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
祁占勇
吴仕韬
|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24
|
|
|
2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
胡娟
程鑫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高等教育视域下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意旨、困境与突破 |
张志勇
何赵颖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4
|
发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困境与路径 |
周密
李明
杨欣
|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5
|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
田养邑
马婷婷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6
|
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价值意蕴、分析框架与议题设置 |
宣勇
翁默斯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7
|
中高职一体化:逻辑起点、制度基础与未来展望 |
郝天聪
王悦晓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8
|
高职人才培养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逻辑、定位与路向 |
王纾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核心要义、现实困境与实践指向 |
顾金玲
许锋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代机遇与实践路径 |
姚春林
吕林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与策略——基于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视角 |
李璐
高书国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战争如何影响大学: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危机 |
严海建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档案数据要素化组织驱动高校人才评价模式优化研究 |
耿三琳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
肖雍琴
李福泉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
|
15
|
数字乡村背景下高职教育自主培养青年智慧农业人才新范式研究 |
马国胜
|
《安徽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16
|
教育强国视域下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适配机制研究 |
袁雯
方建锋
钱梦婷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7
|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改进策略 |
李立国
陈雪莹
|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18
|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及其实现 |
刘霁桐
刘海滨
彭鹏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8
|
|
|
19
|
高职教育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问题及进阶路径 |
马海燕
姜乐军
侯红梅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0
|
中国审计高等教育的适应与超越 |
黄雷
孔楠
周方舒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