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人民性”的价值论诠释 被引量:2
1
作者 万璐鸣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9,共8页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底色,含有深刻的价值论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恪守人民主体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形成了对人民主体地位多维度、全方位的保障,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过...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底色,含有深刻的价值论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恪守人民主体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形成了对人民主体地位多维度、全方位的保障,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资本逻辑对人民的宰制;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视人民为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多重维度展现出最广大的人民性,实现了对资本至上价值原则的超越;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价值目标,在既有生产力的基础上改善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扬弃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传统现代化道路,开启了人民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新境域。基于价值哲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有利于凸显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层面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突破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性 人民主体地位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预算权体系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被引量:21
2
作者 朱大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9,共8页
在迈向现代预算也即公共预算、法治预算的进程中,我国对预算目的的认知已由片面强调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公权力行使逐步转变为满足公共需求、促进民众权利的实现。正因为这种基本理念的转变,预算权力格局不能再由公权力主体尤其是行政公... 在迈向现代预算也即公共预算、法治预算的进程中,我国对预算目的的认知已由片面强调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公权力行使逐步转变为满足公共需求、促进民众权利的实现。正因为这种基本理念的转变,预算权力格局不能再由公权力主体尤其是行政公权主体所统领。如何更好地彰显人民在预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何在预算过程中切实体现和贯彻人民的利益与意愿,已成为我国预算权体系变革的方向。认真对待这种变革,我们应深刻体认和秉持"以人为本"、"人民主权"的基本理念,落实预算法治的立法保留原则、完善人大代表的预算审批权和监督权、明确民众直接性的预算权利,这是夯实现代预算权体系中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预算 预算目的 预算权 人民主体地位 预算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公社国家治理的初步探索及其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留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57,共8页
巴黎公社具有以往法国公社的革命精神,它成立后,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进行了艰辛的国家治理探索。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了崭新的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教育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初步探索,呈现出... 巴黎公社具有以往法国公社的革命精神,它成立后,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进行了艰辛的国家治理探索。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了崭新的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教育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初步探索,呈现出突出人的解放、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民的实际利益等鲜明特点。巴黎公社的国家治理探索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公社 《法兰西内战》 国家治理 党的领导 人民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的根本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衣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共4页
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十分特殊、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根本性... 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十分特殊、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根本性、决定性意义和要求更加突出。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是要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好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执掌政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主体论 共产党执政规律 根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委托代理理论思考我国当前反腐败的路径选择
5
作者 薛虹 刘光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22-27,共6页
当前公职人员违法犯罪呈现出涉案人员级别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越来越公开化、团体作案增多等新特点。文章结合委托代理的理论,提出:增强官员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意识,出台保障新闻传媒监督的法案,创新民众获取信息新机制,制定弹劾纠... 当前公职人员违法犯罪呈现出涉案人员级别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越来越公开化、团体作案增多等新特点。文章结合委托代理的理论,提出:增强官员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意识,出台保障新闻传媒监督的法案,创新民众获取信息新机制,制定弹劾纠错机制的启动程序,促进非政府组织的更加健康发展等,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来预防和遏制官员的腐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系统论 反腐倡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岗位薪酬设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
6
作者 赵礼寿 《出版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编辑岗位薪酬改革是中国出版业改革的一个关键。本文引入委托代理理论对编辑岗位薪酬设计作简单分析,在考虑编辑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编辑岗位薪酬应采用固定工资和奖金的组合,同时注意两者的合适比例。
关键词 编辑岗位 薪酬设计 委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来发展的环境因素和战略选择
7
作者 李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1-39,共9页
我国未来发展的环境约束包括多个层面。从国际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就国内环境而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人口结构、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适... 我国未来发展的环境约束包括多个层面。从国际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就国内环境而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人口结构、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知识、技术和经济创新能力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长方式有待全面转变。不论国际、国内环境如何,我国未来发展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教兴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坚持对外开放、和平发展理念,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国际环境 国内环境 人民主体 全面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