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加工过程中蔬菜叶绿素的降解及护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龙洋洋 雷宇洁 +3 位作者 马小云 闵甜甜 赵婷 岳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94,共10页
叶绿素提供蔬菜的绿色色泽,具有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和抗癌生物活性功能,但它在热加工过程中不稳定,易分解而失去活性,影响蔬菜的颜色和营养品质。在植物体内,叶绿素主要通过脱镁叶绿酸氧化酶途径降解,有酚类物质存在时,会在叶绿素-... 叶绿素提供蔬菜的绿色色泽,具有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和抗癌生物活性功能,但它在热加工过程中不稳定,易分解而失去活性,影响蔬菜的颜色和营养品质。在植物体内,叶绿素主要通过脱镁叶绿酸氧化酶途径降解,有酚类物质存在时,会在叶绿素-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氧化降解。而在热加工过程中,叶绿素通过酶促反应及非酶促反应降解,非酶促反应包括热造成的细胞结构破坏及热诱导的化学降解反应。此外,热加工过程中,温度、pH值、氧气浓度及加工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叶绿素的降解。为防止叶绿素的降解,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其进行护色处理,其护色机理包括钝化酶活性、金属离子增强叶绿素稳定性、促进叶绿素聚集体的形成以及提高抗氧化性。本文对热加工过程中蔬菜叶绿素的降解途径以及动力学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护色技术及护色机理进行梳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叶绿素 降解路径 护色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色素原料和胶束的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郑亚丽 高鹏 +2 位作者 王娟 朱金芳 杨金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50-62,共13页
对比研究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色素(hydroxynaphthoquinone of Arnebia euchroma,HNP)原料及HNP胶束(HNP micelles,M-HNP)的稳定性。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HNP各成分的含量,并以其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光照、金属离子、酸碱及温度对HNP原料... 对比研究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色素(hydroxynaphthoquinone of Arnebia euchroma,HNP)原料及HNP胶束(HNP micelles,M-HNP)的稳定性。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HNP各成分的含量,并以其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光照、金属离子、酸碱及温度对HNP原料和M-HNP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温度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光照、Mg^(2+)、Fe^(3+)、碱、温度对HNP各成分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且M-HNP的稳定性优于HNP原料。M-HNP中HNP各成分k值均小于HNP原料,Ea、ΔH值均大于HNP原料,HNP各成分的稳定性依次为乙酰紫草素>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异戊酰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由此可知将HNP包载于聚合物纳米胶束中,可明显提高HNP的稳定性,但注意在制备和储存HNP原料及M-HNP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含镁和铁的金属容器,并在低温避光条件下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羟基萘醌类色素 稳定性 温度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结构聚酰胺热分解机理研究
3
作者 王佳敏 史迎杰 +4 位作者 白云 邹文奇 王美慧 高峡 郝新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8-1347,共10页
采用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仪(STA-FTIR-MS)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聚酰胺56(PA56)与聚酰胺6(PA6)、聚酰胺66(PA66)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阐明PA56与PA6、PA66在热分解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性及热裂解机理特... 采用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仪(STA-FTIR-MS)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聚酰胺56(PA56)与聚酰胺6(PA6)、聚酰胺66(PA66)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阐明PA56与PA6、PA66在热分解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性及热裂解机理特点。通过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方程计算反应活化能(Ea),并进一步通过热裂解实验对PA6、PA66、PA56的热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6、PA66、PA56在氩气中的热降解过程均为一步反应,热降解活化能数值PA6>PA66>PA56,均大于185 kJ/mol,表明三者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PA56相比PA6、PA66热稳定性更好。三者的断裂方式相似,均以酰胺键的α位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热降解动力学 裂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热分解动力学的热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冯仰婕 史永强 +1 位作者 何东明 邹文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4,共5页
以热分析法(TG、DTG)为手段,对固态物质(聚丙烯(PP))在不同升温速率(5,10,15,20℃/min)下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Sestak复杂机制进行非线性拟合处理,得到了聚丙烯降解反应在不同升温速率及... 以热分析法(TG、DTG)为手段,对固态物质(聚丙烯(PP))在不同升温速率(5,10,15,20℃/min)下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Sestak复杂机制进行非线性拟合处理,得到了聚丙烯降解反应在不同升温速率及不同转化率α下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参数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皆较好。活化能E=105.40±0.5kJ/mol,与文献值相符,与反应机制有关的动力学参数m、n和p分别为6.2128、7.6819和8.0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动力学 聚丙烯 固体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的热分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袁开军 江治 +1 位作者 李疏芬 周允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4,58,共5页
介绍了有关聚氨酯热性能研究的状况,着重阐述了聚氨酯在不同气氛下的热解机理及热解动力学,同时也阐述了聚氨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氨酯 热分解机理 热分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4
6
作者 卢林刚 张晴 +1 位作者 徐晓楠 王大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9-43,共5页
利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WO)及Coast-Redfern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和IFR/SiO2/PP体系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IFR/SiO2添加提高了PP的主分解阶段活化能,增强了PP阻燃性能。PP热分解机理函数g(α)=-ln(1-α),反应级数n=1,为... 利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WO)及Coast-Redfern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和IFR/SiO2/PP体系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IFR/SiO2添加提高了PP的主分解阶段活化能,增强了PP阻燃性能。PP热分解机理函数g(α)=-ln(1-α),反应级数n=1,为随机成核和随后增长反应;IFR/SiO2/PP体系热分解机理函数为g(α)=1-(1-α)1/4,反应级数n=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阻燃 热分解动力学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含量对牡丹花色苷热稳定性和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樊金玲 朱文学 +4 位作者 巩卫东 沈军卫 韩江南 马海乐 郭秉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78,共5页
研究了蔗糖含量对牡丹花色苷热稳定性和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花色苷半衰期随加热温度升高而缩短;花色苷样品液所含的4种花色苷中,降解速率依次为矢车菊-3-O-二葡萄糖>芍药-3-O-葡... 研究了蔗糖含量对牡丹花色苷热稳定性和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花色苷半衰期随加热温度升高而缩短;花色苷样品液所含的4种花色苷中,降解速率依次为矢车菊-3-O-二葡萄糖>芍药-3-O-葡萄糖苷>矢车菊-3,5-O-二葡萄糖苷>芍药-3,5-O-二葡萄糖苷;花色苷样品液的褐变指数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蔗糖抑制了花色苷的降解,表现为提高了花色苷样品液的吸光度,降低了褐变指数;抑制程度与蔗糖浓度、加热处理的时间和温度有关;但含糖体系花色苷的热降解不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热稳定性 褐变 降解动力学 蔗糖 牡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纤维的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利君 蒲宗耀 +2 位作者 李风 王桦 兰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8,共5页
为研究聚苯硫醚(PPS)纤维的热降解动力学,采用热失重法分析了聚苯硫醚纤维在氮气氛中以一定速率升温时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及Friedman 3种方法研究得到PPS纤维在氮气氛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并对PPS纤维... 为研究聚苯硫醚(PPS)纤维的热降解动力学,采用热失重法分析了聚苯硫醚纤维在氮气氛中以一定速率升温时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及Friedman 3种方法研究得到PPS纤维在氮气氛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并对PPS纤维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PPS纤维的初始热降解温度及热降解速率最大时的温度均升高。采用Flynn-Wall-Ozawa及Friedman法得到PPS纤维的平均活化能、反应级数、指前因子分别为:185.0 kJ/mol、1.21、5.7×109;而采用Kissinger法得到PPS纤维在热降解速率最大时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分别为:228.3 kJ/mol、2.9×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纤维 热降解 动力学 热重分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曾文茹 李疏芬 周允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6,共5页
概述了有关 PMMA热解研究的情况 ,着重阐述了 PMMA在无氧及有氧条件下的热解机理 ,介绍了近年来有关 PMMA热解动力学和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热降解 研究进展 热降解动力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9的热降解过程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清香 王玉东 +3 位作者 刘民英 杜宝石 李海洲 李相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2-56,共5页
利用TG-DTG-DTA方法研究了尼龙69在空气和N2气氛中以不同升温速率β时的热降解过程和动力学,实验发现,尼龙69在空气中的热降解过程为两步反应,在N2中为一步反应;随着β的增大,其降解温度线性升高。在N2气氛中... 利用TG-DTG-DTA方法研究了尼龙69在空气和N2气氛中以不同升温速率β时的热降解过程和动力学,实验发现,尼龙69在空气中的热降解过程为两步反应,在N2中为一步反应;随着β的增大,其降解温度线性升高。在N2气氛中的降解率和热降解温度均比空气中的高,结合反应热效应,探讨了反应机理;用Coats-Redfern法进行了动力学处理,确定了尼龙69在空气中两步反应的表观反应级数分别为0和2,反应活化能为135KJ/mol和510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9 热降解 动力学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及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斋民 皮丕辉 +2 位作者 文秀芳 程江 杨卓如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2-36,共5页
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TG,DTG和DSC热分析技术对该共聚物的耐热性能及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热分解受单机理控制,初... 合成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TG,DTG和DSC热分析技术对该共聚物的耐热性能及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的热分解受单机理控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637K;683K后热分解速率迅速增大,703K时达到最大,在761K时分解基本结束;共聚物在氮气中失重20%和50%时的温度分别为679K和700K,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5 K;根据K issinger法求得非等温条件下共聚物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为173.21 kJ/mol,指前因子为3.293 9×1012m in-1,由Crane法求得其反应级数为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N-苯基马来酰亚胺 苯乙烯 马来酸酐 热分解 动力学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4]芳烃对聚丙烯热氧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亚青 洪学传 +3 位作者 李熙凤 闫喜龙 周立山 崔永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488,共4页
制备了对叔丁基杯 [4 ]芳烃和聚丙烯共混体系 ,用热重法研究了对叔丁基杯 [4 ]芳烃对聚丙烯热氧稳定性的影响 .用 Coats-Redfern方程进行动力学处理 ,确定对叔丁基杯 [4 ]芳烃和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热氧降解的表观反应级数为 1 .4 1 3 ,表... 制备了对叔丁基杯 [4 ]芳烃和聚丙烯共混体系 ,用热重法研究了对叔丁基杯 [4 ]芳烃对聚丙烯热氧稳定性的影响 .用 Coats-Redfern方程进行动力学处理 ,确定对叔丁基杯 [4 ]芳烃和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热氧降解的表观反应级数为 1 .4 1 3 ,表观活化能为 1 54.899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聚丙烯 热重法 热氧降解 热氧稳定性 芳烃 共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嵇豪 蒋冬花 +2 位作者 叶砚 周琴 王长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89,共4页
利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乙醇萃取红曲色素过程中的诸多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2个有显著影响效应的因素,分别为乙醇浓度和pH值。再进行最陡爬坡实验获得最佳效应值并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从物质降解动力学的角度考察了红曲色素的... 利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乙醇萃取红曲色素过程中的诸多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2个有显著影响效应的因素,分别为乙醇浓度和pH值。再进行最陡爬坡实验获得最佳效应值并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从物质降解动力学的角度考察了红曲色素的热稳定性,并给出了红曲色素的热降解半衰期。同时在不同波长可见光下,对色素的光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色素 提取 PB 热降解动力学 光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降解果胶对其流变性质的影响及动力学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瑞红 王淑洁 +3 位作者 贺小红 陈军 李鹏林 郭小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 对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 g/100 m L)的果胶溶液微波处理不同时间(0、1、3、5、8、15、20、30 min)后的流变性质及动力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果胶溶液质量浓度降低、微波处理时间延长、剪切速率增大,样品的表观黏度和特性黏度[η]均降低。用牛顿幂律方程描述溶液的流体行为,果胶溶液是剪切稀化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低质量浓度时,微波处理对溶液的流体行为影响最大。根据特性黏度对样品进行反应动力学拟合,发现果胶的微波降解遵循反应一级动力学,在质量浓度0.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快,质量浓度1.5 g/100 m L时降解速率最慢。经与沸水浴无微波的空白组对比,发现微波降解果胶的过程还存在非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微波 降解 流变性质 特性黏度 动力学 非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胭脂萝卜红色素热处理及贮藏过程中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楠 王强 +3 位作者 雷丹丹 刘宏 刘嘉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1,共5页
研究胭脂萝卜红色素在不同溶液体系(pH 3.0的缓冲溶液和不同VC添加量的软饮料)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贮藏动力学。结果表明:对胭脂萝卜红色素进行加热处理(75~95℃),其降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降解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同时,胭脂... 研究胭脂萝卜红色素在不同溶液体系(pH 3.0的缓冲溶液和不同VC添加量的软饮料)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贮藏动力学。结果表明:对胭脂萝卜红色素进行加热处理(75~95℃),其降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降解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同时,胭脂萝卜红色素在软饮料中的降解速率随VC添加量的变化而变化,VC添加量为120mg/L时降解速率最小,稳定性最好。在4、25℃贮藏条件下,胭脂萝卜红色素的降解动力学分别符合零级动力学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萝卜红色素 热降解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袁开军 江治 +1 位作者 李疏芬 周允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1-864,共4页
采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聚醚型聚氨酯和聚酯型聚氨酯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的热解反应,使用模型拟合法计算了各步反应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各步反应的机理函数。结果表明,2种聚氨酯第1阶段分解都受扩散过程控制,此外... 采用热分析技术考察了聚醚型聚氨酯和聚酯型聚氨酯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的热解反应,使用模型拟合法计算了各步反应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各步反应的机理函数。结果表明,2种聚氨酯第1阶段分解都受扩散过程控制,此外聚酯型聚氨酯比聚醚型聚氨酯的热稳定性高,同时氧气的存在促进了聚氨酯主链上C—C和C—O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型聚氨酯 聚酯型聚氨酯 热分解 动力学 模型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和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1
17
作者 樊金玲 朱文学 +2 位作者 巩卫东 沈军卫 马海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研究了pH值和温度对牡丹花色苷热稳定性的影响。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牡丹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70~90℃条件下,当pH值为2.6、3.0、3.6、4.0和4.6时,牡丹花色苷的半衰期分别为27.0~7.9、32.1~8.5、27.9~8.9、35.9... 研究了pH值和温度对牡丹花色苷热稳定性的影响。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牡丹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70~90℃条件下,当pH值为2.6、3.0、3.6、4.0和4.6时,牡丹花色苷的半衰期分别为27.0~7.9、32.1~8.5、27.9~8.9、35.9~9.4和27.3~10.7h。提高温度,花色苷降解反应速率增大;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附合Arrhenius公式,反应活化能为48.4~69.4kJ/mol。牡丹花色苷单体的降解速率依次为矢车菊-3-O-二葡萄糖苷>芍药-3-O-葡萄糖苷>矢车菊-3,5-O-二葡萄糖苷>芍药-3,5-O-二葡萄糖苷。牡丹花色苷降解生成褐色物质,褐变指数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加热温度的升高、pH值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花色苷 热稳定性 褐变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葡萄皮花色苷的光热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邓洁红 谭兴和 +2 位作者 王锋 黄菲 张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了解刺葡萄皮花色苷在光照及加热条件下的稳定性,明确其贮藏和应用条件,对刺葡萄皮花色苷的光热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pH1~3色素液花色苷稳定性较好;避光及室内自然光照条件下放置20d内刺葡萄皮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 为了解刺葡萄皮花色苷在光照及加热条件下的稳定性,明确其贮藏和应用条件,对刺葡萄皮花色苷的光热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pH1~3色素液花色苷稳定性较好;避光及室内自然光照条件下放置20d内刺葡萄皮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差异,但强光条件下,刺葡萄皮花色苷稳定性明显下降;刺葡萄皮花色苷热降解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pH为1.0、3.0、4.5时,其热降解活化能Ea分别为99.3856,83.3645,73.7419kJ/mol,说明低pH条件下,刺葡萄皮花色苷的热稳定性较好,但pH1.0色素液在≥80℃加热时的花色苷半衰期t1/2≤4.10h,而pH3.0、4.5色素液在同样加热条件下的t1/2≤14.12h、13.20h;高温处理(≥80℃)时,pH3.0的色素液稳定性优于其余pH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皮花色苷 稳定性 热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和SiO2对含三嗪大分子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阻燃协效性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艳涛 李斌 戴进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9,共4页
研究了两种化合物4A分子筛(Zeolite4A)和二氧化硅(SiO2)对聚丙烯膨胀阻燃新体系聚丙烯/聚磷酸铵/三嗪系成炭剂(PP/APP/CFA)阻燃性的影响,通过垂直燃烧、氧指数、热重分析、锥形量热仪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表明,这两种含硅物质均能有效... 研究了两种化合物4A分子筛(Zeolite4A)和二氧化硅(SiO2)对聚丙烯膨胀阻燃新体系聚丙烯/聚磷酸铵/三嗪系成炭剂(PP/APP/CFA)阻燃性的影响,通过垂直燃烧、氧指数、热重分析、锥形量热仪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表明,这两种含硅物质均能有效提高聚丙烯体系的阻燃性。膨胀阻燃剂能有效降低聚丙烯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特别是,这两种含硅物质能明显降低聚丙烯体系第二个燃烧过程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 聚丙烯 协同作用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煤泥复合材料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小芳 孙得翔 +2 位作者 曹新鑫 许明路 李杰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1,174,共4页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聚丙烯(PP)/煤泥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采用Kissinger、Friedman和Flynn-WallOzawa等方法对PP/煤泥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表观活化能(Ea)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泥含量分别为5%(wt,质量分数,下同)、10%和20%时,在升温速率β...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聚丙烯(PP)/煤泥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采用Kissinger、Friedman和Flynn-WallOzawa等方法对PP/煤泥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表观活化能(Ea)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泥含量分别为5%(wt,质量分数,下同)、10%和20%时,在升温速率β为5℃/min时热降解起始温度T0较纯PP分别提高了4℃、7.48℃和12.62℃。并且随着煤泥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Ea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煤泥含量为5%时达到最大,由Kissinger法计算得出Ea较纯PP提高了79.34kJ/mol。说明煤泥的加入使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聚丙烯 热降解动力学 活化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