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色素(hydroxynaphthoquinone of Arnebia euchroma,HNP)原料及HNP胶束(HNP micelles,M-HNP)的稳定性。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HNP各成分的含量,并以其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光照、金属离子、酸碱及温度对HNP原料...对比研究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色素(hydroxynaphthoquinone of Arnebia euchroma,HNP)原料及HNP胶束(HNP micelles,M-HNP)的稳定性。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HNP各成分的含量,并以其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光照、金属离子、酸碱及温度对HNP原料和M-HNP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温度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光照、Mg^(2+)、Fe^(3+)、碱、温度对HNP各成分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且M-HNP的稳定性优于HNP原料。M-HNP中HNP各成分k值均小于HNP原料,Ea、ΔH值均大于HNP原料,HNP各成分的稳定性依次为乙酰紫草素>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异戊酰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由此可知将HNP包载于聚合物纳米胶束中,可明显提高HNP的稳定性,但注意在制备和储存HNP原料及M-HNP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含镁和铁的金属容器,并在低温避光条件下储存。展开更多
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性黏度[η]均降低。用牛顿幂律方程描述溶液的流体行为,果胶溶液是剪切稀化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低质量浓度时,微波处理对溶液的流体行为影响最大。根据特性黏度对样品进行反应动力学拟合,发现果胶的微波降解遵循反应一级动力学,在质量浓度0.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快,质量浓度1.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慢。经与沸水浴无微波的空白组对比,发现微波降解果胶的过程还存在非热效应。展开更多
文摘对比研究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色素(hydroxynaphthoquinone of Arnebia euchroma,HNP)原料及HNP胶束(HNP micelles,M-HNP)的稳定性。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HNP各成分的含量,并以其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光照、金属离子、酸碱及温度对HNP原料和M-HNP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温度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光照、Mg^(2+)、Fe^(3+)、碱、温度对HNP各成分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且M-HNP的稳定性优于HNP原料。M-HNP中HNP各成分k值均小于HNP原料,Ea、ΔH值均大于HNP原料,HNP各成分的稳定性依次为乙酰紫草素>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异戊酰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由此可知将HNP包载于聚合物纳米胶束中,可明显提高HNP的稳定性,但注意在制备和储存HNP原料及M-HNP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含镁和铁的金属容器,并在低温避光条件下储存。
文摘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性黏度[η]均降低。用牛顿幂律方程描述溶液的流体行为,果胶溶液是剪切稀化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低质量浓度时,微波处理对溶液的流体行为影响最大。根据特性黏度对样品进行反应动力学拟合,发现果胶的微波降解遵循反应一级动力学,在质量浓度0.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快,质量浓度1.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慢。经与沸水浴无微波的空白组对比,发现微波降解果胶的过程还存在非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