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al Stability and Optical Bandgap of Fluorinated Amorphous Carbon Films
1
作者 杨慎东 宁兆元 +2 位作者 黄峰 程珊华 叶超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41-946,共6页
Fluorinated amorphous carbon films were deposited using microwave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ECR-CVD) reactor with CF4 and C8H6 as source gas and were annealed in nitrogen ambience for the... Fluorinated amorphous carbon films were deposited using microwave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ECR-CVD) reactor with CF4 and C8H6 as source gas and were annealed in nitrogen ambience for the investigating of their thermal stability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C=C bond and optical bandgap were obtain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d Ultraviolet-Visible (UV-VIS ) spectrum, respectively.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C=C bond and optical bandgap, and the films deposited at a higher microwave power have a lower optical bandgap and a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al stability and optical Bandgap of Fluorinated Amorphous Carbon Fil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stability test and analysis of a 20-actuator b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被引量:3
2
作者 宁禹 周虹 +2 位作者 余浩 饶长辉 姜文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089-1095,共7页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adaptive mirrors i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surface flatness. In this paper, the thermal stability from 13℃ to 25℃ of a 20-actuator b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is tested by a Sh...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adaptive mirrors i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surface flatness. In this paper, the thermal stability from 13℃ to 25℃ of a 20-actuator b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is tested by a 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P-V of bimorph increases nearly linearly with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ratio is 0.11 μm/℃ and the major component of surface displacement is defocused, compared with which, astigmatism, coma and spherical aberration contribute very small. Beside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built up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thickness,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and Young's modulus of materials on thermal stability.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bimorph has the best thermal stability when the materials have the sam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And when the thickness ratio of glass to PZT is 3 and Young's modulus ratio is approximately 0.4, the surface instability behaviour of the bimorph manifests itself most sever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optics bimorph deformable mirror thermal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stability of magnetron sputtering Ge-Ga-S films 被引量:1
3
作者 Lei Niu Yimin Chen +1 位作者 Xiang Shen Tiefeng X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8期485-488,共4页
Ge-Ga-S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with mean coordination number(MCN)ranging from 2.46 to 2.94.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Ge-Ga-S films,including optical band gap,refractive index,and thickn... Ge-Ga-S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with mean coordination number(MCN)ranging from 2.46 to 2.94.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Ge-Ga-S films,including optical band gap,refractive index,and thickness,vary with the time of heat treat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opology model,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e-Ga-S thin films with components close to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 can form the most Ga-S bonds and Ga-S bonds,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Ge27.3Ga6.3S66.3(MCN=2.62)film are the most stable.This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in film phot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lcogenide thin films refractive index optical band gap thermal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系统中的自归零复合轴稳瞄系统
4
作者 刘小强 牛帅旭 +5 位作者 杨修林 王虎 杨永安 张蕙菁 柳井莉 赵子淳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6-353,共8页
针对传统复合轴稳瞄系统子轴运动范围较小、易积分饱和导致系统失效的问题,提出自归零复合轴稳瞄系统。在剖析传统复合轴稳瞄系统子轴易积分饱和致系统失效原由的基础上,提出主轴据强度函数随动子轴的自归零复合轴稳瞄系统,通过直观展... 针对传统复合轴稳瞄系统子轴运动范围较小、易积分饱和导致系统失效的问题,提出自归零复合轴稳瞄系统。在剖析传统复合轴稳瞄系统子轴易积分饱和致系统失效原由的基础上,提出主轴据强度函数随动子轴的自归零复合轴稳瞄系统,通过直观展示、理论分析及数学仿真软件仿真其在避免子轴积分饱和及增强系统抗扰特性方面的可行性及优势,并搭建试验平台开展试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在低频段,自归零复合轴稳瞄系统可在保证子轴扰动抑制能力的同时,大幅度增强系统的主轴扰动抑制能力,使主轴误差维持在较小值,避免子轴限位饱和。由此表明自归零复合轴稳瞄系统的可行性,及其在避免子轴限位饱和、维持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系统 稳瞄系统 复合轴 自归零 快速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钒智能热控涂层光学结构原理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范浩博 豆书亮 李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传统热控涂层发射率固定,难以满足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VO_(2)智能热控涂层具有无源自适应和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从VO_(2)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出发,通过分析VO_(2)智能热控涂层红外波段发射率调控机理,综述了... 传统热控涂层发射率固定,难以满足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VO_(2)智能热控涂层具有无源自适应和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从VO_(2)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出发,通过分析VO_(2)智能热控涂层红外波段发射率调控机理,综述了法布里-珀罗(F-P)谐振腔、超表面、光子晶体和纳米复合薄膜四种结构的VO_(2)智能热控涂层光学设计方法和研究进展,提取在工程应用中导致VO_(2)智能热控涂层的空间稳定性降低的关键因素,对VO_(2)智能热控涂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_(2) 智能热控涂层 金属-绝缘体相变 光学设计 空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像仪的光轴热稳定性仿真及拓扑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晶 董树林 +4 位作者 金宁 杨开宇 杨丹 徐曼 普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热成像仪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且自身发热量较大,容易导致热像仪光轴发生热偏移,严重影响其瞄准性能。为了提高红外热像仪的光轴热稳定性,以某型热像仪光轴敏感部件——折转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光轴变化情况... 热成像仪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且自身发热量较大,容易导致热像仪光轴发生热偏移,严重影响其瞄准性能。为了提高红外热像仪的光轴热稳定性,以某型热像仪光轴敏感部件——折转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光轴变化情况,并通过构建折转镜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以及试验测试系统,获得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的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仿真技术,以刚度最大化为设计目标,以体积分数为约束,对折转镜座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通过试验测试得出,优化设计的折转镜座的光轴高温偏移量由46.1″减小到25.5″,减小了44.7%,折转镜座的光轴低温偏移量由92.9″减小到51.0″,减小了45.1%,极大地提高了折转镜的光轴热稳定性。最后,将优化后的折转镜安装到某型热像仪中进行整机试验测试,热像仪整机的高温光轴偏移量由0.461 mrad减小到0.340 mrad,下降了26.2%,低温光轴偏移量由0.485 mrad减小到0.296 mrad,下降了39.0%,证明了仿真与拓扑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后续红外热像仪整机的轻量化设计与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拓扑优化 红外热像仪 折转镜 光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桁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崇岭 陈佳夷 +1 位作者 陈传志 陈金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共13页
近年来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以高像质、宽波段、大幅宽等特点,在开展空间科学探索、精细化对地观测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大口径望远镜的主承力结构、大型光学组件的支撑结构往往采用桁架结构,本文围绕实现桁架结构的超轻、超稳特性,从构... 近年来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以高像质、宽波段、大幅宽等特点,在开展空间科学探索、精细化对地观测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大口径望远镜的主承力结构、大型光学组件的支撑结构往往采用桁架结构,本文围绕实现桁架结构的超轻、超稳特性,从构型优化设计、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工艺、精确测量标定方法等方面,系统性梳理了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应用现状等,并探讨了空间桁架结构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望远镜 桁架结构 热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辐照下光学天线的像质研究
8
作者 李响 吴东宇 +4 位作者 孙梓庭 高亮 安岩 宋延嵩 董科研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8,共11页
离轴两反光学天线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起到改变光束直径的作用,而高功率激光加载下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光学天线的像质劣化,严重影响高功率激光系统的性能。为量化其影响效果,建立了离轴两反光学天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高功率激光作用环... 离轴两反光学天线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起到改变光束直径的作用,而高功率激光加载下所产生的热效应使光学天线的像质劣化,严重影响高功率激光系统的性能。为量化其影响效果,建立了离轴两反光学天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高功率激光作用环境,完成了激光加载下的瞬态热分析以及静力学分析,并得到离轴两反光学天线激光加载时间对波前劣化的影响关系。使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求解离轴主次镜的刚体位移,具体分析了各项刚体位移随加载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Zernike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完成了镜面的波面拟合,将拟合结果导入ZEMAX中,最终得到了该光学天线在平均功率为1 000 W,重频为0.2 Hz,入光直径为30 mm的激光加载300 s下的波前均方差为0.064 6λ。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使用较低功率(10 W)激光进行原理等效实验,结果表明光学天线在激光加载下实际波像差与模型仿真结果基本相符,偏差小于7.93%,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离轴两反天线在高功率激光加载下的像质劣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离轴两反光学天线 瞬态热分析 波像差 高能激光系统 激光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笼屉结构的机载高能激光系统光学中舱温度适应性研究
9
作者 李响 周晨 +5 位作者 朱永奇 董科研 高亮 安岩 席文强 刘玉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相较于车载、舰载设备,机载设备受体积及工作环境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针对机载设备的轻小型化要求,系统采用“光路堆叠”思想,提出笼屉式分层结构,实现了系统体积的要求。因光学中舱中包含精跟踪及主激光支路,温度变化时各支路间的光... 相较于车载、舰载设备,机载设备受体积及工作环境的限制,发展较为缓慢。针对机载设备的轻小型化要求,系统采用“光路堆叠”思想,提出笼屉式分层结构,实现了系统体积的要求。因光学中舱中包含精跟踪及主激光支路,温度变化时各支路间的光轴一致性难以保证,导致跟踪目标发生偏移,主激光支路无法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严重影响系统的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光学中舱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光学中舱在20±5℃情况下各镜片的变形。对镜片变形中影响光轴偏折的刚体位移进行提取计算,计算出单个镜片的偏转角度。根据反射棱镜安装误差理论对各支路间的光轴偏移量进行计算,分析精跟踪支路与主激光支路光轴一致性偏差。经过仿真分析,系统精跟踪支路与主激光支路光轴方位偏差为109.634μrad,俯仰偏差为132.952μrad。在实验室中进行25℃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精跟踪支路与主激光支路光轴方位偏差为104.019μrad,俯仰偏差为125.009μrad,与仿真结果误差分别为5.40%、6.35%,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系统 笼屉结构 稳态热分析 刚体位移 光轴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钉预紧力变化对热像仪光轴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10
作者 杨双权 董树林 +5 位作者 金宁 王子荣 杨开宇 李晶 杨丹 徐曼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6,共12页
热像仪工作环境中的冲击、振动载荷会导致热像仪光轴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成像质量。然而,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分析基于模态叠加法获得的线弹性可回复变形对热像仪光轴冲振稳定性的影响,忽视了螺纹连接预紧力这一类非线性因素产生的不可逆变形... 热像仪工作环境中的冲击、振动载荷会导致热像仪光轴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成像质量。然而,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分析基于模态叠加法获得的线弹性可回复变形对热像仪光轴冲振稳定性的影响,忽视了螺纹连接预紧力这一类非线性因素产生的不可逆变形造成的影响。为了探究螺纹连接预紧力对热像仪光轴振动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建立了螺纹连接的详细模型,并采用瞬态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振动导致螺纹连接预紧力减小的机理,仿真结果表明螺纹回转松动是导致预紧力减小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地,建立了螺纹连接等效模型分析了某型红外热像仪折转镜组螺钉预紧力变化对光轴偏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反射镜镜座安装螺钉预紧力的变化是影响光轴偏移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反射镜镜座安装螺钉预紧力的变化对第一反射镜偏移的影响,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误差在10%左右。最后基于螺纹连接详细模型从螺钉类型、螺纹接触面摩擦系数、支承面摩擦阻力、螺纹点胶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螺纹连接可靠性的措施,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螺纹连接可靠性来保证热像仪光轴振动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连接 光轴稳定性 振动 红外热像仪 折转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敏感器热稳定性地面验证技术
11
作者 孟小迪 王晓燕 +3 位作者 齐静雅 武延鹏 王艳宝 王苗苗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受空间复杂热环境影响,星敏感器姿态测量结果存在轨道周期的光轴热漂移低频误差,因此需对星敏感器进行热设计并进行热稳定性试验验证。文章提出星敏感器热稳定性试验总体方案,并建立热稳定性试验系统;依据航天器真空热环境试验规范,提... 受空间复杂热环境影响,星敏感器姿态测量结果存在轨道周期的光轴热漂移低频误差,因此需对星敏感器进行热设计并进行热稳定性试验验证。文章提出星敏感器热稳定性试验总体方案,并建立热稳定性试验系统;依据航天器真空热环境试验规范,提出星敏感器热稳定性试验判据与条件;针对试验系统误差提出控制方法并针对某型星敏感器开展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星敏感器光轴热漂移量为0.114(″)/℃,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试验验证了该星敏感器热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光轴热稳定 真空试验 低频误差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WO_(3)对碲酸盐玻璃热稳定性改善和Er^(3+)/Yb^(3+)掺杂碲钨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的研究
12
作者 陈安民 马飞云 +2 位作者 崔令江 张鹏 王传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为得到热稳定性能良好且高强度发光的碲酸盐玻璃,通过在TeO_(2)-ZnO-Na_(2)O系统中掺入WO_(3),以提高玻璃的抗析晶和热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碲酸盐玻璃的ΔT从不掺WO_(3)的110℃增加到了WO_(3)含量为20 mol%时的142℃。在热稳定性研... 为得到热稳定性能良好且高强度发光的碲酸盐玻璃,通过在TeO_(2)-ZnO-Na_(2)O系统中掺入WO_(3),以提高玻璃的抗析晶和热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碲酸盐玻璃的ΔT从不掺WO_(3)的110℃增加到了WO_(3)含量为20 mol%时的142℃。在热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研究了单掺Er^(3+)和Er^(3+)/Yb^(3+)共掺的碲钨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Er^(3+)/Yb^(3+)共掺条件下,Er^(3+)/Yb^(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了Er^(3+)离子对980 nm泵浦光的吸收效率,增强了1.5μm波段发光强度,最终得到了具有高强度1.5μm波段发光的Er^(3+)/Yb^(3+)共掺碲钨酸盐玻璃,初步证明共掺方式是实现1.5μm波段高强度发光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碲钨酸盐玻璃 光谱性能 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移动平台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稳定控制方法
13
作者 熊辉 李锐华 +10 位作者 刘海 阎歆婕 舒骏逸 郑婕 冯建伟 冯若涵 林宇 吴佳俊 林丹丹 宋治杭 张晋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4-645,共12页
基于移动平台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已成为新一代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主流趋势,小型化和轻量化是其高机动性的保证。载体运动姿态变化耦合的角速度扰动和系统内部力矩干扰将对其搭载的光电载荷视轴稳定控制带来严峻挑战,基于多轴多框架和高... 基于移动平台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已成为新一代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的主流趋势,小型化和轻量化是其高机动性的保证。载体运动姿态变化耦合的角速度扰动和系统内部力矩干扰将对其搭载的光电载荷视轴稳定控制带来严峻挑战,基于多轴多框架和高精度陀螺反馈控制相结合的传统视轴稳定方法已无法适用。本文针对两轴两框架移动平台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光电载荷视轴稳定控制,提出了基于平方PI和Luenberger扰动观测前馈的双速度闭环同阶串级控制方法。仿真和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单陀螺闭环和双速度闭环稳定控制方法,该稳定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载体运动低频扰动下的视轴稳定精度。1°/1 Hz扰动下,仿真稳定精度达到2.7817μrad,实验稳定精度达到35.85μrad。1°/2 Hz扰动下,仿真稳定精度达到38.199μrad,实验稳定精度达到119.1μrad。最终,利用本文提出的稳定控制方法,两轴两框架移动平台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有效克服了行进间载体运动姿态变化耦合的低频角速度扰动,实现了高平稳高动态的光电载荷视轴指向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平台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视轴稳定 同阶串级 平方PI 扰动观测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准测试系统光机热集成分析
14
作者 陈媛 王劲松 +1 位作者 王浩 张云川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5-1244,共10页
轴对准测试系统是一种应用大口径平行光管法来测量光轴平行性的重要仪器,系统焦距为4800mm,口径为600mm。在测试过程中,由于焦距长、口径大,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各元件的微小变形都会影响系统的成像质量及测试精度。因此,需要对该系统... 轴对准测试系统是一种应用大口径平行光管法来测量光轴平行性的重要仪器,系统焦距为4800mm,口径为600mm。在测试过程中,由于焦距长、口径大,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各元件的微小变形都会影响系统的成像质量及测试精度。因此,需要对该系统进行光机热集成分析。建立了轴对准测试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稳态温度场、温度梯度场下系统的热变形,利用Zernike多项式对热变形后的镜面进行面型拟合,将拟合系数导入光学设计软件,得到不同温度变化下对轴对准测试系统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稳态温度场下,在设计参数要求的温度范围内,光学系统波像差均小于λ/10(λ=632.8 nm),光轴平行性检测精度满足0.02 mrad;温度梯度场对系统影响更大,需将系统内外温差控制在±3℃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准测试系统 光机热集成分析 有限元分析 ZERNIKE多项式 面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热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1
15
作者 于善猛 刘巨 +3 位作者 杨近松 江帆 陈立恒 关奉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1-1525,共5页
针对某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光学系统和支撑结构的几何尺寸大、通光孔面积大、易产生较大的轴向和径向温度梯度特点,采用热隔离、热疏导及多分区温度补偿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热控设计。通过建立遥感器结构的热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I-DEAS/TM... 针对某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光学系统和支撑结构的几何尺寸大、通光孔面积大、易产生较大的轴向和径向温度梯度特点,采用热隔离、热疏导及多分区温度补偿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热控设计。通过建立遥感器结构的热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I-DEAS/TMG软件进行了轨道外热流、高低温稳态工况及瞬态工况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满足设计要求,研究方法及结果对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热分析和热设计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式空间光学遥感器 热设计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2,3-萘酞菁铅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贺春英 吴谊群 +2 位作者 宋瑛林 王玉晓 左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60-1365,共6页
以 1 ,8 -二氮杂双环 [5 .4 .0 ]+ -碳烯 -7(DBU)为催化剂合成了中心原子为重原子铅、环取代基为重原子溴的萘酞菁配合物四溴 -2 ,3-萘酞菁铅 [Pb Nc Br4],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热稳定性、光限幅特性及重原子对其光限幅特... 以 1 ,8 -二氮杂双环 [5 .4 .0 ]+ -碳烯 -7(DBU)为催化剂合成了中心原子为重原子铅、环取代基为重原子溴的萘酞菁配合物四溴 -2 ,3-萘酞菁铅 [Pb Nc Br4],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热稳定性、光限幅特性及重原子对其光限幅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该配合物在近红外区 (795~ 82 5 nm)有强吸收 (Q带 ) ,溴取代可使配合物 Q带略微蓝移 ,溶剂的极性对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有较大影响 .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气氛对其热稳定性有明显影响 ,其在 N2 气氛中的热稳定性明显比在 O2 气氛中的高 ;在 O2 气氛中为一步分解 ,在 N2 气氛中为多步分解 .标题配合物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限幅特性 ,在高线性透射率 88%时的限幅阈值为 1 4 8m J/ cm2 ,限幅幅值为 332 m J/ cm2 ,损伤阈值约为 3J/ cm2 ,其光限幅特性明显优于光限幅新材料 C60 (透射率 70 %时 ,限幅阈值大于 2 4 0 m J/ cm2 ) .重原子铅和溴可显著优化材料的非线性光限幅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2 3-萘酞菁铅 合成 性质 热稳定性 光限幅特性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含氟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孝华 裴响林 +2 位作者 梅媚 刘婵娟 韦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7-151,共5页
通过分子设计制备一种新型二胺单体3,3'-二异丙基-4,4'-二氨基二苯基-4″-氟苯基甲烷(PAFM)及新型可溶性含氟聚酰亚胺薄膜材料(FPIs)。研究表明,聚合物溶解性能显著,能较好溶于常规有机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 通过分子设计制备一种新型二胺单体3,3'-二异丙基-4,4'-二氨基二苯基-4″-氟苯基甲烷(PAFM)及新型可溶性含氟聚酰亚胺薄膜材料(FPIs)。研究表明,聚合物溶解性能显著,能较好溶于常规有机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亚砜(DMSO)、N-甲基吡诺烷酮(NMP)、四氢呋喃(THF)和丙酮;耐热性能突出,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73℃,氮气中10%热失重温度在470℃以上;光学性能优良,截止波长低于322 nm,波长大于466 nm范围内透过率都在80%以上;疏水性能优异,接触角超过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酰亚胺 可溶性 热稳定性 光学透明性 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光学元件环境热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军伟 冯斌 +2 位作者 周忆 王时龙 向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95-1298,共4页
讨论了靶场光学元件在环境热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分析理论和数学描述,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靶场反射镜的模型,用靶场实测环境温度变化作为载荷,计算得到了反射镜在靶场温度变化0.3℃时,垂直镜面方向的变形及其在平行于镜面平面内... 讨论了靶场光学元件在环境热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分析理论和数学描述,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靶场反射镜的模型,用靶场实测环境温度变化作为载荷,计算得到了反射镜在靶场温度变化0.3℃时,垂直镜面方向的变形及其在平行于镜面平面内的转角漂移。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温控条件下,光学元件在环境热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并计算了几种环境温度变化下反射镜的变形和转角漂移。初步的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变化与反射镜的转角漂移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 大口径光学元件 热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轴四框架机载光电平台稳定原理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吕宏宇 金刚石 高旭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讨论了两轴四框架光电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根据各框架转轴坐标旋转关系,利用转移矩阵,建立了各框架的运动学耦合方程;并对载机扰动在平台框架间的运动耦合补偿进行了分析,推导出速率稳定回路中电机的偏转输出速率;进而给出了内外框架的... 讨论了两轴四框架光电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根据各框架转轴坐标旋转关系,利用转移矩阵,建立了各框架的运动学耦合方程;并对载机扰动在平台框架间的运动耦合补偿进行了分析,推导出速率稳定回路中电机的偏转输出速率;进而给出了内外框架的控制原理框图;为高精度机载吊舱的稳定控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轴四框架 光电平台 速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场、应力场对光学电压传感器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霞 徐雁 叶妙元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4-526,533,共4页
以锗酸铋(BGO)晶体为传感材料,分析了由温度、SF6气体产生的温度场、应力场对晶体光学性质的影响,得到了温度场、应力场对光学电压传感器性能影响的规律,即由温度场产生的热光效应和在均匀状态下的SF6气体压应力对传感器性能没有影响。... 以锗酸铋(BGO)晶体为传感材料,分析了由温度、SF6气体产生的温度场、应力场对晶体光学性质的影响,得到了温度场、应力场对光学电压传感器性能影响的规律,即由温度场产生的热光效应和在均匀状态下的SF6气体压应力对传感器性能没有影响。但由温度变化在晶体内产生的热应力引起的双折射相位延迟,却叠加在电光效应相位延迟上,且随温度变化,对传感器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最后给出了传感器受温度影响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电压传感器 稳定性 热光效应 热应力 弹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