热化学烧蚀问题,在Fluent平台上采用UDF二次开发方法,对碳/酚醛燃气舵二维非定常流固热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对几何建模、边界条件、热解气体逸出过程以及热化学烧蚀导致的边界退移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为了研究碳/酚醛燃气舵热化学烧蚀问题,在Fluent平台上采用UDF二次开发方法,对碳/酚醛燃气舵二维非定常流固热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对几何建模、边界条件、热解气体逸出过程以及热化学烧蚀导致的边界退移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选取了合适的计算模型。对不同舵偏角下燃气舵温度分布、热解气体逸出通量以及热化学烧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燃气舵表面化学反应以及热解气体的逸出过程能够有效降低燃气舵壁面以及内部温度,下降温度最高值约为325K;燃气舵前缘一直是热化学烧蚀最严重区域,达到0.5mm,迎风面烧蚀量次之,而背风面几乎不存在热化学烧蚀现象;迎风面热化学烧蚀会随着舵偏角的增大而变得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酚醛 燃气舵 流固热耦合 热化学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牛卵泡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进亮 董雅娟 +5 位作者 柏学进 董方圆 赵兴 史文升 封纪武 曹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66-5168,共3页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牛卵泡液(bFF),探讨了bF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率的影响;并筛选出bTCM-199(10%)培养体系与TCM-199培养体系进行核成熟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30%bFF组处在GV期和MⅠ期卵母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10%组(P<0.0...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牛卵泡液(bFF),探讨了bF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率的影响;并筛选出bTCM-199(10%)培养体系与TCM-199培养体系进行核成熟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30%bFF组处在GV期和MⅠ期卵母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10%组(P<0.01),而卵母细胞核成熟(处于MⅡ期)率10%组显著高于20%和30%组(P<0.01);TCM-199培养体系与bTCM-199(10%)培养体系2组减数分裂各阶段卵母细胞比率基本一致,前者卵母细胞核成熟(处于MⅡ期)率与后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bTCM-199(10%)培养体系相比,TCM-199培养体系成分简单,是理想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 tcm-199 核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高焓非平衡流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振勋 蒋崇文 李椿萱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1-591,共31页
高性能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模拟可以与高超飞行试验、高焓地面设备实验研究相互印证,在热化学非平衡效应研究以及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在热化学非平衡流动CFD研究方... 高性能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CFD)模拟可以与高超飞行试验、高焓地面设备实验研究相互印证,在热化学非平衡效应研究以及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在热化学非平衡流动CFD研究方面的进展,概述了相关热化学模型、数值格式研究以及CFD软件研制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指出了今后在基础研究、软件开发、模拟应用等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1)在热化学模型方面,常用温度模型并不完全精确,多振动温度模型具有发展潜力但工程应用受限,态−态模型更精确但模拟技术尚不成熟,更为精确的热力学输运模型、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振动−离解耦合模型以及表面效应模型等是提升热化学非平衡模拟精度的重要物理模型,值得深入研究;(2)在数值方法方面,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是高超热化学非平衡流动CFD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对CFD方法的鲁棒性和收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此外常用数值格式需要针对热化学非平衡流动特征进行适应性改造,RANS方法在热化学非平衡湍流模拟中的计算可靠性仍有待验证;(3)在数值软件方面,基于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的数值求解器更加符合工业应用需求,未来高超数值软件需要具备稳定、鲁棒的多学科、多物理场耦合求解功能,且能够适应更大网格规模大尺度复杂外形的模拟需求;(4)可综合应用多种加速技术手段提升热化学非平衡流动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计算刚性是热化学非平衡流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的共性基础问题,刚性消除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热化学非平衡 高焓 计算流体力学(CFD) 计算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健康状态气血津液辨识法的毒瘾中医病理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朝阳 苏志扬 +3 位作者 蔡美美 李灿东 黄世庚 吕京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毒瘾的中医病理因素分析。方法:应用课题组研究成果--气血津液状态辨识系统测试版开展毒瘾的中医病理因素研究,吸毒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医病理因素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采集。结果:公安... 目的:毒瘾的中医病理因素分析。方法:应用课题组研究成果--气血津液状态辨识系统测试版开展毒瘾的中医病理因素研究,吸毒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医病理因素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采集。结果:公安组与司法组在阴虚、血虚、阳虚、痰、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司法组的程度大于公安组。结论:痰是毒品成瘾的主要病理因素,虚实夹杂是毒品成瘾的证候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瘾 中医病理 中医健康状态气血津液辨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喻结构理论的中医水代谢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郭瑨 贾春华 赵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240-2247,共8页
应用隐喻认知的方法,使用结构映射理论,对中医水的概念进行元理论分析。结果得到了"人体水代谢就是自然界的水循环"这样一个隐喻表达。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如吸收、输布是源于自然界水液循环的一个结构映射,中医学对人体内水液... 应用隐喻认知的方法,使用结构映射理论,对中医水的概念进行元理论分析。结果得到了"人体水代谢就是自然界的水循环"这样一个隐喻表达。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如吸收、输布是源于自然界水液循环的一个结构映射,中医学对人体内水液代谢的认识是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现实依据的。对中医水代谢隐喻的形成过程进行逻辑分析,明确其形成的逻辑过程以及形成之后的进一步推导,明确隐喻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从自然界水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水液代谢能为中医脾之散精、肺为水之上源、肺之通调水道的概念提供更好的解释,中医脏象理论中的部分脏腑功能是通过类比推理得到的,中医有关水液循环的理论具有明显的具身认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映射 水代谢 隐喻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卵泡液代谢组学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中医证候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晓明 孙振高 +2 位作者 王天琪 杨毅 徐凯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1-304,I0014,共5页
目的:探讨与肾阳虚型自然流产发生相关的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代谢物组,以期为科学预测和诊断自然流产肾阳虚证、探讨其证候本质做初步尝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MS)技术对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目的:探讨与肾阳虚型自然流产发生相关的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代谢物组,以期为科学预测和诊断自然流产肾阳虚证、探讨其证候本质做初步尝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MS)技术对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患者即肾阳虚流产组(n=32)及分娩者即对照组(n=40)的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肾阳虚流产组及对照组卵泡液共计32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有氨基酸类、胆固醇类、维生素类、脂肪酸类、胆酸类、溶血卵磷脂类以及其它等七大类,其中上调的有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LysoPC(16:0),Palmitoylglycerophosphocholine等8种,下调的有L-valine,6-Oxohexanoate,L-Phenylalanine,2-Oxoglutarate,Linoleate等24种。结论:本研究鉴定的32种特征性化合物与中医肾阳虚证存在相关性,为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提供可能的诊断依据和治疗靶点,从FF代谢组学层面丰富发展了中医证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代谢组学 肾阳虚证 自然流产 中医证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地区储层溶洞石英及白云石胶结物中包裹体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席斌斌 余晓露 +2 位作者 王杰 蒋宏 张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91-2104,共14页
川东北元坝气田是中国南方大型油气田之一,通过对元坝224井上二叠统储层溶洞石英及白云石中包裹体的岩相学、激光拉曼以及显微测温分析发现,溶洞石英中包裹体类型复杂,主要由气液两相包裹体、气体包裹体以及含子矿物包裹体组成,包裹体... 川东北元坝气田是中国南方大型油气田之一,通过对元坝224井上二叠统储层溶洞石英及白云石中包裹体的岩相学、激光拉曼以及显微测温分析发现,溶洞石英中包裹体类型复杂,主要由气液两相包裹体、气体包裹体以及含子矿物包裹体组成,包裹体的气相组分主要由CH4、H2S以及CO2组成,包裹体的子矿物为单质硫以及沥青,包裹体共生组合关系复杂,不同类型包裹体常叠加在一起,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含单质硫三相包裹体的气液均一温度范围相似,分别为161.5~220.6℃以及168.2~218.6℃,二者的盐度分布范围差别较大,分别为7.45%~10.36%NaCl以及8.68%~21.11%NaCl;溶洞白云石中包裹体类型单一,由气液两相包裹体组成,个别包裹体的气相中含有CH4,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02.4~132.1℃。包裹体的古温度古压力分析表明,溶洞石英中包裹体捕获于中—晚侏罗世,包裹体捕获时地层流体为超压,捕获于原油大量裂解生成天然气阶段。溶洞石英中不同类型包裹体的组合关系以及温压特征记录了储层中TSR反应的过程,即硫酸盐先与重烃反应生成H2S以及单质硫,然后硫酸盐以及生成的单质S再与CH4继续反应生成H2S以及CO2,随着TSR反应的进行,储层中的压力逐渐增大。TSR反应生成的H2S以及CO2流体可能与储层发生了较强烈的水-岩反应,造成了储层的硅化以及溶洞中石英、白云石的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元坝气田 TS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血管耦合特性与脉搏波传播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缪馥星 王晖 +9 位作者 王礼立 何文明 陈霞波 龚文波 丁圆圆 浣石 徐冲 谢燕青 卢意成 沈利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脉搏波既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可压缩血液流体中的压力纵波,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沿固体血管传播的涨缩位移横波,而是超乎普通想象的流-固耦合和纵波-横波耦合的复杂波。从分析耦合本构关系的新途径出发,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纵波-横波... 脉搏波既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可压缩血液流体中的压力纵波,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沿固体血管传播的涨缩位移横波,而是超乎普通想象的流-固耦合和纵波-横波耦合的复杂波。从分析耦合本构关系的新途径出发,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纵波-横波耦合的串联模型,可为解读"位数形势"中医脉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结果表明,脉搏波耦合系统的等效体积压缩模量Ks以及相应的耦合系统脉搏波传播速度cs主要依赖于两个无量纲参数:血液-血管模量比Kb(p)/E(p)和薄壁血管径厚比D(p)/h0,它们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脉搏位置而异。文中定量分析了它们对cs的影响,显示人体的Kb/E值在103数量级,从而cs值在100~101m/s数量级,以适应人体生理生化反应。由临床有创测量,证实脉搏体积横波与脉搏压力纵波是相耦合地以相同速度传播;还显示脉搏波是在其波阵面上具有氧合生化反应的"生物波"。此外,还讨论了"脉压放大"现象与非线性本构关系和与血管分叉处加载增强反射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Lewis关于重搏波形成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中医 流固耦合 纵波-横波耦合 有创动脉压监测 生物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中药利肺汤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丽丽 贾彦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31-832,共2页
目的:观察顺铂胸腔灌注合中药利肺汤对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癌性胸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顺铂胸腔灌注并口服中药利肺汤,对照组19例单用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7%,较对照组73.6%明显提高(P<0.... 目的:观察顺铂胸腔灌注合中药利肺汤对癌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癌性胸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顺铂胸腔灌注并口服中药利肺汤,对照组19例单用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7%,较对照组73.6%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化疗副反应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顺铂胸腔灌注合中药利肺汤能显著提高癌性胸水的治疗效果,减轻化疗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水 顺铂 利肺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术联合中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穗雄 蔡笑梅 刘晓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24h内入院且无其他部位复合伤的SAH患者60例,分为西医组和中西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脑脊液置换术和西医常规治疗,中西组加用中药清热活血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24h内入院且无其他部位复合伤的SAH患者60例,分为西医组和中西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脑脊液置换术和西医常规治疗,中西组加用中药清热活血方。结果:两组的血浆NPY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中西组较西医组患者头痛程度明显缓解,患者的头痛和颈强直的持续时间缩短(P<0.05)。1个月后,中西组的临床治愈率(63.3%)和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著好转,83.3%)明显高于西医组(36.7%和5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西组死亡率较西医组明显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活血法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创伤性SAH更稳定可靠,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