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金伟良 钟小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研究框架,确定了工程结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及时间指标在全寿命设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的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新理念,并分析了性能极限状态所具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论 结构全寿命周期 结构可靠性 结构寿命周期成本 结构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录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4-27,41,共5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整体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范式正在经历从还原到整体的深刻变革。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也称“广义循环经济理论”,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整体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范式正在经历从还原到整体的深刻变革。整体可持续发展理论也称“广义循环经济理论”,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层面,意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技术模式;社会和谐属于制度层面,意在促进“人与人和谐”社会环境的形成;而文明进步属于精神文化层面,重在促进“人与自身和谐”观念的建立,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文明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概率评估
3
作者 马海波 王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154,共4页
针对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评估的不确定性对可持续发展水平概率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区域生态足迹值的影响要素,以此建立生态足迹值的贝叶斯回归方程,推求回归系数的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再... 针对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评估的不确定性对可持续发展水平概率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区域生态足迹值的影响要素,以此建立生态足迹值的贝叶斯回归方程,推求回归系数的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再由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随机抽样及负生态足迹指数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概率评估模型,并以武汉市为典型区,对该模型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武汉市2000~2009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Ⅳ级,概率为100%。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合理,可弥补确定性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水平 误差 评估 不确定性 贝叶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4个生产层理论对肃北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 被引量:7
4
作者 柴永青 曹致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0-164,共5页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包含4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每个生产层次都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利用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价值。4个生产层之间可发生系统耦合,产生的效益成倍地扩大。4个生产层理论对草原...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包含4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每个生产层次都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利用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价值。4个生产层之间可发生系统耦合,产生的效益成倍地扩大。4个生产层理论对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处理好4个生产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草原牧区牧业社会的转型(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4个生产层的理论和实践对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4个生产层理论 牧区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