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贾玉博 杨宏伟 +2 位作者 粟晓玲 褚江东 徐吉海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4,157,共10页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构建了包含输入、消耗、活力、调节、输出5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小二乘法组合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基于可变模糊集模型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耦合高...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构建了包含输入、消耗、活力、调节、输出5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小二乘法组合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基于可变模糊集模型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耦合高斯混合回归模型和3种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量化了各评价指标对承载力的影响,从全局和局部尺度探究了其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202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波动向好态势,但仍处于濒临超载的状态,评分值由2011年的3.79增长到2013年的4.18,之后下降到2020年的3.23;高斯混合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高维、小样本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数据;单位面积农业灌溉用水量、污水处理回用率、生态环境用水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产水模数和地下水开采率是该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全局看,水资源承载力与主要影响因素呈非线性关系,并随其非单调变化,从局部看,2011—2015年主要影响因素多表现为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抑制作用,2016—2020年逐步转为促进作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虽有提高,但仍需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降低地下水开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变模糊集 高斯混合回归模型 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综合模拟与调配一体化模型的北京市水资源模拟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永强 李玲慧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31,共7页
在探讨2007—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的基础上,利用WAS模型对1980—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分析区域自然-社会水循环转化模式,探讨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2007—2018年北京市年均需水量(实... 在探讨2007—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的基础上,利用WAS模型对1980—2018年北京市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分析区域自然-社会水循环转化模式,探讨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转化机理。结果表明:2007—2018年北京市年均需水量(实部、虚部)呈上升趋势,年均蓝水供水量36.85亿m^(3),绿水供水量16.90亿m^(3);需水缺口呈显著增大趋势,年均水资源缺口为165.20亿m^(3);1982—2010年北京市多年平均及25%、50%和75%径流总量特征频率年模拟与实测误差率分别为7.0%、4.8%、1.2%和0,模型精度较高;各计算单元自然水循环下出流量由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增,自然-社会水循环下实际出流量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WAS模型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框架构建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喜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8,共6页
我国实行的是国家所有的水资源产权制度,在水资源的实际管理中存在多级代理和管理者短视行为等问题。水资源资产化管理作为解决管理者短视行为的重要措施引入到水资源管理中,然而由于相关理论的不足,相应措施沦为缺乏监督的政府间行为,... 我国实行的是国家所有的水资源产权制度,在水资源的实际管理中存在多级代理和管理者短视行为等问题。水资源资产化管理作为解决管理者短视行为的重要措施引入到水资源管理中,然而由于相关理论的不足,相应措施沦为缺乏监督的政府间行为,并限制水资源资产市场机制的形成。本文考虑到水资源的多重功能,以及水资源资产与承担支撑社会经济功能的社会水循环通量的内涵一致性,将二元水循环理论引入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框架构建中去。本文根据资产的定义和水资源的功能界定了水资源资产的内涵,并发现其与社会水循环通量的重合,提出这部分水资源可以作为水资源资产进行管理,并总结了二元水循环耦合水资源资产化管理中的水资源资产界定、监管体系、用途管制以及产权界定方面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辨析了水资源资产管理与水资源管理的关系,认为水资源资产管理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组成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资产管理弥补了传统水资源管理上的不足。在分层管理上,提出传统水资源管理作用于宏观、中观管理,水资源资产管理作用于微观管理的机制。此外,根据二元水循环理论中的社会水循环过程,将其权属进行分解,并结合各部门的社会水循环机制对水资源资产化管理进行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资产 资源资产化管理 社会水循环 二元水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文循环二元分化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军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4期25-28,共4页
人类对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从循环路径和循环特性两个方面改变了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生态统一性,平原区水循环发生了以人工水循环为主导的二元分化。根据已有的分布式水文循环模型及水文监测资料分析得出,人工绿洲、天然绿洲、... 人类对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从循环路径和循环特性两个方面改变了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生态统一性,平原区水循环发生了以人工水循环为主导的二元分化。根据已有的分布式水文循环模型及水文监测资料分析得出,人工绿洲、天然绿洲、过渡带和荒漠间生态统一性出现无序化趋势,人工绿洲水分垂向循环加强,蒸发下渗量加大,而天然绿洲及过渡带水平方向径流通量减少,可利用生态水量大量减少,造成绿洲-荒漠生态呈现出对抗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二元分化 水文循环 玛纳斯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鄂尔多斯市水资源耗能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露明 谢兴华 +1 位作者 卢斌 巩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3,共5页
为定量计算水资源对于能源的需求,寻找提高水资源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水资源全生命周期划分为提取、净化、输送、利用和污水处理五个环节,提出每个环节水资源耗能的定量计算公式,分析水资源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 为定量计算水资源对于能源的需求,寻找提高水资源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水资源全生命周期划分为提取、净化、输送、利用和污水处理五个环节,提出每个环节水资源耗能的定量计算公式,分析水资源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耗能数量及特征。分析鄂尔多斯市2013~2017年的水资源耗能特征及历史变化趋势,发现鄂尔多斯市2013~2017年的水资源耗能量从1.62×10^8kW·h逐年降低至1.08×10^8kW·h,降幅为33.3%;单位水资源耗能量从10.11kW·h/m^3逐年降低至7.02kW·h/m^3,降幅为30.6%;水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能耗集中于用水环节,用水环节能耗在总能耗中的占比常年保持在95%左右;用水环节的火力发电用水是最大的能耗项目,具有最大的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耗能 生命周期理论 取水能耗 用水能耗 鄂尔多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通用配置与模拟模型的邯郸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静 刘红亮 +4 位作者 栾清华 何立新 陈新美 高昊悦 董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89-3903,共15页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动态调控,立足河北邯郸市水资源本底条件差且管理需求高的现状,利用水资源通用配置与模拟(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GWAS)模型构建了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动态邯郸市水资源配置模型,在选用1980...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动态调控,立足河北邯郸市水资源本底条件差且管理需求高的现状,利用水资源通用配置与模拟(general water allocation and simulation,GWAS)模型构建了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的动态邯郸市水资源配置模型,在选用1980—2016年和2020年相关数据分别对模型水循环模块和配置模块开展参数率定和验证的基础上,对区域2025年和2035年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P=75%)的水资源分别进行配置。结果表明:邯郸市202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配置水量分别为22.43×10^(8)m^(3)和21.53×10^(8)m^(3),缺水率分别为11.70%和22.13%,缺水口主要在农业;2035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配置水量分别为25.02×10^(8)m^(3)和23.31×10^(8)m^(3),缺水率分别为4.53%和21.81%,其缺水情况较2025年明显改善;受邯郸市天然水资源匮乏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全市水资源缺口主要在西部武安市和东部邱县;未来邯郸市地下水仍是主要供水水源,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地下水综合治理的纵深推进,其占比将逐渐下降,而外调水和非常规水的供水量将有所增加。可见,研究成果可为邯郸市实施水资源动态配置提供技术支撑,对实现区域水资源动态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 水资源 优化配置 GWAS模型 邯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孟春红 路振广 +1 位作者 马细霞 邱新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92-97,共6页
针对中国北方灌区的水文特点,在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指导下,对自然流域水文模型SWAT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改进了SWAT模型的灌溉水运动模块、稻田水分循环模块、稻田水量平衡各要素和产量模拟的计算方法,增加了渠系渗漏模... 针对中国北方灌区的水文特点,在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指导下,对自然流域水文模型SWAT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改进了SWAT模型的灌溉水运动模块、稻田水分循环模块、稻田水量平衡各要素和产量模拟的计算方法,增加了渠系渗漏模拟模块等。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利用改进的SWAT模型对该灌区的水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用Nash-Suttclife效率系数(纳西效率系数)E、线性回归系数R2来评估模型在校准和验证过程中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灌区水分循环的模拟。模型的构建和改进,对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区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研究和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灌溉水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水循环理论 分布式水文模型 高强度人类活动 灌区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