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based on hybrid DSm model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fei Li Hongbin Jin Kangsheng T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6期959-967,共9页
Dezert-Smarandache(DSm) theory, a new information fusion theory, is widely applied in image processing, multiple targets tracking identification, and other areas for its excellent processing ability of imperfect inf... Dezert-Smarandache(DSm) theory, a new information fusion theory, is widely applied in image processing, multiple targets tracking identification, and other areas for its excellent processing ability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However, earlier research on DSm theory mainly focused on one sort of questions. An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hybrid DSm model to compensate for a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entire information procedure of DSm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as well as correlative node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Key steps and detailed procedures of evidence fusion a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an experiment illustrat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zert-Smarandache(DSm) theory evidence fusion procedure hybrid DSm model information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权力法律规制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清望 王海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31,共15页
在数字时代,数字平台凭借技术优势获得了对用户的支配性地位,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即平台权力。平台权力作为一种新型权力,改变了传统的权力获取方式、结构模式和行使手段等,打破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现代法律制度设计。因此,依法有效规制... 在数字时代,数字平台凭借技术优势获得了对用户的支配性地位,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即平台权力。平台权力作为一种新型权力,改变了传统的权力获取方式、结构模式和行使手段等,打破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现代法律制度设计。因此,依法有效规制数字平台权力,必须立基于新的权力结构,遵循权力监督的基本原理,完善平台权力治理体系。就优化治理格局而言,需要形成“公民权利—私权力—公权力”的三元权力结构,并由此构建三方互动制约的综合治理模式。就完善治理理念而言,应依据不同类型基本权利的价值位阶,确定平台权力的义务范围、对公民基本权利设置不同的保护方式、坚持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的有限适用。就完善治理途径而言,需要完善对算法的内外部双重监管制度、限制平台的自我赋权、设定平台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公法义务,实现对平台自我监管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权力 权力结构理论 基本权利 数字正当程序 公法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方法论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易花兰 吴俊 +3 位作者 宋鑫 孟晓伟 吴剑 彭佳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68,共6页
高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与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21~2024年实验室安全领域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提炼出“安全管理”是研究热点。以江西省X重点实验室为... 高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与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21~2024年实验室安全领域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提炼出“安全管理”是研究热点。以江西省X重点实验室为例,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引入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运用“全标准化、全过程化、全制度化、全时间化、全分级化、全职能化”(“6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不足,从物理、事理、人理3个维度,实施安全培训深化、制度建设完善、设备管理规范及布局调整等整改措施。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降低了实验室安全风险,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6全”管理概念 中医整体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削区域内磨粒分布集成磨削力建模研究
4
作者 付宇 张春芝 +2 位作者 刘海华 马晨祥 孟祥懿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在焊缝磨削过程中,磨削力与磨具磨损程度、磨削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紧密相连。磨削力受磨粒数量、磨粒粒径以及磨削工艺参数等多元影响。针对磨削过程受力特性,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提出单磨粒磨削过程的仿真分析法,研究磨削参数对磨... 在焊缝磨削过程中,磨削力与磨具磨损程度、磨削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紧密相连。磨削力受磨粒数量、磨粒粒径以及磨削工艺参数等多元影响。针对磨削过程受力特性,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提出单磨粒磨削过程的仿真分析法,研究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根据磨粒分布理论将单磨粒在磨削加工区域有效集成,建立磨具法向磨削力的数学模型。磨削试验验证表明,磨削深度为1~5 mm时的平均误差约为9.9%,在磨削深度高于3 mm工况时的平均误差仅为1.9%,为焊缝磨削的稳定性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分布理论 有限元仿真 磨削力建模 焊缝磨削 磨削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在国内体育学研究中的应用误区与纠偏
5
作者 陈辉映 蒋佩佩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8,共10页
扎根理论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科学性和规范性仍存在诸多争议。研究系统梳理国内体育学领域应用扎根理论的相关文献,探讨扎根理论在当前体育学研究中的应用误区及提出纠偏建议。研究发现,扎根理论在体育学的应用中存在差... 扎根理论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科学性和规范性仍存在诸多争议。研究系统梳理国内体育学领域应用扎根理论的相关文献,探讨扎根理论在当前体育学研究中的应用误区及提出纠偏建议。研究发现,扎根理论在体育学的应用中存在差异关系认识不足、抽样方法选择随意、编码程序方法误用以及研究目的追求偏差4个误区的问题。研究从扎根理论并非迭代发展、扎根理论是独立的方法论、扎根理论的研究问题是研究对象关心的问题、扎根理论的抽样方法是理论抽样、扎根理论文献回顾后置、扎根理论不是三级编码、扎根理论不需要信效度检验以及扎根理论的目标是生成理论8个方面进行纠偏,旨在提升研究者在应用扎根理论时的判断力和严谨性,进而推动体育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扎根理论 三级编码 编码程序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影响下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形成机制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火木 李瑞 +1 位作者 郑超 谢梦月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1-634,共14页
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旅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西江千户苗寨的观察,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收集原始材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抽象出疫情影响下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内在规律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能力和影响因素共同... 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旅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西江千户苗寨的观察,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收集原始材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抽象出疫情影响下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内在规律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能力和影响因素共同解释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的由来和强弱,且从组织内外共同作用于韧性的形成和塑造;2)组织能力是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形成的内在逻辑与规律,即韧性组织具有观察环境、预判影响、危机应对和反思学习等基本能力;3)初始资源、社会资本和纾困措施等因素在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其谋求组织生存、构建韧性潜力和塑造组织韧性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小企业 组织韧性 程序化扎根理论 疫情影响 西江千户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樊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新时代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建设数字乡村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对26个数字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三级编码,遵循“因果条件-脉络-中... 新时代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建设数字乡村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对26个数字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进行三级编码,遵循“因果条件-脉络-中介条件-行动策略-成效”的故事线逻辑,围绕动力机制、组织引领机制、要素整合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及评价考核机制构建数字乡村建设理论机制模型。动力激励机制作为运行过程的出发点,组织引领机制、要素整合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是运行过程的重要环节,评价考核机制作为运行过程的落脚点,各个机制共同作用构成数字乡村建设理论机制完整体系,从而实现数字乡村建设理论机制循环运行。由于数字乡村建设内容繁杂,各地区发展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要因地制宜找准数字乡村建设关键发力点,解决各地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建设 程序化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要素流通为导向的数据权利理论及规范架构 被引量:4
8
作者 鲍坤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4,共21页
构建能够适应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据权利理论基础和制度规范势在必行。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的数据权利知识图谱呈现出数据治理技术与权利规范相融合的趋势,数据权利“关系理论”内核更能适应数据要素市场的激励性、合作性特征。关... 构建能够适应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据权利理论基础和制度规范势在必行。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的数据权利知识图谱呈现出数据治理技术与权利规范相融合的趋势,数据权利“关系理论”内核更能适应数据要素市场的激励性、合作性特征。关系型权利具有自创生性,权利的内容必然有一部分掌握在事实层面的关系主体之间,因此,有必要考量数据被实际控制者占有的事实状态,避免控制者总是获益的“丛林法则”,将权利中的一部分内容以分权配置的实体制度模式向市场进行开放,达成制度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锚定效应”。更需要以体系化的程序规范,为市场自发承认的权利内容预留空间,解决实体配置制度难以触及的“剩余控制权”问题,其中包括以权利主体的商谈、数据要素对象的指涉、数据权利的价值实现、数据权利的风险影响、技术标准的软法规范等程序要素来形成数据要素市场的自发权利承认机制,促成数据要素流通的良性权利规范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权利 生产要素 权利理论 程序规范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的学理考察与规则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殷爱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4,共9页
生态环境损害作为典型的公共风险,决定了对该风险的规制需要公法监管与私法救济的协同合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迈向公私法合作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旨在经由司法审查确保磋商协议的合法性并赋... 生态环境损害作为典型的公共风险,决定了对该风险的规制需要公法监管与私法救济的协同合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迈向公私法合作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旨在经由司法审查确保磋商协议的合法性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基于此,该研究采取实证研究方法,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适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适用效能不足,原因在于磋商协议的法律属性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本质属性存在认知误区。研究认为,单纯的民事合同说或者行政契约说因理论缺陷无法与磋商协议的法律属性相契合。磋商协议具有公私法双重属性。但其私法属性更为凸显,属于特殊的和解协议,与调解协议不可混同。同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与非讼程序的基本特征不符,不可适用非讼程序法理进行司法审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程序性质与略式程序更为适配,应当设置特殊的程序规则。具体而言,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启动该程序应当共同申请并提交证明力高的表面证据。该类案件可以根据行政级别和案件影响程度设置级别管辖,并由各地法院设立专门法庭集中管辖。法院在对申请书和证据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时,应当秉持实质尊重原则,以磋商程序正当性和磋商协议合法性为审查重点,以不损害公共利益和案外利害关系人利益为底线要求。一旦磋商协议内容存在实质争议,法院应当终结该程序,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该程序应当保障案外利害关系人的程序参与权,并适用“异议-撤销”的事后救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磋商协议 公私法合作理论 司法确认程序 略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工序质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秋明 刘科成 高慧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工序质量预测在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灰色理论GM(1,1)新陈代谢模型及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预测领域较为广泛地得到应用,尽管具有常规预测方面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工序... 工序质量预测在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灰色理论GM(1,1)新陈代谢模型及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预测领域较为广泛地得到应用,尽管具有常规预测方面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均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工序质量预测方法.在充分利用两者在预测领域的优势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质量预测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神经网络 工序质量 残差 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税收法定主义 被引量:40
11
作者 覃有土 刘乃忠 李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39,共3页
笔者对“税收法定主义”加以语义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税收法定主义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引起立法者对税收法定主义的重视,并希望能在在适当的时机将其明确在宪法条文中,从而对我国的税收法治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税收法定主义 税种法定 税收要素确定 程序法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E:一个高性能的EPCCL编译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大有 赖永 林海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4-1260,共7页
提出一个新的基于DPLL的编译算法KCDP,从而成功地将EPCCL理论和SAT求解联系起来,使得目前很多应用在基于DPLL的SAT求解器中先进的技术都能被引入到EPCCL理论的编译中以提高编译效率;提出规约规则,并基于该规则,提出能在多项式时间内终止... 提出一个新的基于DPLL的编译算法KCDP,从而成功地将EPCCL理论和SAT求解联系起来,使得目前很多应用在基于DPLL的SAT求解器中先进的技术都能被引入到EPCCL理论的编译中以提高编译效率;提出规约规则,并基于该规则,提出能在多项式时间内终止的REDUCE算法对EPCCL理论进行规约;结合KCDP和REDUCE算法,实现了编译器C2E,并在随机问题和国际通用的测试用例上测试了C2E的编译效率和编译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从编译效率还是编译质量来说,C2E都是一个高性能的EPCCL编译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编译 EPCCL理论 DPLL程序 规约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 被引量:93
13
作者 朱慧芬 张长芹 龚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60,共9页
植物引种驯化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与植物的迁地保护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的范畴。但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至今仍显得比较零碎,不够系统,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尚不够明确。本文就植物引种驯化的概... 植物引种驯化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与植物的迁地保护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的范畴。但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至今仍显得比较零碎,不够系统,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尚不够明确。本文就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和意义、主要理论和方法、影响其成败的因子、途径和程序、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等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提出了植物引种驯化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引种驯化 概念和意义 主要理论和方法 途径和程序 判断成功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过程的确定性混沌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钟茂华 范维澄 +1 位作者 王清安 陈宝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32,共5页
综述了对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系统事故过程的确定性混沌分析方法 ;介绍了混沌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 ;并以矿井火灾过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可对事故过程的系统状态进行连续分析。
关键词 事故过程 混沌分析方法 连续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 矿井 火灾 系统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正对权威合法性的影响: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林川 马红宇 +2 位作者 姜海 梁娟 齐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0-994,共15页
社会层面中的权威合法性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实践者近来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社会公正的两个维度——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对权威合法性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提出社会阶层能调节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对权威... 社会层面中的权威合法性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实践者近来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社会公正的两个维度——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对权威合法性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提出社会阶层能调节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对权威合法性感知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实验室研究和情境启动两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对低阶层者来说,无论是否程序公正,分配公正能显著提高个体的权威合法性感知;在分配公正和多得不公条件下,程序公正显著降低权威合法性感知。对高阶层者来说,分配公正能显著提高程序公正时的权威合法性感知;程序公正能显著提高分配公正时的权威合法性感知。研究结果启示社会管理者在推行依法治国时应针对不同阶层民众的思维方式采取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合法性 社会阶层 程序公正 分配公正 解释水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决策粗糙集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盾 李天瑞 李华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8-181,214,共5页
考虑到实际决策问题中损失函数的"多值性"特征,从贝叶斯理论出发,将区间值损失函数引入决策粗糙集,提出区间值决策粗糙集模型。首先,讨论了在贝叶斯期望风险最小的决策语义下,区间值决策粗集理论基本模型的构建过程。其次,分... 考虑到实际决策问题中损失函数的"多值性"特征,从贝叶斯理论出发,将区间值损失函数引入决策粗糙集,提出区间值决策粗糙集模型。首先,讨论了在贝叶斯期望风险最小的决策语义下,区间值决策粗集理论基本模型的构建过程。其次,分析了区间值决策粗集理论的相关数学性质和准则。最后,通过一个石油投资问题来阐明区间值决策粗糙集模型的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粗糙集理论 概率粗糙集理论 贝叶斯过程 区间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输电网规划 被引量:14
17
作者 武鹏 程浩忠 +2 位作者 邢洁 徐谦 张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26,共5页
建立了基于可信性理论的输电网规划模型,得到模糊不确定负荷下的电网规划方案。将可信度的概念引入模型中,作为评价模糊不确定负荷下电网规划方案优劣的指标,该指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利用最小切负荷问题的负荷... 建立了基于可信性理论的输电网规划模型,得到模糊不确定负荷下的电网规划方案。将可信度的概念引入模型中,作为评价模糊不确定负荷下电网规划方案优劣的指标,该指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利用最小切负荷问题的负荷边界特性,证明了给定可信度指标下输电网规划模型的求解可等价于区间负荷下输电网规划模型的求解。使用结合区间至多切负荷量理论的贪婪随机自适应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可求得给定可信度指标下的输电网规划方案。新模型的求解不受模糊负荷下实际数学模型的限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明确的物理意义。46节点系统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网规划 模糊负荷 可信性理论 区间至多切负荷理论 贪婪随机自适应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讼证据概念与特征新论 被引量:7
18
作者 申君贵 谭曙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2,共7页
诉讼证据概念和特征一直以来都是证据法学界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传统证据概念中的"事实说"以及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的"材料说"都值得商榷;传统诉讼证据特征中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并非诉讼证据之特征,而是诉讼... 诉讼证据概念和特征一直以来都是证据法学界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传统证据概念中的"事实说"以及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的"材料说"都值得商榷;传统诉讼证据特征中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并非诉讼证据之特征,而是诉讼证据成为定案根据的要件或标准。在概念上,诉讼证据应定义为刑事诉讼控辩双方、民事和行政诉讼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用以证明自己诉讼主张的根据;由此,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应采四性说,即诉讼证明性、诉讼当事人性、案件信息承载性和诉讼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证据 “事实说” “材料说” 根据 “三性说” “四性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决策粗糙集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盾 李天瑞 梁德翠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9,共5页
考虑到实际决策问题中损失函数的不确定性特征,从贝叶斯理论出发,将模糊数损失函数引入决策粗糙集,提出模糊数决策粗糙集模型。首先,讨论在贝叶斯期望风险最小决策的语义下模糊数决策粗集理论基本模型的构建过程。其次,分析模糊数决策... 考虑到实际决策问题中损失函数的不确定性特征,从贝叶斯理论出发,将模糊数损失函数引入决策粗糙集,提出模糊数决策粗糙集模型。首先,讨论在贝叶斯期望风险最小决策的语义下模糊数决策粗集理论基本模型的构建过程。其次,分析模糊数决策粗集理论的相关数学性质和准则。最后,通过一个企业信用评估问题来阐明模糊数决策粗糙集模型的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粗糙集理论 概率粗糙集理论 贝叶斯过程 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儿童对“知道”和“会”的认知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小冬 Twila Tardif +1 位作者 刘国雄 方富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4,共6页
72名 3至 5岁儿童接受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任务 ,探查他们在获得新知识前后对自己是否“知道”和“会”的认知和知识获取方式的认知。结果显示 ,有部分学前儿童在不知道或不会的情况下报告自己“知道”或“会” ,对自己的判... 72名 3至 5岁儿童接受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任务 ,探查他们在获得新知识前后对自己是否“知道”和“会”的认知和知识获取方式的认知。结果显示 ,有部分学前儿童在不知道或不会的情况下报告自己“知道”或“会” ,对自己的判断倾向于作出肯定回答 ;在学习新知识之后 ,学前儿童对自己是否“知道”的认识要比是否“会”的认识准确 ;儿童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取方式的认识好于程序性知识 ,3岁儿童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认识存在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道 心理理论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