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一体双层”模式建构 |
张思永
宋庆伟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社会信用治理模型选择:由风险预测制迈向行为积分制 |
朱羿锟
张宝山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3
|
重审苏青流行上海文坛的文学史意义 |
王晓平
陈半思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无双语词典的英汉词对齐 |
吕学强
吴宏林
姚天顺
|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5
|
基于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多元教学模式在本科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
张春霞
官计
龙霖
李莉
王金莲
田丽华
|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6
|
从关联理论看“狼”与“wolf”的英译——《浮躁》英译本个案研究 |
赵荣
班荣学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7
|
翻译伦理模式理论普适性思考之翻译主体指涉与定位探究 |
汤金霞
梅阳春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8
|
评价理论观照下的翻译过程模型 |
刘世铸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34
|
|
9
|
口译认知过程中信息处理模型的图式诠释 |
王湘玲
胡珍铭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0
|
关于西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行为干预研究的综述 |
耿庆茹
楚赢莹
卢彦军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6 |
11
|
|
11
|
论翻译中意义的认知建构 |
谭业升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12
|
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研究 |
曹曦颖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13
|
清末译者的翻译伦理模式 |
涂兵兰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4
|
论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 |
艾四林
艾军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7
|
|
15
|
译者的原文理解过程探讨 |
宋旭
杨自俭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3 |
12
|
|
16
|
从异化到创新:由诠释模式看韦努蒂翻译思想之嬗变 |
樊林洲
黄琳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7 |
3
|
|
17
|
功能翻译理论观照下的翻译专业本科口译教学模式探索 |
李芳琴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8
|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三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
岳宇君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9
|
自然决策理论视角下的企业伦理决策 |
何景涛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0
|
后殖民语境与翻译中的民族身份构建 |
张景华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