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再检视
1
作者 陈海锋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是我国侦检衔接的重要机制,其直接源于打击犯罪的需要。然而,机制初建的规范偏离了法制,而不断开展的实践也偏离了规范本身。无论是宪法还是刑事诉讼法,目前都没有为这种机制提供明确的规范支持,而其...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是我国侦检衔接的重要机制,其直接源于打击犯罪的需要。然而,机制初建的规范偏离了法制,而不断开展的实践也偏离了规范本身。无论是宪法还是刑事诉讼法,目前都没有为这种机制提供明确的规范支持,而其他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也不充分。以配合为主的检察提前介入侦查,与检察机关在审前程序的客观中立角色不符,削弱了其法律监督职能。以“诉讼职能说”“法律监督说”或“综合说”为主要基础的理论依据,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殊性。虽然检察提前介入侦查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侦查质量的提高不是检察机关的职责,同步监督与动态监督也难以实现,对诉讼效率的追求更可能影响司法公正。因此,检察“提前”介入侦查应当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前介入 法律依据 法律监督 理论基础 价值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2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解放:理论基点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柯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创新发展与当代实践。理清新质生产力与劳动解放的辩证关系及理论契合点,探究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促进劳动解放的现实路径,能够为铸牢新质生产力的劳动正义理念...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创新发展与当代实践。理清新质生产力与劳动解放的辩证关系及理论契合点,探究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促进劳动解放的现实路径,能够为铸牢新质生产力的劳动正义理念,增强新时代劳动者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提供学理支撑与实践指向。从理论契合点来看,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引领模式能够为劳动解放塑造积极的主体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方针及其引发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能够为劳动解放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能够为劳动解放提供战略指引。面对生产方式变革下出现的劳动权利困境,应注重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塑造创新型、复合型“新质人才”,加快建设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体系,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促进劳动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劳动解放 理论基点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4
作者 何寿鹏 董晓玲 张宏荣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2-98,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一流学科服务乡村振兴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流学科通过培养优秀人才来建设美丽乡村,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乡村创新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一流学科服务乡村振兴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流学科通过培养优秀人才来建设美丽乡村,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乡村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高等教育的必然反映、耕读文化的价值本源。简要而言,一流学科通过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生培养并进、科学研究投入与经费保障并重、成果转化与服务创新并行来加强乡土人才培养、提升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乡村经济活力、促进乡村社会文化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乡村振兴 价值意蕴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实践智慧和学说体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正聿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源于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但只有“进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并“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才能真实地掌握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对于辩证法的最大误解,就是把思想的内容和形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哲... 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源于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但只有“进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并“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才能真实地掌握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对于辩证法的最大误解,就是把思想的内容和形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割裂开了,把辩证法变成了没有思想内容、概念规定、理论内涵的纯粹的“工具”或“方法”。辩证法的实践智慧,不仅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人生”的智慧,也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历史”的智慧,还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智慧。把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升华为学理化、体系化的概念系统就是辩证法的理论或学说。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需要学习和研究学理化、体系化的辩证法理论。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就要在总结辩证法史的基础上,创建具有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文明内涵的当代中国辩证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生活基础 理论思维 实践智慧 学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逻辑路向 被引量:6
6
作者 滑登红 赵瑜 高聪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6-49,共4页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逻辑在于:情景化人的内聚性、理实结合的耦合性以及育人目标的契合性。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价值逻辑...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逻辑在于:情景化人的内聚性、理实结合的耦合性以及育人目标的契合性。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价值逻辑在于:从理论知识到实践体验,再到高水平的认知,并学会反思。课程剧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剧 思政课 实践教学改革 理论逻辑 价值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3
7
作者 常媛媛 李艳涛 武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7-41,共5页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从理论维度看,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致、育人目标统一、教育内容契合。从价值维度看,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实现中华体...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从理论维度看,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致、育人目标统一、教育内容契合。从价值维度看,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实现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良性互动,增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青年大学生顽强奋斗的精神。从实践维度看,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要创新中华体育精神的融入方式,加强课程建设;深化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理解,发挥教师主导;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育人功能,延伸课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华体育精神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 理论维度 价值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三重逻辑:历史、实践与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严庆 郭雨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理论的创新。其构建过程,就是我们党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建设理论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理论的创新。其构建过程,就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主动选择、不断发展并与时俱进的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实践、价值逻辑。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并结合时代背景予以考察,不仅能够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于西方民族理论的批判和超越,还能够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价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欣 肖育苗 谢梦莹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3期193-196,共4页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联系,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的大力重视和各地的积极贯彻,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又各有不同,乡村振兴与...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联系,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的大力重视和各地的积极贯彻,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又各有不同,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程度尚待提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全面分析两者的内涵,认清两者的重点,从而正确认识两者融合发展的内涵,系统梳理两者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认真考量两者融合发展的现实依据,归纳两者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进而切实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 融合发展 理论基础 现实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alent-cultivating model in China
10
作者 Yang Xingfa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交通高教研究》 2002年第2期17-20,共4页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theme of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al talent-cultivating models of our countr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In this thesis the logic,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alistic certainty of... 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he theme of 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al talent-cultivating models of our countr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In this thesis the logic,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alistic certainty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higher education talent-cultivating model are revealed, and on the logic and theoretical basis, the practical strategy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alentcultivating models is pointed out at the 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质量 多元化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积分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印 周宇洲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7,共8页
现有生态积分实践缺乏对应理论指导,存在分散性与自发性特征,未能充分实现其应有价值。基于生态积分现实基础与理论渊源的分析,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操作模型体系、基本制度规范体系视角对构建生态积分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 现有生态积分实践缺乏对应理论指导,存在分散性与自发性特征,未能充分实现其应有价值。基于生态积分现实基础与理论渊源的分析,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操作模型体系、基本制度规范体系视角对构建生态积分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积分体系是一个由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实践操作模型体系和基本制度规范体系三者构成的有机体。其中,生态积分基础理论支撑体系是由本源理论、前置理论、运行理论与预测理论有机形成的内循环平面理论体系;生态积分实践操作模型体系是由生态积分规则、生态积分平台、生态积分兑换结合形成的三向联动体系;生态积分基本制度规范体系是由原则要求与基本维度两个方面构筑而成的制度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积分体系 基础理论支撑体系 实践操作模型体系 基本制度规 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论基础、应然特征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13
作者 俞颜 陶玉流 +1 位作者 吴相雷 王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1,共7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突破口,在一线课堂实践中的落实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知识生产模式理论、课程统整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增值评价理论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突破口,在一线课堂实践中的落实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知识生产模式理论、课程统整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增值评价理论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阐释了“学习目标高阶性、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过程具身性、学习评价发展性”四大应然特征。据此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进路:立足核心素养,厘清学习目标;基于学科立场,统整学习内容;创设情境场域,优化学习过程;跟踪学习过程,改进学习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理论基础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和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铭 张燕斌 陈晓军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教育理念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加强劳教结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树立...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教育理念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加强劳教结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树立正确观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劳动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加强顶层设计、贯彻落实方针政策,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质量,发挥劳模榜样作用、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是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理论基础 价值意蕴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及时代价值探赜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玉生 曾子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3,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溯及其生成过程,以党的十八大、建党95周年、党的二十大、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为时间节点,历经筑基、生发、充盈、形...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溯及其生成过程,以党的十八大、建党95周年、党的二十大、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为时间节点,历经筑基、生发、充盈、形成等四个阶段。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理论价值维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在实践价值维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行动指南,提供了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生成过程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文化的生成逻辑探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海荣 高晓焘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理解北疆文化的生成逻辑是研究北疆文化、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基础。中华文化根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深厚的红色文化是形成北疆文化的历史逻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品质、蕴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本原理、体现中华民族现... 理解北疆文化的生成逻辑是研究北疆文化、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基础。中华文化根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深厚的红色文化是形成北疆文化的历史逻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品质、蕴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本原理、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本要求是形成北疆文化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践历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是形成北疆文化的实践逻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自觉、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根基的文化使命、凝聚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文化力量是北疆文化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彩瑶 孔凡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177,共15页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数字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方向,也是释放数字红利激活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及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对缓解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具...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数字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方向,也是释放数字红利激活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及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对缓解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数字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有效破解森林资源富集地区资源“诅咒”困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重要途径。该研究系统分析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现状,探明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森林生态资本资金化以及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数据要素赋能、技术要素赋能、治理要素赋能3方面解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提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径:①通过数据、技术和治理赋能森林资源的保护修复及森林资源资产化的权属界定进而推动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②通过数据、技术和治理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信息调查、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培育生态产品市场及创新生态林业绿色金融工具进而推进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③通过数据、技术和治理赋能森林生态产品认证、森林生态产品品牌建设、协调森林生态产品定价、构建“数字+”森林生态产业体系、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森林生态产品权益交易机制及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进而促进森林生态资本资金化;④依托数据、技术和治理赋能建立健全生态财富共享体系,包括构建生态财富的共享信任机制、利益联结机制、益贫瞄准机制、返贫预警机制、协同监督机制以及搭建数字生态共富服务平台,进而激发林农参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化转型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红公园的理论基础、构建逻辑及规划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凯 洪武扬 +1 位作者 周庆华 魏广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5,共9页
引入情感三层次理论,提出网红公园的情感化设计分为可感知、可使用、可反思等3个层次。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等3个网红公园作为研究案例,推导出“符号价值构建与空间价值赋能”的根本逻辑,通过社交媒... 引入情感三层次理论,提出网红公园的情感化设计分为可感知、可使用、可反思等3个层次。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深圳人才公园、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等3个网红公园作为研究案例,推导出“符号价值构建与空间价值赋能”的根本逻辑,通过社交媒体赋能、空间赋能、情感赋能和商业赋能形成“媒体再现—具身体验—用户二创”的逻辑闭环,并提出情感分析、城市设计导向、空间意象塑造、配套服务支撑等4个方面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国内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公园 理论基础 构建逻辑 情感价值 规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维阐析: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涛 雒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52,共13页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通过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三个立体维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通过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三个立体维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深入阐析,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总体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根脉;党的百年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血脉。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执一驭万,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价值。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只有坚持普惠百姓的发展之路,坚持文化自信的复兴之路,坚持开放包容的共建之路和坚持体用贯通的辩证之路的实践指向,方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理论渊源 价值意蕴 实践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体系的构建与递送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边玉芳 张馨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4,22,共8页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体系是提升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基石,也是推进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涉及到多元主体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体系,内容繁多复杂,该文基于多主...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体系是提升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基石,也是推进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涉及到多元主体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体系,内容繁多复杂,该文基于多主体和多学科视角,分别从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对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分模块、分阶段、分类别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体系,并进一步提出研制系统科学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密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递送网络、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进“互联网+家庭教育服务”创新模式等多元协同、多模式融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递送路径,为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和专业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体系 理论基础 现实依据 递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