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5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1
作者 Zou Jianguo Li Mingxi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6-323,共8页
At present,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ountryside of China is deteriorating with industrial pollution spreading to the countryside,agricultural pollution on the increas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residential areas... At present,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ountryside of China is deteriorating with industrial pollution spreading to the countryside,agricultural pollution on the increas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residential areas deteriorating.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the ecological problem,which heavily relies on the government or the market,fails to fundamentally address the problem. Instead,as the social capital in the countryside,the relationship network,norms and trust can effectively resolv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risis by highlighting the method of"social governance"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countryside. It is thus suggested that in the governance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which is based on the social capital,the management spa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divided,so that the institutional capital can promote and regulate the social capital,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increase the input of rural human capital,and promote the coupling between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and ecological bound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 中国农村 社会资本 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危机 居住区环境 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社会表象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2
作者 应天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2,共6页
旅游作为一门跨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科学,其学科发展往往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目前旅游学研究中具体实证研究有余而基础理论工作相对不足的局面已经阻碍了旅游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确立、完... 旅游作为一门跨多个学科领域的应用科学,其学科发展往往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目前旅游学研究中具体实证研究有余而基础理论工作相对不足的局面已经阻碍了旅游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确立、完善和向前发展。本文试对社会心理学中新兴的“社会表象理论”(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以及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将该理论引入旅游学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能够为国内旅游学界的相关研究工作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表象理论 旅游学 旅游目的地 社区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urban growth boundary in red soil hilly areas based on fuzzy theory 被引量:6
3
作者 焦胜 高青 +5 位作者 魏春雨 刘贝 李晓东 曾光明 袁中兴 梁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364-1369,共6页
The fuzziness exist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 data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rocesse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quantify land boundaries by using traditional binary logic-based overlay model.Aimin... The fuzziness exist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eographic data 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processes,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quantify land boundaries by using traditional binary logic-based overlay model.Aiming at this limitation,an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alysis model was presented based on fuzzy theory and a research on urban growth boundary(UGB) of the Great-Hexi Leading District(GHLD) of Changsha was conducted.With the support of GIS,RS and MATLAB,slope,elevation,vegetation,soil productivity,soil permeability,water body and land use are selected as the input of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of soil and terrain in red soil hilly areas.The running result of this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ratios of highly suitable land,suitable land,moderately suitable land and unsuitable land in GHLD are 18.75%,10.31%,64.16%,6.78%,respectively.This result accords with spatial structure worked out by Space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of GHLD,Based on this result,several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guide UGB developments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ecologi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uzzy theory urban growth boundary (UGB) GIS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SG:A congestion control routing algorithm for security defense based on social psychology and game theory in DTN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珵珺 龚正虎 +2 位作者 陶勇 张子文 赵宝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40-450,共11页
The inherent selfishness of each nod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message successful delivery ratio and the network overal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re reflected in the contradiction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 The inherent selfishness of each nod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message successful delivery ratio and the network overal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re reflected in the contradiction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 (DTN). In particular, the existence of malicious node aggravates this contradiction. To re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social relationship theory and group theory of social psychology were adopted to do an in-depth analysis. The concrete balancing approach which leveraged Nash equilibrium theory of game theory was proposed to re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in reality. Thus, a new congestion control routing algorithm for security defense based on social psychology and game theory (CRSG) was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this algorithm proves that it can enhance the message successful delivery ratio by more than 15% and reduce the congestion ratio over 15% as well. This algorithm balances the contradi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key performance targets and made all nodes exhibit strong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in D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 social psychology game theory congestion control ROU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of China under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Criticism Horizon
5
作者 Zhang We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Among the schools researching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theories,the most influential are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Birm ingham School. They have dispute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the disaster or the bless... Among the schools researching the Western popular cultural theories,the most influential are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Birm ingham School. They have dispute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the disaster or the blessedness for human beings and whether the popular culture is ideological or not,explor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social benefit of the popular culture,which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 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China. Firstly,we shall develop the cultural industry to satisfy the growing demand of the people for cultural products; second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we shall balance the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finally,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necess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大众文化 西方 中国 法兰克福学派 流行文化 视野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治理:含义、范式变迁和一个新整合框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立华 刘华宇 马壹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158,共24页
面对各类层出不穷的风险,韧性治理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治理的新选择。但迄今为止,学界对究竟什么是韧性治理、其经过怎样的发展阶段及其更好的状态究竟是什么等关键问题,都还未能进行足够澄清。通过从恢复力和适应性两个维度对治理类型... 面对各类层出不穷的风险,韧性治理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治理的新选择。但迄今为止,学界对究竟什么是韧性治理、其经过怎样的发展阶段及其更好的状态究竟是什么等关键问题,都还未能进行足够澄清。通过从恢复力和适应性两个维度对治理类型进行划分,并将韧性治理与刚性、脆性、任性治理对比,有利于澄清韧性治理的含义。基于对理论演进和关键实践的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国内外韧性治理都经过工程韧性、生态韧性、社会韧性三阶段范式变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未来韧性治理要进一步发展,需同时从全内涵、全领域、全层次、全主体、全价值、全技术、全过程、全世代八维度实现“八全”韧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 范式变迁 工程范式 生态范式 社会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影响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理路 被引量:4
7
作者 祁占勇 王艺霏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4,共15页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构建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强化,而且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既有在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环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有在职业教育实践特性、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及工业文化传承延续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基于文化传统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建构,一要围绕标签消除,构建平等包容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文化秩序;二要围绕落差调整,构建完整公正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比较优势;三要围绕损害修复,构建相互交流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符号边界 社会认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模式: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谢花林 欧阳振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研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分析框架。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分析框架,采用案例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模式、生态产业化模式和生态补偿模式等4种基本模式进行诊断与比较。结果表明: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本质都是将良好的生态资源变为生态商品,最后通过交易形成生态财富。不同模式的适用性和难易度存在差异性,但都有生态产业化过程。此外,不同实现模式都面临诸多困境。②4种模式在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和行动者中的一些关键变量相同且发展趋势一致,治理系统和行动者内的变量更为重要。③4种模式的关键行动情景具有明显差异性,对实现模式的成功与差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④4种模式之间无明确的界限,成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往往是多种价值实现模式交叉融合、取长补短。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优化关键变量的供给,突破关键行动情景的难点,解决各种模式存在的困境,交叉融合不同模式的长处。同时该研究还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模式的分析方法,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关键变量 关键行动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维度与度量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有华 卢欣雨 +1 位作者 张壮 陈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8-4560,共13页
学者们已开始从韧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性反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更是对经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农业生产作为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更需要韧性思想。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并对农业生产... 学者们已开始从韧性的角度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系统性反思,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更是对经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农业生产作为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更需要韧性思想。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农业生产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并对农业生产系统多维度韧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拓展;实证上,结合FAO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数据库,综合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香农熵方法以及广义据估计方法,为分析农业生产综合韧性和各维度韧性提供了衡量指标。理论分析表明,当前理论界应当高度重视农业韧性的复杂性,重新反思和刻画农业生产系统韧性;实证结果表明,1990—2020年全国农业综合韧性呈“W”型演化趋势,即分别在2004和2016年出现最低值,2016年后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粮食生产波动韧性在2016年以前较为稳定,并无明显的趋势,但在这之后则呈现出快速提高的趋势;生态韧性总体呈现倒“V”型趋势,2003年后下降趋势明显;2001—2019年期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则呈现“N”型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辽宁的增幅较为明显。三大韧性的耦合协调度自2004年之后趋于稳定,在2016后得到明显提升,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各维度韧性关系的进一步优化改进。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关韧性概念的争论,完善和拓展了韧性理论的应用与框架,揭示了农业生产系统韧性演化路径和规律,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农业生产 农业功能 粮食安全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社会身份组合的创业新手如何选择自举行为?一个基于QCA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学兵 陈梦婕 刘玥伶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60,共13页
本文运用组态思维整合创业者归属身份与获得身份共计6个条件变量,探究不同社会身份组合的创业新手如何选择自举行为。通过对103个创业新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发现:(1)单个身份条件不是创业新手自举行为的必要条件。(2)男... 本文运用组态思维整合创业者归属身份与获得身份共计6个条件变量,探究不同社会身份组合的创业新手如何选择自举行为。通过对103个创业新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发现:(1)单个身份条件不是创业新手自举行为的必要条件。(2)男性归属身份和社群型获得身份互为替代关系,都导致兼有达尔文型和使命型获得身份的年轻高学历创业新手选择支付相关自举;社群型获得身份和使命型获得身份互为替代关系,都导致年轻低学历男性创业新手选择联合利用自举。(3)年轻男性混合型获得身份创业新手偏好支付相关自举,而年长女性高学历混合型获得身份创业新手偏好股东相关自举。(4)年轻男性高学历达尔文型和使命型混合获得身份的创业新手偏好支付相关自举,而年轻男性低学历社群型单一获得身份的创业新手偏好联合利用自举。而且年轻男性创业新手的学历归属身份与获得身份以互补关系形成组态,共同影响其自举行为的选择。研究为创业者社会身份与自举行为关系提供了更细粒度的解释,丰富了自举行为前因的解释空间,拓展了社会身份理论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身份理论 归属身份 获得身份 自举行为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卫洪 于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型变化趋势,上游农业生态效率高于中游、下游及总体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门槛检验进一步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由此,长江经济带应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劳动力 资本 要素配置 农业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默螺旋理论的社交机器人网络舆情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凌 刘琼 贺昌茂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目的/意义]探讨智媒时代下不同网络环境中社交机器人对公众舆论的影响,以发现社交机器人在制造网络舆情方面的潜在作用,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设计/方法]结合沉默螺旋理论,运用ABM仿真方法构建不同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 [目的/意义]探讨智媒时代下不同网络环境中社交机器人对公众舆论的影响,以发现社交机器人在制造网络舆情方面的潜在作用,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设计/方法]结合沉默螺旋理论,运用ABM仿真方法构建不同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和真实社交网络),研究不同阶段下社交机器人对公众意见表达的影响。[结论/发现]少数社交机器人参与舆论传播就能大概率触发沉默的螺旋效应,并且网络环境的差异对社交机器人舆情干预存在影响。此外,社交机器人在塑造舆论格局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定比例的正义性社交机器人协助媒体可以有效提高舆论引导效率。[创新/价值]将沉默螺旋理论与ABM仿真方法结合使用,分析在社交网络舆情中如何利用社交机器人对舆情进行干预与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干预 社交机器人 社交网络 沉默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效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茜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司法大数据作为社会治理路径决策的重要基础,将为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开辟新空间。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主要通过司法数字孪生、数据质量管控和深度挖掘分析三种技术路径实现。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应用机制包括建立顶层设计... 司法大数据作为社会治理路径决策的重要基础,将为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开辟新空间。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主要通过司法数字孪生、数据质量管控和深度挖掘分析三种技术路径实现。司法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的应用机制包括建立顶层设计服务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各级法院面向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服务机制,建立府院联动的司法大数据综合研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大数据 社会治理 理论体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鞍钢 周绍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共24页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十四五”时期(2020—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初步评估,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十四五”时期(2020—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初步评估,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效果显著,民生持续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安全保障更加稳固,综合国力处在世界前列。“十四五”时期的突出成果为制定国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更坚实的发展基础、更高的发展水平、更优的发展质量、更强的发展能力,也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迎来了良好开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经济社会发展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生态文明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生态思潮的超越与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雨辰 黄俊溶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158,共8页
随着对西方生态思潮缺陷的认识,我国学术界提出了摆脱生态文明的西方霸权话语、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任务。西方生态思潮虽然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其共同缺陷是秉承文化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 随着对西方生态思潮缺陷的认识,我国学术界提出了摆脱生态文明的西方霸权话语、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的任务。西方生态思潮虽然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其共同缺陷是秉承文化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否定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的环境权和发展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超越西方生态思潮和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创造性转化的结果。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目的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建构应当在超越西方生态思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生态文明话语的争论,既具有捍卫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环境权和发展权的发展观功能,又具有促进全球生态治理和共同发展的境界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西方生态思潮 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风险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适切与契洽——生态型秩序要素功能凝聚及模式建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锐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复杂性对既有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生态政治模式或将是一种创榛辟莽的新径。其逻辑基础在于历史所印、理论所证和实践所需。建构路径即根据社会秩序原... 日益凸显的社会风险复杂性对既有的治理理念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构社会风险治理的生态政治模式或将是一种创榛辟莽的新径。其逻辑基础在于历史所印、理论所证和实践所需。建构路径即根据社会秩序原理,借鉴生态法则所投射的自然法则,对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加注生态性含量并实现其功能的凝聚:秩序载体上,建设生态型组织并提升其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功能;秩序规范上,增强生态型制度的韧性与弹性;秩序力上,强化生态型权力生长目标、生长路径和生长动力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生态型 载体 规范 秩序力 功能凝聚 模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机遇与图景:时代语境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论绎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洪珅 胡帅 +1 位作者 陈家明 唐明欢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6,共12页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增强文化自信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界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增强文化自信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界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概念,并确定其构成要素为族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功能和意义,着重分析其在时代语境下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图景。研究分别从族群层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和文化传统层面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如文化认同代际递减、活动场所与氛围遭受冲击、制度安排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仪式异化等。同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迎来了发展机遇:乡村文化振兴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重构和优化带来契机;文化产业崛起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提供资源转化空间;文化保护意识增强催生相关支持政策出台;新兴技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注入创新和创造动力。据此,从人本化、生活化、多元化和社会化4个方面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未来发展图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过程中,族群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其文化选择和创造力将受到更多重视,族群发展将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协同共进;民族传统体育也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族群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并以生活化的形式实现活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将会赢得更多尊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将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社会化代理、个体文化适应和跨领域渗透也将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族群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的生成逻辑、表达类型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巨星 秦菱 董嘉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是借助特定修辞手法进行意义表述的一种网络语言建构活动,其偏离常规的话语表达方式而愈发受到网民青睐,映射社会现实、彰显社会心态和丰富网络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舆论失真和舆论生态失衡的风险。外在文学修辞属... 隐喻式网络流行语是借助特定修辞手法进行意义表述的一种网络语言建构活动,其偏离常规的话语表达方式而愈发受到网民青睐,映射社会现实、彰显社会心态和丰富网络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舆论失真和舆论生态失衡的风险。外在文学修辞属性与内在意义映射文本属性的双重加持是隐喻式网络流行语的基本生成逻辑,本体隐喻下的创意表达与旨趣标识、方位隐喻下的情感投射与舆情聚焦,以及结构隐喻下的情绪调适与利益攫取是其基本表达类型。隐喻式网络流行语能够丰富话语体系和激发市场活力,但也存在着扰乱语言环境、过度娱乐大众和冲击主流价值的现实风险,可以从多元参与、立体监督、技术创新以及借鉴交流等维度进行体系化的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概念隐喻 意义映射 网络文化 社会心态 语言环境 舆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损害生态环境重大风险认定的动态体系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清军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9,共15页
重大风险认定采用动态体系论,有助于破解多重利益衡量难题、实现重大风险事实认定向法律认定的顺利转化、克服传统“要件——效果”模式弊端。可尝试以行为是否获得许可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被保护对象的特殊性、损害结果发生... 重大风险认定采用动态体系论,有助于破解多重利益衡量难题、实现重大风险事实认定向法律认定的顺利转化、克服传统“要件——效果”模式弊端。可尝试以行为是否获得许可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被保护对象的特殊性、损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损害后果的严重性四个要素构建重大风险认定动态体系。若行为是否获得许可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这一要素具有较高充足度,则能够径行给出重大风险存在与否的认定。被保护对象的特殊性可从公众环境健康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两个维度展开,聚焦该要素进行诸要素协动关系论证时,对该要素是否具有较高充足度可以在所不问。损害结果发生可能性与损害后果严重性两个要素之间的协动具有补强效应,能够促使特定法律效果出现。重大风险认定采用动态体系论存在要素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冲突、基础评价和原则性示范匮乏等不足。在类型化生态环境损害基础上,应分别积累环境污染型重大风险认定案例群、生态破坏型重大风险认定案例群,析出各自原则性示例,为裁判者提供“共认的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重大风险 动态体系论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知而故犯”, 还是“及时止损”?——考虑责任式创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公众接受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超 姜珊珊 +1 位作者 成奕颖 郁姣娇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38,共14页
公众接受度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人脸识别公众接受度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责任式创新评估准则,从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的行为决策权衡角度构建影响公众使用人脸识别意愿的认知过程模型,并通过结... 公众接受度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人脸识别公众接受度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责任式创新评估准则,从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的行为决策权衡角度构建影响公众使用人脸识别意愿的认知过程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收益和道德伦理显著影响公众使用意愿,但面对感知风险,存在一种“明知而故犯”的现象,并不会因为感知风险较高而“及时止损”;以往隐私侵犯经历、信息敏感度和负面新闻会增加感知风险,但无法抵消人脸识别带来的收益;人脸识别方便性能够显著提高感知收益,却无法使公众忽视隐私泄露等风险;人脸识别相关知识和安全性与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本文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公众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关注点和需求,为优化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社会交换理论 公众接受度 责任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