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广西北流市崩塌滑坡风险评价
1
作者 何娜 朱习松 +8 位作者 吴福 刘昶 吴秋菊 黄希明 蒋力 肖吉贵 文海涛 何添杰 常鸣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广西岩溶地区的崩塌滑坡风险评价体系,为该地区崩塌滑坡的早期预警与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流市为研究区,构建崩塌滑坡数据库,采用斜坡单元为评价基础,系统收集并分析多源数据,选取包括地下水类型、径流强... [目的]建立适用于广西岩溶地区的崩塌滑坡风险评价体系,为该地区崩塌滑坡的早期预警与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流市为研究区,构建崩塌滑坡数据库,采用斜坡单元为评价基础,系统收集并分析多源数据,选取包括地下水类型、径流强度指数在内的关键评价指标,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开展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鉴于岩溶地区易受降雨和岩溶侵蚀的影响,研究引入土壤侵蚀模数进行危险性评价,最后结合承灾体易损性,构建北流市崩塌滑坡风险评价模型。[结果]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高和极高风险区的面积为252.22 km^(2),占北流市总面积的10.27%。这些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隆盛镇、新丰镇、平政镇和六靖镇一带,属于侵蚀剥蚀丘陵和构造侵蚀低山地区,岩土体松散,土壤侵蚀模数较大、人口密度高、建筑物集中,极易受到崩塌滑坡威胁,风险等级高。[结论]经过ROC曲线和野外调查验证,北流市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达0.966 4,风险评价准确率为89.3%。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际适用性,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岩溶地区 土壤侵蚀模数 全连接神经网络 崩塌滑坡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壮族“那”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忠丽 宁静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10-14,共5页
该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聚焦于广西壮族“那”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力图推动广西壮族“那”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中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那”文化数... 该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聚焦于广西壮族“那”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力图推动广西壮族“那”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中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那”文化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资源开发深度不足、传播形式单调以及协作机制缺失等障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能够赋予“那”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传播手段可显著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更广泛融入乡村振兴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系列具体策略,包括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运用VR、AR等先进技术丰富文化展示方式,推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的应用,并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以激发创新潜力。研究认为,数字化传播实践展示“那”文化在现代化保护与传承中的新方向,为乡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独特路径,同时也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广西壮族 数字化传播 文化创新 “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和Landsat影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覆盖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3
作者 沈健 岳彩荣 +1 位作者 李初蕤 徐天蜀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7,208,共11页
基于GEE和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在1995—2022年27 a间的土地覆被变化,采用地理探测器对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覆被类型分类结果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整体精度在87%~92%... 基于GEE和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在1995—2022年27 a间的土地覆被变化,采用地理探测器对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覆被类型分类结果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整体精度在87%~92%。2)1995—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增幅分别达75.94%和132.67%。林地面积从85382.72 km^(2)增加到150224.55 km^(2),建设用地面积从2038.73 km^(2)增加到4743.46 km^(2);与此同时,草地及稀疏灌草混交地面积减少了82.46%(66990.97 km^(2));其他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则相对稳定。3)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人为因素是影响土地利用/覆被(LULC)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扩张是建设用地和林地扩张以及植被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生态环境管理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GEE LANDSAT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随机森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发现霍氏鼠耳蝠及印支鼠耳蝠
4
作者 刘佩莹 何向阳 +5 位作者 王龙祥 邓瑾 黄泽双 陈创杰 邱源 张礼标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鼠耳蝠(Myotis)是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中种类最多的类群之一,全世界共有100余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9),中国分布有27种,其中在广西分布有7种(魏辅文等,2022)。本研究组于2023年5—6月调查广西翼手目资源期间,使用手抄网捕... 鼠耳蝠(Myotis)是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中种类最多的类群之一,全世界共有100余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9),中国分布有27种,其中在广西分布有7种(魏辅文等,2022)。本研究组于2023年5—6月调查广西翼手目资源期间,使用手抄网捕获7只蝙蝠,其中4只体型中等偏小(标本号:GIZ230833♀、GIZ230849♀、GIZ230896♂、GIZ232309♂),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进行物种鉴定,为霍氏鼠耳蝠(Myotis horsfieldii);另外3只体型中等(标本号:GIZ231087♀、GIZ231088♂、GIZ231089♀),经鉴定,为印支鼠耳蝠(M.indochinensis),皆为广西蝙蝠分布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蝙蝠) 霍氏鼠耳蝠 印支鼠耳蝠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5
作者 陆燕和 刘彦花 +3 位作者 蒙烨铭 韦媛媛 梁云菲 张林鹏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6,396,共13页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动耕地管理和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0—2021年14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耕地绿色利用效...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推动耕地管理和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0—2021年14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借助ArcGIS分析工具可视化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变趋势分析,并采用GTWR模型揭示影响因子时空异质性。[结果]①时间上,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历经平稳增长、缓慢增长和快速增长3个阶段,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各地市效率值曲线演变特征差异显著。②空间上,呈现桂东、桂南高,桂西、桂北居中,桂中较差的分布特征,“东西”和“南北”差异呈缩小态势。③各影响因子作用机理存在显著时空异质性。正向因子起到合理分配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等作用,负向因子导致地力下降、劳动力短缺、污染加剧等问题。[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复种指数、农用机械投入强度及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强度大。建议未来深入挖掘各地农业特色与潜力,差异化制定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策略,推动农业区域差异化发展,全面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GTWR模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14个地级市2022-2024年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研究
6
作者 邓旋 黄美琴 +2 位作者 何叶 龙婷婷 黄彬丽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172-175,共4页
了解广西14个地级市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并分析其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掌握全区辐射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经对比分析2022-2024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并与降雨量比较,分析γ辐射剂量率与降雨的关系。研究... 了解广西14个地级市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并分析其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掌握全区辐射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经对比分析2022-2024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并与降雨量比较,分析γ辐射剂量率与降雨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广西环境γ辐射剂量率月度均值范围为(53.7~87.7)nGy/h,平均值为71.5 nGy/h,在本底范围内波动,并呈季节性变化,尤其受降雨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剂量率 自动监测站 连续监测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主要植烟区土壤碳氮比及速效养分分析
7
作者 冯召 宋战锋 +4 位作者 许明忠 黄瑾 罗刚 岑章斌 农世英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在广西主要植烟区隆林县、靖西市、德保县、钟山县、罗城县、南丹县等地取147份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旨在为广西主要植烟区碳库保育和合理施肥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植烟土壤为水稻土时,土壤碳库水平相对较高,全碳含量、碳氮比分别为3.01... 在广西主要植烟区隆林县、靖西市、德保县、钟山县、罗城县、南丹县等地取147份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旨在为广西主要植烟区碳库保育和合理施肥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植烟土壤为水稻土时,土壤碳库水平相对较高,全碳含量、碳氮比分别为3.01%、10.95,全氮含量和全硫含量分别为2.57、0.58 g/kg,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9.43、175.23 mg/kg;靖西市与钟山县的土壤碳库水平较高,全碳含量、碳氮比分别达到了3.75%、13.52和2.84%、10.86,土壤全氮和全硫含量分别为2.87、0.61 g/kg和2.48、0.61 g/kg;靖西市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4.04、155.75 mg/kg。各个植烟县的碱解氮含量在41.96~52.24 mg/kg;速效磷含量在13.09~37.69 mg/kg,其中靖西市、德保县、南丹县分别为14.04、13.09、14.01 mg/kg;速效钾含量在66.46~356.16 mg/kg,其中靖西市、德保县、钟山县分别为155.75、163.68、206.48 mg/kg;pH值在6.12~7.56,其中隆林县、钟山县、南丹县分别为6.54、6.66、6.12;全碳含量在1.61%~3.75%,靖西市和钟山县的全碳含量分别为3.75%、2.84%;碳氮比在7.71~13.52,普遍处于偏低水平,全氮在2.01~2.87g/kg,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全硫含量在0.47~1.00 g/kg,其中靖西市为0.47 g/kg。土壤碳库与速效养分及pH值、全氮、全硫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全碳与碱解氮、pH值、全氮、碳氮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为0.526、0.452、0.678、0.907;碳氮比与碱解氮含量、pH值、全氮、全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1、0.380、0.340、0.907。指出了广西主要植烟土壤pH值适宜,土壤全碳氮比在7.71~13.52,碱解氮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碳库 碳氮比 速效养分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本级国有土地产业用地配置效率评价
8
作者 莫绍乾 刘波 +4 位作者 陆汝成 黄秋兰 张利国 黄春妹 钟慧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160-164,共5页
为对广西本级国有土地进行配置效率评价,运用DEA模型对广西本级国有土地产业用地的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索其原因,最终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第一,广西本级国有土地配置的综合效率相对较高,部分优势产业类型效率... 为对广西本级国有土地进行配置效率评价,运用DEA模型对广西本级国有土地产业用地的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索其原因,最终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第一,广西本级国有土地配置的综合效率相对较高,部分优势产业类型效率突出。第二,产业用地的配置要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应,应大力扶持优势产业,通过用地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第三,用地配置要合理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与规模水平,通过设置合理的规模门槛和产出条件,引导相关企业入驻形成规模效应等,提高产业用地配置效率。第四,部分产业存在一定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本级国有土地 DEA模型 产业用地效率 土地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及抽水蓄能助力区域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查荣瑞 郗发刚 +6 位作者 燕翔 何林波 何信林 杜玉照 孙尔军 赵子文 陈帝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低碳转型是当前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电力消费和生产地区也面临着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为探讨广西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问题,明晰水电和抽水蓄能在低碳转型中的助力作用,构建以最小化运行成本为目标,... 低碳转型是当前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电力消费和生产地区也面临着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为探讨广西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问题,明晰水电和抽水蓄能在低碳转型中的助力作用,构建以最小化运行成本为目标,考虑机组输出效率、启动成本、水库容量、各机组运行特性等约束的区域电力系统优化模型;提出包括系统装机容量、调峰能力、碳排放、系统费用等关键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25、2030和2050年广西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并评估水电和抽水蓄能对低碳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评估体系可以从技术和经济双层角度为能源转型提供有效支撑;合理配置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对于平衡电力系统负荷和供应、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成果为广西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和构建低碳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 抽水蓄能 碳排量 低碳转型策略 电力系统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林火发生动态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巨文珍 韩斐扬 +3 位作者 彭泊林 李常诚 何珊 潘婷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了解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格局,定量分析其统计学规律,能够为该地区的火源管理与森林火灾科学预防提供基础支撑。根据广西1990—2020年的森林火灾数据、气象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分析广西大尺度下的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趋势,同时构建零膨胀负... 了解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格局,定量分析其统计学规律,能够为该地区的火源管理与森林火灾科学预防提供基础支撑。根据广西1990—2020年的森林火灾数据、气象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分析广西大尺度下的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趋势,同时构建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气象因素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际变化上,广西林火数量呈“M”形波动,2005年以后森林火灾波动较大,季节上多发于冬季和春季,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累计发生13 249起,占比80%;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主要发生在海拔0~400 m和斜坡为25°以下的平原低山地区;气象因子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其中降雨量和平均风速对广西森林火灾的影响最为显著。未来广西应加大防火期,尤其是重要节假日前后的野外火源管控力度与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完善火险天气预警,以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森林火灾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间序列 空间分布特征 负二项回归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广西矿产资源储备机制优化与实现路径探索
11
作者 吴国东 黄荣强 +1 位作者 吴城明 费小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5,共7页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矿产资源安全成为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储备是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储备机...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矿产资源安全成为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储备是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储备机制对稳定矿产资源市场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和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的要求,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矿产资源储备模式,分析了矿产资源储备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储备为例,提出了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调控储备、周转储备模式,从而补充单一的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结合“净矿”出让的要求和程序,探索了调控储备、周转储备的程序。从制定矿产资源储备管理办法、构建多层次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拓宽矿产资源储备资金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矿产资源储备机制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资源储备 资源安全 自然资源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广西茅尾海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舒雁 朱庆林 翟焕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2-442,共11页
[目的]评估广西壮族自治区茅尾海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促进增碳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茅尾海2009,2015和2021年的3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提取,基于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对茅尾海土地... [目的]评估广西壮族自治区茅尾海土地利用与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促进增碳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茅尾海2009,2015和2021年的3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提取,基于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对茅尾海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演化进行研究。[结果]①茅尾海土地类型主要呈现“大聚居,小杂居”的分布特点,2009—2021年耕地、浅海水域和渔业养殖区面积减少,红树林湿地、建筑用地、林草地、淤泥质滩涂面积增加;②茅尾海碳储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09—2015,2015—2021,2009—2021年区域碳储量变化量分别为-1.10×10^(5),3.77×10^(4),-7.29×10^(4)t;碳固定净现值分别为-1.37×10^(8),4.66×10^(7),-9.01×10^(7)元;③2009—2021年,茅尾海主要为渔业养殖区、林草地等高固碳土地利用类型向建筑用地等低固碳类型的转变,转为建筑用地造成的碳储量损失最大,达2.85×10^(5)t;转为渔业养殖区增加的碳储量达1.81×10^(5)t。[结论]加快推动茅尾海养殖方式转型升级,加强红树林在宜林区域的增殖及加快森林城市建设,有利于研究区域固碳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InVEST模型 茅尾海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及区县尺度社会经济及环境数据集
13
作者 邵兰青 甘镇 +3 位作者 党萌 贾国强 刘建明 邱玉宝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129-149,共2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多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省(区)域范围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离不开时空尺度更为精准的乡镇及区县尺度社会经济和环境数据的支持。本研究获取了多种来源的环境要素数据、基础设施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多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在省(区)域范围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离不开时空尺度更为精准的乡镇及区县尺度社会经济和环境数据的支持。本研究获取了多种来源的环境要素数据、基础设施及工农业生产相关数据,通过参数提取、乡镇边界矢量和环境参数、基础设施及工农业生产相关栅格数据叠加运算,构建了1241个乡镇单元的环境参数数据、基础设施及工农业生产相关数据,同时基于广西统计局发布的广西统计年鉴,制备广西111个区县的社会经济数据,最终形成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及区县尺度社会经济及环境数据集。数据处理过程不对原始数据构成精度损失,经多人复核审查,其数据完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等均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和标准的要求。本数据集为时间序列长、参数类型多的公开参数,数据集的参数维度、时空维度均可拓展,为区域多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数据 环境参数 乡镇及区县尺度 可持续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生态公益林区划现状及布局优化调整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道京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生态公益林在保障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西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同时又是南方重要的商品林区。通过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公益林区划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该区生态公益林的布局优化调整对策,建议... 生态公益林在保障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西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同时又是南方重要的商品林区。通过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公益林区划布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该区生态公益林的布局优化调整对策,建议以布局优化调整及建立经营管护机制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广西生态公益林体系构建进行完善,进而推动地区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生态安全,以达到促进该区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结构更加优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区位区划 布局优化调整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稻秆资源沼气能源化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15
作者 张明慧 廖勋 +3 位作者 赵隽宇 马玲 蒋湖波 宋贤冲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1期107-111,共5页
探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背景下,稻秆资源沼气能源化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水稻种植的重要生产基地,稻秆资源丰富,但传统利用方式效率低下且污染环境。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14... 探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背景下,稻秆资源沼气能源化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水稻种植的重要生产基地,稻秆资源丰富,但传统利用方式效率低下且污染环境。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级行政区的稻秆分布情况与来源,发现全区可收集资源量约为总产量的80%,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指出了沼气项目仍面临资金、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推动沼气项目的多元化应用以及加强沼气项目的宣传和推广等对策。通过这些措施,旨在促进广西农村沼气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资源 沼气能源化 综合利用 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民增收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16
作者 何小钰 陈会方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95-198,共4页
新时期以来,广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但实现农村收入持续增长仍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阐述了广西农民增收现状,分析了广西农民实现增收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广西实现农民增收的路径,具体包括以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 新时期以来,广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但实现农村收入持续增长仍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阐述了广西农民增收现状,分析了广西农民实现增收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广西实现农民增收的路径,具体包括以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来源、以定期开展农户培训增强农民增收技能、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以市场导向优化农业生产管理运作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广西农民持续增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现实困境 路径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1951-2010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进业 莫毅 +3 位作者 谭毅 莫兆军 莫建军 周开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广西1951-2010年狂犬病流行情况,探讨疫情流行规律和发病特点,为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1-2010年广西狂犬病疫情资料和病例个案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年间广西共报告17 210... 目的总结和分析广西1951-2010年狂犬病流行情况,探讨疫情流行规律和发病特点,为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1-2010年广西狂犬病疫情资料和病例个案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年间广西共报告17 210例狂犬病病例,发病流行强度高,每隔10年左右出现1次流行高峰;疫源地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并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往西扩散的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犬为主要传染源,病例以头面部、上肢和Ⅲ级暴露为主;潜伏期平均为63d;部分病例虽及时采取正确的暴露后预防处置,但仍然在免疫期间或全程接种后出现发病的现象,狂犬病暴露门诊监测点数据显示,接种后发病率为2.75/10万;2006-2010年外观健康犬脑狂犬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9%、0.93%、0.91%、0.40%和0.00%。结论广西狂犬病疫情持续高发并呈周期性流行;犬密度高、免疫率低、外观健康犬只带毒率高、人群暴露率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和接种疫苗费用高是狂犬病高发的重要因素;狂犬病自然疫源地的持续扩大蔓延、传染源源头管理不力和综合防制措施落实不到位,是近年我区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加强组织领导和多部门合作,根据广西实际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并认真落实到位,才能有效控制广西狂犬病疫情高发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病学因素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兵 魏江生 +3 位作者 俞社保 梁建平 蔡会德 农胜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1,117,共7页
利用广西2009年二次资源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评估了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8388.93亿元/... 利用广西2009年二次资源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评估了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结果表明: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8388.93亿元/每年,每公顷森林提供的价值平均为6.070万元/每年,7项服务功能的价值量排序: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林木营养积累>森林游憩。不同林分类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软阔类(37.86%)>松类(14.79%)>桉树(12.07%)>杉木(10.61%)>石山灌木林(7.71%)>灌木经济林(3.60%)>栎类(3.25%)>硬阔类(2.98%)>乔木经济林(2.69%)>竹林(2.55%)>土山灌木林(1.88%)>红树林(0.02%)。研究结果可为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和核算绿色GDP以及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杉木主产区连栽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33
19
作者 唐健 覃祚玉 +3 位作者 王会利 邓小军 石媛媛 农必昌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利用空间换时间方法,选择p H值、有机质、全N含量等15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广西主产区1、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旨在为广西连栽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数据支持,为其它森林土壤肥力评价提供参... 利用空间换时间方法,选择p H值、有机质、全N含量等15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广西主产区1、2代杉木幼林土壤肥力,旨在为广西连栽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数据支持,为其它森林土壤肥力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土壤大、中量元素含量是土壤肥力的决定性因素。广西杉木主产区不同代数的养分规律大致表现为:2代林0-20 cm>1代林0-20 cm>2代林20-40 cm>1代林20-40 cm。广西不同产区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规律:桂北>桂东>桂中,从各主产区看,F值为负值占总试验个数(12个)的41.66%。说明广西部分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较低,对于该部分的林地要重视科学合理施肥。广西连栽杉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F值在(-2.048)-2.676之间,2代杉木幼林的土壤肥力高于1代幼林,这可能是炼山和采伐剩余物归还于林等经营措施共同作用下的短期效应。可见采取有效的培肥沃土的森林经营措施,可一定程度上防止连栽林地土壤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评价 杉木 连栽 广西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石山区农业干旱成因分析及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1
20
作者 康永辉 解建仓 +1 位作者 黄伟军 王宝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2,共9页
广西大石山区水资源丰富,降雨量大,但干旱灾害频发,灾情呈加重趋势。从坡耕地面积比、水土流失、降雨时空分布、控制性水源工程、水资源利用率和抗旱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承灾体脆弱性进行了分析... 广西大石山区水资源丰富,降雨量大,但干旱灾害频发,灾情呈加重趋势。从坡耕地面积比、水土流失、降雨时空分布、控制性水源工程、水资源利用率和抗旱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承灾体脆弱性进行了分析,从自然生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选取了17个评价指标,对其干旱脆弱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广西大石山区的干旱脆弱度大小与旱灾风险指数大小呈正相关关系,旱灾风险指数大的其干旱脆弱度一般较重,而影响其干旱脆弱度大小的主要指标包括岩溶面积比、土地石漠化率、坡耕地面积比、林草覆盖率、农田灌溉率、人均有效库容、抗旱应急送水设施规模和城镇化水平等,阐明了广西大石山区的干旱成因,为降低该区域的干旱脆弱度,增强抵御旱灾风险能力,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和对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大石山区 水土流失 石漠化 脆弱性 熵权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