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A/SDTA、DSC和Py-GC-MS分析叶醇糖苷热降解性质 被引量:3
1
作者 解万翠 顾小红 +2 位作者 高彦祥 王光雨 汤坚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479,共5页
为了开发热稳定型香原料,采用热重分析/同步差热分析法(TGA/S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叶醇糖苷的热降解行为及产物进行了研究.TG—DTC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230—370℃,峰值为33... 为了开发热稳定型香原料,采用热重分析/同步差热分析法(TGA/S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叶醇糖苷的热降解行为及产物进行了研究.TG—DTC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230—370℃,峰值为339.8℃,总失重96.9%;DTA显示在290—360℃有一个吸热峰,峰值为339.8℃;DSC显示230~340℃为吸热区间,峰值为301.3℃;Py—GC—MS测定了在200,350,500,650℃各温度下叶醇糖苷裂解的主要产物.在200℃,裂解量很少,350℃时则产生大量的叶醇和少量副产物,随着温度的升高,500℃和650℃时产生的副产物增加,使叶醇糖苷释放叶醇的最佳温度是350℃;热裂解的特征产物是叶醇,说明主要的裂解反应是氧糖苷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醇糖苷 叶醇 热降解 tga/SDTA dsc Py—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获取锅炉内煤着火特性—Part Ⅰ:比热容、着火温度和着火热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洋 石泽正 +7 位作者 陈朝帅 苟皓语 陶继业 徐世明 余波 赵培涛 傅培舫 周怀春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3-1314,共12页
现有热分析获取的煤/低温热解焦着火温度值比锅炉内煤着火温度低200~300 K,普遍观点认为热分析仪的升温速率β过低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因,但其本质原因应是以往的研究选择的样品反应性过高而导致煤/焦着火提前,同时常用的TG-DTG切线法求... 现有热分析获取的煤/低温热解焦着火温度值比锅炉内煤着火温度低200~300 K,普遍观点认为热分析仪的升温速率β过低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因,但其本质原因应是以往的研究选择的样品反应性过高而导致煤/焦着火提前,同时常用的TG-DTG切线法求着火温度不够准确。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非等温TG-DSC获取了2种高温(1400℃)快速热解准东煤焦在不同β下的着火特性包括比热容、着火温度和着火热,考察了β对煤焦着火特性的影响。采用David Merrick模型获取了煤焦的比热容,发现其不受β的影响但与温度的变化相关;用指数函数描述了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得到2种煤焦在0~1600℃的比热容为0.65~1.99 kJ/(kg·K)。采用基于Semenov热爆炸理论的DSC或DTG拐点法和TG-DTG切线法获取了煤焦的着火温度,发现DSC拐点法和DTG拐点法获取的着火温度相当,即两者具有等效性,且始终高于TG-DTG切线法获得的着火温度;着火温度随着β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少,可用指数函数描述。将β设置为锅炉中常见的升温速率如105 K/s,可获得煤焦的极限着火温度。采用DSC拐点法和TG-DTG切线法获得的煤焦极限着火温度分别为673~680℃和644~659℃,前者与文献中在携带流反应器(类似锅炉环境)中获得的同类型煤样的着火温度值一致,而后者则会低估着火温度。结合高温热解焦比煤/低温热解焦的反应性低的事实,指出制取反应性合适的高温热解(类似锅炉环境温度)煤焦样品和采用DSC或DTG拐点法获取煤焦的极限着火温度可实现热分析对锅炉内煤着火温度的预测。根据极限着火温度获取了锅炉内2种煤焦的着火热q_(ig)为3414~3669 kJ/kg,并计算了风煤比为0.9~2.5下2种煤焦的理论着火热为1826~2811 kJ/kg。q_(ig)比相应煤焦的理论着火热值大,表明理论着火热可能高估煤在锅炉内的实际着火能力。对热分析获取锅炉内煤着火特性的合理性进行了全方位诠释,所提出的热分析方法论可为获取CFD模拟锅炉内煤着火特性所需的基础数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dsc拐点法 极限着火温度 着火热 比热容 升温速率 准东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DPTA热分析动力学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芮 张同来 +2 位作者 杨利 周遵宁 张建国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21,共6页
用动态测压热分析方法(DPT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HMX和CL-20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加热过程中试样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相关特征参数。分析了含能材料在热分解过程中气体压强和热流特征参数随时间或温度的变化关系,获得了相应... 用动态测压热分析方法(DPT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HMX和CL-20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加热过程中试样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相关特征参数。分析了含能材料在热分解过程中气体压强和热流特征参数随时间或温度的变化关系,获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两种方法能相互补充、佐证,对含能材料热安定性提供可靠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热分析动力学 DPTA dsc HMX CL-20 热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DSC原位加速热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代军 晏华 +2 位作者 郭骏骏 胡志德 杨健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21-126,共6页
利用DSC原位加速热老化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热老化特性,分析了热老化温度对HDPE熔融特性、结晶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探究了参数变化的相关关系,建立并评估了HDPE在热老化条件下的老化综合评价指标。结果... 利用DSC原位加速热老化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热老化特性,分析了热老化温度对HDPE熔融特性、结晶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探究了参数变化的相关关系,建立并评估了HDPE在热老化条件下的老化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较低热老化温度条件下,交联作用占主导,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断链与支化作用加强,氧化产物生成变多,由于非结晶区分子链断裂,增强了分子链的活动性导致结晶度先上升后下降。峰值温度和终止温度与亚乙烯基、支化程度、断链程度和羰基指数协同相关程度高,峰值温度、终止温度与亚乙烯基、支化程度互为强抵抗相关。老化综合评价指标整体上Z值呈现两段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dsc 热老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TG和DSC方法研究糖类对谷氨酰胺转胺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常忠义 荣绍丰 +2 位作者 高红亮 包海蓉 瞿伟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5,共4页
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是一种催化蛋白质分子间产生共价交联的硫醇酶类,但其热稳定性较差。在40~60℃之间,通过添加海藻糖、蔗糖和葡萄糖作为TGase的保护剂,TGase酶活残留率均比对照组升高,其中海藻糖的保护最为显著。采用TG和DSC分析... 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是一种催化蛋白质分子间产生共价交联的硫醇酶类,但其热稳定性较差。在40~60℃之间,通过添加海藻糖、蔗糖和葡萄糖作为TGase的保护剂,TGase酶活残留率均比对照组升高,其中海藻糖的保护最为显著。采用TG和DSC分析方法,与对照组相比,三种糖中海藻糖提高了TGase的相变温度(Tm),△Tm值为29℃,相变热焓△H上升26.4J/g,失重率降低了2.8%。对应于上述热力学参数,葡萄糖和蔗糖的加入则并未表现与海藻糖相同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酶 热稳定性 TG和ds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lash DSC研究硝酸铵的相变特征与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晓宁 赵凤起 +2 位作者 高红旭 轩春雷 李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8,98,共6页
采用闪速差示扫描量热法(Flash DSC)对硝酸铵(AN)的晶型转变与结晶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相应转变过程的特征规律并根据Kissinger方程计算了相变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从100K/s增加到5 000K/s,AN各相变的峰形在逐渐增宽,Ⅴ→... 采用闪速差示扫描量热法(Flash DSC)对硝酸铵(AN)的晶型转变与结晶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相应转变过程的特征规律并根据Kissinger方程计算了相变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从100K/s增加到5 000K/s,AN各相变的峰形在逐渐增宽,Ⅴ→Ⅳ型晶转起始温度显著向低温漂移,Ⅳ→Ⅲ型、Ⅲ→Ⅱ型、Ⅱ→Ⅰ型晶转起始温度略向高温漂移。从-10^-3 500K/s的降温速率试验中,AN可逆的各级相变均存在显著"过冷"现象,AN的结晶峰温、Ⅰ→Ⅱ型、Ⅱ→Ⅲ型、Ⅲ→Ⅳ型晶转峰温均向低温方向偏移,AN在-10^-500K/s和-1 000^-3 500K/s两种降温速率范围下其结晶、Ⅰ→Ⅱ型晶转、Ⅱ→Ⅲ型晶转活化能值Ea分别为761.11、570.98、700.71kJ/mol和102.48、82.16、166.76kJ/mol,指前因子ln(A/s-1)分别为-213.27、-183.76、-267.25和-29.26、-26.71、-6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铵 AN 闪速差示扫描量热法 FLASH dsc 相变规律 晶型转变 结晶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失重法(TGA)预测汽油清净剂控制发动机沉积物的研究
7
作者 郑霞君 宋安 +1 位作者 马其华 赵超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1年第2期58-60,67,共4页
阐述了依据清净剂及其加剂汽油的热稳定性预测其控制发动机沉积物的可行性。用热失重法(TGA)从8款清净剂中挑选2款特定热稳定性的清净剂,分别按规定浓度添加在2台试验车的汽油中进行1 000 km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这2款清净剂控制CCD(燃... 阐述了依据清净剂及其加剂汽油的热稳定性预测其控制发动机沉积物的可行性。用热失重法(TGA)从8款清净剂中挑选2款特定热稳定性的清净剂,分别按规定浓度添加在2台试验车的汽油中进行1 000 km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这2款清净剂控制CCD(燃烧室沉积物)、IVD(进气阀沉积物)及PFID(喷油嘴沉积物)的实际效能与TGA(热失重分析)预测效能完全吻合,因此认为TGA能有效取代清净剂台架试验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失重法(tga) 汽油清净剂 热稳定性(TDP) 发动机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传佩 刘义 +1 位作者 沈雪松 屈松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0-437,共8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在药学各领域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由于热分析技术具有试样微量化、快速简便、不用分离试样、不用溶剂、适用范围广 ,曲线易于解析等优点 ,在药学研究和药品质量检验等方面 。
关键词 热分析 差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 热重分析 药物研究 药物分析 药物制剂 药品质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的热分析与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曦 于钦学 +1 位作者 任文娥 龙虹毓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5,63,共5页
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理论,在单一升温速率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对两种PET(a-PET和b-PET)试样在空气中的热解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考察DSC曲线得到两种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结晶温度(Tc)和结... 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理论,在单一升温速率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对两种PET(a-PET和b-PET)试样在空气中的热解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考察DSC曲线得到两种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结晶温度(Tc)和结晶度等,得到结果:a-PET和b-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80.70℃和93.81℃,熔点分别为261.41℃和260.31℃,结晶温度分别为128.28℃和229.59℃,结晶度分别为27.76%和31.17%。通过Freeman_Carroll方法计算不同试样各阶段热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PET有两个主要的热解阶段,第一阶段在340-445℃温度区间中,a-PET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41.00 kJ·mol^-1和0.65、4.97E+9 min^-1;b-PET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67.128 kJ/mol、0.39和4.33E+11 min^-1;第二阶段在515-561℃温度区间内,a-PET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06.48 kJ/mol、0.66和2.2E+6 min^-1;b-PET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23.04 kJ/mol,0.70和1.05E+7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热分解 TG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的热行为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福泰 多英全 +2 位作者 周贵忠 罗运军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7-180,共4页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DSC、DMA和 TG对聚合物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具...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DSC、DMA和 TG对聚合物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典型的微相分离特征 ,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 ,微相分离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热行为 示差扫描量热法 动态力学性能 热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丁阿平 蒋军成 +1 位作者 陈发明 潘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03-1207,共5页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icumyl peroxide under the flow nitrogen atmosphere was studied by DSC-TG technique.The non-isothermal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Kissinger and Flynn-Wall-Ozawa meth...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icumyl peroxide under the flow nitrogen atmosphere was studied by DSC-TG technique.The non-isothermal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Kissinger and Flynn-Wall-Ozawa methods,an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dicumyl peroxide was also studied with the Satava-Sestak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kinetic parameters calculated by DSC plot and DTG plot,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were 120.83 kJ·mol-1 and 9.12×1011s-1,respectively.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dicumyl peroxide in nitrogen was controlled by interface reaction 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二异丙苯 同步热分析 热分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技术在食品热物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艾文婷 张敏 +3 位作者 黄汝国 袁海涛 解越 梁飞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77-380,386,共5页
热分析技术是研究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的某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技术。影响食品热物性的因素很多,目前唯有通过实测才能真实反映食品热物性的真实情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热分析技术在食品物性研究领域的应用,例举了国内... 热分析技术是研究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的某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技术。影响食品热物性的因素很多,目前唯有通过实测才能真实反映食品热物性的真实情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热分析技术在食品物性研究领域的应用,例举了国内外的一些用热分析技术进行食品物性分析的方法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度和金属平衡离子对羧甲基纤维素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玉惠 李卓美 马志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882-886,共5页
低取代度(DS<0.8)的NaCMC具有纤维素(Ⅱ)型的晶型结构,随DS增加结晶度迅速下降,DS>1时为无定形结构。其T_(?)随DS增加而降低,但DS=1.55的CMC的T_(?)则稍有提高。其起始分解温度(T_(?))随DS增加而增加,而分解活化能则与DS没有规律... 低取代度(DS<0.8)的NaCMC具有纤维素(Ⅱ)型的晶型结构,随DS增加结晶度迅速下降,DS>1时为无定形结构。其T_(?)随DS增加而降低,但DS=1.55的CMC的T_(?)则稍有提高。其起始分解温度(T_(?))随DS增加而增加,而分解活化能则与DS没有规律性的关系。CMC链上的平衡离子H^+、Na^+、Mg^+、Ca^+和Al^(3+)等对其结晶形态的破坏能力不同,对相同价数的离子,随离子半径增大,破坏力增强,而对半径相近的离子,高价的比低价的破坏作用明显。NaCMC的分解活化能E=251~293 kJ/mol,而高价平衡离子的CMC的E=105 kJ/mo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差热分析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障涂层材料镁基六铝酸镧喷涂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15
14
作者 齐峰 樊自拴 +4 位作者 孙冬柏 孟惠民 俞宏英 王旭东 李辉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8,共5页
研究了新型热障涂层材料镁基六铝酸镧(LaMgAl11O19),并制备了可应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的镁基六铝酸镧喷涂粉末。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镁基六铝酸镧的生成温度,用XRD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反应产物的相结构,用SEM观察了烧结前后喷雾干燥... 研究了新型热障涂层材料镁基六铝酸镧(LaMgAl11O19),并制备了可应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的镁基六铝酸镧喷涂粉末。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镁基六铝酸镧的生成温度,用XRD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反应产物的相结构,用SEM观察了烧结前后喷雾干燥粉末的形貌,并对镁基六铝酸镧粉末进行了1300℃下50h的时效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粉末中LaMgAl11O19相的生成量取决于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两方面;LaMgAl11O19。相的实际开始生成温度在1200~1300℃之间,结束生成温度在1553.5℃;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LaMgAl11O19相的生成效率有所提高;在1570℃保温2h,可得单一相成分的近球形镁基六铝酸镧喷涂粉末;镁基六铝酸镧收缩率约为2.8%,经过时效处理的粉末中LaMgAl11O19。相的峰值显示了比没有经过时效处理的粉末更高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六铝酸镧 差热分析 喷涂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脱硫性能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程世庆 冯玉滨 路春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80-85,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压汞仪对4种贝壳和一种石灰石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脱硫性能和孔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随SO2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增加,贝壳与石灰石的钙转化率增加。贝壳的脱硫效果优于石灰石,其最佳脱硫温度比石灰石的高:扇贝壳的约为...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压汞仪对4种贝壳和一种石灰石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脱硫性能和孔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随SO2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增加,贝壳与石灰石的钙转化率增加。贝壳的脱硫效果优于石灰石,其最佳脱硫温度比石灰石的高:扇贝壳的约为1050℃,海螺和毛蚶壳约为1000℃,花蛤约为950℃,而石灰石的约为900℃。煅烧贝壳的内部孔径在0.2-10gm之间,比表面积在0.6459-1.1389 m2/g,而石灰型CaO的孔径集中在0.02-0.1μm,比表面积为12.2209 m2/g。孔分布良好的贝壳具有较好的脱硫动力学特性,脱硫剂的钙转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贝壳 脱硫 热重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的凝胶特性、热重与核磁共振测定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宋哲 汪兰 +3 位作者 何会 谢碧秀 谢笔均 孙智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5-109,共5页
对不同生长期的莲藕淀粉进行热重、莲藕及其淀粉凝胶的质构和莲藕淀粉的核磁共振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的热分解速率随着成熟度而加快;随着莲藕成熟度的增加其破裂力与破裂能减少;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凝胶特性和淀粉与水... 对不同生长期的莲藕淀粉进行热重、莲藕及其淀粉凝胶的质构和莲藕淀粉的核磁共振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的热分解速率随着成熟度而加快;随着莲藕成熟度的增加其破裂力与破裂能减少;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凝胶特性和淀粉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均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期 热重分析 质构分析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乳化炸药的热分解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14
17
作者 罗宁 李晓杰 +1 位作者 王小红 崔鑫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3-466,共4页
采用DSC-TG联用热分析技术以升温速率分别为2.0,2.5,5.0,7.5,10 K.min-1对五种乳化炸药热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非模函数Ozawa法、Coats-Redfern法和atava-esták法计算了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 采用DSC-TG联用热分析技术以升温速率分别为2.0,2.5,5.0,7.5,10 K.min-1对五种乳化炸药热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非模函数Ozawa法、Coats-Redfern法和atava-esták法计算了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活化能比较一致,五种乳化炸药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可靠,推断出五种乳化炸药热分解反应的最概然机理函数。1#样品对应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函数;2#和5#样品对应n=2/3的幂机理函数;3#和4#样品对应三维扩散机理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dsc—TG热分析 乳化炸药 热分解特性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的热分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薛田 崔庆忠 +2 位作者 吕宁 黄求安 王洪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30,共8页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作为催泪剂在各国反恐防暴装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际使用时,燃烧和爆炸驱动分散CS形成气溶胶的同时会导致其分解。为提高CS的利用效率,有必要研究其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性能。本工作应用热重分析与差示扫描量热...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作为催泪剂在各国反恐防暴装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际使用时,燃烧和爆炸驱动分散CS形成气溶胶的同时会导致其分解。为提高CS的利用效率,有必要研究其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性能。本工作应用热重分析与差示扫描量热法(TGA/DSC)研究CS在不同升温速率时产生的热失重和热效应现象,并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联用对逸出气体进行分析;用热裂解与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研究CS在350~650℃的热分解性能。实验发现:CS在96℃附近熔融;310℃附近沸腾;450~550℃之间发生首次热分解,热分解产物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550℃的分解产物有4种;650℃的热分解程度加深,分解产物多达10种。因此,建议CS与烟火剂混合使用时,烟火剂的燃烧温度以不超过45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 热分析(tga/dsc)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热裂解(PY)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族植物药的热分析鉴别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洪 敖波 +1 位作者 范淑辉 陶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400-9401,共2页
[目的]应用热分析法鉴别彝族植物药。[方法]用差热-热重分析(DTA-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瓦布友等彝族植物药进行测定,根据图谱峰形和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不同样品的DTA的放热峰特征明显,峰顶温度和峰数量不同,同一样品不同... [目的]应用热分析法鉴别彝族植物药。[方法]用差热-热重分析(DTA-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瓦布友等彝族植物药进行测定,根据图谱峰形和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不同样品的DTA的放热峰特征明显,峰顶温度和峰数量不同,同一样品不同组织部位的DTA放热峰不同,不同样品的DSC的特征峰更加明显。[结论]热分析法是彝族植物药鉴别的一种有效鉴别方法,DTA曲线的特征峰可作为鉴别的佐证,DSC曲线的特征峰可作为进一步鉴别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药 热分析 差热-热重分析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热性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海英 赵由才 祁景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6,共3页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对飞灰进行了差热与热重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温度煅烧后飞灰的矿物成分变化。结果表明:781~956℃温度区间,飞灰的质量下降超过15%;956~1241℃温度区间,质量下降8%左右;温度超过1241℃时,飞灰的质量基... 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对飞灰进行了差热与热重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温度煅烧后飞灰的矿物成分变化。结果表明:781~956℃温度区间,飞灰的质量下降超过15%;956~1241℃温度区间,质量下降8%左右;温度超过1241℃时,飞灰的质量基本保持不变,出现大量的化合反应,飞灰表现出较好的活性;飞灰的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CaCl2、Ca3Si2O7、Ca2SiO4·0.35H2O、Ca9Si6O21·H2O、K2Al2Si2O8·3.8H2O和AlCl3·4Al(OH)3·4H2O,晶相含量高达59%;高温下飞灰中的盐类首先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随温度的升高,所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再与SiO2反应生成硅酸盐或铝硅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热性质 差热分析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