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石流拦砂坝对村镇建筑的减灾效果评价——以四川省平武县黑水沟为例
1
作者 杨飞 陈剑刚 +3 位作者 王辰元 王金水 王涛 宗家明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拦砂坝对下游村镇建筑的减灾效果,为山区村镇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方法]对“7·12”四川省平武县黑水沟泥石流灾害进行现场调查。基于砌体墙体在泥石流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通过静力平衡方法提出了...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拦砂坝对下游村镇建筑的减灾效果,为山区村镇的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方法]对“7·12”四川省平武县黑水沟泥石流灾害进行现场调查。基于砌体墙体在泥石流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通过静力平衡方法提出了砖砌体结构墙体发生弯曲破坏、剪切破坏的泥石流临界流速公式,采用FLO-2 D模拟了黑水沟在有无拦砂坝条件下,不同降雨频率的泥石流运动过程和堆积范围。[结果]①泥石流的冲出规模、堆积深度和流速与降雨频率密切相关,与野外调查数据相比,模拟精度达85%。②墙体在泥石流浆体整体冲压下发生弯曲破坏,在大石块冲击下发生剪切破坏。③无拦砂坝措施下降雨频率p=1%时,泥石流堆积面积为9.36×10^(4) m^(2),建筑区最大流速为7.19 m/s,建筑区最大泥深为5.25 m;降雨频率p=2%时,泥石流堆积面积为5.63×104 m^(2),建筑区最大流速为5.63 m/s,建筑区最大泥深为4.46 m。④修建拦砂坝后,降雨频率p=2%时泥石流不会冲出沟口,堆积面积减了82.6%,降雨频率p=1%时泥石流堆积面积和建筑区最大流速分别减小了38.4%和60.6%。[结论]防治工程可有效减少灾害规模,避免建筑遭受冲击破坏,但是仍需在汛期加强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村镇建筑 拦砂坝 减灾效果 砌体墙体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混和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碳足迹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飞 崔胜辉 +2 位作者 高莉洁 林剑艺 于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8-22,70,共6页
通过对厦门大学职工砖混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住宅住户的调查,将住宅建筑生命周期分为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建造、建筑使用、建筑拆除和废旧建材处理6个阶段,计算了2种建筑结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结果显示:2种建筑碳足迹都为2.3 ... 通过对厦门大学职工砖混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住宅住户的调查,将住宅建筑生命周期分为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建造、建筑使用、建筑拆除和废旧建材处理6个阶段,计算了2种建筑结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结果显示:2种建筑碳足迹都为2.3 t/m2左右,砖混结构的人均碳足迹高于剪力墙结构,分别为67.98 t/m2和64.47 t/m2;2种住宅绝大部分的碳排放来自建材生产和建筑使用两阶段,剪力墙结构住宅在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为0.673 4 t/m2,是砖混结构的2倍多;剪力墙结构住宅使用期间的碳排放量为1.59 t/m2,为砖混结构的81.2%。剪力墙结构住宅建材生产和建筑使用碳排放占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比例分别为29.28%和69.13%,砖混结构住宅则为14.01%和84.81%。研究结果可为发展低碳建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结构 砖混结构 住宅建筑 碳足迹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重庆农村建筑的复合秸秆墙砖尺寸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罗利江 彭力 鲍安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0-223,共4页
为改善重庆农村建筑的热工性能,对混凝土砌块采用简单复合的方式复合秸秆草砖,形成草砖——混凝土的两层复合秸秆墙砖.同时,在满足重庆农村建筑承重和稳定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砌筑施工操作要求,确定了复合秸秆墙砖的尺寸为:长190mm... 为改善重庆农村建筑的热工性能,对混凝土砌块采用简单复合的方式复合秸秆草砖,形成草砖——混凝土的两层复合秸秆墙砖.同时,在满足重庆农村建筑承重和稳定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砌筑施工操作要求,确定了复合秸秆墙砖的尺寸为:长190mm、宽55mm、厚190mm、混凝土层厚120mm、草砖层厚70mm.经热力学仿真分析验证,这种复合墙砖砌筑的墙体能满足重庆居住建筑的节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砌块 草砖 复合秸秆墙砖 尺寸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框架多层砖房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航 蓝宗建 +3 位作者 梁书亭 温峰 刘瑷琏 孟昭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131-136,共6页
底层框架多层砖房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刘航蓝宗建梁书亭温峰刘瑷琏孟昭沛(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南京210018)(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210005)底层框架多层砖房抗震性能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其底层抗侧刚度相对于二层发... 底层框架多层砖房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刘航蓝宗建梁书亭温峰刘瑷琏孟昭沛(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南京210018)(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210005)底层框架多层砖房抗震性能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其底层抗侧刚度相对于二层发生突变,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底层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房 振动台试验 多层建筑 底层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单层实心砖墙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立新 葛学礼 +3 位作者 于文 李东彬 徐福泉 晋娟茹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6,共7页
单层实心砖墙房屋是目前我国村镇地区大量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中大部分未考虑抗震设防。为研究此类房屋的抗震性能,选取1/4缩尺的未设防单层实心砖墙房屋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和震害现象。试验结果表明... 单层实心砖墙房屋是目前我国村镇地区大量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中大部分未考虑抗震设防。为研究此类房屋的抗震性能,选取1/4缩尺的未设防单层实心砖墙房屋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和震害现象。试验结果表明,未设防实心砖墙房屋的震害规律如下:墙体平面内受剪裂缝通常从门窗洞口角部出现并发展;无可靠连接的纵横墙交接处易产生破坏;硬山搁檩山墙易在平面外地震作用下破坏;刚度不对称造成的扭转效应会加重局部震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砖墙房屋 1/4缩尺模型 振动台试验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设计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曹双寅 周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A11期81-85,共5页
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多层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改造的结构方法,将组合抗震墙结构应用于砖混结构抗震加固与增层设计中。
关键词 多层砖混结构 抗震加固与增层 组合抗震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加层房屋的抗震计算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曹双寅 周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3-96,共4页
结合实际工程的结构方案分析,探讨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采用整体式框架剪力墙加层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计算方法,编制了考虑楼层刚度变化的计算程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的结构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砖混结构部分的最不利内力的位置将... 结合实际工程的结构方案分析,探讨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采用整体式框架剪力墙加层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计算方法,编制了考虑楼层刚度变化的计算程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的结构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砖混结构部分的最不利内力的位置将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混结构 房屋加层 框架 剪力墙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山锁 杨勇 赵鸿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31,共9页
对底部两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三层砖房 ,底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及底部两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上部五层砖房 (三榀 ) 1 6比例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分析了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包括受力特点、变形... 对底部两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三层砖房 ,底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及底部两层框架—混凝土抗震墙、上部五层砖房 (三榀 ) 1 6比例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分析了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包括受力特点、变形特征、破坏形态等 ,以及结构在不同受力阶段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地震反应分布规律 ,结构的抗震能力、薄弱层和薄弱部位 ;提出了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力学模型和方法 ,尤其框剪层和砖砌体层的恢复力特性计算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公式 ;最后对三种房屋的模型和原型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并在与试验结果对比的基础上 ,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 ,为底部框剪上部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与动力分析提供了依据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框剪砌体房屋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地震反应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1/2比例模型拟动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梁兴文 王庆霖 梁羽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共8页
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上部四层砖房 1/2比例模型进行了拟动力地震反应试验;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这种结构的动力反应和破坏机理;分析了试验模型的水平承载力和破坏状态;最后对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底部框架 抗震墙 砖房 拟动力试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大仑砖空斗墙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葛学礼 朱立新 +2 位作者 于文 江静贝 汤伟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110,116,共8页
大仑砖空斗墙房屋在温州村镇地区较为常见,其在遭遇震中烈度为6度的破坏性地震时产生了较严重破坏。为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选取1/4缩尺的3层大仑砖空斗墙房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本文介绍了模型的主要参数、建造方法及试验... 大仑砖空斗墙房屋在温州村镇地区较为常见,其在遭遇震中烈度为6度的破坏性地震时产生了较严重破坏。为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选取1/4缩尺的3层大仑砖空斗墙房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本文介绍了模型的主要参数、建造方法及试验方案,描述了模型的破坏现象,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和破坏机理,并对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仑砖空斗墙房屋 振动台试验 缩尺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两层混凝土框剪八层砖房模型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锡军 邹银生 黄尚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简述了底部两层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上部六层砖房结构 1 8比例模型抗震试验的设计 ,概述了模型振动台试验结果 ,并对模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评价了此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总层数为 8层的砖墙与混凝土框剪结构能满足
关键词 混凝土框剪砖房结构 抗震试验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单层实心砖墙房屋加固方法模型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立新 于文 +3 位作者 葛学礼 李东彬 徐福泉 晋娟茹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5,100,共8页
通过对比试验,对我国村镇量大面广的单层实心砖墙房屋的抗震加固方法进行研究。制作了1/4缩尺的未设防模型和抗震加固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和震害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既有单... 通过对比试验,对我国村镇量大面广的单层实心砖墙房屋的抗震加固方法进行研究。制作了1/4缩尺的未设防模型和抗震加固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和震害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既有单层实心砖墙房屋采取抗震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砖墙房屋 1 4缩尺模型 振动台试验 抗震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受力性能及侧向刚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兴文 王庆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22,共6页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1],对这种房屋的侧向刚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侧向刚度的确定方法和简化公式;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这种结构的受力性能,并提出了抗震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 侧向刚度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框架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的恢复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山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试验模型的破坏过程、特征和滞回曲线,并加以合理化,提出了底部框架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考虑开裂、屈服、软化和卸载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特性计算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公式.文中以两个底部框架...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试验模型的破坏过程、特征和滞回曲线,并加以合理化,提出了底部框架砖房框剪层和砖混层考虑开裂、屈服、软化和卸载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特性计算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公式.文中以两个底部框架砖房1/6比例模型的时程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给出的计算模型和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框架砖房 框剪层 砖混层 恢复力 三线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层刚度在混合结构共同作用分析中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祖恩 吴志平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5期526-535,共10页
本文对空间混合结构和层状横向各向同性地基分别采用双重扩大子结构有限元法和有限压缩层法进行了多层混合结构——筏基——土介质共同作用耦合分析。 文中对一典型的六层混合结构——筏基——土介质系统(杭州某住宅)进行了考虑施工影... 本文对空间混合结构和层状横向各向同性地基分别采用双重扩大子结构有限元法和有限压缩层法进行了多层混合结构——筏基——土介质共同作用耦合分析。 文中对一典型的六层混合结构——筏基——土介质系统(杭州某住宅)进行了考虑施工影响的共同作用分析,并与现场实测结果作了对比,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在分析中,对常用的楼层预制空心板在共同作用分析中的影响作了深入的讨论,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为在微机上实现共同作用分析,根据子结构原理,对混合结构、筏基和土介质分别编制了三个程序,可供工程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楼层刚度 共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隔震支座在底框结构中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华明 刘伟庆 《工程抗震》 2004年第2期35-38,34,共5页
对濉宁县人民武装部商住楼底框结构住宅楼进行了基础隔震设计,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结构由传统抗震设计的"大震不倒"提高到了"大震不坏... 对濉宁县人民武装部商住楼底框结构住宅楼进行了基础隔震设计,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结构由传统抗震设计的"大震不倒"提高到了"大震不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 砖房 基础隔震 橡胶隔震专座 时程分析法 底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混教室窗间墙不同构造条件下的破坏特点和抗震性能分析
17
作者 吴昊 赵世春 +1 位作者 张蓬勃 许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6-791,834,共7页
为了研究砖混教学楼窗间墙中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对纵向窗间墙破坏特点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片缩尺纵墙试件,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配置不同尺寸和配筋构造柱的墙体试件的破坏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刚度退化等进行... 为了研究砖混教学楼窗间墙中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对纵向窗间墙破坏特点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片缩尺纵墙试件,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配置不同尺寸和配筋构造柱的墙体试件的破坏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刚度退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柱的截面大小和配筋不改变墙体的破坏形态,各墙体试件均发生剪切破坏,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的墙体试件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能,构造柱与砖砌体具有较好的协同工作性能,适当增大构造柱截面尺寸能够显著改善墙体的延性耗能性能、变形能力,主裂缝宽度明显减小;增大中柱的配筋率使其成为RC柱时,尽管墙体试件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得到提高,但墙体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均出现降低,中柱与砖墙体的协同工作性能明显变差.因此,适当增大构造柱尺寸对于进一步提高砖混教学楼窗间墙的抗震和抗倒塌能力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混结构教学楼 窗间墙 构造柱截面尺寸和配筋 破坏机理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砖砌体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治理方法
18
作者 吕扬 荣道臣 《林业科技情报》 2001年第1期35-36,共2页
本文分析了砖砌体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现象和危害,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砌体 质量 问题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审查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19
作者 常业军 张富有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5期78-81,共4页
在分析研究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性能的基础上,针对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抗震审查中存在的大量共性问题,探讨了抗震设计和审查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概念设计的重要性,给出了结构抗震验算的简化计算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底部框架-抗震墙 概念设计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区域多层砖砌体住宅房屋地震易损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鲁若帆 张令心 马加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96,共13页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砖砌体房屋墙厚不同的现状,将我国按从南到北分为3个区域,并根据不同建造年代、不同层数、不同设防烈度对多层砖砌体住宅房屋进行分类,共设计了42类代表性砖砌体房屋结构;基于动力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结合...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砖砌体房屋墙厚不同的现状,将我国按从南到北分为3个区域,并根据不同建造年代、不同层数、不同设防烈度对多层砖砌体住宅房屋进行分类,共设计了42类代表性砖砌体房屋结构;基于动力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结合考虑地震动和结构不确定性的概率方法建立了该类房屋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采用此方法得到了42类砖砌体房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对不同区域多层砖砌体房屋地震易损性的对比分析,详细研究了不同区域该类房屋抗震性能的差异以及墙厚对该类房屋不同破坏状态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墙体厚度的增加可以降低砖砌体房屋的地震易损性,提高其抗震性能;在强度较低的地震作用下,墙体越厚,结构越不容易发生破坏,且不同区域砖砌体房屋发生基本完好和轻微破坏的差异较大;在特别强烈的地震作用下,墙体越厚,结构越不容易发生毁坏现象,且不同区域砖砌体房屋发生严重破坏和毁坏的差异较大。这些结论为不同区域的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评估、震害预测以及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砖砌体房屋 地震易损性 不同区域 抗震性能 墙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