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知觉动作匹配和技能水平对虚拟网球情境中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勇涛 张忠秋 戴群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7-432,共6页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专家-新手范式,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模拟虚拟网球发球情景,探讨虚拟网球发球情景中不同技能水平网球运动员在不同知觉动作匹配时的接发球表现。结果:(1)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和真实动作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和业...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专家-新手范式,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模拟虚拟网球发球情景,探讨虚拟网球发球情景中不同技能水平网球运动员在不同知觉动作匹配时的接发球表现。结果:(1)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和真实动作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2)一级运动员动作准确率高于口语报告,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则相反;(3)一级运动员口语报告反应时显著快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4)一级运动员身体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身体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挥拍启动时间显著早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运动总时间显著多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显著多于业余爱好者,一级运动员挥拍总时间显著少于二级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二级运动员挥拍总时间显著少于业余爱好者。结论:(1)虚拟运动情景中同样存在专家优势;(2)知觉动作匹配水平影响接发球表现,高水平的知觉动作匹配更能体现专家优势,高水平运动员真实动作接发球表现更好;(3)高水平运动员把握接发球的时机更准确,击球点更靠前,接发球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新手范式 生态学理论 虚拟网球发球情景 知觉动作匹配 接发球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的“专业—产业”耦合范式与实践——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三元耦合”协同创新机制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茤祥 刘杨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180,共5页
科技创新的范式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科技创新现象和过程的观察与思考,系统地分析科技创新的基本逻辑,并尝试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独特的“专业—产业”耦合范式,并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分析其“研究所—协同创新中... 科技创新的范式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科技创新现象和过程的观察与思考,系统地分析科技创新的基本逻辑,并尝试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独特的“专业—产业”耦合范式,并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分析其“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基金”三元耦合协同创新机制和特色做法,对科技创新“专业—产业”耦合范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范式 “专业—产业”耦合范式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的技术能力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振亚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79,共4页
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胜任技术任务和完成技术目标的可靠性、独特性和有效性。企业技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一般机制,是通过企业技术活动的发生和改变,从而形成、调整、构成企业技术范式和企业技术共同体,并不断形成企业技术范式和企业技... 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胜任技术任务和完成技术目标的可靠性、独特性和有效性。企业技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一般机制,是通过企业技术活动的发生和改变,从而形成、调整、构成企业技术范式和企业技术共同体,并不断形成企业技术范式和企业技术共同体的新的耦合关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能力 技术范式 技术共同体 耦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