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丽后期“海左七贤”宗宋诗风论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会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134,共5页
高丽后期的"海左七贤"不仅从理论上明确倡导宋诗,在创作上也有宗宋倾向。其汉诗的主题意蕴深受宋诗人影响:伤时悯乱的政治诗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宋诗情韵;咏怀诗蕴含了源于宋诗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写景、咏物诗具有宋诗的尚意倾...
高丽后期的"海左七贤"不仅从理论上明确倡导宋诗,在创作上也有宗宋倾向。其汉诗的主题意蕴深受宋诗人影响:伤时悯乱的政治诗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宋诗情韵;咏怀诗蕴含了源于宋诗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写景、咏物诗具有宋诗的尚意倾向。另外,其诗歌的题材内容还具有生活化、谐谑化的宗宋倾向,在艺术风格、技巧上,体现了重学问、擅用典,重个性、求创新的宋诗因子。"海左七贤"对宋诗着力创新、自成一家的创作精神的继承是其与宋诗本质上的最契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后期
“海左七贤”
宗宋诗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
被引量:
2
2
作者
魏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关于晚清"同光体"的前身,陈衍上溯为道咸年间的"宋诗派",钱基博等则强调桐城诗派的影响。事实上在道咸年间的诗坛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宗宋风气,这种宗宋诗风是由"宋诗派"、桐城诗派和经世派共同形成的。而...
关于晚清"同光体"的前身,陈衍上溯为道咸年间的"宋诗派",钱基博等则强调桐城诗派的影响。事实上在道咸年间的诗坛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宗宋风气,这种宗宋诗风是由"宋诗派"、桐城诗派和经世派共同形成的。而陈衍对"宋诗派"的推崇,则与他所持"学人之诗"的论诗主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道成年间
宗宋诗风
同光体
宋诗派
学人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朝遗民与元初书院传统的弘扬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8,共8页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到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是我国历史上新建或复建书院较多、较为集中的一个时期,而且是最能弘扬书院传统、彰显书院精神、体现书院性格气质的时期。宋末书院勃兴,多赖隐士之力,元初书院繁盛,则有遗民的一份功劳。...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到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是我国历史上新建或复建书院较多、较为集中的一个时期,而且是最能弘扬书院传统、彰显书院精神、体现书院性格气质的时期。宋末书院勃兴,多赖隐士之力,元初书院繁盛,则有遗民的一份功劳。大量的宋朝遗民栖身书院,他们或自创书院,或应人之请,在书院任教,甚至担任山长,但都刻意和元朝官府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改遗民的操守,也捍卫了书院私学的属性,从而使得元初的书院在朝代更替的变局中,能够摆脱官府的牵制,独树一帜,不至于沦为国家学制系统中平庸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宋朝遗民
书院
私学
官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应麟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被引量:
1
4
作者
邱美琼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一般认为,明代的前后“七子”尊唐诎宋,而胡应麟在《诗薮》中更进一步,全盘否定了宋诗。实际上,胡应麟基于其盛衰相继的诗史观点,认为“衰世”也蕴含了勃发的生机,对宋诗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对宋诗的代表黄庭坚诗歌也多有论评,特别对其...
一般认为,明代的前后“七子”尊唐诎宋,而胡应麟在《诗薮》中更进一步,全盘否定了宋诗。实际上,胡应麟基于其盛衰相继的诗史观点,认为“衰世”也蕴含了勃发的生机,对宋诗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对宋诗的代表黄庭坚诗歌也多有论评,特别对其学杜与用事进行了多向度的考察,较早地打破了明代对黄庭坚诗歌“缺席审判”的坚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聊斋诗
被引量:
1
5
作者
夏秀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85-691,共7页
康熙诗坛,王渔洋一度提倡宋诗,形成了"宋诗热",从而发生了"宗唐"与"宗宋"的激烈论证。在这种背景下,聊斋诗受宋诗的影响更大,带有宋诗艺术色彩的"真"是蒲松龄的诗学思想。在宋诗的影响及诗学...
康熙诗坛,王渔洋一度提倡宋诗,形成了"宋诗热",从而发生了"宗唐"与"宗宋"的激烈论证。在这种背景下,聊斋诗受宋诗的影响更大,带有宋诗艺术色彩的"真"是蒲松龄的诗学思想。在宋诗的影响及诗学思想的指引下,聊斋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表现在写作手法上讲求"以文为诗"、善用典故;情感抒发上注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诠释了对"真"的审美追求;艺术风格立足于诗歌体裁与题材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种艺术风貌与王渔洋所提出的"神韵说"截然不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诗
宋诗化
真
神韵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宋人学杜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被引量:
3
6
作者
左汉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1,共9页
宋人诗歌创作学习杜甫,在不同阶段各具特征。北宋初期是学杜的初始期,杜甫在这个时期尚未产生足够的影响。北宋中期是杜诗的广泛影响期,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此时得以确立,杜诗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广泛继承和响应。北宋后期是杜诗的艺...
宋人诗歌创作学习杜甫,在不同阶段各具特征。北宋初期是学杜的初始期,杜甫在这个时期尚未产生足够的影响。北宋中期是杜诗的广泛影响期,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此时得以确立,杜诗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广泛继承和响应。北宋后期是杜诗的艺术继承期,杜甫在这个时期被奉为诗学典范,江西诗派普遍注重借鉴杜甫的艺术成就。南宋前期是学杜的高潮期,这个时期呼吁抗金、叙写离乱、反映爱国情怀的诗歌大量涌现,诗人对杜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杜的成就也最高。南宋后期,诗人学习杜甫的"诗史"精神,用诗歌歌咏和记录亡国的痛苦与悲哀,是以诗存史期。宋人学杜的成就表现在陈与义、陈师道等诗人写出了在内容和风格上极似杜诗的诗歌。但宋代诗人学杜在艺术技巧方面用力太过,大部分诗人并没有真正继承杜诗的精髓,多是得杜之一体。杜诗对宋诗有很大的影响,但宋代并没有出现全面继承杜诗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唐诗
宋诗
学杜
阶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丽后期“海左七贤”宗宋诗风论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会敏
机构
宿迁学院中文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朝鲜古代汉诗风流变史研究"(2012SJD75004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朝鲜文学的文化观照"(11FWW001)
文摘
高丽后期的"海左七贤"不仅从理论上明确倡导宋诗,在创作上也有宗宋倾向。其汉诗的主题意蕴深受宋诗人影响:伤时悯乱的政治诗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宋诗情韵;咏怀诗蕴含了源于宋诗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写景、咏物诗具有宋诗的尚意倾向。另外,其诗歌的题材内容还具有生活化、谐谑化的宗宋倾向,在艺术风格、技巧上,体现了重学问、擅用典,重个性、求创新的宋诗因子。"海左七贤"对宋诗着力创新、自成一家的创作精神的继承是其与宋诗本质上的最契合之处。
关键词
高丽后期
“海左七贤”
宗宋诗风
Keywords
in
the
second half
of
Koryǒdynasty
HaiZuoQiXian
the tendency of learning from song poems
分类号
I109.3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
被引量:
2
2
作者
魏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文摘
关于晚清"同光体"的前身,陈衍上溯为道咸年间的"宋诗派",钱基博等则强调桐城诗派的影响。事实上在道咸年间的诗坛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宗宋风气,这种宗宋诗风是由"宋诗派"、桐城诗派和经世派共同形成的。而陈衍对"宋诗派"的推崇,则与他所持"学人之诗"的论诗主张有关。
关键词
晚清文学
道成年间
宗宋诗风
同光体
宋诗派
学人之诗
Keywords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Dynasty
the
year
of
Daoxian
Poetic style
of
song
-advocacy
Tongguang Style
School
of
song
poetry
Learn poetry
from
o
the
rs'
poem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朝遗民与元初书院传统的弘扬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梓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8,共8页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与传统文化研究院"985工程"2011年度项目
文摘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到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是我国历史上新建或复建书院较多、较为集中的一个时期,而且是最能弘扬书院传统、彰显书院精神、体现书院性格气质的时期。宋末书院勃兴,多赖隐士之力,元初书院繁盛,则有遗民的一份功劳。大量的宋朝遗民栖身书院,他们或自创书院,或应人之请,在书院任教,甚至担任山长,但都刻意和元朝官府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改遗民的操守,也捍卫了书院私学的属性,从而使得元初的书院在朝代更替的变局中,能够摆脱官府的牵制,独树一帜,不至于沦为国家学制系统中平庸的一员。
关键词
元朝
宋朝遗民
书院
私学
官学化
Keywords
Yuan Dynasty
adherents
from
song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private schooling
governmentalleaning
tendency
分类号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应麟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被引量:
1
4
作者
邱美琼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02,共4页
文摘
一般认为,明代的前后“七子”尊唐诎宋,而胡应麟在《诗薮》中更进一步,全盘否定了宋诗。实际上,胡应麟基于其盛衰相继的诗史观点,认为“衰世”也蕴含了勃发的生机,对宋诗在否定中又有所肯定,对宋诗的代表黄庭坚诗歌也多有论评,特别对其学杜与用事进行了多向度的考察,较早地打破了明代对黄庭坚诗歌“缺席审判”的坚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关键词
胡应麟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Keywords
Hu Ying - lin
Huang Ting - jian' s
poems
accepting
learning
from
the
song
poet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聊斋诗
被引量:
1
5
作者
夏秀丽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85-691,共7页
文摘
康熙诗坛,王渔洋一度提倡宋诗,形成了"宋诗热",从而发生了"宗唐"与"宗宋"的激烈论证。在这种背景下,聊斋诗受宋诗的影响更大,带有宋诗艺术色彩的"真"是蒲松龄的诗学思想。在宋诗的影响及诗学思想的指引下,聊斋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表现在写作手法上讲求"以文为诗"、善用典故;情感抒发上注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诠释了对"真"的审美追求;艺术风格立足于诗歌体裁与题材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种艺术风貌与王渔洋所提出的"神韵说"截然不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诗
宋诗化
真
神韵说
Keywords
Pu
song
ling
Liaozhai poem
song
Dynasty's
poems
tendency
real
Romantic School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宋人学杜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被引量:
3
6
作者
左汉林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代到北宋丝绸之路(陆路)上的驿站、寺庙、重要古迹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及文化传播”(18ZDA241)。
文摘
宋人诗歌创作学习杜甫,在不同阶段各具特征。北宋初期是学杜的初始期,杜甫在这个时期尚未产生足够的影响。北宋中期是杜诗的广泛影响期,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此时得以确立,杜诗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广泛继承和响应。北宋后期是杜诗的艺术继承期,杜甫在这个时期被奉为诗学典范,江西诗派普遍注重借鉴杜甫的艺术成就。南宋前期是学杜的高潮期,这个时期呼吁抗金、叙写离乱、反映爱国情怀的诗歌大量涌现,诗人对杜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杜的成就也最高。南宋后期,诗人学习杜甫的"诗史"精神,用诗歌歌咏和记录亡国的痛苦与悲哀,是以诗存史期。宋人学杜的成就表现在陈与义、陈师道等诗人写出了在内容和风格上极似杜诗的诗歌。但宋代诗人学杜在艺术技巧方面用力太过,大部分诗人并没有真正继承杜诗的精髓,多是得杜之一体。杜诗对宋诗有很大的影响,但宋代并没有出现全面继承杜诗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诗人。
关键词
杜甫
唐诗
宋诗
学杜
阶段性
Keywords
Du Fu
Tang
poems
song
poems
learning
from
Du Fu
period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丽后期“海左七贤”宗宋诗风论析
杨会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
魏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宋朝遗民与元初书院传统的弘扬
徐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胡应麟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邱美琼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聊斋诗
夏秀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宋人学杜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左汉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