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大霉素与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金贵 朱奎 +2 位作者 徐飞 江海洋 丁双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70-3074,共5页
以巯基丙酸(mercaptopropionic acid,MPA)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以CdTeQDs作为能量供体。庆大霉素(Gentamycin,GT)作为能量受体,建立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体系。... 以巯基丙酸(mercaptopropionic acid,MPA)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以CdTeQDs作为能量供体。庆大霉素(Gentamycin,GT)作为能量受体,建立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体系。在690nm处可见发射峰,半峰宽约10nm,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GT的含量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2~20mg·L-1,相关系数r=0.9867。优化了不同的激发波长、pH、离子强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别表征了化学结构和相对专一性。结果表明巯基丙酸的巯基中S原子和羧基中氧原子与纳米微粒表面的富Cd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CdTeQDs与GT的耦合主要是通过量子点周围巯基丙酸羧基(—COOH)中的氧原子与GT的胺基(—NH2)形成分子间氢键实现的;GT与CdTeQDs的结合率为0.35∶1。研究表明GT可以作为检测CdTeQDs标记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荧光增敏剂,荧光强度值增强6倍,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水溶性cdte量子点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CdTe量子点的水相快速合成 被引量:33
2
作者 梁佳然 钟文英 于俊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系统考察了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无水乙醇-水体系的体积,提高NaHTe的合成质量,并调整反应温度,改变反应的初始pH值,在水相中快速合成了量子产率高、粒径分布范围窄的CdTe量子点,实现了对量子点发光性质的调控,在... 系统考察了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无水乙醇-水体系的体积,提高NaHTe的合成质量,并调整反应温度,改变反应的初始pH值,在水相中快速合成了量子产率高、粒径分布范围窄的CdTe量子点,实现了对量子点发光性质的调控,在最佳条件(无水乙醇3mL,水1mL,反应初始pH8.0,反应温度40℃)下,最高量子产率达68%.量子点胶体溶液在回流过程中有时产生白色沉淀,放置7d后,未过滤白色沉淀的量子点比过滤后的量子点荧光强度提高15%,白色沉淀还有减小粒径分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水相快速合成 无水乙醇-水体系 白色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量子点在液体石蜡体系的制备 被引量:7
3
作者 邢滨 李万万 +1 位作者 窦红静 孙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4,共5页
选用液体石蜡作为高温反应溶剂,油酸和TOP(三正辛基膦)分别作为镉源和碲源的溶剂兼配体,利用高温热解法一步合成了高质量的CdTe量子点.借助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性... 选用液体石蜡作为高温反应溶剂,油酸和TOP(三正辛基膦)分别作为镉源和碲源的溶剂兼配体,利用高温热解法一步合成了高质量的CdTe量子点.借助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溶液的浓度、配体的数量均对量子点的生长过程和光学性质有明显影响.利用这种方法制得的CdTe量子点均为立方闪锌矿结构,粒径范围为3~7nm,最大发射波长在570~720nm范围内连续可调,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达到65%,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cdte 油溶性 液体石蜡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溶性CdTe量子点-绿原酸-血管紧张素Ⅰ相互作用的荧光可逆调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丹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李萍萍 刘正清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2-1187,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包覆的CdTe量子点(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CdTe QDs与绿原酸(CH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HA可显著猝灭CdTe QDs的荧光,在一定...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包覆的CdTe量子点(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CdTe QDs与绿原酸(CH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HA可显著猝灭CdTe QDs的荧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荧光猝灭值与CHA的浓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推断其主要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并实现了荧光光谱法测定CHA.向CdTe QDs-CHA体系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后,CdTe QDs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逐渐恢复,从而实现了CdTe QDs的荧光可逆调控.CdTe QDs荧光的猝灭与恢复过程对于荧光传感的设计以及荧光可逆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绿原酸 血管紧张素Ⅰ 动态猝灭 荧光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靶向的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江珊珊 谢民强 符小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目的】研制一种叶酸受体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并初步验证其靶向性。【方法】以巯基丁二酸(MSA)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合成CdTe/CdS核壳型量子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X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分别对其紫... 【目的】研制一种叶酸受体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并初步验证其靶向性。【方法】以巯基丁二酸(MSA)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合成CdTe/CdS核壳型量子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X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分别对其紫外吸收情况、光致发光性质、晶体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连接了叶酸的氨基聚乙二醇与CdTe/CdS量子点偶联,制备叶酸受体靶向的(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通过凝胶电泳和光谱分析鉴定偶联效果。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已知细胞表面叶酸受体阳性的鼻咽癌细胞株HNE-1和人喉癌细胞株Hep-2及叶酸受体阴性的鼻咽癌细胞株CNE-2和FA-PEG-CdTe/CdS量子点探针的摄取情况。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细胞被标记的情况去检验荧光探针的靶向性和特异性。【结果】以巯基丁二酸为稳定剂,当pH=10,物质的量比为n(Te2-):n(Cd2+):n(MSA)=1:10:10.5的条件下,随加热回流反应时间的延长,CdTe量子点的粒径不断增长,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不断红移。在反应10 min时获得了量子产率高达72.5%的CdTe量子点;X射线粉末衍射图显示出对应立方晶型CdTe的三个晶面(111),(220),(311),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近似球形,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 nm(反应10 min)。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光谱分析证实CdTe/CdS量子点与PEG-FA成功偶联,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出叶酸受体阳性的HNE-1、Hep-2被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特异性标记。【结论】CdTe量子点可作为新型的荧光标记材料,核壳型CdTe/CdS量子点与叶酸偶联后稳定性较好,FA-PEG-CdTe/CdS量子点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在高表达叶酸受体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分子靶向 叶酸 cdte CDS 荧光探针 鼻咽癌 喉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量子点标记雌二醇衍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文英 张翠 +2 位作者 许国峰 严明 许丹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15-2219,共5页
以巯基乙酸为修饰剂合成高量子产率的CdTe量子点,并成功标记生物小分子17β-氨基雌二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以及倒置显微镜照片分析表明CdTe量子点在活化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作用下,通过表面的羧基与17β-氨基雌二醇的氨基... 以巯基乙酸为修饰剂合成高量子产率的CdTe量子点,并成功标记生物小分子17β-氨基雌二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以及倒置显微镜照片分析表明CdTe量子点在活化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作用下,通过表面的羧基与17β-氨基雌二醇的氨基以共价键结合,这为建立基于量子点探针的新型的药物筛选模型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雌激素 17β-氨基雌二醇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dTe量子点对牛膝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奎 吕磊 +1 位作者 李金贵 丁双阳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1,共4页
本试验以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并观测0.25、0.025、0.005 mmol/L三个浓度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对航天组和地面组牛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图均说明已成功制备水溶性C... 本试验以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并观测0.25、0.025、0.005 mmol/L三个浓度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对航天组和地面组牛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图均说明已成功制备水溶性CdTe量子点;随水溶性CdTe量子点浓度增大,牛膝的根长和种子活力依次降低,但其对发芽势影响的规律不明显,经空间诱变处理能提高牛膝种子活力。此外,高浓度水溶性CdTe量子点可导致出芽后的牛膝幼苗根尖坏死,根生长停滞,显著影响主根根长,不定根数目亦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cdte量子点 牛膝 种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苯磺酰胺-CdTe量子点耦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奎 吕磊 +1 位作者 李金贵 丁双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以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碲化镉(CdTe)量子点,采用3种偶联方法将氨基苯磺酰胺(SN)与水溶性CdTe量子点进行偶联以制备氨基苯磺酰胺-CdTe量子点耦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别表征... 以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碲化镉(CdTe)量子点,采用3种偶联方法将氨基苯磺酰胺(SN)与水溶性CdTe量子点进行偶联以制备氨基苯磺酰胺-CdTe量子点耦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别表征了耦合物的结构和部分光谱学特性。结果表明:巯基丙酸的巯基中硫原子和羧基中氧原子与CdTe量子点纳米微粒表面的富镉离子发生了配位作用,也证实水溶性CdTe量子点与氨基苯磺酰胺的耦合主要是通过量子点周围巯基丙酸羧基(-COOH)中的氧原子与SN的胺基(-NH2)形成分子间氢键实现的。氨基苯磺酰胺-CdTe量子点耦合物对大肠杆菌增殖的生物学试验表明,耦合物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说明氨基苯磺酰胺-CdTe量子点耦合物制备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225009 cdte量子点 SN-cdte耦合物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朱奎 吕磊 +1 位作者 李金贵 丁双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0-13,共4页
以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并观测不同浓度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图均说明已成功制备水溶性CdTe量子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与水溶... 以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合成水溶性CdTe量子点,并观测不同浓度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图均说明已成功制备水溶性CdTe量子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与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即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显著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cdte量子点 鸡胚成纤维细胞 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H-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变化研究hsDNA与盐酸洛美沙星-Cu(Ⅱ)配合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益忠 刘绍璞 +1 位作者 殷鹏飞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60-1367,共8页
采用水相法合成了谷胱甘肽(GSH)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GSH-CdTe/CdS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GSH-CdTe/CdS QDs的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在Tris-HCl(pH=7.6)缓冲液中,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带正电的盐酸洛美沙星(LMFH)-Cu(Ⅱ)配合... 采用水相法合成了谷胱甘肽(GSH)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GSH-CdTe/CdS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GSH-CdTe/CdS QDs的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在Tris-HCl(pH=7.6)缓冲液中,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带正电的盐酸洛美沙星(LMFH)-Cu(Ⅱ)配合物[LMFH-Cu(Ⅱ)]吸附到带负电的GSH-CdTe/CdSQDs表面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GSH-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随后,向GSH-CdTe/CdS QDs-LMFH-Cu(Ⅱ)配合物体系中加入鲱鱼精DNA(hsDNA),hsDNA可诱导LMFH-Cu(Ⅱ)配合物从GSH-CdTe/CdS QDs表面脱落而嵌入到hs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使GSH-CdTe/CdS QDs的荧光恢复.通过对GSH-CdTe/CdS QDs荧光的可逆调控,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了hsDNA与LMFH-Cu(Ⅱ)配合物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比GSH-CdTe/CdS QDs与LMFH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讨论了GSH-CdTe/CdSQDs-LMFH-Cu(Ⅱ)-hsDNA的相互作用机理,模拟了作用过程,从而建立了一种研究氟诺喹酮类药物的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H-cdte CdS量子点 盐酸洛美沙星-Cu(Ⅱ) 鲱鱼精DNA 荧光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体对CdTe量子点与BSA的选择性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珊珊 王雪婷 +1 位作者 郭明明 于俊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5-1204,共10页
以巯基乙酸(TGA)、巯基丙酸(MPA)、巯基甘油(TG)、L-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等5种巯基分子为稳定剂,水相合成了5种CdTe量子点.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靶分子,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等手段研究了各种配体... 以巯基乙酸(TGA)、巯基丙酸(MPA)、巯基甘油(TG)、L-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等5种巯基分子为稳定剂,水相合成了5种CdTe量子点.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靶分子,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等手段研究了各种配体分子稳定的CdTe量子点与BSA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表明,5种量子点均能有效猝灭BSA的荧光,其猝灭程度按配体次序为GSH>L-cys>TGA>TG>MPA;而BSA对不同配体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选择性.BSA对TGA-CdTe和MPA-CdTe量子点的荧光先敏化增强而后猝灭下降;L-cys分子由于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而与BSA的相互作用较强,因此BSA能显著猝灭L-cys-CdTe量子点的荧光;而BSA对TG-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程度较小;GSH分子的空间效应使GSH-CdTe量子点的荧光被BSA猝灭的程度最小.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表明,5种量子点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为静态过程.探讨了量子点的配体分子结构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配体影响 牛血清白蛋白 选择性相互作用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A稳定的CdTe量子点合成及Cu^(2+)检测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波 黄麒 +4 位作者 卢强 李曹龙 王飞 仁青加 仁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6,共6页
通过水相法制备3-巯基丙酸(MPA)稳定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即MPA-CdTe QDs。研究Cu^(2+)对发射波长为599 nm的MPA-CdTe QDs荧光猝灭效应,发现Cu^(2+)浓度与荧光猝灭强度之间满足Stern-Volmer修正方程的线性关系。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出... 通过水相法制备3-巯基丙酸(MPA)稳定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 QDs),即MPA-CdTe QDs。研究Cu^(2+)对发射波长为599 nm的MPA-CdTe QDs荧光猝灭效应,发现Cu^(2+)浓度与荧光猝灭强度之间满足Stern-Volmer修正方程的线性关系。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出Cu^(2+)浓度在2.28×10^(-6)~18.24×10^(-6)mol/L和4.8×10^(-7)~12×10^(-7)mol/L两个区间范围内与MPA-CdTe QDs的荧光强度F_0/F的多项式关系分别为:F_0/F=7.999-2.470c+0.339c^2,F_0/F=3.154-0.160 c+0.049 c^2,拟合度分别为0.991,0.993。MPA-CdTe QDs对Cu^(2+)检测限可达1.326×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MPA-cdte量子点 Cu^2+检测 Stern-Volmer方程修正式 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dTe量子点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尺寸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焦杭州 梁振华 +1 位作者 彭桂花 周黄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以巯基乙酸作为修饰剂,控制原料比例、pH值、反应时间,合成了不同粒径的荧光CdTe量子点,通过对各个金属离子的响应测试发现:小粒径量子点均对汞离子表现出淬灭的现象,其他金属离子则无明显响应;而大粒径量子点则对银离子表现出明显的淬... 以巯基乙酸作为修饰剂,控制原料比例、pH值、反应时间,合成了不同粒径的荧光CdTe量子点,通过对各个金属离子的响应测试发现:小粒径量子点均对汞离子表现出淬灭的现象,其他金属离子则无明显响应;而大粒径量子点则对银离子表现出明显的淬灭现象,其他金属离子则无明显响应,两种粒径的量子点对Hg^(2+)和Ag^(+)的检测限分别为8.7 nmol/L和9.9 nmol/L。Hg^(2+)与大小粒径量子点作用的不同现象可能是由于小粒径量子点具有较大淬灭半径所引起,而Ag^(+)与大小粒径量子点作用的不同现象可能是由于大粒径量子点与银离子作用后发生了电子转移过程。证明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响应不仅与量子点的修饰剂有关,还与其粒径大小有关。利用这种方法,实现了对Hg^(2+)和Ag^(+)良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量子点 金属离子 检测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作用对金纳米粒子猝灭CdTe量子点荧光的影响
14
作者 段晓燕 李保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分别合成了表面带正电荷和表面带负电荷且粒径相同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以及表面带有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AuNPs),考察了AuNPs对表面带不同种类电荷的CdTe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结果表明:AuNPs对表面带正电荷CdTe量子点荧光具有更强的... 分别合成了表面带正电荷和表面带负电荷且粒径相同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以及表面带有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AuNPs),考察了AuNPs对表面带不同种类电荷的CdTe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结果表明:AuNPs对表面带正电荷CdTe量子点荧光具有更强的荧光猝灭能力,在pH=5~9时,AuNPs对表面带正电荷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率为0.640~0.846,对表面带负电荷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率为0.534~0.690.静电吸引可以增强AuNPs与CdTe量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作用 AuNPs cdte量子点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毛细管电泳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测定生物小分子
15
作者 甘杰 罗岳平 +1 位作者 许晶 谢余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59-1462,共4页
以水溶性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采用自行设计、组装的毛细管电泳-光导纤维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装置测定生物小分子。用20mmol·L^(-1)硼砂溶液(pH9.2)作电泳缓冲溶液,CdTe量子点与CdTe量子点标记的谷胱苷肽在6min内达到基线分... 以水溶性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采用自行设计、组装的毛细管电泳-光导纤维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装置测定生物小分子。用20mmol·L^(-1)硼砂溶液(pH9.2)作电泳缓冲溶液,CdTe量子点与CdTe量子点标记的谷胱苷肽在6min内达到基线分离。试验结果表明,CdTe量子点作为生物小分子的荧光探针,应用于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生物小分子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荧光探针 水溶性cdte量子点 谷胱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量子点的水相合成及其在化学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众 祝欣 +3 位作者 董朝青 黄香宜 陈虹锦 任吉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5-1915,共11页
荧光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新兴的无机发光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有机相合成法和水相合成法已被成功地用于荧光量子点的合成.与有机相合成法相比,... 荧光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新兴的无机发光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有机相合成法和水相合成法已被成功地用于荧光量子点的合成.与有机相合成法相比,水相合成量子点方法简单、绿色且廉价,合成的量子点水溶性好,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荧光量子点的水相合成方法及其在化学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水溶性 合成方法 荧光 生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ZnO量子点制备及其光学性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庄稼 迟燕华 刘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46-2251,共6页
利用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ZnO进行表面修饰后沉积SiO2,制备出水溶性SiO2包覆ZnO的量子点.与直接采用正硅酸乙酯沉积包覆SiO2的ZnO量子点相比,362 nm处的激子荧光发射峰的强度提高了将近4倍.由于表面引入了巯基官能团,量子点的水溶性... 利用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ZnO进行表面修饰后沉积SiO2,制备出水溶性SiO2包覆ZnO的量子点.与直接采用正硅酸乙酯沉积包覆SiO2的ZnO量子点相比,362 nm处的激子荧光发射峰的强度提高了将近4倍.由于表面引入了巯基官能团,量子点的水溶性明显提高,稳定性增强,即使在较高的盐浓度下也不会团聚.通过改变条件,制备出了发光波长在420 nm的蓝色荧光量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水溶性量子点 表面包覆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量子点的水相合成及其在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伊魁宇 欧志东 +3 位作者 许尊炼 王猛 刘显峰 马子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893-1895,1906,共4页
评述了近年来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指纹显现中的应用及进展,阐述了量子点可用于指纹显现的机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量子点 水相合成 指纹显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掺杂水溶性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颜爱国 薛继武 +2 位作者 冯起芹 石亮 高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2,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3-巯基丙酸(MPA)为表面修饰剂下,成功制备出Mn2+掺杂水溶性ZnS量子点。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方法研究了Mn2+掺杂剂及掺杂量对ZnS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 采用共沉淀法,在3-巯基丙酸(MPA)为表面修饰剂下,成功制备出Mn2+掺杂水溶性ZnS量子点。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方法研究了Mn2+掺杂剂及掺杂量对ZnS量子点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ZnS立方型闪锌矿结构,样品呈不规则球形,粒径主要集中在9.7nm左右;在320nm激发下,Mn2+掺杂ZnS量子点出现两个发射波峰,分别位于587和637nm处,其中587nm处的发射波峰为ZnS表面态缺陷发光,而637nm处的发射波峰则属于Mn2+∶4T1-6A1能级特征发光。同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Mn2+掺杂水溶性ZnS量子点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掺杂 水溶性 ZnS量子点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水产养殖违禁添加品孔雀石绿残留量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晓梅 廖敏 +2 位作者 黄宇 叶照金 吕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9-340,共12页
基于孔雀石绿对水溶性Cd Te/Zn S量子点存在荧光猝灭现象,建立了一种用于水产养殖违禁添加孔雀石绿残留检测的新方法。在p H 8.0、0.065 mol/L的Tris-HCl缓冲溶液及1.60×10^(-4)mol/L的Cd Te/Zn S量子点优化体系中,在0.019 3~1.28 ... 基于孔雀石绿对水溶性Cd Te/Zn S量子点存在荧光猝灭现象,建立了一种用于水产养殖违禁添加孔雀石绿残留检测的新方法。在p H 8.0、0.065 mol/L的Tris-HCl缓冲溶液及1.60×10^(-4)mol/L的Cd Te/Zn S量子点优化体系中,在0.019 3~1.28 mg/L范围内,孔雀石绿质量浓度与水溶性量子点Cd Te/Zn S的荧光猝灭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05 43 mg/L。该方法可成功用于淡水和海水养殖用水以及鱼肉组织中违禁添加孔雀石绿残留的测定,添加回收率为90.4%~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0.37%~1.01%。该方法对水产品和养殖用水的检测结果与液质联用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且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试验结果也均与真实样品一致:说明水溶性量子点荧光探针法对孔雀石绿残留检测特异性较好。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共振光散射技术研究孔雀石绿对水溶性Cd Te/Zn S量子点荧光猝灭特征,发现其荧光猝灭机制是Cd Te/Zn S量子点与孔雀石绿相互作用,从而建立起共振能量转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量子点 荧光探针 孔雀石绿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