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共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深贵 张诗阳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共9页
文章以宏观、行业、城市、广州四个视角分析“十五五”发展环境,立足广州“图书馆之城”发展实践,从大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效能、持续推进专业化发展与负责任创新、稳慎探索社会化发展新业态、积极探寻智慧化发展新路径、创新资源建设利用... 文章以宏观、行业、城市、广州四个视角分析“十五五”发展环境,立足广州“图书馆之城”发展实践,从大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效能、持续推进专业化发展与负责任创新、稳慎探索社会化发展新业态、积极探寻智慧化发展新路径、创新资源建设利用服务模式、革新中国经验传播和扩展国内国际专业交流合作、谋求制度设计与发展规划落地实效等方面提出城市公共图书馆“十五五”规划的重点工作思路;呼吁编制实施“十五五”发展规划需要汇集行业智慧、凝聚行业力量、观照历史未来,以期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公共图书馆 “十五五”规划 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影响力测度——基于海外图书馆中华经典馆藏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唐闻天 李刚 +6 位作者 苏丹淳 贾羽馨 何爱雪 蒋承桉 田欣 邓雅诺 黄筠惠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5,共14页
[目的/意义]中国文化是全球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是增强国家软实力与话语权的必由之路。构建典藏指数,旨在量化评估中华文明在海外的影响力,解决目前中华文明影响力研究缺乏定量研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 [目的/意义]中国文化是全球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是增强国家软实力与话语权的必由之路。构建典藏指数,旨在量化评估中华文明在海外的影响力,解决目前中华文明影响力研究缺乏定量研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研究设计/方法]选取130种中华经典图书和100家海外国家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作为样本,通过多途径检索获取海外图书馆中中华经典的总量、非中文版本数量及其最新出版时间等数据,构建典藏指数及其指标体系。[结论/发现]图书馆中中华经典的典藏数量与中国历史关联程度成正比,优质的中华经典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经典“走出去”项目已产生积极效果。[创新/价值]揭示了中华经典在海外图书馆中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可能的形成原因,有效地验证了典藏指数用于量化研究中华文明影响力的实践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中华经典 中华文明 文明影响力测度 典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现状与成效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诗阳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9,共8页
文章全面梳理广州“图书馆之城”发展现状,从政策体系、设施体系、组织体系、资源保障、服务格局五个维度进行阐释,并立足统计数据,客观呈现广州“图书馆之城”发展成效;面向广州“图书馆之城”高质量发展,探讨补短板、强弱项,以期推进... 文章全面梳理广州“图书馆之城”发展现状,从政策体系、设施体系、组织体系、资源保障、服务格局五个维度进行阐释,并立足统计数据,客观呈现广州“图书馆之城”发展成效;面向广州“图书馆之城”高质量发展,探讨补短板、强弱项,以期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图书馆之城 高质量发展 公共图书馆事业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学理阐释 被引量:7
4
作者 孟凡丽 周贝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2,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具有“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性、“有形有感有效”的综合性、“共建共治共享”的系统性等典型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支撑、“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导向和应对现存挑战的客观需要分别是铸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具有“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性、“有形有感有效”的综合性、“共建共治共享”的系统性等典型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支撑、“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导向和应对现存挑战的客观需要分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生成的理论依据、价值依据和现实依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构建,要以完善常态化领导机制为根本前提、以建立常态化叙事机制为中心环节、以打造常态化联动机制为必要条件、以健全常态化激励机制为内驱动力、以创新常态化评价机制为优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宣传教育 常态化机制 学理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国家审计理论框架的有关探讨 被引量:37
5
作者 蔡春 李明 毕铭悦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21,共9页
为了进一步深化审计理论研究,更好地推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当前我们亟需研究并逐步构建起国家审计理论框架(结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是指国家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亦即国家审计理论系统内... 为了进一步深化审计理论研究,更好地推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当前我们亟需研究并逐步构建起国家审计理论框架(结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是指国家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亦即国家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排列与组合形式。本文在分析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涵义及其模式多样性的基础上,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为理论原点,构建了以"审计本质理论"、"审计假设理论"、"审计目标理论"等十大理论板块为组成要素的圈层结构式国家审计理论框架,继而对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们认为,"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历史等环境因素对国家审计理论框架中其他要素形成的独特影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理论框架 理论原点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指导文件——学习《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兹恒 武娇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6,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和解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对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指导内容,从完善服务体系、分级阅读指导、开展低幼儿童服务、关爱弱势儿童群体和馆员专业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
关键词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公共图书馆 未成年人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发展的挑战与变革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国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4,共6页
近年伴随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专业化发展面临挑战:一是公共图书馆中国特色功能定位带来的挑战,二是公共图书馆应用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三是公共图书馆“行政化”倾向带来的挑战,四是图书馆学科发展转向带来的挑战。顺应时代变迁和... 近年伴随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专业化发展面临挑战:一是公共图书馆中国特色功能定位带来的挑战,二是公共图书馆应用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三是公共图书馆“行政化”倾向带来的挑战,四是图书馆学科发展转向带来的挑战。顺应时代变迁和事业发展,公共图书馆不能用传统的专业化理念、思维来裁剪新时期、新发展所需,需要构筑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为理论基础,以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主要社会功能,以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为主要任务的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需要构建公共图书馆专业化发展的新理念新能力,主要包括增强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的能力,提升推动公共图书馆社会化发展的能力,强化体现特色的融合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专业化发展 中国公共图书馆理论体系 全民阅读 社会化发展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花园城市到公园城市--城市规划中国特色理论创新的实然、应然与必然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明华 肖佳 +1 位作者 周依婷 杨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文章将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花园城市理论和集合了我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公园城市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在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三大背景下发展创新需求的实然;以应然价值为导向,提出中国城市规划理... 文章将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花园城市理论和集合了我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公园城市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在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三大背景下发展创新需求的实然;以应然价值为导向,提出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创新应遵循本土观、系统观、民生观和发展观;通过分析从花园城市到公园城市背后蕴含的历史趋势,明确以回归空间为核心的创新实质、以价值转换为导向的创新理念,最后得出城市规划中国特色理论的创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中国特色理论 花园城市 公园城市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实践与探索——以深圳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军武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83,共5页
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有宏观层面的因素,如政策、经费,也有微观层面的操作因素。文章在分析影响中文图书采访质量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实践,从宏观控制、书商管理、采访操作以及... 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有宏观层面的因素,如政策、经费,也有微观层面的操作因素。文章在分析影响中文图书采访质量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工作实践,从宏观控制、书商管理、采访操作以及采访评价等方面提出中文图书采访质量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图书 采访 质量控制 公共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的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历程、评估与思考 被引量:11
10
作者 方家忠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0,共15页
转型发展是当代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能否顺利应对信息技术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更是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要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广州图书馆的实践案例,探讨公共图书馆转型... 转型发展是当代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能否顺利应对信息技术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更是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要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广州图书馆的实践案例,探讨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可行模式,探索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文章对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10年来系统开展文化服务、拓展公共交流功能、强化阅读推广服务、推动功能平台化和知识服务、强化管理支撑和管理变革的实践历程进行梳理,对“第三空间”、社会交流与信息交流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创造交流价值、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促进传统服务、强化传播与阅读推广、展现平台价值等5个方面对转型发展的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广州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实践形成了一个可行模式:方向是文化服务及更广义的交流服务;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第三空间”或公共空间理论;路径是充分利用新馆建筑设计,实施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服务政策,通过服务拓展,强化交流功能;服务模式是通过引入文化交流、公共交流活动,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促进图书馆传统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使图书馆日益成为城市的公共文化中心和城市窗口。文章从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强化科学与文化功能、持续寻求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守人文主义底色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未来和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转型发展 基础理论 绩效评估 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 人文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采购招标中遴选图书供应商新探 被引量:9
11
作者 乌恩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如何选择好图书馆供应商已经是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根据本馆经验,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指出了选择好书商的九条标准。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汉文图书 供应商 图书采购招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世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意义]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命题,并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思考切入点来分析论述该命题。[研究设计/方法]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若干特征、以人口规... [目的/意义]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命题,并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思考切入点来分析论述该命题。[研究设计/方法]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若干特征、以人口规模巨大擘画图书馆现代化的新发展、以人口规模巨大实现图书馆更高质量的新提升四个维度作为逻辑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结论/发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追求和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网民数和手机网民规模最大、流动人口巨量等特征,这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将改写全球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版图并藉以丰富世界图书馆的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东方中国增长极的新增力量。[创新/价值]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注重大中小并举的图书馆发展战略、注重全龄友好的空间布局与内容提供、注重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多向奔赴;着力建设惠及全体读者的智慧图书馆体系、着力提升基于海量网民的巨量服务效能、着力创新发展丰富优质的图书馆服务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公共图书馆事业 人口规模巨大 全龄友好 智慧图书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继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31,共6页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研究是目前图书馆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呈现不平稳特征,其波动具有杠杆效应。根据EGARCH模型的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波动存在非对称效应。当出现"利好消息"的时候,...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研究是目前图书馆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呈现不平稳特征,其波动具有杠杆效应。根据EGARCH模型的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波动存在非对称效应。当出现"利好消息"的时候,能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产生较大的促进;而面临"利空消息"的冲击,其波动相对平稳。同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效应 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 E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问学问道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世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9,共7页
文章论述了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如何问学和问道。文章从“学”字的字形、终身学习、思辨、学习场所、学习与实践的关系等维度对问学命题进行探讨;从“道”字的字形、引导、方法等维度对问道命题进行分析;从学道并举、增强脚力脑力眼力... 文章论述了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如何问学和问道。文章从“学”字的字形、终身学习、思辨、学习场所、学习与实践的关系等维度对问学命题进行探讨;从“道”字的字形、引导、方法等维度对问道命题进行分析;从学道并举、增强脚力脑力眼力笔力、睿智开新等维度对如何进行问学问道的创新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服务创新 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前半期图书馆与中国文化传承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洪权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73,共10页
晚清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文化的传承成为关系民族与国家命运的深切主题。二十世纪前半期图书馆秉持中西并重的文化理念,致力保护与传播中国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藏古籍,保存文献;二是征集木刻版片,流传... 晚清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文化的传承成为关系民族与国家命运的深切主题。二十世纪前半期图书馆秉持中西并重的文化理念,致力保护与传播中国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藏古籍,保存文献;二是征集木刻版片,流传雕版印刷技术;三是刊印珍稀善本,嘉惠学术。二十世纪前半期图书馆在古籍收藏、版片保护与古籍出版方面的功绩,为中国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现代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前半期 图书馆 古籍收藏 版片保护 古籍出版 中国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中国创造”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苗美娟 李斯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共10页
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具体体现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空间通过品质化、智慧化、体系化、社会化建设实现了基层公共阅读空间的... 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具体体现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空间通过品质化、智慧化、体系化、社会化建设实现了基层公共阅读空间的划时代提升;“你选书我买单”将传统上以采访馆员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转向以读者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真正做到“我的阅读我做主”,引发公共图书馆资源采购的中国变革;图书馆跨界合作以“阅读服务+”引领全民阅读新生态,彰显以制度优势实现公共阅读空间快速布局、纳入总分馆体系统筹协调、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中国路径;扫码看书听书、网上预约社区投递、图书转借、“书来书往”社会大藏书流通体系、信用服务等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和物流技术,形成了互联网应用的中国引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在快速推进中呈现出政府主导、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体系开放包容、向基层专业化拓展延伸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新型阅读空间 你选书我买单 跨界合作 互联网应用 总分馆制 中国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关营销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一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1-33,共3页
公关营销学是传统的市场营销学与现代公共关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关营销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公关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 公共关系学 市场经济 信息社会 国际接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的理论逻辑、价值取向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后小仙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8-76,共9页
国家治理一般性规律、中国传统治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忽视的约束条件和治理资源。中国国家治理具有理论体系上的复合性、价值取向上的多维性、主体结构上的层次性特征,正确回应现代国家治理的一... 国家治理一般性规律、中国传统治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忽视的约束条件和治理资源。中国国家治理具有理论体系上的复合性、价值取向上的多维性、主体结构上的层次性特征,正确回应现代国家治理的一般观念和历史惯性下现实中国的特殊国情,将社会和市场有机地纳入政党领导与政府主导的治理框架,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政党—政府—市场—社会"激励相容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理论逻辑 价值取向 中国经验 市场失灵 善治 元治理 治理模式 政府治理 公共管理 治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副省级公共图书馆中文期刊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19
作者 林忠娜 《现代情报》 2009年第3期116-119,共4页
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中,期刊资源建设是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调研期刊发展对东北副省级城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公共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的影响,探讨东北副省级城市期刊资源的共建共享。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中国期刊业 中文期刊 期刊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华文文学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与问题探究
20
作者 易淑琼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104,共7页
华文文学是中国内地30余年来新兴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内地学界通过有计划、成规模的选集、丛书、大系等形式组织和留存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体现了华文文学文献整理出版的自觉意识。但华文文学文献在内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收藏体系... 华文文学是中国内地30余年来新兴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内地学界通过有计划、成规模的选集、丛书、大系等形式组织和留存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体现了华文文学文献整理出版的自觉意识。但华文文学文献在内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收藏体系中呈现为散点、随机的自发状态,这影响华文文学的大众与学术传播,制约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加强华文文学文献资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华文文学文献资源体系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文献整理 公共收藏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