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bVIEW与单片机的多功能LED点阵显示屏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立辉 王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0-142,146,共4页
设计的多功能LED点阵显示屏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上位机利用LabVIEW从计算机的汉字库中提取汉字字模并转化为十六进制字模数据,并在Lab VIEW中进行图像扫描得到相应汉字的字模,经串口传给下位机以驱动LED点阵显示屏显示相应的汉... 设计的多功能LED点阵显示屏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组成。上位机利用LabVIEW从计算机的汉字库中提取汉字字模并转化为十六进制字模数据,并在Lab VIEW中进行图像扫描得到相应汉字的字模,经串口传给下位机以驱动LED点阵显示屏显示相应的汉字;下位机的硬件部分由时钟电路、LED点阵屏显示电路、温度采集电路以及主控制器等部分组成,能够实现汉字、温度和时间的显示。该系统具有修改显示内容方便,显示稳定,亮度清晰等特点,因此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点阵显示屏 LAB view MAX7219 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难学”之教学对策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泉 阮畅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90,共8页
本文尝试从观念和策略上探讨应对国际汉语教学中"汉字难学"的问题,主张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汉字观、汉字学习观和汉字教学观。比如,任何一种语言和文字都有好学和难学之处,或此时为难彼时为易;单独学汉字不太容... 本文尝试从观念和策略上探讨应对国际汉语教学中"汉字难学"的问题,主张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汉字观、汉字学习观和汉字教学观。比如,任何一种语言和文字都有好学和难学之处,或此时为难彼时为易;单独学汉字不太容易,但跟汉语学习结合起来看,其优势便得以体现;汉字纵有千千万,但应该学习的汉字数量很有限;教师应树立乐观务实和充满人文精神的汉字教学观,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化解汉字难学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汉语教学 汉字观 汉字学习观 汉字教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民间教育信仰的形成及其对国民性的形塑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晖 张勇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3,共10页
读书(儒家典籍)、考试(科举考试)、做官(求取功名)是古代中国民间的教育信仰。这种信仰发轫于先秦,成形于汉唐,历经宋明清而最终确立。它植根于民族心理,型塑着国民性。独特的教育诉求在古代统治者文化专断和世人对文化资本的追求中发... 读书(儒家典籍)、考试(科举考试)、做官(求取功名)是古代中国民间的教育信仰。这种信仰发轫于先秦,成形于汉唐,历经宋明清而最终确立。它植根于民族心理,型塑着国民性。独特的教育诉求在古代统治者文化专断和世人对文化资本的追求中发生发展,逐步形成了国人"自我中心"的世界观、"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对中国人独具特色的国民性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仰 中国国民性 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汉字检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艳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明治维新以后 ,汉字在日本面临严峻挑战。从削减汉字论到实施汉字检定考试 ,汉字终于获得了历史公正的评价。从日本汉字的变迁史中得出汉字检定是日本对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肯定。从这一点上分析 。
关键词 日本 汉字检定 削减汉字论 废除汉字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书”造字法启示下的意象汉字视觉图式设计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广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10-114,共5页
目的研究现代汉字视觉图式设计的表达方法以及视觉语境。方法以汉字"六书"造字法为启示,分析了汉字象形、指事、形声、会意造字法的基本特征,以及创意设计的基本思路,并结合中国传统的意象审美观,论述了结合意象审美的汉字造... 目的研究现代汉字视觉图式设计的表达方法以及视觉语境。方法以汉字"六书"造字法为启示,分析了汉字象形、指事、形声、会意造字法的基本特征,以及创意设计的基本思路,并结合中国传统的意象审美观,论述了结合意象审美的汉字造字法对于现代汉字视觉图式设计的价值,进而分析了汉字意象化视觉图式设计的可行性。结论"六书"造字法是现代汉字设计视觉图式化的主要手段,也是现代汉字视觉创意设计的重要方法,意象汉字图式化设计能够体现汉字东方文化的审美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 汉字 物象思维 意象审美 视觉图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通的智慧:唐君毅论中国哲学的中和人心观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8,共8页
在"从中国之思想或哲学下手"以"照明中国文化历史中之精神生命"和"中国历史文化之大路"的普遍价值与现代活力的创造性阐发中,作为现代新儒家重镇的唐君毅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由孔子通... 在"从中国之思想或哲学下手"以"照明中国文化历史中之精神生命"和"中国历史文化之大路"的普遍价值与现代活力的创造性阐发中,作为现代新儒家重镇的唐君毅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由孔子通古今、合天人、合知行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所奠定而成为中国哲学之基调或大本大原的普遍和谐之融通智慧。其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于中国哲学中具有无对性、虚灵性、主宰性、涵盖性的"心"以及能兼具知神气、统贯心性情而如一的人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唐君毅 人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太炎的汉语言文学观 被引量:1
7
作者 时世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7,共10页
晚清西学东渐,中学受到极大的冲击,作为文化发展序列中最为保守和滞后的语言,竟因为政治焦虑无法得到释解而被列入首要改革之列,以语言文字的兴废问题为核心的民族语言文字的变革,就摆在了其时知识群体的面前。章太炎基于其汉民族的历... 晚清西学东渐,中学受到极大的冲击,作为文化发展序列中最为保守和滞后的语言,竟因为政治焦虑无法得到释解而被列入首要改革之列,以语言文字的兴废问题为核心的民族语言文字的变革,就摆在了其时知识群体的面前。章太炎基于其汉民族的历史文化观,以其小学修养为根底,提出了立场鲜明的保存汉字的汉民族文字观。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一返方言"的言文一致观,并基于小学的知识背景,对白话文学提出了批评,并对白话文学向雅精的深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民族主义汉字观 一返方言 白话诗 白话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的汉字观及汉字教学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连登岗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3-67,共5页
《小学识字教本》反映了陈独秀的汉字观及汉字教学思想:他认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是由字根组成的具有系统性的文字。《小学识字教本》的写作表明他是在"探索一条文字学的道路,"并不认为汉字的灭亡是确定... 《小学识字教本》反映了陈独秀的汉字观及汉字教学思想:他认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是由字根组成的具有系统性的文字。《小学识字教本》的写作表明他是在"探索一条文字学的道路,"并不认为汉字的灭亡是确定不移的规律。他认为,汉字难学,并不是汉字固有的属性,而是教学方法问题。如果认识正确,方法得当,就可化难为易,提高汉字识字效率。他主张遵循汉字的特点和汉字系统结构的内在规律,用字根法、字原法、理据法来代替一般的机械识记法来教学生,以提高学习兴趣、帮助记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小学识字教本 汉字观 教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明六书理论中的兼书说 被引量:1
9
作者 党怀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7,共6页
六书理论中的兼书问题,是宋元明时期六书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对后来研究者影响较大的问题之一。对兼书问题的系统阐述当始于宋代郑樵的《六书略》,后代学者赵古则、吴元满、赵光等对此都有所发展。兼书说反映了他们对汉字构成... 六书理论中的兼书问题,是宋元明时期六书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对后来研究者影响较大的问题之一。对兼书问题的系统阐述当始于宋代郑樵的《六书略》,后代学者赵古则、吴元满、赵光等对此都有所发展。兼书说反映了他们对汉字构成的新认识,触及到了汉字演变中的一些实质问题,是当时学者从六书角度对汉字发展演变、汉字性质等问题的一种把握,对我们今天评价汉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学 兼书说 文字发展 汉字构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嗣同国学思想研究之研究——以人物为视域
10
作者 魏义霞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尽管《仁学》乃至《谭嗣同全集》字数有限,书中提及、牵涉的人物却极其繁多。大致说来,谭嗣同对中学人物的关注和解读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正面之推崇和阐扬,二是反面之抨击和拒斥。谭嗣同对中学人物的解读和评价既表明了他的理论来... 尽管《仁学》乃至《谭嗣同全集》字数有限,书中提及、牵涉的人物却极其繁多。大致说来,谭嗣同对中学人物的关注和解读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正面之推崇和阐扬,二是反面之抨击和拒斥。谭嗣同对中学人物的解读和评价既表明了他的理论来源,又流露出其对不同人物的态度取舍,这些共同构成了谭嗣同的诸子观,也成为他国学研究的一部分。有鉴于此,探究谭嗣同对中学人物的褒贬态度和思想解读,既有助于了解他的国学观,又有助于客观评价谭嗣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中学人物 国学研究 国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战国出现言意关系探讨的原因
11
作者 王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19,共3页
言意问题在战国时期引起思想界普遍的关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剧烈的政治经济变革、史无前例的名实之争可谓言意关系探讨在战国时期出现的催化剂。此外,汉语汉字自身的独特性,对言意关系探讨的产生也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 战国 言意观 汉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文字造型技术及其实现
12
作者 林国璋 赵剑昆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5期52-56,共5页
论述了矢量汉字的一般结构和数据形式.用3种方法对三维图形显示中的挖洞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在SGI图形工作站上实现文字造型的若干技术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矢量汉字 GL图形库 Z-BUFFER viewing/Modeling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象思维中感悟汉字的“触觉”魅力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汀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103,共4页
分析了汉字的构字原理与人文内涵的实质意义,从物象思维中发现汉字的"可触性"为切入点,进而分析了汉字在"实体"创意设计中的汉字造型设计的可行性。并论述了汉字造型与自然环境、人文因素以及快乐生活之间存在着不... 分析了汉字的构字原理与人文内涵的实质意义,从物象思维中发现汉字的"可触性"为切入点,进而分析了汉字在"实体"创意设计中的汉字造型设计的可行性。并论述了汉字造型与自然环境、人文因素以及快乐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目的是让更多的汉字具备设计活性与"可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象思维 触觉汉字 视觉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字革命”与五四“辩证反传统”的传统——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志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25,共9页
近40年来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问题不断引发争论,其焦点之一是传统以一元论为表征的“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能否构成五四文化思想的核心。围绕《新青年》发起的“文字革命”展开讨论,以其“文字-语言-思想”思维过程类比传统一元论整体... 近40年来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问题不断引发争论,其焦点之一是传统以一元论为表征的“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能否构成五四文化思想的核心。围绕《新青年》发起的“文字革命”展开讨论,以其“文字-语言-思想”思维过程类比传统一元论整体观,由此可以看出激进派反传统思路的演变过程。民族语言统一、文化断裂等现实原因使五四一代改变了直线思维和混沌整体观,代之以辩证的分析方法。内容与形式、思想与现实的二元论逐渐瓦解了“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进而使五四新文化运动呈现“辩证反传统”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文字革命 “社会-文化-政治”整体观 “辩证反传统” 五四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