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Ni_(x)/Mg_(1-x)-MOF-74 for highly efficient CO_(2)/N_(2) separation
1
作者 ZHANG Xin LI Guoqiang +7 位作者 HONG Mei BAN Hongyan YANG Lixia LIU Xingchen LI Feng Ekaterina Vladimirovna Matus LI Congming LI Lei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5-1758,共14页
To enhance the separation selectivity of Mg-MOF-74 towards CO_(2) in a CO_(2)/N_(2) mixture,a series of Mg-MOF-74 and Ni_(x)/Mg_(1-x)-MOF-74 adsorbents were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synthesis in this paper.It was foun... To enhance the separation selectivity of Mg-MOF-74 towards CO_(2) in a CO_(2)/N_(2) mixture,a series of Mg-MOF-74 and Ni_(x)/Mg_(1-x)-MOF-74 adsorbents were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synthesis in this paper.It was found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g-MOF-74 for CO_(2) could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by optimizing the amount of acetic acid.On this basis,the bimetal MOF-74 adsorbent was prepared by metal modification.The multi-component dynamic adsorption penetration analysis was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CO_(2)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CO_(2)/N_(2) selectivity of the diverse adsorbent materi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0.11/Mg0.89-MOF-74 showed a CO_(2) adsorption capacity of 7.02 mmol/g under pure CO_(2) atmosphere and had a selectivity of 20.50 for CO_(2)/N_(2) under 15% CO_(2)/85%N_(2) conditions,which was 10.2% and 18.02% higher than that of Mg-MOF-74 respectively.Combining XPS,SEM and 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it was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the more stable unsaturated metal sites Ni into the Mg-MOF-74 on the pore structure and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metals.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simul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modulated the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strength and gradient of the material,which wa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adsorption of CO_(2) molecules with small diameters and large quadrupole moment.In addition,the Ni0.11/Mg0.89-MOF-74 showed commendable cyclic stability,underscoring its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capture Mg-MOF-74 CO_(2)/N_(2)separation adsorption breakthrough curv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在医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慕华 张建华 +3 位作者 吕静兰 奚振宇 潘国元 刘轶群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对生命健康的关注,超滤膜在医用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超滤膜在生物、医用制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详细总结了超滤膜在血液透析过滤、除病毒过滤、中药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相关膜的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对生命健康的关注,超滤膜在医用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超滤膜在生物、医用制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详细总结了超滤膜在血液透析过滤、除病毒过滤、中药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相关膜的结构特点和要求,对比分析了超滤膜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重点关注的技术效果。基于此,可以认为,超滤膜膜孔结构的调控、降低溶出以及提高膜抗污性能是超滤膜在医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亲水改性是提高膜抗污染性能的主要技术手段,但与此同时引入的亲水性聚合物洗脱是溶出物的主要来源。将亲水聚合物交联或接枝共聚是解决溶出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除病毒过滤 蛋白分离 中药分离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CAD模型的嵌入域等几何单元几何属性快速界定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晴天 谢贤达 +2 位作者 罗年猛 杨奥迪 王书亭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嵌入域等几何分析方法可以综合嵌入域法网格划分和等几何分析高阶单元求解效率的双重优势,是复杂CAD模型进行等几何分析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嵌入域网格单元几何属性的界定是构建嵌入域等几何分析模型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基于射线法对... 嵌入域等几何分析方法可以综合嵌入域法网格划分和等几何分析高阶单元求解效率的双重优势,是复杂CAD模型进行等几何分析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嵌入域网格单元几何属性的界定是构建嵌入域等几何分析模型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基于射线法对嵌入域网格单元进行几何属性界定过程中存在的界定效率与准确度相矛盾的问题,本文将分离轴理论与射线法结合,建立了一种混合型网格单元几何属性界定策略,将点与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问题转化为了面与体的相交判断问题,从而在保证单元几何属性界定效率的同时,提高单元界定准确度。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型网格单元几何属性界定策略可有效提升界定效率及鲁棒性,为复杂模型嵌入域等几何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等几何分析 嵌入域法 单元几何属性 分离轴理论 射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病理学》教学创新实践——以“提取物过滤筛选装置”的研发为例
4
作者 赵涵伊 贾雪凌 +9 位作者 于美军 薛炬君 毕雪晶 孙红飞 付雁 刘潇潇 张彦秋 王乙茗 董枭 马莹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本研究在创客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病理学》课程中开展创新实践,初步研发了一种“提取物过滤筛选装置”。该装置融合控温、自动化控制及高精度提取技术,以实现Percoll 4阶段操作的自动化分离,旨在提高肿瘤免疫浸润淋巴细胞分... 本研究在创客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病理学》课程中开展创新实践,初步研发了一种“提取物过滤筛选装置”。该装置融合控温、自动化控制及高精度提取技术,以实现Percoll 4阶段操作的自动化分离,旨在提高肿瘤免疫浸润淋巴细胞分离的效率与精度。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分离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教育 细胞分离 提取物过滤筛选装置 效率与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论的人类活动对流域各流量组分影响的定量分析——以渭河流域为例
5
作者 兰甜 杜欣樾 +4 位作者 张洪波 陈永勤 乔西玉 王建昊 朱绪哲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58,共9页
为揭示人类活动对多源径流组分的非线性影响特征,选取人类活动显著的渭河流域为研究区,探讨不同流量组分对人类活动的异质性响应。构建融合信息论与多尺度流量组分划分的分析框架,提出综合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不同流... 为揭示人类活动对多源径流组分的非线性影响特征,选取人类活动显著的渭河流域为研究区,探讨不同流量组分对人类活动的异质性响应。构建融合信息论与多尺度流量组分划分的分析框架,提出综合人类活动影响指数。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不同流量组分的影响与流域水文过程的复杂性相关,在渭河干流中上游流域的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对各流量组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在黄土丘陵地区,不同组分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夜间灯光表征的人类活动对各流量组分的影响最大,反映出城市化驱动下经济活动对不同流量组分产生的显著影响。本研究提高了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定量识别能力,在应对水资源危机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基流分割 人类活动 信息论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数神经网络的通用近似与逼近优势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锦辉 姜远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5-1215,共11页
四元数神经网络将实值神经网络推广到了四元数代数中,其在偏振合成孔径雷达奇异点补偿、口语理解、机器人控制等任务中取得了比实值神经网络更高的精度或更快的收敛速度.四元数神经网络的性能在实验中已得到广泛验证,但四元数神经网络... 四元数神经网络将实值神经网络推广到了四元数代数中,其在偏振合成孔径雷达奇异点补偿、口语理解、机器人控制等任务中取得了比实值神经网络更高的精度或更快的收敛速度.四元数神经网络的性能在实验中已得到广泛验证,但四元数神经网络的理论性质及其相较于实值神经网络的优势研究较少.从表示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四元数神经网络的理论性质及其相较于实值神经网络的优势.首先,证明了四元数神经网络使用一个非分开激活的修正线性单元(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型激活函数时的通用近似定理.其次,研究了四元数神经网络相较于实值神经网络的逼近优势.针对分开激活的ReLU型激活函数,证明了单隐层实值神经网络需要约4倍参数量才能生成与单隐层四元数神经网络相同的最大凸线性区域数.针对非分开激活的ReLU型激活函数,证明了单隐层四元数神经网络与单隐层实值神经网络间的逼近分离:四元数神经网络可用相同的隐层神经元数量与权重模长表示实值神经网络,而实值神经网络需要指数多个隐层神经元或指数大的参数才可能近似四元数神经网络.最后,模拟实验验证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数神经网络 通用近似 逼近优势 最大凸线性区域数 逼近分离 神经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啤酒过滤性能研究
7
作者 楼雷鸣 贾继楷 +5 位作者 孙洁 叶卉 钟俊辉 张磊 刘鹏 冯忠厚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194,共6页
为推进国产中空纤维膜技术在啤酒过滤领域的应用,促进啤酒品质的提高,该研究采用以亲水性聚醚砜为基材的中空纤维膜对啤酒发酵液进行过滤,探究不同规格中空纤维膜对膜过滤通量与发酵液质量指标(酵母数、浊度、原麦汁浓度、酒精度)变化... 为推进国产中空纤维膜技术在啤酒过滤领域的应用,促进啤酒品质的提高,该研究采用以亲水性聚醚砜为基材的中空纤维膜对啤酒发酵液进行过滤,探究不同规格中空纤维膜对膜过滤通量与发酵液质量指标(酵母数、浊度、原麦汁浓度、酒精度)变化的影响,并对膜清洗与循环使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孔直径≥0.45μm,膜内径为1.5 mm时,滤液中无酵母细胞检出,浊度显著降低,原麦汁浓度与酒精度损失率较低,分别为0.7%、1.5%~2.0%,孔径为0.45μm的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过滤100 min时膜通量接近302 L/(m^(2)·h·bar)。采用反向水冲洗与碱液浸泡5 min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膜清洗效果,循环次数达到9次后,膜通量仍可得到较好的恢复效果(膜通量8000 L/(m^(2)·h·bar)),表明该中空纤维膜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适合长时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啤酒过滤 中空纤维膜 聚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纤维基气体过滤与分离材料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春婷 陆赵情 +5 位作者 贾峰峰 徐明源 杨朋波 黄涛 赵会媚 马浩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4,共11页
聚酰亚胺纤维是典型人工合成材料,其分子链中苯环与酰亚胺环交替连接,由于旋转能低且分子链呈现相对刚性,从而赋予材料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性及优异阻燃性,使其在高温气体过滤与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综... 聚酰亚胺纤维是典型人工合成材料,其分子链中苯环与酰亚胺环交替连接,由于旋转能低且分子链呈现相对刚性,从而赋予材料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性及优异阻燃性,使其在高温气体过滤与分离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以聚酰亚胺纤维为基体的纸基材料、膜材料及泡沫材料的制备技术,探讨了聚酰亚胺纤维基气体过滤与分离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聚酰亚胺基气体过滤与分离材料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气体过滤与分离 耐高温 纸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旋流-过滤”水力旋流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王云东 李荣辉 +4 位作者 张水华 田浩 李港 倪栋 喻黎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3,共7页
水力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隧道来水等领域的水沙分离处理。由于流体的高速旋转,水力旋流器内部形成了高湍流区,很容易引起二次流现象。二次流与主运动方向相反,不仅会消耗能量,而且会导致颗... 水力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隧道来水等领域的水沙分离处理。由于流体的高速旋转,水力旋流器内部形成了高湍流区,很容易引起二次流现象。二次流与主运动方向相反,不仅会消耗能量,而且会导致颗粒间的碰撞,改变颗粒的运动轨迹,从而增加溢流跑粗底流夹细颗粒的数量。针对传统水力旋流器内部短路流和溢流跑粗颗粒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将旋流和过滤相结合的一体化滤网式新型水力旋流器。运用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欧拉-拉格朗日液固多相湍流模型,采用CFD-D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5种粒径在传统水力旋流器和新型滤网式旋流器内部固液两相流的流动情况,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水力旋流器内部流体的速度场、湍流场和颗粒的运动及受力情况。采用分离效率为评价指标,验证模拟合理性。模拟结果表明,60μm颗粒在传统旋流器和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长,120μm颗粒在传统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短,180μm颗粒在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短,说明所加滤网延长了粗颗粒在旋流器内部的停留时间,使分离更加充分。颗粒粒径越大,颗粒所受平均合力的波动幅度越大,当颗粒刚进入旋流场后,传统旋流器内的颗粒所受平均合力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颗粒所受平均合力变化趋势较为剧烈,这说明所加滤网对颗粒的受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传统水力旋流器相比,在5种不同入口速度下,新型滤网旋流器柱段区域最大平均切向速度提高57.6%,锥段区域最大平均切向速度提高22%,向上最大平均轴向速度减小14.6%,向下最大平均轴向速度提高11%。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提高1%~6.9%,颗粒底流口回收质量提高4%~87%;颗粒平均切向接触力曲线波动先剧烈后平缓,可以提前达到稳定分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水力旋流器 旋流-过滤 CFD-DEM耦合 流场分析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流能力高效气水分离装置设计与性能分析
10
作者 杜明 刘传 +2 位作者 赵川 王艳华 臧铭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34,共5页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船舶发动机动力环境,满足发动机进气和气水分离要求,亟需解决大流通能力气水分离装置。本文设计的气水分离装置是在传统惯性级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惯性级结构并在前端增加防水炮级进一步提高防水炮、防浪...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船舶发动机动力环境,满足发动机进气和气水分离要求,亟需解决大流通能力气水分离装置。本文设计的气水分离装置是在传统惯性级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惯性级结构并在前端增加防水炮级进一步提高防水炮、防浪以及防雨能力。本文首先采用Fluent软件对传统惯性级以及优化后的叶片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参数对总压损失与分离效率的影响,并据此开展惯性级的优化设计与性能预测;其次开展防水炮级的数值仿真,分析防水炮级的阻力损失与分离效率;最后通过试验测试大流通气水分离装置的总压损失与气水分离效果,在进气速度7 m/s条件下,装置的总压损失约603 Pa,装置后端无明显水滴。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船舶动力系统进气装置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流能力 气水分离装置 过滤效率 总压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RNA与RNA结合蛋白的动态相分离模拟
11
作者 郭秀珍 王书恒 +1 位作者 李康睿 赵新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11,共15页
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相分离在生理与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基于扩散动力学、Hill动力学,提出了一种细胞内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与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s)的动态相分离理论.基于扩散动力学模型,获得了RNA与RBP... 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相分离在生理与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基于扩散动力学、Hill动力学,提出了一种细胞内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与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s)的动态相分离理论.基于扩散动力学模型,获得了RNA与RBPs多相(多种相、多重相)分离特性.研究发现,细胞内RNA与RBP的动态多相分离机制,主要源于RNA与RBP生化反应相互作用以及特定的扩散性.通过生化反应相互作用,以不同速率扩散的RNA与RBP通过结合域结合反应,使得扩散较快的RNA、RBP反应聚集,形成扩散较慢的RNA-RBP复合物.由生化反应作用导致的RNA与RBP间的扩散关联,致使RNA与RBP形成多种、多重凝聚相.RNA与RBP生化反应的周期振荡,会形成振荡传播波(类似化学波),波动性会导致RNA与RBP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形成凝聚相,表明了RNA与RBP凝聚相形成与相分离的耗散结构特性.可以预测,RNA与RBPs的相分离不仅源自于扩散效应、溶解度的改变,还与RNA与RBP生化反应的周期振荡相关.结合平均场理论,获得了扩散系数与Flory相互作用参数的对应关系,不仅深刻理解体系中多种相互作用与扩散性的联系,而且更全面揭示了RNA与RBP多相分离的物理本质.研究结果符合实验观测,可为后续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态 多相分离 扩散动力学 平均场理论 耗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能团修饰的二维共价有机骨架中二氧化碳捕获与分离性能的理论计算
12
作者 赵杰 张慧丽 +1 位作者 鲁效庆 王兆杰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3,共9页
通过引入—OH、—NH2和—SO_(3)H极性官能团,设计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亚胺键连接的二维三聚茚酮基共价有机骨架(truxenone-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TRO-COFs),并通过巨正则蒙特卡洛(giant canonical Monte Carlo,GCMC)模拟和... 通过引入—OH、—NH2和—SO_(3)H极性官能团,设计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亚胺键连接的二维三聚茚酮基共价有机骨架(truxenone-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TRO-COFs),并通过巨正则蒙特卡洛(giant canonical Monte Carlo,GCMC)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探究了298 K和0~1.0×10^(5)Pa条件下极性官能团对TRO-COFs的CO_(2)捕获性能的影响。结合能和内聚能的分析表明官能团引入后结构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极性官能团的引入显著增强了TRO-COFs的CO_(2)吸附性能。CO_(2)吸附量大小顺序为TRO-COF-SO_(3)H>TRO-COF-NH2>TRO-COF-OH>TRO-COF-H。在298 K和1.0×10^(5)Pa条件下,TRO-COF-SO_(3)H表现出8.02 mmol·g^(-1)的CO_(2)吸附量及CO_(2)优于N_(2)和CH_(4)的选择性(37和26)。同时,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和气体吸附密度分布也进一步说明了不同极性官能团对CO_(2)捕获与分离性能影响的差异。最后,从吸附热、范德瓦耳斯力和库仑相互作用等多个角度详细阐明了极性官能团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CO_(2)捕获与分离 密度泛函理论 巨正则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压敏效应的低渗透油藏CO_(2)辅助重力驱合理配产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辉 李忠诚 +5 位作者 李明义 李金龙 王昊 胡彧 田冷 黄文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357-9364,共8页
高倾角低渗透油藏在进行水驱开发时,在油藏高部位存在大量剩余油,采收率较低,采用CO_(2)辅助重力驱,可以充分利用高倾角的地质特征,有效提高该类油藏的采出程度。但是由于CO_(2)对原油物性影响要远大于水对原油物性的影响,CO_(2)驱替过... 高倾角低渗透油藏在进行水驱开发时,在油藏高部位存在大量剩余油,采收率较低,采用CO_(2)辅助重力驱,可以充分利用高倾角的地质特征,有效提高该类油藏的采出程度。但是由于CO_(2)对原油物性影响要远大于水对原油物性的影响,CO_(2)驱替过程中流体的渗流过程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低渗透油藏CO_(2)重力驱合理配产优化进行研究。首先,依据油藏中任意一点压力与最小混相压力的关系,分别建立了考虑压敏效应的低渗透油藏CO_(2)重力驱混相和非混相模型;其次,运用Python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分析了压敏系数、地层倾角、注采井距和注气速度对油藏配产的影响;最后,结合现有工作制度法和增产倍数法,对比本模型计算结果,运用tNavigtor软件对3种方法进行采收率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方法对油藏进行合理配产具有较好的开发效果,油藏采收率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对该类低渗油藏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倾角低渗透油藏 CO_(2)驱 渗流理论 压敏效应 合理配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三权分置制度释论:底层逻辑、法理反思与法律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7,共12页
数据产权分置涵括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这与数据从资源到要素再到产品的价值创造规律高度契合。尽管数据产权与数据财产权存在映射关系,但财产权所构筑的人为排他性,会增加数据流通... 数据产权分置涵括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这与数据从资源到要素再到产品的价值创造规律高度契合。尽管数据产权与数据财产权存在映射关系,但财产权所构筑的人为排他性,会增加数据流通和利用的成本,对数据价值实现产生相应影响,这也给数据产权分置政策转化为法律规范带来挑战。目前从数据主体视角出发形成的单一产权或二元权利结构,与“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之政策意蕴和方向性策略不相一致。为此,要确保数据确权不偏离政策目标并实现“三权分置”的制度功能,就需要回归到数据客体视角,探索数据价值形态梯次变化的底层逻辑,破解既有数据确权研究中的理论困境,进而对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的配置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产权分置 二元权利结构 开放式创新 公共物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2B2C供应链物流-订单流复合网络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军艳 陈马骏驰 郭柳艺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基于渗流理论,考虑节点的渗流容量和受上下游失效节点的影响不同,设计了复合网络上下游级联失效策略,采用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最大连通子图率和网络全局效率评估B2B2C复合网络的鲁棒性。仿真表明:随着渗流容量系数的增加,网络鲁棒性增强... 基于渗流理论,考虑节点的渗流容量和受上下游失效节点的影响不同,设计了复合网络上下游级联失效策略,采用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最大连通子图率和网络全局效率评估B2B2C复合网络的鲁棒性。仿真表明:随着渗流容量系数的增加,网络鲁棒性增强;复合网络对于蓄意攻击的抵抗性较差,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全局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率呈断崖式下降到0,网络基本瘫痪,而面对随机攻击则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与物流网络相比,复合网络平均度低40.6%,幂指数高12.1%,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复杂网络 渗流理论 级联失效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液多层过滤去固分离及特性分析
16
作者 龚海峰 唐治知 +3 位作者 彭烨 梁鑫鑫 余保 李书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3-533,共11页
针对油-固体系中单层滤网无法同时满足过滤精度高与使用寿命长的问题,采用多层过滤器并对其去固分离特性展开分析。通过耦合流场控制方程、颗粒运动方程、颗粒-壁面碰撞模型方程,建立了适用油-固体系的多层过滤数值分析模型,探究了油-... 针对油-固体系中单层滤网无法同时满足过滤精度高与使用寿命长的问题,采用多层过滤器并对其去固分离特性展开分析。通过耦合流场控制方程、颗粒运动方程、颗粒-壁面碰撞模型方程,建立了适用油-固体系的多层过滤数值分析模型,探究了油-固体系中多层过滤器的去固分离特性,分析了入口流速和滤网层数对流场特性及过滤比(β)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层过滤器可有效过滤孔径与粒径比(k_(d))大于15的固体颗粒;增加滤网层数,d_(5)和d_(20)(β分别为5和20时对应的颗粒粒径)显著降低;增大入口流速,d_(5)和d_(20)变化较小;当β<5时,颗粒粒径的变化对过滤比的影响较小;当β>5时,颗粒粒径的小幅增大可能导致过滤比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过滤 油-固分离 流场特性 碰撞模型 过滤比 分布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投资与土地流转价格--基于地租理论视角
17
作者 许庆 杨青 张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116,共13页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土地流转价格成为全新的地租范畴。本文基于地租理论,以粮食规模经营主体为例审视了农业投资与土地流转价格的关系,并利用2017年与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进行实证检...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土地流转价格成为全新的地租范畴。本文基于地租理论,以粮食规模经营主体为例审视了农业投资与土地流转价格的关系,并利用2017年与2019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RHPS)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投资提高了土地流转价格;相比于一般性投资,专用性投资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粮食规模经营主体通过农业投资增加了粮食收入,部分收入以级差地租的形式转化为土地流转价格。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农业投资尤其是一般性投资提高了地租率,表明该投资带来的边际收益更多地被转出方获得。这种利益分配不利于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等转入方,可能影响其投资的积极性;相比而言,专用性投资具有长期改良土地、降低土地经营权转出风险的作用,从而使得地租率出现明显下降。本文对于在地租理论框架下调节土地流转价格,实现土地流转的帕累托改进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投资 土地流转价格 地租理论 三权分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非织造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琛 杨凯璐 +2 位作者 陈明星 王新亚 张威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9,共14页
为了解熔喷非织造材料在制造工艺、结构设计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介绍了聚乳酸、聚丙烯等常用高聚物原料的特性,分析了以其为原料所制备熔喷非织造材料的性能特点,总结了熔喷非织造材料在空气过滤、液体过滤、医用抗菌、智能电... 为了解熔喷非织造材料在制造工艺、结构设计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介绍了聚乳酸、聚丙烯等常用高聚物原料的特性,分析了以其为原料所制备熔喷非织造材料的性能特点,总结了熔喷非织造材料在空气过滤、液体过滤、医用抗菌、智能电子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未来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拓展熔喷非织造材料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非织造材料 聚丙烯 空气过滤 油水分离 医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视阈下校企隔膜的发生机理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媛媛 王帅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消解校企隔膜是一项“多元”场域共同发挥效能的系统工程。目前,校企合作面临校企隔膜这一现实困境,主要表征为落地细则滞后、主体内驱力不足、产权界定不清、治理体系不善、文化融合不足。校企隔膜的成因主要包括主体间利益目标交集模... 消解校企隔膜是一项“多元”场域共同发挥效能的系统工程。目前,校企合作面临校企隔膜这一现实困境,主要表征为落地细则滞后、主体内驱力不足、产权界定不清、治理体系不善、文化融合不足。校企隔膜的成因主要包括主体间利益目标交集模糊、价值逻辑取向不同、内生文化博弈。从场域耦合的角度来看,破除校企隔膜存在可能,主要体现在人才供需诉求提供“中间道路”、软硬件资源优势互补提供有效衔接、文化吸引提供内隐动力、社会价值目标交叠提供良好形象。分析校企运作逻辑和场域耦合的条件,提出消解校企隔膜的可行性路径:完善共生法规架构,构建绩效评价动力机制,解除校企资源功能锁定,破除双重制度藩篱,凸显共融共通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隔膜 场域机理 消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用金属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凯 刘忠军 +1 位作者 姬帅 高博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金属多孔材料作为功能与结构兼具的一类新型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吸声、吸能、流体分布、换热、催化、过滤分离等领域,其中在过滤分离领域应用最为广泛。金属多孔材料在石油石化、精细化工、煤化工等领域可以实现不同流体的液–固、气–... 金属多孔材料作为功能与结构兼具的一类新型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吸声、吸能、流体分布、换热、催化、过滤分离等领域,其中在过滤分离领域应用最为广泛。金属多孔材料在石油石化、精细化工、煤化工等领域可以实现不同流体的液–固、气–固过滤分离,不同领域对所用金属多孔材料的材质及力学性能要求也不尽相同。过滤用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工艺已相对成熟,但对其耐蚀性能及力学性能的表征研究较少,金属过滤元件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将直接关系到该类材料的使用效果和寿命。本文总结了近几年过滤用金属多孔材料力学性能及耐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类材料在腐蚀与力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过滤用金属多孔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多孔材料 过滤 分离 力学性能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