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1
作者 肖万里 杨文霞 +3 位作者 王欣英 张敬敏 徐友信 曹文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土壤肥料学及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应用型地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2
作者 李娜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178-181,共4页
《微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核心必修基础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大思政格局下,探索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各环节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学的具体路径,突破单一理论教学的限制,选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专业知识传授和... 《微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核心必修基础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大思政格局下,探索了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各环节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学的具体路径,突破单一理论教学的限制,选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塑造相结合,实现课程的专业性与思政性相统一。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显著提升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政策研究——基于165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3
作者 黄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主题”二维分析框架,对165份地方高校转型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地方高校转型政策合力效应尚未形成、内涵界定尚未厘清、共...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主题”二维分析框架,对165份地方高校转型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地方高校转型政策合力效应尚未形成、内涵界定尚未厘清、共治机制亟待构建、政策协同效应不足。为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未来应出台国家层面总体建设方案,统筹高校转型发展;统筹推进高校分类体系建设,明确高校分类标准;划定“政-校-企”法定权责,实现多主体共治;优化“工具-主题”组合配置,提升政策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政策工具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王建伟 余国林 卢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当前正值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政策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多重驱动下,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显得... 当前正值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国家政策引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多重驱动下,西部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且紧迫,然而其转型过程中仍面临着观念转变难、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校企合作不深入等现实问题。西部高校通过实施教学与管理的“五转五化”,加速推动教学革新以重塑育人生态,管理创新以驱动系统变革,战略突破以实现质变跃升,从而在本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重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成效,实现专业转型升级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校 应用型本科专业 转型发展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
5
作者 王继莲 麦日艳古·亚生 +1 位作者 张甜 李明源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174-177,共4页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针对研究生应用能力培养需求,以《高级微生物学》课程为实践载体,探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课程改革。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强化产教融合、深化课程思政并改革考核方式等手段,促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针对研究生应用能力培养需求,以《高级微生物学》课程为实践载体,探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课程改革。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强化产教融合、深化课程思政并改革考核方式等手段,促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提升其应用创新能力。本实践为地方高校研究生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复制路径,助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级微生物学 应用型人才 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政策研究——138份中央与省级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魏署光 王坤 张晓慧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本研究基于138份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考察地方高校转型政策工具的组合方式和不同政策内容要素的受重视程度。研究发现,转型政策过于依赖能力建设性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组合方式有待优化;政策内容呈现碎片... 本研究基于138份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考察地方高校转型政策工具的组合方式和不同政策内容要素的受重视程度。研究发现,转型政策过于依赖能力建设性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组合方式有待优化;政策内容呈现碎片化倾向,政策之间尚未形成发展合力;政策内容要素与政策工具的适配性不足,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有待提升。基于此,我国应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参照,提高应用型高校建设政策与评估政策的协同效应;出台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支持计划,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加强高校分类研究与设计,建设高质量应用型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高校转型 应用型高校 政策工具 政策内容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牛俊奇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17-20,共4页
智慧农业是在传统农学基础上,将农业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相结合的新型专业。该研究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企业和政府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 智慧农业是在传统农学基础上,将农业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相结合的新型专业。该研究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企业和政府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从完善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共建实习基地、打造产教融合示范点、加强合作和职业培训等方面,阐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应用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教师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中国 周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49,共4页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地方应用型高校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框架重构和产教融合能力提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存在主体定位模糊下的专业认知转型、认知转型困惑下的专业知识重构和社会服务经历...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地方应用型高校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框架重构和产教融合能力提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存在主体定位模糊下的专业认知转型、认知转型困惑下的专业知识重构和社会服务经历缺乏下的实践技能生成等困境。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革新与实践技能重构,亟需觉醒教师转型意识,加强技能实践落地,突破产学研共融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 教师发展 教师转型意识 技能实践 产学研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转型演化研究——基于资源依赖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丰 徐顽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阐释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主体职能、运行机制和市场化转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以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案例对主体策略演化特征、参与成本、收益分配、投机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进行赋值仿... 在阐释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主体职能、运行机制和市场化转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以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案例对主体策略演化特征、参与成本、收益分配、投机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进行赋值仿真。研究发现:(1)对于市场化转型而言,地方政府属于风险偏好者,高校和企业属于风险回避者;(2)市场化参与成本对主体策略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且各方对参与成本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3)市场化收益分配方案对系统演化具有决定性影响,且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地方政府投入端调控予以抵消;(4)企业投机行为对市场化转型造成一定阻碍,但不足以影响系统稳定性。最后,从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各自立场提出推动市场化转型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主导型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市场化转型 资源依赖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数字化转型:动力、路径及启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润丽 郄海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63,共8页
在内外动力的驱动下,德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通过建设先进基础设施、成立数字化管理机构、建设高水平数字化师资队伍、创设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及校际共享阶段性转型成果五方面的措施,实现该校数字化全方位、系统性转型。该校数字化转型... 在内外动力的驱动下,德国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通过建设先进基础设施、成立数字化管理机构、建设高水平数字化师资队伍、创设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及校际共享阶段性转型成果五方面的措施,实现该校数字化全方位、系统性转型。该校数字化转型中具有动态调整数字化教育过程、系统规划数字化转型范围、全员参与数字化转型三大经验。我国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在数字化基建方面,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化转型交流平台;在数字化教学中,灵活转变组织结构,建设高水平数字型师资队伍;在数字生态上,系统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打造沉浸式数字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 数字化转型 动力 路径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春雷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育人的“三重属性”:国家民族属性、时代属性和地方基层属性。总结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育人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继而认为人才培育乡村发展定位、... 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育人的“三重属性”:国家民族属性、时代属性和地方基层属性。总结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育人在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继而认为人才培育乡村发展定位、思政课程建设“乡村思政”元素内嵌与强化、校地“乡村思政”共育模式创新和“乡村思政”育人有效投资追加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政课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思政课 乡村人才振兴 新人力资本理论 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兵 崔希民 +2 位作者 李伟才 赵旭阳 王彦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7-240,244,共5页
在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环节。论文以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为例,介绍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 在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建设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环节。论文以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为例,介绍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在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讨论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对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作用;给出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明确定义并说明了它们各自的培养目标;研究并探讨了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最后,总结了实验教学中心在打造自身特色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实验室建设 本科高校转型 实验教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爽 苏育志 +6 位作者 赵建华 张建华 周爱菊 王静 董文 王正平 梁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1,共5页
阐述了以广州大学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在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融合四大化学实验,以"合成制备—分析表征—性能应用"为主线,构建了具有"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特... 阐述了以广州大学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在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融合四大化学实验,以"合成制备—分析表征—性能应用"为主线,构建了具有"一体化、三阶段、三层次、同平台"为特色的化学化工实验课程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化工专业 实验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31
14
作者 熊文元 谭永宏 包本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122,共3页
就地方高校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有待改进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平台多样化、实验评价体系、创新实验室的设立、实验室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和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实验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 被引量:53
15
作者 王维坤 温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83,共4页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经验不足、服务地方能力不强、缺乏实践实训环境、师资整体实力偏弱、缺乏政策扶持等关键问题。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解决当前阶段性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战略要求,其关键路...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经验不足、服务地方能力不强、缺乏实践实训环境、师资整体实力偏弱、缺乏政策扶持等关键问题。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解决当前阶段性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战略要求,其关键路径为:高校自身要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强化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政府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财政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 应用技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 被引量:46
16
作者 赵新亮 张彦通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42,共5页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而其转型发展的动力来源,既有人才培养结构转变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等外在动力,也有地方高校的生存发展、招生就业压力等内部动力,内外动力共同构成了地...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而其转型发展的动力来源,既有人才培养结构转变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等外在动力,也有地方高校的生存发展、招生就业压力等内部动力,内外动力共同构成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综合动力机制。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应尽快转变观念,科学定位,构建多元化内部治理结构,重点推动学科专业设置和师资队伍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应用技术大学 政策价值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婕 陈光磊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0,共4页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在适应德国经济发展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为德国经济的复兴与崛起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聘用生源要求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在适应德国经济发展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为德国经济的复兴与崛起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聘用生源要求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应用科技大学 地方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及路径 被引量:21
18
作者 吴中波 李洋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8-90,共3页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当前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当前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四条路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转型发展 意义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内部治理体系对接的路径设计——基于组织发展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9
19
作者 钱军平 彭寿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1,共6页
受路径依赖的影响,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未能处理好办学传承与转型变革诉求之间的关系,导致其发展处于老牌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夹缝中,面临进退两难等系列困境。依循旨在提升内部效能的组织发展理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完成内外两... 受路径依赖的影响,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未能处理好办学传承与转型变革诉求之间的关系,导致其发展处于老牌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夹缝中,面临进退两难等系列困境。依循旨在提升内部效能的组织发展理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完成内外两个"适应",在提升效能和共同发展的规约下,以大学章程为纲领,完善学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实现现代大学治理的理念重构;建立基于内涵发展的行政管理运行体制,提高大学自我治理能力;构建基于学生专业成长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教学运行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基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师资队伍"四维一体"成长模式和教职人员晋升、流动与退出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施以质量保证和绩效问责为关键词的内部治理结构调整等,提升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应用技术大学 内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谱系与现实问题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硕旺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2期22-29,共8页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是建设应用型大学。中世纪大学以及英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应用性是大学与生俱来的鲜明特征,应用型大学则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意义上,当今所有的大学...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是建设应用型大学。中世纪大学以及英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应用性是大学与生俱来的鲜明特征,应用型大学则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意义上,当今所有的大学都面临应用转型任务。这一新的高等教育谱系的左端是理论为主型院校,右端是实践为主型院校,中间是理实结合型院校。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从狭义上理解,应用型大学既不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特定层级,也不是一种大学的称谓,而是一类大学的集合。这类大学有国别、办学层次、发展模式以及名称上的差异,但都具有与纯粹学术研究相对的显著的"应用性"特征。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主要障碍来自高等教育的系统性缺陷、非完全理性的计划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本身的孱弱。因此必须站在健全高等教育系统的高度,完善顶层设计,增加高等教育系统的开放性和融通性,尊重大学的理性和逻辑,改善理论研究的品格和质量,培育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让各类高校在应用转型的道路上自主抉择,自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高等教育系统 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