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prevention,and control of mining-induced 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in China: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1
作者 LI Peng CAI Mei-feng +3 位作者 MIAO Sheng-jun REN Fen-hua GORJIAN Mostafa PENG 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549-2606,共58页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seriously threaten mining safety,which are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Dynamic disasters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seriously threaten mining safety,which are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In this article,the occurrence status and grand challenges of some typical dynamic disasters involving roof falling,spalling,collapse,large deformation,rockburst,surface subsidence,and water inrush in metal mines in China are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induced dynamic disasters are analyzed,the examples of dynamic disasters occurring in some metal mines in China are summarized,the occurrence mechanism,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methods,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these disasters are highlighted,and some new opinions,suggestions,an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simultaneously.Moreover,some shortcomings in current disaster research are pointed out,and the direction of efforts to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evel of dynamic disasters in China’s metal mines in the future is prospected.The integration of forward-looking key innovative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abovementioned aspects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cognitive leve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China’s metal mining industry and achieve a significant shift from passive disaster relief to active disaster 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dynamic disasters MECHANISM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泥流灾变机理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2
作者 王新刚 王道正 +4 位作者 王家鼎 黄强兵 胡胜 连宝琴 辜超颖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I0002,共16页
黄土泥流是黄土高原地区较为频发的地质灾害,具有超强的流动性、超远的运动距离及超大的冲击破坏力,时常造成重大灾难发生。科学的认识黄土高原泥流灾变机理对降低灾害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黄土泥流孕灾... 黄土泥流是黄土高原地区较为频发的地质灾害,具有超强的流动性、超远的运动距离及超大的冲击破坏力,时常造成重大灾难发生。科学的认识黄土高原泥流灾变机理对降低灾害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减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黄土泥流孕灾环境特征、流体性质、灾变机理以及监测预警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黄土泥流灾害研究方面所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针对黄土高原泥流灾害研究未来仍需以“野外调研-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实践应用”为研究范式,并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考虑黄土泥流多尺度、多时序和多阶段等视角,重点关注复杂孕灾环境下黄土泥流时空发育特征及其超前识别技术研究、黄土泥流演化机制与成灾机理的动力学模型构建、黄土泥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模型及综合评价方法、黄土泥流韧性防控与应急救援综合技术体系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黄土泥流 灾变机理 监测预警 韧性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顶板灾害地声监测预警与防控
3
作者 董陇军 郝晨良 +4 位作者 孙道元 张义涵 闫先航 王加闯 裴重伟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共27页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顶板稳定性问题及失稳灾害风险增大,对矿山顶板健康状态的诊断、监测预警和灾害防控显得尤为重要。系统总结了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建立了采矿活动引起的多类多震源全自动识别理论,提出了多中段、多...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顶板稳定性问题及失稳灾害风险增大,对矿山顶板健康状态的诊断、监测预警和灾害防控显得尤为重要。系统总结了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建立了采矿活动引起的多类多震源全自动识别理论,提出了多中段、多采场复杂开采环境中无需预先测速的震源定位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变“噪”为“用”的波速场反演快速成像方法,自主研发了地声智能感知监测传感器、采集仪与数据动态处理系统,开发了协同数据感知-信息处理-智能预警为一体的地声智能感知与微震监测全套技术装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山顶板岩体失稳的多指标联合预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基于岩体损伤与围岩体动态响应的分区支护防控方法,相关技术与装备在国内20余个矿山进行了应用,多次成功预警了矿山顶板垮塌等灾害,为设备与人员快速安全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研究成果提升了顶板健康监测与失稳灾害防控的整体效能,为深部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顶板灾害 地声监测 监测预警 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状态理论探讨抑郁症的精准辨识
4
作者 陈启亮 李灿东 +2 位作者 陈文婷 彭伟 黎晖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3-65,共3页
抑郁症作为已病状态,其形成必然要经历未病态到欲病态,欲病态再到已病态两个关键节点。其中,阴平阳秘向阴的一面倾斜是未病态向抑郁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五脏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抑郁状态向抑郁症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医状态理论,... 抑郁症作为已病状态,其形成必然要经历未病态到欲病态,欲病态再到已病态两个关键节点。其中,阴平阳秘向阴的一面倾斜是未病态向抑郁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五脏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抑郁状态向抑郁症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医状态理论,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维度筛选两个关键节点的辨识指标,有利于实现未病态、抑郁状态、抑郁症状态的精准量化辨识,进而为抑郁症风险预警与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 抑郁症 辨证 风险预警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条件下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5
作者 杨代勇 于群英 +5 位作者 矫立新 刘赫 谈必成 姜伟 张泽凯 杜伯学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22,共14页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是指在覆冰条件下线路导体在风激励下产生的一种非线性振动现象,具有低频大振幅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高压输配电系统安全与供电可靠性。通过整理国内外架空...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是指在覆冰条件下线路导体在风激励下产生的一种非线性振动现象,具有低频大振幅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高压输配电系统安全与供电可靠性。通过整理国内外架空输电线舞动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梳理分析输电导线覆冰舞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介绍目前针对输电线路舞动机理的理论研究,讨论归纳舞动的试验研究与仿真计算方法,总结提出可行的线路舞动监测预警技术与防治措施。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并且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发展形成系统认知,为减少和抑制因舞动产生的故障同时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舞动机理 覆冰条件 监测预警技术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应用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天一 庞咏 +9 位作者 和峰 朱志平 李权衡 杨浪浪 段海川 岳兴盛 张龙 庞占基 王守营 冯现沛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本文探究了无人机在森林防火领域的应用,包括其应用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探讨了无人机在森林防火领域的发展历程,早期无人机就已被用于火情监测和预警,尽管当时存在技术限制,但为后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无... 本文探究了无人机在森林防火领域的应用,包括其应用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首先探讨了无人机在森林防火领域的发展历程,早期无人机就已被用于火情监测和预警,尽管当时存在技术限制,但为后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如飞行时间、载荷能力、稳定性、操控性、传感器和成像技术等。这使其在森林防火的监测、预警、灭火和灾后评估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监测和预警方面,无人机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火情分析,还可构建无人机网络进行协同监测;在灭火方面,灭火剂的空中投放技术创新提高了灭火效率;在灾后评估方面,无人机能快速评估受损区域、分析火灾原因,助力灾后恢复和重建。无人机的智能化应用也在不断推进,引入了烟火识别算法、自主飞行和避障技术以及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这虽然提高了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与效率,但也面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明确指出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未来,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无人机性能提升,完善的政策和管理体系将为其创造更优环境。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发展迅速且前景广阔,将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森林防火 监测 预警 灭火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7
作者 邓军 刘登祯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共14页
针对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鲜有学者从井下不同场景实际工况与监测技术适配性的角度出发进行综述的问题,对井下场景实际工况的适用监测技术展开了综述。梳理了煤矿典型场景(采空区、工作面-巷道)适用的煤自燃监测技术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基... 针对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鲜有学者从井下不同场景实际工况与监测技术适配性的角度出发进行综述的问题,对井下场景实际工况的适用监测技术展开了综述。梳理了煤矿典型场景(采空区、工作面-巷道)适用的煤自燃监测技术及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指标气体和机器学习的煤自燃预测技术原理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现有煤自燃阶段划分方式、分级预警方法,并提出煤自燃预警技术智能化发展路径:构建“矿井一站式、可视化、智能化”煤自燃智能预警平台,实现煤自燃关键信息的实时连续可视化监测;随着大模型与煤炭行业的深度结合,煤自燃预警技术将向“多模态分析-精准预测-主动式防控”的智能化方向发展。指出了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方向:①继续研究煤自燃多物理场耦合机制及其致灾机理,为超前预警与主动防控提供理论支撑。②基于煤自燃特性与井下实际工况,重点突破新型监测技术的井下应用瓶颈,为多参数动态监测网络构建提供技术支持。③深度结合机器学习、数字孪生等技术,基于多模态预测模型搭建三维可视化智能预警平台。④深耕煤炭行业大模型,以通用大模型为底座蒸馏出轻量型煤矿领域垂直大模型,助力煤矿智能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监测 煤自燃预警 煤自燃灾害防治 内因火灾 煤自燃阶段 多参数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营孜煤矿瓦斯智能监测预警平台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王有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39,共8页
为了降低钱营孜煤矿瓦斯事故隐患,解决矿井原有监测系统存在的监测盲区、设备落后、数据滞后及可靠性低等问题,研究设计了瓦斯智能监测预警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核心功能模块设计以及关键技术。该平台通过覆盖矿井关键区... 为了降低钱营孜煤矿瓦斯事故隐患,解决矿井原有监测系统存在的监测盲区、设备落后、数据滞后及可靠性低等问题,研究设计了瓦斯智能监测预警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核心功能模块设计以及关键技术。该平台通过覆盖矿井关键区域的多源监测设备与大数据算法,结合多源感知与数据融合、声电瓦斯综合监测等关键技术,采用“临界值+趋势+智能识别”方法,实现了矿井区域和局部瓦斯风险的动态监测和精准预警;通过集成视频监控与GIS系统,实现了数据的“一张图”集中展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瓦斯监测与预警精度较高,准确率达到92%以上,能够有效提高矿井瓦斯安全防控能力,确保瓦斯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实时性,并通过深度分析和挖掘实现瓦斯隐患精准预测和针对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瓦斯 智能监测 预警平台 超前预警 安全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空压机性能预警模型分析与应用
9
作者 高珊 温从溪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0,共7页
为了提升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对制动系统供风单元的空压机性能进行诊断,对空压机异常进行预警。利用车辆历史数据建立空压机未开启/开启工况下供风耗风设备状态与总风压力变化量之间的智能算法预警模型,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对模型进... 为了提升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对制动系统供风单元的空压机性能进行诊断,对空压机异常进行预警。利用车辆历史数据建立空压机未开启/开启工况下供风耗风设备状态与总风压力变化量之间的智能算法预警模型,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对模型进行实时更新,以模型输出与实际总风压力变化量的均方偏差为评价指标来判断空压机的性能,可建立预测性维护策略,优化运维周期,有效增强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压机 制动系统 预警模型 预防性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雅雯 洪永忠 +5 位作者 曾斌 陈胜兰 李玲知 贺煌 王晋昊 张文凡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51-56,68,共7页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全面整合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护林员等“天空地人”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搭建集成电子地图、物联设备展示、预警处置、扑火指挥、火情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平台——...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全面整合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护林员等“天空地人”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搭建集成电子地图、物联设备展示、预警处置、扑火指挥、火情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平台——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平台。该平台既能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感知系统对接,实现纵向、横向的资源数据共享互通,又能够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情监测预警能力,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管理现代化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降低火灾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 防灭火管理 “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 火情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畜牧业下的畜禽疾病防控新技术
11
作者 丁涵 吉林台 吴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9-125,共7页
智慧畜牧业是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畜牧业生产、管理和服务进行智能化升级的产业。智慧畜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助于实现... 智慧畜牧业是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畜牧业生产、管理和服务进行智能化升级的产业。智慧畜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助于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对智慧畜牧业下的疾病防控新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生物技术、免疫接种、环境卫生与消毒、智能化养殖管理、饲料安全、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评估等。通过以上新技术的应用,智慧畜牧业可以实现对疫病的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和快速应对,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畜牧业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 疾病诊断与治疗 疾病防控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一通三防”智能协同管控系统研究
12
作者 闫振国 曹豫其 +4 位作者 王振平 万建凯 王延平 张龙成 阮佳宁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6,共12页
传统矿井灾害监测预警及智能管控研究多聚焦于特定灾害的单独防控,难以有效应对复杂条件下多灾种非线性耦合风险。针对该问题,以智能通风系统为矿井灾害防控的核心载体,分析了“一通三防”智能协同管控体系,提出了一种矿井“一通三防”... 传统矿井灾害监测预警及智能管控研究多聚焦于特定灾害的单独防控,难以有效应对复杂条件下多灾种非线性耦合风险。针对该问题,以智能通风系统为矿井灾害防控的核心载体,分析了“一通三防”智能协同管控体系,提出了一种矿井“一通三防”智能协同管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高精度超声波全断面测风仪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实现±0.1m/s的风速测量精度及误差≤2%的任务引导式风量调节;基于时空卷积神经网络(ST-CNN)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的双通道协同架构,融合多源数据构建瓦斯安全分区,实现瓦斯异常的超前预警与区域分级联动;通过LoRa无线传感网络构建温度场实时监测体系,结合灾情仿真模拟和三级联动机制,将灾变响应时间缩短至分钟级;依托建筑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矿井拓扑网络数字孪生平台,实现通风网络与通防灾害的耦合演化模拟验证;确立了“数据驱动决策-数字孪生验证-设备集群联控(3D)”的技术路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复杂通风网络3 s内的智能解算,灾变模拟与预案匹配时间缩短至3~5min,联动控制指令传输延迟≤500ms,有效提升了灾害防控的智能化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一通三防” 智能通风系统 矿井灾害监测预警 智能协同管控 瓦斯防治 粉尘防控 内因火灾防护 外因火灾防护 灾变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贾汪区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构建
13
作者 孙迎春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结合徐州市贾汪区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的方案策略。通过利用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起一套覆盖全面、监测精确、数据实时传输的防火灭火预警监测系统。同时,还要... 结合徐州市贾汪区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提出了构建森林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的方案策略。通过利用物联网智能传感器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起一套覆盖全面、监测精确、数据实时传输的防火灭火预警监测系统。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人防”体系,落实物资保障,从而形成一套“人防+技防+物防”防灭火预警监测系统,对提高森林资源防灭火工作效果,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AI烟火识别 高清视频监控 预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平台建设探析
14
作者 赵国顺 邓勇 张运才 《森林防火》 2025年第4期56-59,共4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核心,其安全关乎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森林火灾因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成为首要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多,我国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构建科学高效的预警监测平台成为关键。当前,我国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平...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核心,其安全关乎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森林火灾因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成为首要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多,我国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构建科学高效的预警监测平台成为关键。当前,我国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平台建设虽逐步引入信息技术,但仍存在感知能力不足、信息共享不畅、管理模式粗犷、应对复杂环境能力弱及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应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立统一数据共享机制、推进智慧化管理、强化精准防护及整合业务体系等对策,提升森林防火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预警监测平台 智慧林业 生态文明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充油电力设备防爆预警监测技术
15
作者 胡泽民 彭潇 焦政国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5期22-25,47,共5页
大型充油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并发展为爆燃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文章针对现有防爆监测手段的不足,系统解析故障及爆燃发生机理,结合3种非电量状态监测技术,创新提出了2种基于三维振动... 大型充油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并发展为爆燃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文章针对现有防爆监测手段的不足,系统解析故障及爆燃发生机理,结合3种非电量状态监测技术,创新提出了2种基于三维振动、油色谱监测技术的设备状态预警策略。同时创新构建了融合主设备、辅助设备信号及远程智能巡视结果的爆燃事件化规则,为大型充油电力设备开展防爆预警监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充油电力设备 防爆技术 爆燃机理 状态监测 预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刚 张震 +13 位作者 张春会 范志忠 卢振龙 黄志增 陆闯 薛吉胜 王传朋 陈法兵 李岩 刘前进 李正杰 孙晓东 蔺星宇 马镕山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8,共26页
从岩层控制理论、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防控手段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当前工作面顶板灾害依然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近两年来无论是顶板灾害起数还是伤... 从岩层控制理论、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防控手段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当前工作面顶板灾害依然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近两年来无论是顶板灾害起数还是伤亡人数,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顶板灾害防控依然严峻。在矿压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科研人员相继提出了“砌体梁”、“传递岩梁”、“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切落体”和“分区支撑理论”等力学结构模型,明确了不同岩层赋存条件下顶板灾害致灾机理;在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方面,我国煤矿已经开始摆脱传统单一的近场矿压监测,逐步向工作面近、远场顶板状态联合实时监测、动态感知、协同预警发展,实现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煤体应力等,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工作面远场上覆岩层顶板断裂位置和能量大小;在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方面,总结了浅埋深、坚硬顶板、非坚硬顶板不同围岩赋存状态下工作面矿压规律,明确了各条件下支架工作阻力的增阻特性;在顶板灾害防治方面,针对不同围岩赋存条件下易发生的顶板灾害类型,形成了相对应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针对矿压显现较强烈,容易发生顶板灾害的坚硬顶板矿井,通过顶板深孔爆破、浅孔水力压裂、井下定向区域水力压裂、地面水力压裂等技术,有效地预防了顶板灾害的发生。总体而言,我国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控理论及技术体系仍在不断完善,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矿井的建设,顶板灾害的智能预警及联动防控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灾害 致灾机理 监测预警 矿压特征 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带式输送机火灾烟流特性及其预警防控综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永亮 孙萌 +1 位作者 王兰云 王云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为有效防控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火灾事故,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系统分析矿井带式输送机火灾的起火原因、燃烧特性、烟流特性、监测预警技术及防治措施,并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提出展望。结果表明:引发带式输送机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为有效防控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火灾事故,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系统分析矿井带式输送机火灾的起火原因、燃烧特性、烟流特性、监测预警技术及防治措施,并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提出展望。结果表明:引发带式输送机火灾的主要原因是摩擦温升、电气设备故障及明火;研究带式输送机火灾燃烧和烟流特性采用的巷道火灾模型及数值模拟相关参数具有一定局限性,需综合考虑运输巷道实际工况及环境等参数;国内虽有针对带式输送机火灾的监测预警系统,但其尚有不足,需引入5G、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予以完善,并结合硬件探测及人员管理等方面,健全煤矿带式输送机火灾防治体系,进而全面推动煤矿安全智能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火灾 烟流特性 监测预警 起火原因 燃烧特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科 李彩青 +1 位作者 刘文杰 张寨男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2,共15页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进展。总结了以能量释放主体、初始瓦斯压力、载荷条件为主的复合动力灾害类型划分依据;梳理了理论分析尺度和实验室尺度下的复合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发现应力路径、微裂纹动态演化和煤岩赋存地质因素临界指标是致灾机理研究的关键;概述了以前期灾害前兆信息判识、中期灾害前兆信息采集、后期灾害一体化监测预警为主线的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揭示了复合动力灾害消能减灾一体化防控技术和多尺度分源防控关键技术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两淮矿区灾害特点,提出了深部强动载条件下复合动力灾害智能判识与预警方法和分区协同防控方法。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助力实现深部煤炭安全、精准、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 灾害分类 致灾机理 监测预警 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概况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月茂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动物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信息化工作,更好地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动物疫病数据平台,有效整合与提高... 动物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信息化工作,更好地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动物疫病数据平台,有效整合与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向科学化、信息化、精准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论文就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防控 信息化 疫病监测与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防灾现状综述
20
作者 赵晨 张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8-154,共7页
为有效开展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防灾工作,对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常见的灾害类型进行分析,详细说明灾害特点及危害,从防火、防洪和防震3方面介绍当前的防灾设计技术。通过对当前灾害监测及预警的新技术举例说明,指出现有防灾措施的不足之处,并... 为有效开展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防灾工作,对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常见的灾害类型进行分析,详细说明灾害特点及危害,从防火、防洪和防震3方面介绍当前的防灾设计技术。通过对当前灾害监测及预警的新技术举例说明,指出现有防灾措施的不足之处,并从政策制定和新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防灾可基于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技术、网络数据传输等,建立智慧枢纽平台,形成综合一体化防灾管理体系,为应对突发灾害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段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常见灾害 防灾技术 灾害监测技术 预警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