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TSM盆地模拟技术恢复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热演化史 被引量:9
1
作者 周雨双 贾存善 +4 位作者 张奎华 赵永强 余琪祥 江兴歌 曹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7-306,共10页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发育多套烃源岩,恢复烃源岩热演化史对深化认识该区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在盆地原型演化与烃源岩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应用TSM盆地模拟资源评价系统建立了一维和三维盆地模拟模型,恢复了不同构造单元埋藏史...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发育多套烃源岩,恢复烃源岩热演化史对深化认识该区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在盆地原型演化与烃源岩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应用TSM盆地模拟资源评价系统建立了一维和三维盆地模拟模型,恢复了不同构造单元埋藏史、热史和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各凹陷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乌伦古坳陷石炭系烃源岩在石炭纪末进入低成熟演化阶段,二叠纪隆升造成烃源岩演化停滞,三叠纪末再次埋藏演化达二次生烃门限,现今处于过成熟生干气阶段(R_(o)>2.0%);三南凹陷石炭系烃源岩在二叠纪进入低成熟演化阶段,现今处于高成熟演化生气阶段(R_(o)为1.5%~1.9%);滴水泉凹陷石炭系烃源岩在三叠纪进入低成熟演化阶段,现今仍处于成熟演化生油阶段(R_(o)为0.8%~1.3%)。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乌伦古坳陷石炭系姜巴斯套组烃源岩的累计生烃量为205.2×10^(8) t,其中石炭纪末累计生烃量为103×10^(8) t,是主要的生油高峰期;白垩纪末累计生烃量为184.4×10^(8) t,是主要的生气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热演化 tsm盆地模拟 石炭系 乌伦古坳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 V7及TSM模型的橘小实蝇梳理行为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虎 詹炜 +3 位作者 何章章 汤建涛 姜振宇 孙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7-796,共10页
【目的】昆虫梳理行为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害虫控制和人类健康非常重要,针对传统的人工记录梳理行为的方法费时费力且易出错,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梳理行为检测和识别方法。【方法】首先将... 【目的】昆虫梳理行为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害虫控制和人类健康非常重要,针对传统的人工记录梳理行为的方法费时费力且易出错,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梳理行为检测和识别方法。【方法】首先将橘小实蝇视频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得到帧图像,筛选其中3000张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集;建立YOLO V7目标检测算法来检测视频数据中的橘小实蝇目标个体,框选中目标后通过视频处理算法进行裁剪;最后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将预训练权重迁移到训练模型中,利用基于非局部注意力改进的时间转换模块(temporal shift module,TSM)深度学习模型识别橘小实蝇的7种梳理行为(前足梳理、头部梳理、前中足梳理、中后足梳理、后足梳理、翅梳理以及静止)。【结果】橘小实蝇原始视频数据集通过YOLO V7目标检测算法训练的准确率为99.2%,召回率为99.1%。本研究算法处理后的视频数据集通过基于非局部注意力模块改进的TSM模型识别和统计梳理行为,最终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7%以上,标准偏差低于3%。与其他4种深度学习模型(I3D,R2+1D,SlowFast和Timesformer)对比,本研究方法的准确率最高提升了9.76%,保证了橘小实蝇梳理行为检测和识别的准确率和正确性。【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工观察的时间,同时保证了橘小实蝇梳理行为识别的准确性,为研究昆虫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智慧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梳理行为 目标检测 行为识别 深度学习 t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G-TSM模型的不同灌水模式下土壤镉迁移模拟及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启蒙 吴勇 +2 位作者 刘琴 张家文 卢铁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1-227,234,共8页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典型水稻土中污染镉Cd在灌水时的迁移分布特征,探明VG-TSM(两点吸附)模型模拟的适用性。以动态土柱试验为基础,设计外源含Cd溶液注水+清水淋洗3种定额灌水模式以模拟不同污染情景下的Cd迁移特征,并利用Hydrus-1D软件中...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典型水稻土中污染镉Cd在灌水时的迁移分布特征,探明VG-TSM(两点吸附)模型模拟的适用性。以动态土柱试验为基础,设计外源含Cd溶液注水+清水淋洗3种定额灌水模式以模拟不同污染情景下的Cd迁移特征,并利用Hydrus-1D软件中的VG-TSM模型对土柱试验结果进行拟合验证、预测分析与敏感性解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污染Cd的穿透能力受灌水模式影响,含Cd注水量越大时土壤的吸附缓冲作用越弱,峰值浓度越高;经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拟合分析,发现模拟值与实测值较吻合,验证了Hydrus-1D-Cd溶液时空迁移模型的合理性;延长模拟时间发现,土壤中Cd的进一步解析释放特征符合以化学非平衡作用溶质的TSM模型解释;经参数敏感分析,VG模型控制下的水力特征参数θS、KS,TSM模型控制下的溶质运移参数ρ、Kd、f对模拟输出结果的影响较大;另外,土壤质地、土柱试验尺度、灌水模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参数敏感性而造成模型模拟结果的非理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 灌水模式 VG-tsm模型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波段二类水体悬浮物生物光学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京萍 张柏 +5 位作者 宋开山 王宗明 段洪涛 陈铭 杨飞 李凤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73-2277,共5页
通过野外高光谱仪对二类混浊水体进行光谱测量,分析了400~1200nm范围内的水体光谱特性。显示高浓度悬浮物含量对水体总的反射率贡献较大,在近红外波段处的808和1067nm存在较为明显的悬浮物反射峰。基于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参数在近红外... 通过野外高光谱仪对二类混浊水体进行光谱测量,分析了400~1200nm范围内的水体光谱特性。显示高浓度悬浮物含量对水体总的反射率贡献较大,在近红外波段处的808和1067nm存在较为明显的悬浮物反射峰。基于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参数在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的简化条件,建立了反演悬浮物浓度的生物光学模型经验公式,并通过与线性和指数反演公式的对比,进行了模型反演精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波段的生物光学模型反演精度较高,可有效地提取二类混浊水体的悬浮物浓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二类水体 悬浮物浓度 生物光学模型 近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史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建辉 胡宗全 +2 位作者 吕剑虹 王保华 周新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3,共6页
建立在盆地叠加改造分析基础上的TSM盆地模拟,揭示了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多套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演化。济阳、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烃源岩在中三叠世末之前大体进入生烃门限,印支运动造成区域性生烃停滞,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差异导致了坳陷内... 建立在盆地叠加改造分析基础上的TSM盆地模拟,揭示了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多套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演化。济阳、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烃源岩在中三叠世末之前大体进入生烃门限,印支运动造成区域性生烃停滞,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差异导致了坳陷内不同凹陷上古生界源岩"二次生烃"过程的差异,从而也影响了对上古生界生烃潜力的评价。模拟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上古生界源岩经历了燕山期、早喜山期2个"二次生烃"过程,早喜山期生烃量最大,并且生烃中心随时间呈迁移变化;东濮凹陷在早喜山期开始"二次生烃"过程,平均生烃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m盆地模拟 二次生烃 生烃强度 烃源岩 上古生界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拗陷原型迭加系统的生烃史——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旭辉 江兴歌 朱建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30,共6页
断陷—拗陷型盆地中油气物质的生烃史,势必受断陷—拗陷原型迭加的埋藏史约束和控制,从油气源岩到圈闭建立油气成藏的观念,必须纳入到盆地系统中,明确盆地地质作用与油气响应之间的关系,确立原型控制油气P(压力)、V(体积)、T(温度)动态... 断陷—拗陷型盆地中油气物质的生烃史,势必受断陷—拗陷原型迭加的埋藏史约束和控制,从油气源岩到圈闭建立油气成藏的观念,必须纳入到盆地系统中,明确盆地地质作用与油气响应之间的关系,确立原型控制油气P(压力)、V(体积)、T(温度)动态变化的边界条件,同时利用TSM盆地模拟系统动态地进行生烃量计算和生烃史的分析,从而为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迭加 生烃史 tsm盆地模拟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残留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技术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徐旭辉 朱建辉 金晓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5-870,共6页
从活动论构造历史观出发,应用"原型控源、叠加控藏"的研究思路,分析了古中国陆、古亚洲陆和新亚洲陆3个地史阶段中陆缘与陆内盆地的形成演化,探索了中国古生界海相残留盆地TSM盆地模拟资源评价技术。研究认为中国古生代海相... 从活动论构造历史观出发,应用"原型控源、叠加控藏"的研究思路,分析了古中国陆、古亚洲陆和新亚洲陆3个地史阶段中陆缘与陆内盆地的形成演化,探索了中国古生界海相残留盆地TSM盆地模拟资源评价技术。研究认为中国古生代海相盆地在纵向上主要发育下寒武统、中上奥陶统—下志留统和二叠系3套烃源岩。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于被动大陆边缘靠陆一侧,中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烃源岩分布于台内坳陷,二叠系烃源岩分布于陆内裂陷-坳陷盆地,被动边缘坳陷是烃源岩最有利发育区。烃源岩主要包括碳酸盐岩和泥质岩两类。通过原型盆地约束下的地质作用-油气响应确定性数学模拟方法进行网络整合,提供油气资源评估和位置预测,从而评价了古生代海相盆地原型的发育和后期叠加改造演化的过程及其油气意义。该方法在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潜力的评价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改造 tsm盆地模拟资源评价技术 原型盆地 海相残留盆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尾迹SAR成像仿真与散射特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海平 陈标 张本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分析船舶尾迹后向散射特性,可以进一步理解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上尾迹的雷达特征。基于双尺度法(TSM)给出了一种分析船舶尾迹微波后向散射特性的简化数值计算模型,并提出将尾迹海面波高函数用于模型的计算。同时得到尾迹的成像仿真结... 分析船舶尾迹后向散射特性,可以进一步理解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上尾迹的雷达特征。基于双尺度法(TSM)给出了一种分析船舶尾迹微波后向散射特性的简化数值计算模型,并提出将尾迹海面波高函数用于模型的计算。同时得到尾迹的成像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探测参数对船舶尾迹散射特性与对无尾迹海面散射特性的影响是一致的。通过与海上试验得到的SAR图像比较,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雷达视向与船舶航向夹角的变化对尾迹散射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il成像 散射挣陛 船舶尾迹 双尺度模型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空间模型的中文文本分类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伟 胡学钢 谢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06-1810,共5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向量的中文文本表示方法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应用于高维数据容易产生维数灾难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空间模型的中文文本分类方法,用三阶张量表示文本集,将基于向量的kNN分类器扩展到张量上以构建分类器。该方... 针对传统的基于向量的中文文本表示方法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应用于高维数据容易产生维数灾难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空间模型的中文文本分类方法,用三阶张量表示文本集,将基于向量的kNN分类器扩展到张量上以构建分类器。该方法简化了预处理过程,提高了准确率,并使得更多张量学习方法能够在中文文本分类中得以应用。实验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张量空间模型 最临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顺序标码的可计算的信任评价模型
10
作者 许光全 冯志勇 +1 位作者 李晓红 陈锦言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3-667,694,共6页
信任本身是一个社会认知的概念,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信任是合适的。通过引入时间认知,建立一种基于时间顺序标码(TSM)的信任评价的概念模型。在分析了经验信息的三种遗忘效应(即距离效应、边界效应以及层级效应)后,将其应用到个体信... 信任本身是一个社会认知的概念,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信任是合适的。通过引入时间认知,建立一种基于时间顺序标码(TSM)的信任评价的概念模型。在分析了经验信息的三种遗忘效应(即距离效应、边界效应以及层级效应)后,将其应用到个体信任值的计算中。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采用D-S信度理论来建立信任的可计算模型。对比了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顺序标码 D-S信度理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层次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粗糙海面风速及海表盐度反演研究
11
作者 张清河 梁伟博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6-905,共10页
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回归技术应用到海况参数(如海表盐度、海面风速等)反演研究.利用双尺度模型(Two-Scale Model,TSM)作为前向电磁算法,数值模拟不同雷达参数下风驱粗糙海面微波后向散射系数,经过敏感性分析,选取... 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回归技术应用到海况参数(如海表盐度、海面风速等)反演研究.利用双尺度模型(Two-Scale Model,TSM)作为前向电磁算法,数值模拟不同雷达参数下风驱粗糙海面微波后向散射系数,经过敏感性分析,选取L波段(1.4GHz)、C波段(6.8GHz)及其合适的入射角作为雷达参数,并设计多种反演方案,分别以单频率双极化双角度、双频率双极化双角度及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的比值作为SVM的训练样本数据信息,经过适当的训练,利用SVM回归技术对海洋表面风速和盐度进行了反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于海面风速的反演,C波段的反演精度最高,针对于海表盐度的反演,L波段同极化散射系数比值作为SVM输入的反演精度较高.最后,检验了SVM反演方法的抗噪声性能,表明文中提出的SVM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实际海况参数反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双尺度模型 反演 海面风速 海表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清河水库总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阎孟冬 杨国范 殷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78,共5页
为了及时、准确的了解清河水库总悬浮物浓度情况,采用Landsat卫星OLI数据,通过SPSS软件分析计算OLI数据的单波段及波段组合与总悬浮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相关系数最大者分别构建比值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 为了及时、准确的了解清河水库总悬浮物浓度情况,采用Landsat卫星OLI数据,通过SPSS软件分析计算OLI数据的单波段及波段组合与总悬浮物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相关系数最大者分别构建比值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M),对清河水库总悬浮物浓度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比值线性回归模型,LS-SVM模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可决系数R2从0.686提高到0.88,平均相对误差从3.52%减小到3.16%,利用LS-SVM模型对总悬浮物浓度的反演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比值线性回归模型 清河水库 总悬浮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驱体陶瓷材料3D打印机螺杆挤出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耀刚 叶晓濛 +2 位作者 纪宏超 张雪静 郑镭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73-1180,共8页
针对陶瓷材料硬脆性带来的难以切削加工技术瓶颈,开发了一种可用于3D打印先驱体陶瓷材料的工艺--热固沉积成型工艺(thermo-setting modeling,TSM),基于此工艺,设计并优化了先驱体陶瓷材料3D打印机螺杆挤出装置.首先,确定了先驱体陶瓷材... 针对陶瓷材料硬脆性带来的难以切削加工技术瓶颈,开发了一种可用于3D打印先驱体陶瓷材料的工艺--热固沉积成型工艺(thermo-setting modeling,TSM),基于此工艺,设计并优化了先驱体陶瓷材料3D打印机螺杆挤出装置.首先,确定了先驱体陶瓷材料配比并进行材料性质测试,提出热固沉积成型工艺.其次,设计了先驱体陶瓷材料螺杆挤出装置并进行初步打印实验.再次,通过ANSYS Fluent仿真分析螺杆挤出装置在打印过程中内部流场的变化情况并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最后,对螺杆挤出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为了得到更高的打印精度,将原有的0.6 mm喷头直径缩小至0.5 mm;仿真分析发现,将螺杆转速由40 r/min提高至60 r/min,螺杆外径与机筒内壁的间隙由0.50 mm缩小至为0.25 mm,可使打印效率提高49.1%,并通过打印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螺杆挤出装置能够满足3D打印精度和效率要求并能打印出形状复杂的先驱体陶瓷零件,为陶瓷材料零件的成型加工提供了一种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先驱体陶瓷材料 热固沉积成型工艺 螺杆挤出装置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