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senic removal in copper electrolyte:A review and future prospects
1
作者 MA Jun DUAN Ning +2 位作者 XU Fu-yuan JIANG Lin-hua XIAO K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736-1759,共24页
Copper is a strategic metal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industries.In copper metallurgy,electrolytic refining is essential to obtain high-purity copper.However,during the electrolytic refining process,impurit... Copper is a strategic metal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industries.In copper metallurgy,electrolytic refining is essential to obtain high-purity copper.However,during the electrolytic refining process,impurities such as arsenic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electrolyte,which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ubsequent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copper products.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sources,forms,and transformation pathways of arsenic in copper electrolyte during the electrolytic process,then reviews various arsenic removal technologies in detail,including electrowinning,adsorption,solvent extraction,ion exchange,membrane filtration,and precipitation.Particular emphasis is placed on electrowinning,whic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nd mature among these arsenic removal techniques.The paper evaluates these methods based on arsenic removal efficiency,cost effectiveness,technical maturity,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and operation simplicity.In addition,the paper explores future trends in copper electrolyte purification,focusing on waste reduction at source,resource utilization,intelligent digitalization,and innovations in materials and processes.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ith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reference on arsenic removal methods in copper electroly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removal removal techniques electrolyte purification copper electrorefining ELECTROWIN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面终采撤架期防灭火定量化注胶技术研究
2
作者 谢军 刘润杭 +2 位作者 徐书荣 高永文 王怡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为降低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的自燃风险,提升防灭火措施中胶体压注过程的可控性,以青龙煤矿21802综采工作面终采期注胶防灭火为工程背景,研发出一种定量精准的自动制胶泵送装置。同时计算并确定了胶体扩散半径、组分配比、压注量等关键注... 为降低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的自燃风险,提升防灭火措施中胶体压注过程的可控性,以青龙煤矿21802综采工作面终采期注胶防灭火为工程背景,研发出一种定量精准的自动制胶泵送装置。同时计算并确定了胶体扩散半径、组分配比、压注量等关键注胶参数,继而以所研发的装置为载体,以推导得出的关键注胶参数为依据,开展了架间定量压注与端头压注相结合的现场防灭火注胶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所研发的注胶装置并结合关键参数进行注胶,有效降低了工作面进回风隅角及支架后采空区的CO浓度,CO浓度从注胶前最高的14×10^(-6)降至1×10^(-6)以下。与大面积粗放型注胶相比,该方法显著降低了成本,保障了工作面终采撤架期间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终采撤架期 采空区 防灭火 注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产后镉污染清除及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江迪莎 张烨 +5 位作者 俞凯文 李思科 潘丹杰 张娇娇 刘兴泉 胡浩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密集化,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稻谷镉(Cd)超标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Cd作为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在稻谷中的累积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还可... 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密集化,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稻谷镉(Cd)超标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Cd作为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在稻谷中的累积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还可能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诱发慢性中毒等健康问题。因此,探索安全、高效、绿色且经济的方法清除受污染稻谷中的Cd元素,并开展Cd污染稻谷的高值化利用,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备受关注。本文全面回顾了多种清除技术在降低稻谷Cd含量方面的成效,深入剖析了这些技术的作用机理、适用场景、成本效益等多个维度。同时,本文还详细阐述了Cd污染稻谷产后高值化利用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削减Cd含量,更着眼于提取并高效利用稻谷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高值化利用技术不仅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还能为相关行业开辟新的原材料来源,推动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此外,本文指出了未来行业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镉污染 清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盾构机掘进巷道干式高效控除尘技术研究
4
作者 赵建明 王恩茂 +2 位作者 王西伟 黄辉 梁瀚丹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随着掘进工作面机械化程度提升至90%以上,矿井产能增大导致的粉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快速掘进现有防尘体系及通风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以高家堡煤矿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掘进过程为工程背景,采用调研、数值... 随着掘进工作面机械化程度提升至90%以上,矿井产能增大导致的粉尘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快速掘进现有防尘体系及通风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以高家堡煤矿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掘进过程为工程背景,采用调研、数值模拟和现场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附壁旋流通风与干式除尘器协同控尘技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在快速掘进工作面形成1条高速风幕,实现对TBM产尘源的有效阻隔,将呼吸性粉尘控制在距掘进工作面5 m范围内。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高家堡煤矿西区胶带大巷掘进工作面各采样点的粉尘质量浓度均低于150 mg/m^(3),与原有通风方式相比,控尘效率可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快速掘进 附壁旋流通风 干式除尘器 除尘技术 粉尘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入射角度对去除6061铝合金非均匀漆面的影响
5
作者 姚迪 马玉平 +1 位作者 赵世宇 单玉强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29,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激光入射角度对非均匀涂层表面清洁效果的作用规律,选取5个不同的倾斜入射角(90°、75°、60°、45°和30°),对6061铝合金上的不均匀厚度漆层进行了激光清洗实验。检测了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粗糙度以... 为了深入研究激光入射角度对非均匀涂层表面清洁效果的作用规律,选取5个不同的倾斜入射角(90°、75°、60°、45°和30°),对6061铝合金上的不均匀厚度漆层进行了激光清洗实验。检测了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粗糙度以及硬度,构建了一个激光热效应模型;并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入射角下激光对铝合金基体表面温度分布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清洗过程中,不同入射角对于6061铝合金上非均匀漆层的去除效果及对铝表面的损伤程度有显著影响;30°入射角的激光清洗相较于90°垂直入射激光,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近22μm,降幅达到80%;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清洗后的维氏硬度逐步提高;斜入射激光清洗方法在处理表面凹凸不平的涂层时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表面的光滑度。此项研究不仅为激光清洗技术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非均匀涂层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贡献了实用的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除漆 入射角度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维氏硬度 非均匀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耦合技术对沼液浓缩及净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冰 吴迪 +3 位作者 石岩 李海翔 李甫 马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3,共8页
利用超滤-纳滤膜耦合技术,探究了pH为5~9条件下膜耦合技术对沼液的浓缩效果、净化能力等。结果表明:体积浓缩倍数(VRF)分别为5倍和10倍时,在pH为5~7的条件下,沼液浓缩效果和净水效果均优于碱性条件。当pH为7,VRF为10倍时,浓缩液中总氮(... 利用超滤-纳滤膜耦合技术,探究了pH为5~9条件下膜耦合技术对沼液的浓缩效果、净化能力等。结果表明:体积浓缩倍数(VRF)分别为5倍和10倍时,在pH为5~7的条件下,沼液浓缩效果和净水效果均优于碱性条件。当pH为7,VRF为10倍时,浓缩液中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分别为1 760、435、2 100 mg/L,浓度浓缩倍数分别达到8.8、7.63、6.34倍,盐分去除效果最好,浓缩效果最佳。透过液中NH_(4)^(+)-N、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71%、81%、99.82%、95.77%,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量仪(EDX)分析可知,膜污染包括有机-无机协同污染,通过酸洗、碱洗能够对膜面污染物的去除起到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沼液 膜耦合技术 浓缩效果 水质净化 重金属去除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酿造酱油二次沉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伟波 温雪秋 +1 位作者 刘威 白卫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7,共7页
酱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酱油良好的色、香、味是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要求。在酱油的感官指标中,色泽居首位,很大程度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国产酱油在储存、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产生了土黄色或者棕红色的二次沉淀,无法满足... 酱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酱油良好的色、香、味是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要求。在酱油的感官指标中,色泽居首位,很大程度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国产酱油在储存、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产生了土黄色或者棕红色的二次沉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酱油外观质量的追求,更影响国产酱油的品牌形象,阻碍我国酱油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因此,该文系统综述了国产酱油在二次沉淀的组成成分、形成机制以及去除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国产酱油降解或去除大豆球蛋白(glycinin)B3亚基,解决酱油二次沉淀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二次沉淀 沉淀组成 形成机制 去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卸煤机器人关键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宏远 卢宁 龚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131-7139,共9页
传统机械卸煤方式易损坏敞车车体,敞车破损严重危害煤炭运输安全,破损敞车维修费用高昂,对比传统卸煤方法优缺点,提出使用卸煤机器人方式进行敞车卸煤。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卸煤机器人在国内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技... 传统机械卸煤方式易损坏敞车车体,敞车破损严重危害煤炭运输安全,破损敞车维修费用高昂,对比传统卸煤方法优缺点,提出使用卸煤机器人方式进行敞车卸煤。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卸煤机器人在国内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可以借鉴,因此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智能卸煤机器人概念,根据卸煤机器人智能化的需求提出了卸煤机器人所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详细探讨智能卸煤机器人自动化作业框架,对框架进行模块化处理,分成不同的子系统,对不同子系统进行了定义与阐述分析,强调了自动化作业系统的功能主要依托于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今后国内中小型露天场站敞车卸煤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卸煤机器人为国内中小型露天场站智能化、自动化卸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卸煤机器人 路径规划 抑尘技术 电子围栏 可移动高速输送技术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含硫有机微污染物:污染现状、去除技术及机理分析
9
作者 金丽丽 孔博宁 +2 位作者 陆俊杰 黄辉 任洪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61-3274,共14页
含硫有机微污染物在国内外自然水体中高频检出,其主要包含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含硫医药和农药,具有难降解性及生物毒性,已形成较高环境风险.本文系统总结了含硫有机微污染物的种类及典型污染物理化性质,全面综述了其在水环境中的来源... 含硫有机微污染物在国内外自然水体中高频检出,其主要包含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含硫医药和农药,具有难降解性及生物毒性,已形成较高环境风险.本文系统总结了含硫有机微污染物的种类及典型污染物理化性质,全面综述了其在水环境中的来源、环境风险及污染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重点分析了含硫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及机理,并从优化污染物高精确度检测手段、完善复合污染物风险评估方法、开发高选择性的污染控制技术、建立效价官能团-环境效应数据库、加强区域水循环体系协同治理5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的热点趋势,以期为水环境中含硫有机微污染物的有效削减及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有机微污染物 环境风险 污染现状 去除技术 去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射流反作用力喷砂除锈并联机构自抗扰控制
10
作者 杨金城 高国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332-11340,共9页
针对由喷砂除锈并联机构末端喷枪射流反作用力造成的非匹配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喷砂除锈并联机构非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采用解析法对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考虑非匹配干扰的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应用等效输入干... 针对由喷砂除锈并联机构末端喷枪射流反作用力造成的非匹配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喷砂除锈并联机构非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采用解析法对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考虑非匹配干扰的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应用等效输入干扰技术将系统的非匹配干扰转换为位于控制输入通道的匹配干扰,并与建模误差、关节摩擦力及外部干扰等集总为系统总干扰;设计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集总干扰进行实时精确估计和补偿,进一步设计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以增强系统对集总干扰的鲁棒性,同时提高其轨迹跟踪控制性能。最后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基于MATLAB软件和具射流反作用力喷砂除锈并联机构样机,对所提出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和样机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砂除锈并联机构 射流反作用力 非匹配干扰 等效输入干扰技术 非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崔福义 左金龙 +1 位作者 赵志伟 费霞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87-1491,共5页
近年世界各地频繁爆发的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病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总结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危害和特点,系统调查饮用水系统中的污染状况,讨论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去除技术和参数,提出中国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现阶段中... 近年世界各地频繁爆发的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病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总结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危害和特点,系统调查饮用水系统中的污染状况,讨论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去除技术和参数,提出中国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控制贾第鞭毛虫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污染必须将水源保护、强化常规工艺、加强水厂的运行管理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 去除技术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井筒有机解堵工艺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耀刚 吴新民 +2 位作者 梁铭 李治 郝小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97,共3页
由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局部区块产出高矿化度地层水,加之气井井筒周期性加注缓蚀剂,随着气井生产时间的延长,气井生产管柱出现严重的结垢和堵塞现象,这严重地制约着气井的正常生产,甚至出现减产和停产现象。通过分析堵塞原因和机理,... 由于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局部区块产出高矿化度地层水,加之气井井筒周期性加注缓蚀剂,随着气井生产时间的延长,气井生产管柱出现严重的结垢和堵塞现象,这严重地制约着气井的正常生产,甚至出现减产和停产现象。通过分析堵塞原因和机理,筛选了适合该气田气井解堵的专用药剂,并开展了室内评价和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气井解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气田 解堵 工艺 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对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凯 郭昌胜 +3 位作者 张远 柏杨巍 李晓晨 徐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以辽宁省4个采用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WAX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和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了4个污水处理厂中13种PFCs(全氟化合物)〔9种PFCAs(全氟羧酸类化合物,C4-C12)和4种PFSAs(全氟磺酸... 以辽宁省4个采用不同微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WAX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和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测定了4个污水处理厂中13种PFCs(全氟化合物)〔9种PFCAs(全氟羧酸类化合物,C4-C12)和4种PFSAs(全氟磺酸类化合物,C4、C6、C8、C10)〕的质量浓度.研究发现,9种PFCAs(C4-C12)(记为∑PFCAs)和2种PFSAs(C4、C8)(记为∑PFSA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水体中各PFCs浓度水平与碳链长度呈显著负相关.进水中ρ(∑PFCAs)和ρ(∑PFSAs)分别为81.5-135.9和3.7-4.6 ng/L,出水中ρ(∑PFCAs)和ρ(∑PFSAs)分别为47.4-63.3和2.8-3.7 ng/L.进、出水受PFCAs尤其是短链PFCAs污染较为严重.4个污水处理厂对PFCs的去除呈现相似的去除效果及规律,即PFCs的去除主要靠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与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微生物处理工艺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工艺 全氟化合物 去除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移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0
14
作者 金勇根 黄芬根 +1 位作者 雷桂莲 王冠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应用目前先进的KJAVA技术,研究开发了江西省手机移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使用环境、信息流程、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已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森林防火、防汛指挥、人工增雨等部门的... 应用目前先进的KJAVA技术,研究开发了江西省手机移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使用环境、信息流程、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已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森林防火、防汛指挥、人工增雨等部门的好评,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JAVA技术 手机 移动 气象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化合物及其替代品的处理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洋 胡筱敏 +2 位作者 赵研 王军 鲍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60-1868,共9页
全氟化合物(PFCs)及其替代品是具有污染持久性、生物毒性和累积性的氟烃类化合物,严重威胁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已有PFCs及其替代品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电化学氧化等,各技术的去除效果和适用范围不尽相同.目前我国缺少针对PFCs及... 全氟化合物(PFCs)及其替代品是具有污染持久性、生物毒性和累积性的氟烃类化合物,严重威胁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已有PFCs及其替代品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电化学氧化等,各技术的去除效果和适用范围不尽相同.目前我国缺少针对PFCs及其替代品处理技术的系统总结和对比研究.为了选择适合且有效的技术去除PFCs及其替代品污染物,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处理该类污染物的常用技术,从去除效果、去除机理及适用性等方面对比不同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展望不同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PFCs及其替代品的有效治理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PFCs) 替代品 处理技术 去除效果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发酵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炎功效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平平 李萌 +3 位作者 王昌涛 谢娅霏 赵丹 张佳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16-221,共6页
本文分别采用乳酸菌与酵母菌发酵提取仙人掌多糖,并探究仙人掌多糖的抗炎功效。在三个单因素液料比、时间、pH方面探究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工艺,得到三因素最适组合,乳酸菌发酵最适提取工艺为发酵时间7 h、液料比25∶1 (mL/g)、pH为5,此工... 本文分别采用乳酸菌与酵母菌发酵提取仙人掌多糖,并探究仙人掌多糖的抗炎功效。在三个单因素液料比、时间、pH方面探究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工艺,得到三因素最适组合,乳酸菌发酵最适提取工艺为发酵时间7 h、液料比25∶1 (mL/g)、pH为5,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0.26%。黄酒酵母发酵最适提取工艺为发酵时间48 h、液料比25∶1 (mL/g)、pH为3,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0.5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仙人掌多糖对IL-6、IL-8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得知仙人掌多糖通过抑制IL-8的表达,促进IL-6的表达来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多糖 微生物提取技术 乳酸菌 酵母菌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源中藻毒素污染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左金龙 崔福义 +1 位作者 徐勇鹏 吴宝利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藻毒素给传统净水工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水处理难度。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源藻毒素去除技术的分析,揭示了各种技术去除效果、局限性,对藻毒素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综合控制办法:水污染综合治理、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和生物调... 藻毒素给传统净水工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水处理难度。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源藻毒素去除技术的分析,揭示了各种技术去除效果、局限性,对藻毒素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综合控制办法:水污染综合治理、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和生物调控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藻毒素 饮用水 去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成怡 郝燕玲 刘繁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90-2194,共5页
结合TIK正则化算法和移去-恢复技术对航空重力测量数据进行向下延拓的仿真实验。TIK正则化算法能有效的抑制高频噪声和解决向下延拓不稳定的问题。在向下延拓过程中,测量高度、地形引力等因素对延拓结果有影响。利用移去-恢复技术能有... 结合TIK正则化算法和移去-恢复技术对航空重力测量数据进行向下延拓的仿真实验。TIK正则化算法能有效的抑制高频噪声和解决向下延拓不稳定的问题。在向下延拓过程中,测量高度、地形引力等因素对延拓结果有影响。利用移去-恢复技术能有效缓解测量高度及地形对航空重力数据向下延拓的影响。仿真实验将不同高度的重力异常向下延拓,研究高度和地形对向下延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测量高度应该尽可能的低,而且在进行向下延拓前需利用移去-恢复技术对其进行地形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测量 向下延拓技术 正则化方法 移去-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波清洗K9玻璃表面SiO_2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叶亚云 袁晓东 +5 位作者 向霞 王海军 晏良宏 陈猛 吕海兵 贺少勃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48,共4页
光学元件表面的颗粒污染物会影响到光学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此污染问题,采用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清洗法移除K9玻璃表面的SiO_2颗粒污染物。在激光器扫描模式下,实验研究此方法的清洗效果;在激光单点作用下,理论计算了颗粒位置、激光... 光学元件表面的颗粒污染物会影响到光学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此污染问题,采用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清洗法移除K9玻璃表面的SiO_2颗粒污染物。在激光器扫描模式下,实验研究此方法的清洗效果;在激光单点作用下,理论计算了颗粒位置、激光作用距离及激光能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并以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良好地控制激光参量,采用Nd:YAG激光清洗K9玻璃表面的SiO_2颗粒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激光单点作用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移除率 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清洗 K9玻璃 SIO2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脂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及控制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乌日娜 金芬 +9 位作者 杨莉莉 李永飞 江泽军 张鹏 邵华 金茂俊 郑鹭飞 王珊珊 佘永新 王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5-229,246,共6页
多环芳烃(PAHs)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近年来引发的食用油脂的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文中综述了多环芳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毒性,对油脂中污染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对油脂中出现多环芳烃污染的可能来源、控制技术和脱... 多环芳烃(PAHs)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近年来引发的食用油脂的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文中综述了多环芳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毒性,对油脂中污染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对油脂中出现多环芳烃污染的可能来源、控制技术和脱除方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多环芳烃 污染来源 控制技术 脱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