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灭火防护服轻量化设计与表征
1
作者 李永海 钱志敏 +1 位作者 闫金刚 文美莲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5,共6页
为了在危险、复杂的城市灭火环境下,提高消防员救援效率,灭火防护服需要轻量化。在保证防护服热防护性能(TPP)不小于1 467 kW·s/m^(2)(XF 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要求)的前提下,开展防护服轻量化研究。灭火防护服面料组合外... 为了在危险、复杂的城市灭火环境下,提高消防员救援效率,灭火防护服需要轻量化。在保证防护服热防护性能(TPP)不小于1 467 kW·s/m^(2)(XF 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要求)的前提下,开展防护服轻量化研究。灭火防护服面料组合外层采用表层/底层六边形结构连接芳纶双层织物,面密度220 g/m^(2);防水透气层为聚酰亚胺-PTFE膜织物,面密度为110 g/m^(2);舒适层为芳纶/阻燃粘胶(50/50)混纺织物,面密度小于130 g/m^(2)。所研发的面料组合的强力、阻燃性能符合XF 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规范相应要求。并比较了所研发灭火防护服面料组合与我国消防员现装备灭火防护服面料组合的热防护性能、面密度、厚度值。采用新研发面料组合制作的灭火防护服单件质量为2.47 kg,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防护服 热防护性能 聚酰亚胺 面料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行为研究
2
作者 陈焕勇 姚志安 +5 位作者 贾帅德 康大伟 闵亮 李佳 孟庆坤 戚继球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针对桥梁缆索防火需求,以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和玄武岩纤维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和乙醇超临界干燥制备出三种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并探索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湿热老化测试中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湿热老化测试... 针对桥梁缆索防火需求,以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和玄武岩纤维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和乙醇超临界干燥制备出三种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并探索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湿热老化测试中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湿热老化测试前三种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纤维和基体都结合良好,气凝胶均匀填充在纤维组成的骨架中。在温度为60℃湿度为90%的湿热老化测试180天后,部分纤维从气凝胶中脱出,导致气凝胶块体发生破碎。湿热老化测试180天后,玻璃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和玄武岩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分别下降4.9%、11.7%、10.3%,而热导率分别升高5.6%、9.2%、8.4%。基于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的衰减以及Hallberg Peck模型,建立自然环境下湿热老化寿命预测方程。以广州地区作为服役环境,并以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的衰退均不超过10%作为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失效标准,玻璃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和玄武岩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在自然环境下的湿热老化寿命分别为18.7年、10.4年和11年。研究表明,三种气凝胶复合材料均可在桥梁潮湿环境中长期服役,在桥梁缆索火灾防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防火 气凝胶复合材料 湿热老化 抗拉强度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燃烧假人的阻燃服装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姗姗 李文川 +2 位作者 唐孔科 丁文芳 马艳柳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1,共4页
燃烧假人是评价阻燃服整体热防护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关注度日益提高。介绍了阻燃服热防护性能评价方式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与燃烧假人相关的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并设计了相关试验,验证了穿着内衣会提高阻燃服的防护性能,通过使用不同... 燃烧假人是评价阻燃服整体热防护性能的重要手段,其关注度日益提高。介绍了阻燃服热防护性能评价方式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了与燃烧假人相关的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并设计了相关试验,验证了穿着内衣会提高阻燃服的防护性能,通过使用不同的燃烧假人进行测试,发现得到的数据偏差较大,进而探讨了轰燃测试设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假人 阻燃服 热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防火用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制备及抗火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庆坤 贾帅德 +8 位作者 康大伟 倪雅 康壮苏 隋艳伟 委福祥 肖彬 闵亮 张太科 戚继球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5-1153,共9页
针对桥梁缆索防火需求,以玄武岩纤维、玄武岩—高硅氧复合纤维和高硅氧纤维为基体,制备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探索复合材料保护下的缆索模型在烃类火中的温度响应特征,研究复合材料在燃烧试验前后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力学性能和热... 针对桥梁缆索防火需求,以玄武岩纤维、玄武岩—高硅氧复合纤维和高硅氧纤维为基体,制备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探索复合材料保护下的缆索模型在烃类火中的温度响应特征,研究复合材料在燃烧试验前后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力学性能和热导率的演化。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气凝胶均匀填充在纤维骨架中,纤维气凝胶结合良好。玄武岩纤维在高温火焰中发生晶化和软化,导致纤维骨架坍塌和气凝胶破碎,缺乏纤维支撑的气凝胶在高温下孔隙坍塌且颗粒长大。因此,玄武岩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在高温火焰暴露后力学和隔热性能大幅衰退。高硅氧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纤维与气凝胶产生协同隔热效应,气凝胶可以保护纤维不发生晶化,而纤维完整骨架可以降低SiO_(2)气凝胶的热辐射作用,使气凝胶孔隙和颗粒尺寸在高温火焰中保持稳定。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赋予高硅氧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其燃烧前后的抗拉强度和热导率分别为0.736 MPa和0.0205 W·m^(-1)·K^(-1),0.560 MPa和0.0229 W·m^(-1)·K^(-1)。采用10mm厚的高硅氧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对缆索模型进行防火保护,在1100℃的烃类火中燃烧120min后,缆索模型表面仅有259℃,该气凝胶复合材料呈现出优异的抗火隔热性能,有望应用于桥梁防火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防火 气凝胶复合材料 纤维 烃类火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消防灭火防护服织物系统辐射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浩 刘飞 王云仪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现阶段消防灭火服热防护性能评估中,对水分影响的考虑不足。为研究水分在不同织物层中对其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差异,在低热辐射暴露下,分别在外层、舒适层、外层与舒适层设置不同含水量水平,分别针对直接热暴露、包含热暴露与蓄热释放全程... 现阶段消防灭火服热防护性能评估中,对水分影响的考虑不足。为研究水分在不同织物层中对其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差异,在低热辐射暴露下,分别在外层、舒适层、外层与舒适层设置不同含水量水平,分别针对直接热暴露、包含热暴露与蓄热释放全程两种情形进行试验测评。研究发现,无论是直接热暴露还是综合考虑蓄热释放的作用,增加外层织物水分含量有利于提升多层织物整体热防护能力,且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大而上升;舒适层织物润湿则会削弱多层织物整体热防护能力,提高舒适层的吸湿排汗能力,保持其干燥是保持灭火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手段之一。外层与舒适层同时润湿时,二者之间呈现交互影响,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多层织物系统 热防护性能 热蓄积 二度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复合材料在干式潜水服内胆隔热性能提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亮 俞旭华 +4 位作者 刘文武 李慈 方以群 李俊 徐佳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188,共8页
为提升干式潜水服内胆的隔热性能,并探究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潜水服内胆中的水下应用潜力。选择絮片型、发泡型及非织造布型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绗缝工艺技术模拟材料在水下的受压状态,研究其在压缩状态下的隔热性能,然后,制作潜水服内胆,... 为提升干式潜水服内胆的隔热性能,并探究气凝胶复合材料在潜水服内胆中的水下应用潜力。选择絮片型、发泡型及非织造布型气凝胶复合材料,采用绗缝工艺技术模拟材料在水下的受压状态,研究其在压缩状态下的隔热性能,然后,制作潜水服内胆,通过暖体假人实验及真人水下实验测试其隔热性能。结果表明,絮片型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水下适用性优于絮片型新雪丽棉;发泡型及非织造布型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热阻受压强影响小,也较适用于水下环境;在真人实验过程中,潜水员的核心温度始终大于37℃,证明所研制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内胆具有良好的水下隔热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受压环境下防护服隔热材料的应用方法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潜水服 气凝胶复合材料 隔热内胆 隔热性能 水下保暖 防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和纳米TiO_(2)填充水性聚氨酯改性聚酰亚胺在电弧防护上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夏翔 路兴帅 +5 位作者 魏迪 胡媛媛 李忠宇 程百儒 段雄英 廖敏夫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97,共7页
为探究涂层改性的聚酰亚胺织物的防电弧性能,本研究使用水性聚氨酯为基体,分别制备了以SiO_(2)气凝胶为填料的阻隔型隔热涂料和以TiO_(2)为填料的反射型隔热涂料。分别将两种涂料涂敷在聚酰亚胺织物上,考察在故障电弧作用下,填料添加量... 为探究涂层改性的聚酰亚胺织物的防电弧性能,本研究使用水性聚氨酯为基体,分别制备了以SiO_(2)气凝胶为填料的阻隔型隔热涂料和以TiO_(2)为填料的反射型隔热涂料。分别将两种涂料涂敷在聚酰亚胺织物上,考察在故障电弧作用下,填料添加量和基体对聚酰亚胺织物热防护性能和破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酰亚胺织物的热防护性能随填料添加量增加而提升,添加6%的SiO_(2)和6%的TiO_(2)隔热涂层分别使聚酰亚胺热防护性能提高了34.79%和21.78%;水性聚氨酯基体对聚酰亚胺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无影响,但使其破裂性能提升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隔聚酰亚胺 电弧防护 热防护性能 破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防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项舒琪 卢业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为分析热防护材料领域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文章采用信息可视化、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30年(1993年1月—2023年6月)热防护材料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绘制可视化信息图谱,对发... 为分析热防护材料领域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文章采用信息可视化、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30年(1993年1月—2023年6月)热防护材料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绘制可视化信息图谱,对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和机构、研究方向、核心作者、关键词等元素逐一进行分析,剖析热防护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结果显示,美国、中国为主要研究国家,在该领域居重要地位;LI J(Li Jun)、SONG G W(Song Guowen)、SU Y(Su Yun)、LU Y H(Lu Yehu)、王云仪、朱方龙等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在热应激、热防护服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热防护服的热防护性与传热机制、人体的热生理与热舒适为活跃的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相变材料、气凝胶、形状记忆织物、蜂窝夹芯织物、三维间隔织物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材料,新型热防护材料的研发、服装内部结构的优化是未来研究中有效应对热应激的解决方法,是兼顾热防护服的热防护与热舒适平衡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材料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热应激 热舒适 热防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火防护服3层组合试样的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海 韩月芬 +1 位作者 李慧峰 文美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多为外层、防水透气层、舒适层3层织物制作,3层组合试样的质量和防护服质量直接相关。为了增强3层组合试样的热防护性能,实现灭火防护服轻量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试织了芳纶双层织物和玄武岩/阻燃粘胶包覆织物,试制...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多为外层、防水透气层、舒适层3层织物制作,3层组合试样的质量和防护服质量直接相关。为了增强3层组合试样的热防护性能,实现灭火防护服轻量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试织了芳纶双层织物和玄武岩/阻燃粘胶包覆织物,试制了芳纶双层包覆聚四氟乙烯(PTFE)膜织物。选择2种舒适层织物和1种轻量防水透气层材料,制成不同组合试样并进行热防护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层组合试样经热防护性能测试后,玄武岩/阻燃粘胶包覆织物组织基本完整,防水透气层的PTFE膜炭化、损毁,防水性能缺失;芳纶双层织物做外层,芳纶混纺凹凸织物为舒适层的组合试样TPP值达1495.2 kW·s/m^(2),试样厚度大于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防护服 热防护性能值 Stoll曲线 凹凸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材料的烧蚀性能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莫瀚 李文光 王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4-1391,共8页
针对碳化材料烧蚀性能参数测量难度大的问题,对基于优化算法的烧蚀性能参数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一维连续模型描述碳化烧蚀材料的内部热响应情况,与公开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各测量点计算误差均小于15%。采用基函数表征法对材料碳... 针对碳化材料烧蚀性能参数测量难度大的问题,对基于优化算法的烧蚀性能参数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一维连续模型描述碳化烧蚀材料的内部热响应情况,与公开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各测量点计算误差均小于15%。采用基函数表征法对材料碳化前后的比热容和导热率进行表征,基函数选取为切比雪夫多项式。根据PICA材料的温度测试试验数据,对材料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和基函数的待定系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辨识,将辨识得到的材料烧蚀性能参数代入一维连续模型中进行计算,与验证工况下的试验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得到的温度曲线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材料 烧蚀性能 参数辨识 优化算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化学防护服用多层膜面料的阻燃性能和热防护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俊胜 金星 +1 位作者 张杰 商珂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9-392,共4页
以芳纶织物、聚酯织物和腈纶织物为骨架层,聚烯烃膜为成型层,聚卤代烯烃膜为阻隔层,试制高等级化学防护服用多层膜面料。采用电子织物强力机、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和热防护性能测试仪,研究织物种类及聚烯烃母粒和阻燃剂种类对多层... 以芳纶织物、聚酯织物和腈纶织物为骨架层,聚烯烃膜为成型层,聚卤代烯烃膜为阻隔层,试制高等级化学防护服用多层膜面料。采用电子织物强力机、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和热防护性能测试仪,研究织物种类及聚烯烃母粒和阻燃剂种类对多层膜面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燃烧行为和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芳纶织物和聚酯织物为骨架层的多层膜面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以B/C型聚烯烃母粒和Y型阻燃剂为原料的多层膜面料具有更高的阻燃性能;以腈纶织物为骨架层的多层膜面料具有更低的热释放和较高的残炭含量,但是由于在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熔融现象,其热防护性能较差。综上,以芳纶织物为骨架层,C型母粒和Y型阻燃剂制备的聚烯烃膜为成型层,试制的多层膜面料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级化学防护服 多层膜面料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热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消防服舒适层面料热湿舒适性评价
12
作者 祝学薇 师云龙 +1 位作者 张健 钱晓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1-1736,共6页
为了解和评价消防服舒适层面料的热湿舒适性,并为其设计研发提供参考,对现役消防服常用的6种舒适层面料进行热湿舒适性测试,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分析对6种消防服舒适层面料的综合热湿舒适性进行评价,分析每种因素对舒适性的影... 为了解和评价消防服舒适层面料的热湿舒适性,并为其设计研发提供参考,对现役消防服常用的6种舒适层面料进行热湿舒适性测试,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分析对6种消防服舒适层面料的综合热湿舒适性进行评价,分析每种因素对舒适性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隆起管状结构,成分为进口原液芳纶+高性能阻燃纤维,经密375根/10 cm,纬密490根/10 cm,面密度140 g/m^(2),厚度为1.79 mm的面料热湿舒适性综合性能最好,近优度为0.958,最接近1。面料的8种测试指标中透气性对热湿舒适性的影响最大,8种测试指标对近优度的关联度数值在0.8左右,相差不大。消防服舒适层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主要与织物组织结构、紧密度、厚度及面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服 热湿舒适性 灰色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 舒适层面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嵌段有机硅防热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仁奎 王国庆 +4 位作者 朱小飞 王兆良 王程豪 施永伟 李琳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4-700,共7页
面向未来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需求,为解决有机硅防热涂层在气动热条件下易粉化剥蚀的问题,开展了多元嵌段有机硅防热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基于树脂分子结构创新的思路,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嵌段结构的有机硅树脂,制备出了适用于高热流环境的... 面向未来高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需求,为解决有机硅防热涂层在气动热条件下易粉化剥蚀的问题,开展了多元嵌段有机硅防热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基于树脂分子结构创新的思路,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嵌段结构的有机硅树脂,制备出了适用于高热流环境的有机硅防热涂层,并采用FT-IR、TG、SEM-EDS、电弧风洞试验等微观和宏观手段分别对树脂基体和涂层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此外,通过对多元嵌段有机硅涂层高温下的烧蚀产物研究,分析了高温下涂层材料微结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多元嵌段有机硅树脂纯度较高、热稳定性较好,在1000℃氮气环境下的质量保留率为55.97%;以此为基体的防热涂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密度、伸长率、热导率三项关键指标分别为0.70~0.72 g/cm^(3)、16%~25%、0.05~0.06 W/(m·K)(20℃);在最高1044℃、310 s的风洞烧蚀条件下,涂层表面陶瓷化效果显著,无烧蚀后退,验证了由表及里分别为瓷化层、热解层、原始层的有机硅防热涂层烧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嵌段 有机硅树脂 防热涂层 性能评价 烧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员灭火防护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烨 王俊胜 +4 位作者 金星 王宏阳 鹿超 陈晓铮 夏建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6-1646,共11页
在当前自然灾害增多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火灾事故愈发频繁,合理使用灭火防护装备,对于保护一线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和提高救援效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过去10余年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消防头盔、灭火防护头套、呼吸防护装备、消防手... 在当前自然灾害增多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火灾事故愈发频繁,合理使用灭火防护装备,对于保护一线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和提高救援效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过去10余年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消防头盔、灭火防护头套、呼吸防护装备、消防手套和灭火防护靴等灭火防护装备的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灭火防护服各层面料中新材料的应用以及结构设计上的创新研究。总结分析了现有消防员灭火防护装备厚重、透气性不佳、舒适性差等问题,以及极端环境下防护装备缺乏、装备在智能化、集成化和兼容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从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装备人机工效学、实景模拟评价方法、标准化和退役后循环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消防员灭火防护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火防护装备 隔热性能 功能材料 防火材料 舒适性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辐射热下高性能纤维阻燃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希文 刘海 +2 位作者 吕欢 郭晶 陈明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9,共6页
针对阻燃织物在高辐射热量暴露下热防护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失的问题,研究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单层及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混配织造的双层织物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40 kW/m^(2... 针对阻燃织物在高辐射热量暴露下热防护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失的问题,研究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单层及芳纶1313、芳纶1414、聚酰亚胺混配织造的双层织物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40 kW/m^(2)辐射热通量下的热防护性能及20 kW/m^(2)热通量作用后的断裂强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单、双层织物均有较好的阻燃性能;芳纶1313织物在260℃下尺寸变化率5%左右,其他织物的尺寸变化率均在1.5%以内;在辐射热40 kW/m^(2)的热通量下,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与材料的耐温和织物结构有较大的关系,热分解温度较高的芳纶1414、PBO、聚酰亚胺材料经辐射热作用后的断裂强力损失率小于10%;当芳纶1313/聚酰亚胺/芳纶1414(20/30/50)双层织物接结纱间隔为1.2 cm×1.2 cm,且表里层密度配比达到1.6∶1时,具有较好的辐射热防护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 织物组织结构 热防护性能 热稳定性能 阻燃性能 透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防护手套关键性能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于东兴 李志昕 +1 位作者 霍明帅 夏建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8-1663,共6页
为全面评价消防防护手套的热防护性能、抓握力与灵活性等关键性能,定量分析防护手套对手部防护能力和活动能力造成的影响,更好地提升消防防护手套的评价技术,文章综述了近年消防防护手套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回顾和分析国内外标准... 为全面评价消防防护手套的热防护性能、抓握力与灵活性等关键性能,定量分析防护手套对手部防护能力和活动能力造成的影响,更好地提升消防防护手套的评价技术,文章综述了近年消防防护手套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回顾和分析国内外标准试验方法和相关要求、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得出了针对消防防护手套热防护性能、抓握力和灵活性等关键性能的主要技术进展,梳理了目前仍需解决的防护手套评价技术的难点问题,明确了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下一代手部防护装备的开发,为我国消防装备领域消防手套评价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防护手套 热防护性能 抓握力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防火服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张希文 樊争科 +4 位作者 金星 刘海 吕欢 郭晶 王俊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针对森林防火服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能不足,对不同纤维配比、单位面积质量、单层、双层及涂层织物进行系统性的辐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研究,并测试了试样的阻燃性能、辐射热防护性能、透湿性能、透气性能、湿阻与热阻。结果表明,... 针对森林防火服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能不足,对不同纤维配比、单位面积质量、单层、双层及涂层织物进行系统性的辐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研究,并测试了试样的阻燃性能、辐射热防护性能、透湿性能、透气性能、湿阻与热阻。结果表明,森林防火服织物的辐射热防护性能受原材料、织物结构及厚度的影响,双层织物结构因织缩不同,产生的气腔可有效地提升辐射热防护值。双层织物热阻与湿阻大于单层织物,但透气、透湿性能优于单层织物;湿阻、热阻与织物的厚度、气腔大小成正相关;阻燃硅胶涂层能显著提升织物的热防护值,但舒适性差。在轻量化森林防火服织物设计中要注重辐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服织物 热防护性能 透气率 舒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O_(2)气凝胶的消防机器人一体化防火隔热结构设计优化
18
作者 王潇 王磊 +1 位作者 刘天奇 张国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1127,1137,共7页
围绕消防机器人工作时机体外表面热防护问题,建立以SiO_(2)气凝胶为隔热材料的一体化热防护结构。通过设置热防护结构传热模型,利用ANSYS软件模拟计算一体化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以此分析防火隔热性能和传热机理;并对不同的隔热... 围绕消防机器人工作时机体外表面热防护问题,建立以SiO_(2)气凝胶为隔热材料的一体化热防护结构。通过设置热防护结构传热模型,利用ANSYS软件模拟计算一体化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以此分析防火隔热性能和传热机理;并对不同的隔热材料进行比较,使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方法对一体化热防护结构进行敏感性分析,在满足约束的前提下选用遗传算法对结构进行厚度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以SiO_(2)气凝胶作为隔热材料相比于其他隔热材料,防火隔热性能更好。其与隔热性能比较接近的玻璃纤维相比,同一厚度下隔热能力提升57%,同时面密度和厚度优化分别增加了9.1%和8.3%,且机体结构冷面温度最大值降低56.5%,一体化热防护结构防火隔热性能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热防护结构 隔热性能分析 最优拉丁超立方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服多层织物系统的组合构成与性能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俊 王云仪 +2 位作者 张向辉 王晓琼 韩嘉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0-415,共6页
消防服需要具备热防护性等各种功能,从材料构成角度取决于其使用的各层织物及组合方式.为求解消防服的多层织物系统具有最佳性能的配伍组合问题,提出了两步法进行筛选:首先测评各组份织物的基本性能;其次对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各层织物... 消防服需要具备热防护性等各种功能,从材料构成角度取决于其使用的各层织物及组合方式.为求解消防服的多层织物系统具有最佳性能的配伍组合问题,提出了两步法进行筛选:首先测评各组份织物的基本性能;其次对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各层织物按正交表设计的组合方案进行整体性能测评.以国内消防服产品常用织物为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多层织物组合系统的整体热防护性能(TPP)值与其厚度、面密度、燃烧前后质量损失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服 标准 tpp(整体热防护性能) 隔热性能 透水蒸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防护服织物性能与综合防护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红燕 吴宣润 +1 位作者 张渭源 杨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61,71,共4页
以13种可用于热防护服外层的阻燃织物为试样,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热防护性能实验测试织物的TPP值,并计算燃烧前后的质量损失。用SPSS软件研究分析单层织物燃烧前后质量损失、厚度、面密度对其综合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织物燃... 以13种可用于热防护服外层的阻燃织物为试样,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热防护性能实验测试织物的TPP值,并计算燃烧前后的质量损失。用SPSS软件研究分析单层织物燃烧前后质量损失、厚度、面密度对其综合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织物燃烧前后质量损失对其热防护性影响不大,织物厚度、面密度与TPP值之间均有线性正相关关系,但面密度对热防护性的影响没有厚度对热防护性的影响显著。并在TPP值与厚度之间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综合热防护值 质量损失 S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