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马云鹏 赵冬臣 +2 位作者 韩继伟 宋祥 赵晓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4,共8页
通过问卷测查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初中教师和临近毕业的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知识和PCK现状,结果显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各类专业知识表现均不理想,大部分知识低于及格水平;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各类专业知识状... 通过问卷测查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初中教师和临近毕业的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知识和PCK现状,结果显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各类专业知识表现均不理想,大部分知识低于及格水平;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各类专业知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就全部专业知识来看,部属院校优于省属院校,省属重点院校优于省属一般院校的特征明显。笔者对调查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四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教师 专业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 课程知识 学科知识 P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管理理论评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文瑞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12期1566-1577,共12页
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为"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谐管理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一种学说,和谐管理理论经历了泰罗式的"走出经验"、西蒙式的"走出最优"、哈耶克式的"走出建构&quo... 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为"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谐管理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一种学说,和谐管理理论经历了泰罗式的"走出经验"、西蒙式的"走出最优"、哈耶克式的"走出建构",走向新型管理诊断学。这一理论的切入点,经历了"计划→战略→定向",具有范式性贡献;其研究内容,经历了"控制→协调→和谐",形成对不确定性的消解。但尚有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包括排除人性假设是研究策略还是学科逻辑问题、和则与谐则耦合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问题导向与原理导向的关系问题、理性建构和知识演化的认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学 和谐管理 学科范式 管理学的中国学派 管理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的理论基础与意义建构
3
作者 张相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2,共5页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是指学校以课程管理的主体性方式发挥与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主体性的观点和主张。以课程论审视,课程模式演进是其历史性渊源,当代主体课程观是其时代性依据,强化师生作用的课程政策趋向是其制度性要求。从本体功能和...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是指学校以课程管理的主体性方式发挥与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主体性的观点和主张。以课程论审视,课程模式演进是其历史性渊源,当代主体课程观是其时代性依据,强化师生作用的课程政策趋向是其制度性要求。从本体功能和目的上看,学校课程管理是以发挥和发展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主体性为目的的课程管理活动;从实现方式来说,作为发挥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的课程管理活动自身应具有主体性;从运作过程来说,学校应当遵循主体性的课程管理原则。以课程管理的目的、内容、主体和方法为线索来考察,主体发展是学校课程管理的根本目的,全程全面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内容表述,课程共有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观念,复杂范式是学校课程管理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论 课程论基础 意涵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