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nity3D技术的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蝴蝶识别手机App的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王志成 银璐 +3 位作者 张奥博 张文森 尚素琴 李秀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3-1539,共7页
生物多样性监测对研究人员即时在空中识别物种的能力要求很高。为避免人眼误鉴,且提高野外监测识别蝴蝶种类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以及解决用户在野外使用纸质书籍及资料查询的不便。本研究采用Unity 3D技术,C#作为编程语言,基于Photoshop中... 生物多样性监测对研究人员即时在空中识别物种的能力要求很高。为避免人眼误鉴,且提高野外监测识别蝴蝶种类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以及解决用户在野外使用纸质书籍及资料查询的不便。本研究采用Unity 3D技术,C#作为编程语言,基于Photoshop中的3D技术,以甘肃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蝴蝶样本为例进行建模,进而开发手机App实现野外对蝴蝶的准确鉴定。结果显示,通过软件的页面交互实现App中蝴蝶种类的识别和查询功能,点击程序进入主界面,包括兴隆山简介、兴隆山蝴蝶、兴隆山地图、兴隆山天气等应用,其中蝴蝶形态以3D技术进行展示。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功能。经初步测试,这款App的开发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为相关研究人员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野外蝴蝶识别的准确性,也为下一步使用其他语言乃至进行更大范围的蝴蝶识别App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unity 3D C#脚本语言 移动应用程序 设计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职教出海的实践路径--以浙江省高职院校抱团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宣家辉 司银霞 +1 位作者 陆胜蓝 王雨帆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根据浙江省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部分成功经验展开论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抱团的“两个合力”,二是把握企业主体与院校专业优先的“两个关键”,三是紧扣“职业+汉语”整合培育与“本土化”企业班组长... 根据浙江省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部分成功经验展开论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抱团的“两个合力”,二是把握企业主体与院校专业优先的“两个关键”,三是紧扣“职业+汉语”整合培育与“本土化”企业班组长培养的“两个抓手”,希冀通过建设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扎根境外经贸园区的校企合作平台,优先启动中外校企三方认可度高、条件成熟的企业外籍班组长培训项目,为高职院校职教出海提供办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出海 双轮驱动 抱团服务 “职业+汉语”本土化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共同体到文化共同体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
3
作者 杨牧 刘海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0,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的重要区别在于其庞大规模和紧密结构,这些独特优势得益于对共同语言文字、共同文化的重视。文章探讨了共同语言文字、共同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拥有深厚历史与现...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的重要区别在于其庞大规模和紧密结构,这些独特优势得益于对共同语言文字、共同文化的重视。文章探讨了共同语言文字、共同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拥有深厚历史与现实基础的自在、自觉实体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书同文”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文化制度,通过统一汉字推动了语言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团结提供了坚实基础。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承载中华文化、促进思想共通和文化认同的核心载体。研究发现,汉语汉字的长期规划实践促成了语言统一,并孕育出统一汉字典籍,这些典籍成为传播共同文化、拓展文化共同体疆界的重要媒介。语言共同体保障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有效运行,而文化共同体则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使中华民族在多元中实现一体,具备强大的社会韧性和精神凝聚力。文章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历史上语言文字政策的演进逻辑,揭示了语言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如何协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熟。其不仅深化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地位与功能的认识,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通用语言文字 多元一体 文化认同 语言文字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多语教育环境下的中文教育发展空间 被引量:4
4
作者 戴曼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3,共11页
在欧洲多语教育语境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在阐述欧洲尤其是欧盟语言政策、语言教育政策及其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文教育在欧洲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欧洲国家普遍遵循多语教育原则,将母语、现代欧洲语言、其他语言包含现代欧... 在欧洲多语教育语境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在阐述欧洲尤其是欧盟语言政策、语言教育政策及其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文教育在欧洲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欧洲国家普遍遵循多语教育原则,将母语、现代欧洲语言、其他语言包含现代欧洲语言、古典欧洲语言、非欧洲语言分为3个层级,优先发展欧洲语言教育。实践结果是英语在欧洲外语教育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占比较低,中文处于语言教育的第三层级,或者外语教育的第二层级。由于欧洲国家的外语教育决策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学校负责,政策表现出多样性。中文教育通过机构层面的合作走自下而上的路径,有机会在第三层级占据领先地位,甚至可能进入第二层级,成为首选的非欧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多语教育 多样性 统一性 国际中文教育 语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汉语儿童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理解关系的元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晶 俞芳 郭力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1-917,共7页
本研究综合了来自中国大陆1581名3-6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关系的19个研究的数据.通过元分析考查了二者相关的强度,并分析了影响相关强度的因素,包括所测量的语言能力及研究使用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差异等。结果显示当控制了儿童... 本研究综合了来自中国大陆1581名3-6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关系的19个研究的数据.通过元分析考查了二者相关的强度,并分析了影响相关强度的因素,包括所测量的语言能力及研究使用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差异等。结果显示当控制了儿童的年龄后,语言能力和错误信念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研究中所测查的语言能力的类型、使用的错误信念的测量任务的类型不会对语言能力和错误信念的关系强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错误信念 元分析 3-6岁汉语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民语言能力提升与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志刚 杜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46-54,共9页
国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基础,国家通用语言又是国民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新时代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家语言能力,必须实现国家通用语言的全面普及。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有助于加强... 国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基础,国家通用语言又是国民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新时代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家语言能力,必须实现国家通用语言的全面普及。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和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探讨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了应继续突出以学校教育为重点、加强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语言能力 国家通用语言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统一关系下的语言任意性和理据性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岩 王洪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6-141,共6页
语言研究中历来贯穿着任意性和理据性之争。对汉语和英语基本结构单位语音感知方式、音节组合方式以及音义关联性的考察表明,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编码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两者对立地统一于语言符号编码的实践。考察表明,某些类型... 语言研究中历来贯穿着任意性和理据性之争。对汉语和英语基本结构单位语音感知方式、音节组合方式以及音义关联性的考察表明,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编码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两者对立地统一于语言符号编码的实践。考察表明,某些类型语言的编码方式以理据性为主,任意性为辅;某些类型语言的编码方式则相反;理据性和任意性起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会因语言类型的差异而有所差异。对任意性和理据性关系的重新认识对于语言研究尤其是语法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性 任意性 对立统一 语言符号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西族文化中的多元现象 被引量:5
8
作者 盖兴之 高慧宜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文章根据纳西语中古今的汉语、藏语、白语借词 ,从东巴文化、民俗礼仪文化、语言文字文化三个方面对东巴教的藏族钵教影响 ,纳西族、汉族传统节日民俗的融合 ,汉族年画、对联文化对纳西族的影响 ,纳西族语言文字中含蓄的中华多元一体思... 文章根据纳西语中古今的汉语、藏语、白语借词 ,从东巴文化、民俗礼仪文化、语言文字文化三个方面对东巴教的藏族钵教影响 ,纳西族、汉族传统节日民俗的融合 ,汉族年画、对联文化对纳西族的影响 ,纳西族语言文字中含蓄的中华多元一体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阐释了纳西族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现象以及她以中华文化为文化的内向凝聚力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语 东巴文化 多元文化 纳西族 民俗礼仪文化 语言文字文化 中华文华 内向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际教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材的二度开发 被引量:3
9
作者 江全康 武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基于最新的交际教学理念,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为大学英语教师有效地开发利用听说教材提供一些教学建议,使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交际教学 听说教材 二度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异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冬弘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歌唱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但又区别于生活语言。通过对子音和母音在生活中发音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子音和母音在歌唱中的变化与区别,揭示了歌唱所独有的语音发声规律。这一规律渗透到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从根本上揭示了歌唱语言的语音发声... 歌唱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但又区别于生活语言。通过对子音和母音在生活中发音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子音和母音在歌唱中的变化与区别,揭示了歌唱所独有的语音发声规律。这一规律渗透到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从根本上揭示了歌唱语言的语音发声技巧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 语言 生活语言 语音 子音 母音 发声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多元一体”语言政策发展概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海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1,共8页
语言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利益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繁荣,经济的持续以及政治的稳定,因此,对于语言发展的政策性干预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对于语言使用的控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政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从... 语言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利益中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繁荣,经济的持续以及政治的稳定,因此,对于语言发展的政策性干预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对于语言使用的控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政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从世界范围看,因时间、空间以及民族的不同,各国语言政策不尽相同,但是都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延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点。我国民族众多,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多样性的语言政策,保持了多种语言教育的平衡性,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存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维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语言政策 多元一体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45-48,共4页
本文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今... 本文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今天的南岛语民族主要是由从中国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先后迁徙出去的"原始马来人"和从中国东南和华南沿海地区迁徙出去的"续至马来人",与当时分布在东南亚各地的黑色人种进一步融合后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岛语民族 起源 中国 南方民族 历史关系 百越民族 土著民族 黑色人种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英语口语特征描述: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华 金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8-31,共14页
鉴于我国学术英语量表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本文回顾了学术英语量表研究和口语能力构念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术口语能力描述框架,并根据该框架从构念定义和描述语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口语分量表中的学术英语描述... 鉴于我国学术英语量表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本文回顾了学术英语量表研究和口语能力构念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术口语能力描述框架,并根据该框架从构念定义和描述语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口语分量表中的学术英语描述性特征,对完善口语量表提出以下建议:增加体现学术英语口语特征的次级描述参数,使学术口语能力得到更全面的诠释;构建学术英语口语分量表,以更好地引导学术英语口语的教学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学术英语口语能力 构念定义 描述框架 描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窥任务型写作法与大学英语读、说课融合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绍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4,共5页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因此它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们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但收效甚微。本文试图从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入手,来探讨借助任务教学法把写作课融入到大学英语阅读课或口语课...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因此它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们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但收效甚微。本文试图从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入手,来探讨借助任务教学法把写作课融入到大学英语阅读课或口语课中进行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能找到一种适合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教学法 写作 阅读课 口语课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的悖论和诗学意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启红 罗润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传统经验论的缺陷在于认定翻译的对象只是信息而无力回答"怎样译"的理论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先验的,涉及两个先决条件:语言与文化的悖论、文学文本的信息与言语形式的不可分离性。文学翻译中译入语文本只能近似地还原源... 传统经验论的缺陷在于认定翻译的对象只是信息而无力回答"怎样译"的理论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先验的,涉及两个先决条件:语言与文化的悖论、文学文本的信息与言语形式的不可分离性。文学翻译中译入语文本只能近似地还原源语文本的信息与言语形式的和谐统一;由于文学语言具有表达符号意义和完成诗学功能的双重作用,译者的诗学意识方为译艺之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路 语言与文化悖论 和谐统一 诗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调语言经验在汉语二语者普通话声调感知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利 李亚娴 +1 位作者 康宇 王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91,191,共10页
采用三个实验探讨了声调语言经验在汉语二语者普通话声调感知中的作用。被试包括有声调语言经验的被试(泰语母语者)和无声调语言经验的被试(俄语母语者)。实验1和实验2采用声调感知判断任务分别考察了初级汉语水平和中级汉语水平的两类... 采用三个实验探讨了声调语言经验在汉语二语者普通话声调感知中的作用。被试包括有声调语言经验的被试(泰语母语者)和无声调语言经验的被试(俄语母语者)。实验1和实验2采用声调感知判断任务分别考察了初级汉语水平和中级汉语水平的两类被试对声调感知的情况,实验3以初级和中级汉语水平的泰语母语者为被试考察了其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同化模式。综合三个实验的研究结果发现:声调语言经验在汉语二语声调感知中发挥着促进作用,该作用是通过声调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同化机制得以实现的;汉语二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和同化并没有受到其汉语水平的显著调节;汉语二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情况也会受普通话声调本身特点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语言经验 汉语二语者 声调感知 感知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0-154,共5页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争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但至今意见未能统一,近年来又成了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其实,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二者有机地对立统一于语言符号的各个层面和范畴。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任意性 理据性 对立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痛苦:文学言说的双重困境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文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8-54,共7页
言说体验之境并显示其中蕴涵的人生意义,既是文学言说的追求所在,也是文学言说的困境所在。不过言意矛盾并非仅仅体现为欲说之“意”难以转化为传达之“言”,其间的矛盾至少包括三种形态:“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语言本身固有的含... 言说体验之境并显示其中蕴涵的人生意义,既是文学言说的追求所在,也是文学言说的困境所在。不过言意矛盾并非仅仅体现为欲说之“意”难以转化为传达之“言”,其间的矛盾至少包括三种形态:“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语言本身固有的含义遮蔽了意义的表达;以及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对思维的限制。因此,言意矛盾实际上存在于两个过程之中:“意”向“言”的转化和“言”对“思”的禁锢,后者乃是更深刻也更根本的言意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言说 言意矛盾 语言先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语言古今演变的临界点在哪里?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伯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在言文合一过程中,胡适等人的倡导固然起了重要作用,但这仅是"之一"而非"唯一"因素。在古今语言文白演变临界点上,至少有"六路军马"发挥了大小不等的作用:一是一千多年中国白话小说传统的活水源流;二是19... 在言文合一过程中,胡适等人的倡导固然起了重要作用,但这仅是"之一"而非"唯一"因素。在古今语言文白演变临界点上,至少有"六路军马"发挥了大小不等的作用:一是一千多年中国白话小说传统的活水源流;二是19、20世纪之交的白话报刊与演说潮的推助;三是晚清以降多种拼音文字方案与"引南就北"的国语统一运动的促成;四是当时政府发布教科书由文言改为语体文的政令;五是教会白话《圣经》的翻译及其文学因素的可参照性;六是《新青年》的大力倡导及鲁迅、周作人等作家的著译对新的词汇与精密语法的输入所起的榜样作用。这一切汇流成一个演变的临界点,使现代白话文基本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文合一 国语运动 文学革命 临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语言诗意逻辑的生成与存在主体的意义建构——以宋词语言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吉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6,共7页
语言是文学艺术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因,是言说主体"由艺进道"进行自我主体性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之一。使用不同性质的语言符号进行文学艺术的编码创作活动,暗示了"文学场"内外参与者对权利话语的冲突与斗争。... 语言是文学艺术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因,是言说主体"由艺进道"进行自我主体性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之一。使用不同性质的语言符号进行文学艺术的编码创作活动,暗示了"文学场"内外参与者对权利话语的冲突与斗争。在诗性语言符号建构的艺术文本世界中,融入了创作者自我生命情感体验和审美想象的"世界",是一个流动性的虚拟想象世界,展现了言说主体对"他者之自我"的理想追求。被言说的万物以饱满的诗性能量进入并呈现于这个世界中,与言说主体相遇,打开了一个双向沟通的召唤式意义图示,从而实现对言说主体存在意义的深情呼唤与敞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场 语言 言说主体 宋词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