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性”新探
被引量:
22
1
作者
陈瑛
林桂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要的人性论。总结中西人性探究的理论得失.可知合理之人性探究应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则或前提。而人性的新的理论界说可以为:追求生存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善
恶
自利
社会关系
生存优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德”——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灿新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人类竭尽所能 ,在最大的限度上去减少各种罪恶 ,其中 ,包括恶“德”的手段在内。为了更好地运用恶“德”这种手段 ,加强对它的研究和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恶“德”
绝对的恶
相对的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性”新探
被引量:
22
1
作者
陈瑛
林桂榛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
文摘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要的人性论。总结中西人性探究的理论得失.可知合理之人性探究应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则或前提。而人性的新的理论界说可以为:追求生存优越。
关键词
人性
善
恶
自利
社会关系
生存优越
Keywords
human nature
good
evil
self -- profit
social relations
preponderance of existence
分类号
B20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德”——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灿新
机构
广东行政学院哲学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文摘
人类竭尽所能 ,在最大的限度上去减少各种罪恶 ,其中 ,包括恶“德”的手段在内。为了更好地运用恶“德”这种手段 ,加强对它的研究和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恶“德”
绝对的恶
相对的善
Keywords
the vice absolute evil relative goodness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性”新探
陈瑛
林桂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恶“德”——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
吴灿新
《伦理学研究》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