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与运行机制
1
作者 钱贵霞 张倩霓 王海雯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57,共11页
研究目的:剖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典型案例与运行机制,为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路径指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通过资源产权明晰、产权市场化配置、资源资产经营... 研究目的:剖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典型案例与运行机制,为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路径指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通过资源产权明晰、产权市场化配置、资源资产经营,推动“资源—资产—资本—生态产品”的形态转变,最终实现生态产品价值;(2)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典型案例有“生态修复+权益打包出让”“生态银行+资源整合”“生态管养+土地供应”等,不同案例在交易标的、交易方式和适用条件等方面各有差异;(3)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的三个阶段依次通过夯实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基础、强化产权交易市场化运作以及生态与产业“两化”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运行机制。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尚处于探索阶段,需通过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基础理论研究、深化落实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构建畅通的产权交易市场等措施,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产权交易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制度构建
2
作者 马洪 赖德斌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8,I0004,I0005,共11页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当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面临损害救济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在主体、方式、目的三个维度上存在“权责竞合、衔接不畅、价值抵牾”的碎片化困境。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建...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当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面临损害救济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在主体、方式、目的三个维度上存在“权责竞合、衔接不畅、价值抵牾”的碎片化困境。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建立兼顾财产权益与生态环境权益的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具有理论自洽性与实践合理性。具体规则的设计与塑造,宜依托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确定索赔主体,再结合实践经验确定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范围和责任承担形式,并注意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与关联制度之间的协调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 损害赔偿 整体性治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及问题研究:以锂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例
3
作者 梅婕 陈健 +2 位作者 李泽红 王春盈 温彦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战略性矿产资源作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勘探清算、监控管理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对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统计侧重于矿产地概况、矿产储量及开发潜力等研究,获取的数据碎片化且社会共享不足,同时,还未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专属... 战略性矿产资源作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勘探清算、监控管理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对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统计侧重于矿产地概况、矿产储量及开发潜力等研究,获取的数据碎片化且社会共享不足,同时,还未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专属的统计口径。因此,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统计体系,依据战略性矿产资源本身特性,总结调整已有样表,构建战略性矿产资源专属资产负债表,并且以锂资源为例,进行量化编制示范。总结提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认为:(1)在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资源消耗损失”科目来替代“资源过耗”科目,可解决部分战略性矿产资源由于伴生性而无法有效计量的症结;(2)重视并量化负债科目中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及生态功能损失,并单独设置“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系统功能损失”科目;(3)对比其他统计方法,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编制能更直观和真实地反映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储量情况和价值构成,更适用于政府和有关部门持续进行统计管控。同时,未来推广战略性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应用时,仍需完善数据采集和整合工作,甚至设置专门战略性矿产资源大数据平台,保证战略性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公布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 自然资源 资产负债表编制 实物量核算 价值量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利用的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研究
4
作者 马茗远 张浩然 +2 位作者 赵钟楠 朱维 徐康宁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315,共12页
[目的]评估建立长江流域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为推动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基于水域面积,利用调节因子修正当量因子表,进而测算2010—2020年长江流域... [目的]评估建立长江流域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为推动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基于水域面积,利用调节因子修正当量因子表,进而测算2010—2020年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次,计算流域内各地区水资源淡水及水污染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以此评估各地区水资源超载状况;最后,以全流域水资源生态超载系数为基准线界定各地区补偿主客体身份,基于公共物品属性及外部性相关理论,结合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各地区生态保护补偿的理论额度与下限值。[结果]①2010—2020年,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1.17×10^(12),1.18×1012,1.19×10^(12)元,有逐年上升的趋势。②2010—2020年长江流域淡水资源生态足迹先升高后降低,而水污染生态足迹持续升高,结合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概念来看,长江流域未出现超载的情况,但在上海、江苏及河南地区存在水资源供需缺口。③在研究期间内,青海、西藏、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始终为生态保护补偿的客体,而安徽、云南、浙江、河南、江苏和上海始终为生态保护补偿的主体,支付补偿省份的额度均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之内,且逐年下降。[结论]本文研究建立的测算模型将水生态、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可以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维护以及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制定等工作提供科学且合理的切入点与范例,有望推动中国一级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生态保护补偿 公共物品属性 外部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GE模型的自然资源价值量核算体系构建
5
作者 宋传智 韩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49,共8页
自然资源价值量核算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理论拓展和制度创新。文章基于自然资源属性差异,考虑基础数据的可得性,区分和界定自然资源资产的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将自然资源负债分解为资源过耗、环境... 自然资源价值量核算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理论拓展和制度创新。文章基于自然资源属性差异,考虑基础数据的可得性,区分和界定自然资源资产的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将自然资源负债分解为资源过耗、环境损害和生态破坏。以机构部门来分类核算主体,采用复式记账法设计包括总表、分类价值量表在内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价值量报表体系。应用供求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构建了区分可再生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核算理论体系,并利用交叉学科技术创新,将自然资源商品作为生产要素纳入CGE模型,构建了自然资源价值量核算的静态CGE模型和动态CGE模型。用自然资源商品均衡价格减去自然资源商品市场价格所得到的差值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量。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过耗负债核算,将自然资源减少作为资源过耗负债;对于可再生资源过耗负债的核算,采用资源消耗量与资源再生量的差值确定资源过耗负债。在自然资源环境损害和生态破坏负债核算方面,应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角度,通过构建自然资源综合定价模型去加以考虑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产负债核算 价值量核算 C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颜值”何以转化为经济“产值”: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余敏江 贾德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0,共12页
生态产品是联结自然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A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案例研究发现,生态价值转化效能受到“资源要素行动者结构”及其过程化机制的多重影响。其中... 生态产品是联结自然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A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案例研究发现,生态价值转化效能受到“资源要素行动者结构”及其过程化机制的多重影响。其中,以生态资源禀赋、制度政策环境为核心的基础性要素体系与以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村民共同参与的行动者结构构成了“生态价值变产值”的核心序参量。要素体系的匹配程度和聚合效应促使不同行动者围绕生态“颜值”与经济“产值”之间的套现机制,形成平等参与和有序协同的内生关系,进而激活和共享各类要素资源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构建支撑实现“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金”货币化转变的要素体系和“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的内在机制与关键环节。基于此,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是一个主体结构和资源要素长程互动的“连续谱”。生态价值的可持续转化有赖于两大要素体系之间相互适配,需要构建基础性资源要素的确权核算机制、“行动者资源”要素体系的耦合协同机制和“资源资产资金”制度套利机制,从而为生态价值可持续转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探索
7
作者 胡钟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5-49,共5页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和奋斗凝聚成的精神力量,是宝贵的历史财富。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突破,筑牢大学生文化根基的基本遵循。红色文化资源赋...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和奋斗凝聚成的精神力量,是宝贵的历史财富。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突破,筑牢大学生文化根基的基本遵循。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理论课堂中彰显红色文化资源,发挥课堂教学最大功效;在实践教学中践行红色文化,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融入,拓宽思政课学习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育人价值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杨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37-40,共4页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增强勇于担当的自觉、锤炼吃苦耐劳的品格、激发矢志奋斗的动力。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增强勇于担当的自觉、锤炼吃苦耐劳的品格、激发矢志奋斗的动力。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理论重构深化学生的精神认知,在实践教学中依托情境实践促进学生的价值内化,在技术加持中借助人工智能拓展教学空间,从而将红旗渠精神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资源,提高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渠精神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生 精神认知 价值内化 教学空间 育人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以WY公司为例
9
作者 吕妍 《绿色科技》 2025年第7期250-255,共6页
剖析了价值链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关联,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关键支持作用。探讨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在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策略,... 剖析了价值链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关联,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关键支持作用。探讨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在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策略,包括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流程、筛选以及权重的确定。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该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结果表明: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的人力资源质量监控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理论 人力资源质量监控 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评价
10
作者 包文锐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8期105-107,110,共4页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是辽宁朝阳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处于朝阳北票境内,辽宁和内蒙古交界处,属于努鲁儿虎山脉的一段。该文从自然环境、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几个方面对其生态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辽宁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在植被演替、生物...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是辽宁朝阳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处于朝阳北票境内,辽宁和内蒙古交界处,属于努鲁儿虎山脉的一段。该文从自然环境、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几个方面对其生态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辽宁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在植被演替、生物区系、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应加大管护力度,减少人为干扰,维护大黑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大黑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 生态价值 生态评价 动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机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为民 王燕秋 +3 位作者 林国斌 霍长宝 孙晓兵 王萌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要求中产生的,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为目标的价值实现路径。因森林碳汇具备“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四资”属性,该研究提出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视角厘清制约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障碍机理,发现: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不明晰的问题阻碍“资源”向“资产”转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滞缓的现状遏制“资产”向“资本”转化,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弊病掣肘“资本”向“资金”转化,最终导致了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进程滞缓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构建了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以森林碳汇产业为主体的森林碳汇产业支持制度,以市场平台为主体的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制度,共同构筑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与所有者权益落实目标双向交叉赋能、协同推进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多维制度体系,以森林碳汇价值实现为撬动点,对明晰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权责、推进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显化资产所有者收益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森林碳汇 价值实现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论”对发展理论创新的实践性分析——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的条件组态为视角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9,共16页
习近平的“两山论”作为对生态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其核心在于强调“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同时更深刻地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研究通过理论模型和案例举证对这一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生态资源管... 习近平的“两山论”作为对生态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其核心在于强调“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同时更深刻地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研究通过理论模型和案例举证对这一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生态资源管控与迂回生产的结合,以及实际交易效率的提升,是实现生态价值的两组关键条件。研究不仅揭示了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价值实现的影响机制,还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生态价值实现案例,提炼出成功实现生态价值的共性因素和条件组合。实践证明,“两山论”不仅为发展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资源管控 迂回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基本逻辑、作用机理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花林 陈彬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研究目的: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作用机理及关键路径,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 研究目的: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作用机理及关键路径,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提供动力支撑、动能转换、业态升级;(2)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面临技术突破困境、要素配置困境、产业转型困境;(3)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关键路径主要包括迭代新技术、满足新需求,培育新要素、挖掘新价值,拓展新产业、延伸新场景。研究结论: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逻辑梳理、机理解构、困境剖析和路径探索,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资源资产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 新质生产力 基本逻辑 作用机理 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价值和全成本模型的农业水价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成琨 王子欣 孙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6-367,共12页
针对现行农业水价标准过低的问题,选取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从农业用水全价值和全成本出发,利用能值理论分析确定农业用水价值,采用全成本水价法确定用水成本,结合现行水价制定不同情境下农业水资源定价方案;运用双对数模... 针对现行农业水价标准过低的问题,选取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从农业用水全价值和全成本出发,利用能值理论分析确定农业用水价值,采用全成本水价法确定用水成本,结合现行水价制定不同情境下农业水资源定价方案;运用双对数模型建立农业用水需求价格函数,揭示水价提升带来的研究区域节水潜力,结合指数分析法确定农户可承受能力,从而判断所制定水价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020年,农业水资源全价值为0.594元/m^(3),地表水与地下水全成本分别为0.180元/m^(3)和0.355元/m^(3);针对设计的3种阶梯水价调整方案,利用2005、2010、2015、2020年进行实证分析,过渡期和长期水价方案平均年节水量分别可达2.72×10^(9)、4.45×10^(9)m^(3),平均年节水潜力分别为12.74%、19.48%,且一阶水价均在农户可承受能力范围,确定为可行方案。本文为研究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了支持,可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农业水价到合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价 农业水资源全价值模型 改进的全成本水价模型 能值理论 阶梯水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实践的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广泳 郭晋洲 +3 位作者 陶舒 周旭 贾云鹏 杜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58,184,共9页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可靠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有效途径,关系国家重大自然资源安全战略决策的正确性。论文结合全民所有自然资源...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可靠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有效途径,关系国家重大自然资源安全战略决策的正确性。论文结合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实践,提出了资产清查的基本概念、理论支撑,设计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的总体技术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多源异构大数据整合、资产价格空间化构建、可靠性质量控制与核查、数据统计分析与挖掘、成果应用与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与自然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交织,以为常态化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提供科技支撑,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资产清查 全民所有 理论基础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方法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浩 孙丽慧 +1 位作者 李娟花 周婷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对生态资产的价值构成进行分析和科学核算是生态资产管理和价值实现的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并以湖... 对生态资产的价值构成进行分析和科学核算是生态资产管理和价值实现的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并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对研究区生态资产进行全面核算。结果表明:2018年五峰县生态资产总价值为1 715.06亿元,其中自然资源价值为256.36亿元,占生态资产价值总量的14.95%,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 458.70亿元,占生态资产价值总量的85.05%;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部高、东西低的特征,其中五峰镇生态资产价值最高为237.33亿元,采花乡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价值最高为77.91万元/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产 价值核算 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服务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丹妮 贾玲 +1 位作者 沙金霞 邢钰涵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75,共12页
通过系统梳理土地、矿产、林业、大气和水等5种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内涵、确认条件和核算范围,总结了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的形成脉络、基本构成及实践经验;从基本前提、优缺点、适用条件和应用情况等方面对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通过系统梳理土地、矿产、林业、大气和水等5种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内涵、确认条件和核算范围,总结了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的形成脉络、基本构成及实践经验;从基本前提、优缺点、适用条件和应用情况等方面对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方法进行比对、筛选和解析;从系统整体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统一核算流程;结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大数据平台建设和社会价值核算方法等,对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未来方向进行展望,为全面客观核算自然资源资产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产核算 实物量 价值量 综合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认识及实现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立新 朱道林 代亚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以人与自然关系辨析为出发点,探究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理论认识及实现方式。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自然的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区分人类视角与自然视角;(2)生态文... 研究目的:以人与自然关系辨析为出发点,探究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理论认识及实现方式。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自然的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区分人类视角与自然视角;(2)生态文明建设需正确审视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认识,以遵循自然资源的客观规律为前提,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以其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发挥为基础,应防止自然资源资产及其生态产品的过度资本化;(3)基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认识与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应以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为赔偿范围,同时考虑人类目标与自然规律,区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益,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市场交易与评估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为损害赔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在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人类的认识与行为是有限的,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遵循自然资源的客观规律;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需要遵循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目标,全面考虑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公共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管理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台湾历史阐释正统论内涵探微——以康熙朝《靖海纪事》序为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晓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9,共14页
康熙朝《靖海纪事》序的统一台湾历史阐释呈现出正统论内涵的多维面向,包括“王道”历史性质论、“民庸”历史价值论和“天道”历史动力论。在政治伦理层面,富鸿基结合兵学理论和正统论,从“义战”和清帝世系传承两个方面论证“王道”... 康熙朝《靖海纪事》序的统一台湾历史阐释呈现出正统论内涵的多维面向,包括“王道”历史性质论、“民庸”历史价值论和“天道”历史动力论。在政治伦理层面,富鸿基结合兵学理论和正统论,从“义战”和清帝世系传承两个方面论证“王道”思想如何规制统一台湾的战略指向及其征伐过程。李光地序言以比较史学的方法展开,蕴含“夷夏之防”话语和“正”“统”之间辩证关系的义理,论述了统一台湾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民庸”而不是开疆或扬威。在历史哲学层面,林麟焻、程甲化分别围绕儒家哲学的“仁”和“诚”概念,阐释统一台湾的历史动力来源于“天道”的自然运行。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康熙朝《靖海纪事》诸序正统论内涵进行重新解读,对清代中国台湾史性质研究和中国史学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台湾 正统论 历史性质 历史价值 历史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评估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珍珍 陈鹏 林慧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有效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2020年湖南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582处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属性、范围边界、发展与保护矛盾、管理现状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 为有效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2020年湖南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582处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属性、范围边界、发展与保护矛盾、管理现状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自然生态价值整体较高,但普遍存在交叉重叠、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且大部分保护管理基础为一般。建议进一步科学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对重叠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明确唯一类型、级别,优化边界和功能分区,妥善处理人地矛盾,进一步提升管理机构的保护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资源 生态价值评估 交叉重叠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