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家庭视角看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趋势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耀辉 毕汝岱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深刻调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显著高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近年来大幅下降,已接近其平均值。研究发现,已生育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是整体趋势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深刻调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显著高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近年来大幅下降,已接近其平均值。研究发现,已生育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是整体趋势的主要驱动力,而婚育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趋势起到了缓冲作用。对于已婚女性而言,学龄前子女的照料负担逐渐成为劳动市场参与的核心制约因素。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通过禀赋和系数效应显著促进了劳动参与,但配偶教育水平的影响由正向转为负向,说明家庭收入能力的提高减弱了女性劳动参与的经济动机,强化了性别分工的传统趋势。优化育儿支持体系、促进性别平等以及营造职场友好环境,是缓解婚育负担对女性劳动市场参与约束的关键政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劳动参与率 婚育模式 育儿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参与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吗?——基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孜仪 王瑞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具有显著影响;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显著抑制农村土地转入;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参与 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就业、家庭决策权及其幸福感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明忠 林玉婵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6,共12页
经济赋权是增进女性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采用OLS模型,实证检验女性就业参与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有薪酬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参与对女性幸福感存在显... 经济赋权是增进女性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采用OLS模型,实证检验女性就业参与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有薪酬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参与对女性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已就业参与女性较未就业参与女性的幸福感明显更高。该结论在利用处理效应模型(TEM)和拓展回归模型(ERM)尽可能缓解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性别分工观念平等、性别就业价值观念平等以及配偶在业的女性,其就业参与的幸福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决策权是女性就业参与提升其幸福感的重要渠道。已就业参与女性在父母奉养、子女教养和家用支出分配等方面拥有决策权的概率,分别是未就业参与女性的1.514倍、1.471倍和1.276倍。拓展分析表明,与未就业参与相比,非正规就业参与、正规就业参与均能有效提升女性幸福感。因此,增进女性福祉,既要鼓励女性有薪酬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又要发展并规范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还要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赋权 就业参与 幸福感 家庭决策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管振 孙志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9,共11页
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教育对人口结构的作用。将这一因素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在估计理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基础上,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教育对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教育通过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 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教育对人口结构的作用。将这一因素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在估计理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基础上,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教育对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教育通过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经济体技术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第二,教育通过降低生育率和提升寿命,推动人口老龄化和提升人口抚养负担,并通过推迟毕业时间,降低劳动参与率;第三,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对劳动参与率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人均收入的增长。总而言之,教育解释了人口结构的变动,但是并未加剧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经济压力。研究结果不仅扩展了教育经济影响的分析视角,也对完善我国公共教育和生育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人口结构 老龄化 劳动参与率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参与与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关联分析——以健康水平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2
5
作者 贡悦 汤少梁 +2 位作者 倪语初 董慧秋 倪光夏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渐进式延迟退休背景下,了解劳动参与与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负二项回归等方法,探究劳动参与对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以健康水平为中介变量,分析劳动参与对中老年... 目的: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渐进式延迟退休背景下,了解劳动参与与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负二项回归等方法,探究劳动参与对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以健康水平为中介变量,分析劳动参与对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路径。结果:劳动参与对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中介分析显示,劳动参与与中老年人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能会降低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率。结论: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应科学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在提高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同时,改善其健康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卫生服务利用,从而减轻医保基金负担,增加社会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参与 卫生服务利用 中老年人 健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 被引量:92
6
作者 王金营 蔺丽莉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4,共6页
对未来劳动力供给进行准确预测判断将有利于我们未来就业政策、现实人口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科学制定,也是对未来人口与经济形势准确判定的依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劳动参与率年龄模式变动以及受教育水平提... 对未来劳动力供给进行准确预测判断将有利于我们未来就业政策、现实人口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科学制定,也是对未来人口与经济形势准确判定的依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劳动参与率年龄模式变动以及受教育水平提高影响的基础上,对未来劳动供给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65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到2016年将达到从业人员的高峰7.58亿,其后持续减少,到2050年前后减少到6.4亿;如果考虑65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我国的就业高峰将出现在2022年前后,到2045年以后,劳动力供给将大规模减少。届时劳动供养人口将会大大增加,这必须引起当代人在规划人口发展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预测 人口老龄化 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效应还是收入效应?——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范红丽 陈璐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8,共8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家庭老年照料责任与女性参与劳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9年数据和工具变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承担家庭老年照料责任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以期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家庭老年照料责任与女性参与劳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2009年数据和工具变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承担家庭老年照料责任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以期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老年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存在替代效应,造成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为父母提供照料帮助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了23.8%,其中与父母公婆同住的女性,照料责任使其劳动参与率下降49.08%,农村女性照料活动使其劳动参与率下降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老年照料 劳动参与率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医疗保险对中国劳动者就业及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朱晨 刘晓鸥 连大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9,共12页
本文从健康资本的角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笔者将医疗服务价格变化造成的影响分解为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分析发现,当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财富效应的绝对值时,劳动者更倾向于使用... 本文从健康资本的角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笔者将医疗服务价格变化造成的影响分解为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分析发现,当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财富效应的绝对值时,劳动者更倾向于使用增加休闲时间进行保健的方法对健康资本进行生产,而不是通过积极就业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好的医疗保险的方式。笔者使用中国观测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当受到疾病冲击时,享受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劳动者就业率和收入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发现说明,休闲时间和医疗服务在这些劳动者之间的替代效应可能大于由医疗服务价格变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壁垒是根据户籍或职业特点而设定,劳动者通过参加工作或者增加劳动时间提高收入的途径并不能帮助劳动者在不同的医疗保险之间进行自由转移,所以劳动者并不寄希望通过提高收入以寻求更好的医疗保险来购买医疗服务的方式进行健康资本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收入差异 就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冯其云 朱彤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9-152,共14页
基于2001—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重点探讨了贸易开放的作用。在实证分析中为了有效控制变量的内生性,依据地理特征构造了工具变量。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具有显著并稳健... 基于2001—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重点探讨了贸易开放的作用。在实证分析中为了有效控制变量的内生性,依据地理特征构造了工具变量。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具有显著并稳健的负向效应,导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资本产出比的提高、城镇失业率的上升及步入婚姻,而增加职工平均工资和提高技术女性劳动力的比重则会促进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女性作为弱势群体较难被包含在贸易开放利益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抑制贸易开放的发展,而是要趋利避害,综合实施各种措施,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因此,增加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及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增强女性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并为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具有尤为重要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女性劳动力 劳动参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就业影响的异质性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吴燕华 刘波 李金昌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2,共11页
基于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采用IV-Probit和IV-Tobit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从多个维度探讨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总体而言,家庭老年照料会使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4.5%,每周劳动时... 基于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采用IV-Probit和IV-Tobit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从多个维度探讨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总体而言,家庭老年照料会使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4.5%,每周劳动时间减少2.7小时。分区域看,家庭老年照料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大于城镇女性;从居住方式看,与父母(公婆)同住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较大,但对劳动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家庭结构看,当兄弟姐妹数量较多时,家庭老年照料不会对女性就业造成影响;就是否照顾儿童而言,与仅照顾老人的女性相比,同时照顾儿童和老人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双双下降。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老年照料 劳动参与率 劳动时间 老龄化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龙晓君 郑健松 李小建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34,共7页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背景下,运用队列要素人口预测算法,对人口参数尤其是总和生产率和生育模式进行假设,通过PADIS-INT系统实现人口预测,而后结合预测的劳动参与率,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现劳动力规模在2015年左右开始...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背景下,运用队列要素人口预测算法,对人口参数尤其是总和生产率和生育模式进行假设,通过PADIS-INT系统实现人口预测,而后结合预测的劳动参与率,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现劳动力规模在2015年左右开始缩减,尤其在2025年以后快速下降。预计在2030—2035年间45~64岁中老年劳动力比重超过25~44岁中壮年劳动力比重,劳动力内部年龄结构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全面二孩"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劳动力供给缩减的趋势,放缓劳动力结构老年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要素人口预测 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结构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状况对城乡居民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聪 冯雪婷 刘喜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6,共17页
大力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成为新发展阶段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的工作重点。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财务脆弱性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恶化会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且该结论在使用... 大力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成为新发展阶段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的工作重点。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财务脆弱性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恶化会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且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健康状况的变化通过改变家庭劳动参与情况和风险态度进而影响家庭财务脆弱性程度。异质性研究表明,健康状况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城乡和收入水平异质性。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脱贫人口致贫返贫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况 家庭财务脆弱性 劳动参与 风险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劳动参与率状况与成因——基于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相昱 张世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以城镇人口调查数据为微观基础,利用非线性二元选择性的Probit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的状况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劳动参与率偏低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经济调整,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存在大量因缺乏劳动竞争力而退... 以城镇人口调查数据为微观基础,利用非线性二元选择性的Probit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的状况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劳动参与率偏低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经济调整,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存在大量因缺乏劳动竞争力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沮丧者。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重建劳动者的市场参与信心是尤为重要的,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建议:(1)再就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通过鼓励创业和发展中小企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3)社区就业是拓展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供给 劳动参与率 微观经济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缺失背景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封铁英 董璇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6期10-14,19,共6页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制度优化完善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现实状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本文以劳动力缺失、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背景,对陕西省西安市10个涉农区县开展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获取1156个有效...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制度优化完善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现实状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本文以劳动力缺失、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背景,对陕西省西安市10个涉农区县开展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获取1156个有效样本,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二分类、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方法,从参保意愿和支付能力的二维视角实证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老风险意识、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新农保政策效果和缴费原则认可程度、耕地面积、期望养老金额是新农保参保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而表征经济状况的农民家庭年总收入、年基本支出与新农保支付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参保意愿 支付能力 影响因素 劳动力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确权能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意愿吗?——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建军 张蕾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0-36,共7页
近年来农地确权不断推进,厘清其产生的影响对于用好确权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 近年来农地确权不断推进,厘清其产生的影响对于用好确权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农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具体来看,农地确权增强了年轻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意愿,但对中老年劳动力影响不显著;增强了初中及以上学历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意愿,但对初中以下学历劳动力的影响不显著。可见,农地确权效果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应在推进完善新一轮农地确权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年轻劳动力,提升其受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村劳动力 外出务工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的经济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吴敏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55,共9页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探讨影响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的经济因素。农村老年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劳动参与意愿;家庭收入对劳动参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非同住子女、孙子女等提供的经济支持显著降低劳动参与意愿...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探讨影响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的经济因素。农村老年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劳动参与意愿;家庭收入对劳动参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非同住子女、孙子女等提供的经济支持显著降低劳动参与意愿;"新农合"的参与提高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但养老保险的参加以及养老金的领取显著降低劳动参与意愿。这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意愿受贫困驱动,直接的经济保障对劳动参与意愿产生"挤出作用";农村老年人对基础物质或经济保障的需求强于个体长久的健康发展。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改善农村老年人过度的劳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劳动参与意愿 经济因素 老年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用地流转意愿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岩 杨俊孝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1-419,共9页
随着劳动分工的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从事非农经营,这无疑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工商业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也推动了中小城镇的飞速发展。以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处理好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持续发展、分散... 随着劳动分工的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从事非农经营,这无疑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工商业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也推动了中小城镇的飞速发展。以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处理好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持续发展、分散农户经营与规模经营、小农经营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对构建政府农地流转政策体系、提高西部地区土地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率乃至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2013年1月对西部地区新疆玛纳斯县369户农户实地入户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这一方法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特征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劳动力转移特征赋值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相应增加0.621个单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转移;完善区域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库等灌溉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形式多样的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等举措可以有效推进农地合理有序流转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劳动力 农地流转意愿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非农就业结构、人口转移方式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维奇 韩媛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8期85-92,共8页
利用中国1952—2011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比重、农村非农就业占城乡总非农就业比重、城镇劳动参与率、农村劳动参与率四个变量间存在... 利用中国1952—2011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比重、农村非农就业占城乡总非农就业比重、城镇劳动参与率、农村劳动参与率四个变量间存在着均衡关系。中国城镇化在波动期、持续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受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的影响不一样。中国城镇化要健康发展,应该调整城乡非农结构和平滑城镇化过程。同时,要注意改变人口转移方式,使更多的非劳动力能伴随劳动力的转移而进入城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结构 城镇化 人口转移方式 劳动参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促进中国女性发展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GMM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军 曹丽萍 刘亚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10,119,共10页
现有理论告诉我们贸易开放会使国家整体受益,但是对于特定群体,对女性是否有益处呢?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贸易开放对我国女性发展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我国加入WTO以来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GMM分析方法建立模型验... 现有理论告诉我们贸易开放会使国家整体受益,但是对于特定群体,对女性是否有益处呢?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贸易开放对我国女性发展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我国加入WTO以来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GMM分析方法建立模型验证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贸易开放整体上有利于我国女性发展;(2)贸易开放提高了我国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增加了我国女性在第一、二产业部门的就业比重;但分区域来看贸易开放对东中部地区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3)贸易开放促进了我国女性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低于男性,两性间人力资本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女性发展 劳动力参与率 人力资本 GMM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特质、风险意识、就业环境对新疆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光明 马磊 孙明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0-164,共5页
基于新疆701份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调查样本数据,从民族特质、风险意识、就业环境3个层面对托达罗模型(Todaro model)中的其他因素进行拓展,引入个人特征为控制变量,对影响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社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 基于新疆701份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调查样本数据,从民族特质、风险意识、就业环境3个层面对托达罗模型(Todaro model)中的其他因素进行拓展,引入个人特征为控制变量,对影响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的社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汉语沟通能力、清真饮食等民族特质因素为负向影响,赞成女性外出务工呈正向影响;(2)风险意识因素(风险整体预期、是否担心被歧视、是否想到维权)削弱了外出务工意愿;(3)对城镇就业环境的总体认知、政策安全环境、就业条件的认识提升了外出务工意愿;(4)个人特征中年龄呈负向影响,男性的外出务工意愿强于女性,未婚的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模型 民族特质 风险意识 就业环境 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 外出务工意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