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与文学思潮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春时 徐晋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1,共7页
文学思潮不是前苏联文学理论中所谓“创作方法”的应用,创作方法不是一个科学的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思潮是文学的历史运动,是对现代性的反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现代性的不同立场和态度,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思潮。现代性发生以前,没有形... 文学思潮不是前苏联文学理论中所谓“创作方法”的应用,创作方法不是一个科学的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思潮是文学的历史运动,是对现代性的反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现代性的不同立场和态度,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思潮。现代性发生以前,没有形成文学思潮。现代性开启了时间性,也开启了文学的历史,形成了文学思潮,并推动了文学思潮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时间性 文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叙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2,共6页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在其发展历程中呈现胚胎、萌芽、初步形成、基本成熟、深入发展五种状态。胚胎期思想主体对体育的认识,不是明确的、自觉的,而是隐含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思想之中;萌芽期对体育的认识仅限于体育功能、形式等浅层次问题;... 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在其发展历程中呈现胚胎、萌芽、初步形成、基本成熟、深入发展五种状态。胚胎期思想主体对体育的认识,不是明确的、自觉的,而是隐含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思想之中;萌芽期对体育的认识仅限于体育功能、形式等浅层次问题;初步形成期对体育的认识已深入到体育的本质,特征等实质层面;基本成熟期对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初现完整;深入发展期的近代体育思想具有很强的学科性,明显呈现为以职业体育教育家、体育思想家为主的鲜明的主体特点,使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体育思想 中国 发展 特色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社会与晚清思潮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汉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西学的输入与传播,是近代思想发展的两大前提。救亡图存与争取国家富强成为先进中国人思考的核心问题,社会的剧烈变化,又促使人们的思想此呼彼应,形成云涌风起的社会思潮,百...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西学的输入与传播,是近代思想发展的两大前提。救亡图存与争取国家富强成为先进中国人思考的核心问题,社会的剧烈变化,又促使人们的思想此呼彼应,形成云涌风起的社会思潮,百余年间社会思潮的主流沿着经世———变革———洋务———维新———立宪与革命的轨迹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思潮 维新思潮 洋务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师夷长技”到提倡“格致之学”——论近代前期的科学思潮 被引量:1
4
作者 邱若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26-531,共6页
近代中国人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是不断深化的。最初是经世派提出"师夷长技"口号;接着洋务派继承这一口号,并掀起一个引进西方技术的实际运动;稍后,部分先进分子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背后是发达的格致之学,从而... 近代中国人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是不断深化的。最初是经世派提出"师夷长技"口号;接着洋务派继承这一口号,并掀起一个引进西方技术的实际运动;稍后,部分先进分子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背后是发达的格致之学,从而将国人的科技观由感性器物层面发展到"理"与"学"的理论层面。但在整个近代前期,中国人都是在"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框架内提倡学习西方科技的。这表明人们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近代科学及科学文化的性质,近代科学思潮尚处于萌发和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前期 科学思潮 “师夷长技” 格致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的进程及趋向
5
作者 李育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60,共15页
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外条约具有重要地位,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处于起步阶段,主体取向是配合国家反帝斗争的需要。十一中三届全会之后出现新格局,80年代开始摆脱侵华史的局限和各种因... 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外条约具有重要地位,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处于起步阶段,主体取向是配合国家反帝斗争的需要。十一中三届全会之后出现新格局,80年代开始摆脱侵华史的局限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专题性和多视角研究广泛兴起和展开。至9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形成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态势。自新世纪以来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整体研究框架基本成形,为构建完整系统的研究体系奠立了基础。中外条约的研究历程,反映了这一领域的学术进步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渐凝结为条约关系的研究趋向,成长和形成为一个新的领域或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外条约 研究进程 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兴边富民”行动20载研究回溯与展望——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拓俊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4-212,共9页
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边境治理方略,“兴边富民”行动实施20年来成效显著。相关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和学术传播度不断增加,研究价值日益凸显。最初,学界对“兴边富民”行动的研究集中在政策内涵、战略意义等方面,政策落地后逐渐以政策绩效评... 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边境治理方略,“兴边富民”行动实施20年来成效显著。相关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和学术传播度不断增加,研究价值日益凸显。最初,学界对“兴边富民”行动的研究集中在政策内涵、战略意义等方面,政策落地后逐渐以政策绩效评估和差异化政策为主,但在基础性理论研究、实施风险研究、政策协同研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逻辑机制研究上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兴边富民”行动研究应注重基础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创新,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重点工作的主线引领,重点研究“兴边富民”战略如何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时,研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政策实施路径和保障制度,确保“兴边富民”行动不断促进边疆与内陆地区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边富民 边疆边境地区问题 贫困治理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脉“时”与“势”之变以安全发展护航民族复兴新征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向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4-60,共7页
"时"与"势"指时空背景和时代潮流,当前的"时"与"势"即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大背景,这是&qu... "时"与"势"指时空背景和时代潮流,当前的"时"与"势"即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大背景,这是"时"与"势"的最大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给当今世界带来了全方位深远影响,各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现催生多极格局,这是"时"与"势"的最新变化。大变局叠加大疫情,新发展阶段叠加转型期问题,对中国而言,机遇挑战并存,且内外交织,这是"时"与"势"的具体变化。面对"时"与"势"的新变化,应统筹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大安全格局",统筹"大安全"与"大外交",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与“势” 大变局 安全发展 多极格局 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不老:作为儒法和解之基的新道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再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一部中国思想史,就其根本而言,实际上就是一部儒法之争的历史,也即一部坚持“礼治”还是坚持“法治”的历史。然而,追本溯源,无论是儒家礼治所尚的亲亲而仁民的家国合一,还是法家法治所尚的己之私利以成天下之公的以利释义,都是以老子... 一部中国思想史,就其根本而言,实际上就是一部儒法之争的历史,也即一部坚持“礼治”还是坚持“法治”的历史。然而,追本溯源,无论是儒家礼治所尚的亲亲而仁民的家国合一,还是法家法治所尚的己之私利以成天下之公的以利释义,都是以老子“道法自然”的“生命自组织性”为其共同的终极依据、终极根基。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克服中国思想儒法取舍之间非此即彼的两难,同时正如近现代异军突起的“以道释儒”“以道释法”复老思潮所表明的那样,也为当代呼之欲出的“新道家”的兴起做出了极其重要的理论铺垫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法之争 道法自然 近现代复老思潮 新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