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气候作用下户外人体局部热舒适研究——基于湿热地区的纵向实验分析
1
作者 周志强 焦冉 董靓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98,共6页
在湿热地区厦门开展户外热舒适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季节下人体各躯体部位的热感觉与热舒适特征,分析微气候因子对人体局部热舒适的影响。实验受试者按照既定流程在同一地点进行多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收集了热环境数据与热舒适问卷,分析了... 在湿热地区厦门开展户外热舒适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季节下人体各躯体部位的热感觉与热舒适特征,分析微气候因子对人体局部热舒适的影响。实验受试者按照既定流程在同一地点进行多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收集了热环境数据与热舒适问卷,分析了不同季节下户外热环境与人体整体、局部热舒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季人体整体和局部中性温度均高于冬季;2)在偏热环境下,面部与颈部具有较高的热敏感性,而在偏冷环境下则是背部与上肢;3)夏季面部、颈部热感觉对整体热舒适度的影响最大,而在冬季则是胸部和背部;4)气温和辐射是影响热感觉的主要气象因子,但对局部热感觉的影响程度则存在差异;5)夏季热环境比冬季更容易令人感到不适,在太阳直射下的夏季热环境更加恶劣。最后,基于实验结论,提出了针对湿热地区人体局部热舒适的景观设计与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户外热环境 局部热舒适 热感觉投票(t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采暖空调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时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百战 雷丹妮 +1 位作者 刘红 谈美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135-4141,共7页
为了分析非采暖空调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时变特征,以在校健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在全年4个季节里开展人体热舒适生理实验测试,记录主要热环境参数,研究人体客观生理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vSC)、测点皮肤温度(tskin)、整体热感觉投票(TSV)... 为了分析非采暖空调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时变特征,以在校健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在全年4个季节里开展人体热舒适生理实验测试,记录主要热环境参数,研究人体客观生理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vSC)、测点皮肤温度(tskin)、整体热感觉投票(TSV)以及局部热感觉投票(TSVlocal)随停留时间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季节里,vSC,tskin和TSV的时变特征具有一致性;在冬季和过渡季节(春季和秋季),vSC和tskin随停留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下降量在冬季最大,过渡季节次之,而在夏季vSC和tskin仅在微小范围内波动;TSV和TSVlocal的时变特征均在冬季最显著,夏季和过渡季节基本在舒适范围内波动。这说明停留时间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1个重要因素;为满足室内人员健康舒适的热环境的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并为生理指标的测试延迟时间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觉投票(tsv)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vSC) 测点皮肤温度(tskin)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温度的太阳辐射影响下冬季室内人体热舒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国丹 李传锐 +3 位作者 胡松涛 陈晓伟 王志欣 滕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0-456,共7页
该文在青岛某办公楼进行现场实测,研究冬季太阳辐射对坐姿人体皮肤温度和热感觉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到照射时,左大腿皮肤温度上升3.3℃,左上臂皮肤温度上升2℃。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人体显热散热量,得到人体各部位与整体的等效温度,给出... 该文在青岛某办公楼进行现场实测,研究冬季太阳辐射对坐姿人体皮肤温度和热感觉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到照射时,左大腿皮肤温度上升3.3℃,左上臂皮肤温度上升2℃。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人体显热散热量,得到人体各部位与整体的等效温度,给出了太阳辐射影响下的等效温度热舒适区,对于高源强太阳辐射下的室内热环境标准及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太阳辐射 热感觉 室内热环境 等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