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modes on the residual stress relax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uminum alloy
1
作者 SONG Peng-fei CAO Miao-yan +4 位作者 FU Min LI Bing WU Li-jun LI Yun-feng LIU Z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1008-1023,共16页
In this work,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mod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laxation of residual stress in 6061-T6 aluminum alloy was studied.A new ultrasonic vibration Johnson-Cook model was proposed,and... In this work,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mod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laxation of residual stress in 6061-T6 aluminum alloy was studied.A new ultrasonic vibration Johnson-Cook model was proposed,and the relax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stress under ultrasonic vibration were predict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6061-T6 aluminum alloy under different ultrasonic vibration mod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experiments involving notched specimen tensile testing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alysis.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ltrasonic vibration treatment during deformation,unloading,and load-holding,as well as treatment with its natural ultrasonic frequency,can effectively release residual stress;however,treatment with its natural frequency has the highest rate of release up to 65.4%.Ultrasonic vibration treatment during deformation better inhibits fractur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The FEM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and it can be used as a valid tool for predicting residual stress release under ultrasonic v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vibration residual stress relief finite element method Johnson-Cook model aluminum allo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效果动应力判据的数学建模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立功 倪纯珍 +3 位作者 姚舜 武雪萍 王同伟 朱建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7-111,共5页
为了实现振动时效(VSR)效果的现场定量快速评定,提出了振动时效动应力判据的设想:仅通过动应力参数的测量就可迅速地求得消应力效果。本文采用碳素结构钢焊接试板的VSR模拟试验,通过实验设计、模拟试验、数据处理、回归方程形式设计、... 为了实现振动时效(VSR)效果的现场定量快速评定,提出了振动时效动应力判据的设想:仅通过动应力参数的测量就可迅速地求得消应力效果。本文采用碳素结构钢焊接试板的VSR模拟试验,通过实验设计、模拟试验、数据处理、回归方程形式设计、回归拟合效果分析…建立了振动时效动应力判据数学建模研究的系统方法。并求得了时效工艺过程残余应力下降量εv与动应力幅度σd、加载次数n和原始残余应力水平k之间的数学模型VSR-DP经验方程:εv=f(σd,n,k)。研究结果证明了振动时效动应力判据在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VSR-DP经验方程可用于碳素结构钢振动时效实际工艺效果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动应力 残余应力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春泽 杨雪梅 +2 位作者 周红生 高琦 许小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9,共8页
振动时效技术以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环保等优点,已成为降低构件残余应力的标准工艺。介绍了振动时效技术降低残余应力的宏观及微观机理;针对基于振动时效原理衍生了频谱谐波时效技术,高频微观激振时效技术和超声振动时效技术,分... 振动时效技术以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高环保等优点,已成为降低构件残余应力的标准工艺。介绍了振动时效技术降低残余应力的宏观及微观机理;针对基于振动时效原理衍生了频谱谐波时效技术,高频微观激振时效技术和超声振动时效技术,分析了各自的技术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无损检测方法在振动时效效果评估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总结振动时效技术的发展概况,提出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焦馥杰 茅鹏 沈瑜书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用位错理论阐述了振动时效减少残余应力的程度与金属中位错密度变化有关。由于位错密度变化,增加了金属材料抗变形能力,从而提高了焊件的尺寸稳定性。
关键词 振动时效 位错密度 残余应力 焊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在卷筒体焊后消应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政强 葛景国 +1 位作者 饶德林 陈立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68,共3页
对卷筒体进行了振动时效处理。在振动时效前后通过对卷筒体进行盲孔法残余应力的对比测量,以及振动过程中对振动动应力的测量,全面、定量地了解振动时效工艺过程的应力状况、残余应力的变化及最终的应力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时效可以... 对卷筒体进行了振动时效处理。在振动时效前后通过对卷筒体进行盲孔法残余应力的对比测量,以及振动过程中对振动动应力的测量,全面、定量地了解振动时效工艺过程的应力状况、残余应力的变化及最终的应力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时效可以有效的消除卷筒体的残余应力,且不会影响筒体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卷筒体 残余应力 动应力 起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基础大件精度保持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敏 余常武 +3 位作者 张俊 赵万华 寸花英 袁胜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3,共9页
针对国产机床生产厂家振动时效工艺不规范导致数控机床基础大件精度保持性较差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振动时效的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相同床身分别... 针对国产机床生产厂家振动时效工艺不规范导致数控机床基础大件精度保持性较差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振动时效的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相同床身分别在原振动时效工艺和新振动时效工艺下进行振动时效的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下的振动时效平均应力消除率为65.1%,原工艺下为38.5%,新振动时效工艺下床身的应力消除率是原振动时效工艺下的1.69倍。由此验证了提出的新振动时效工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数控机床基础大件的精度保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基础大件 精度保持性 几何误差模型 振动时效 盲孔法 应力消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机理及其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芦亚萍 何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7-200,共4页
运用细观力学的方法分析位错及其塞积群的应力场,在此基础上研究外力作用下塞积的开通与残余应力释放的关系,得出了使内部残余应力得到宏观释放的激振动应力条件为残余应力和激振动应力之和应大于材料的屈服应力。同时从微观角度揭示了... 运用细观力学的方法分析位错及其塞积群的应力场,在此基础上研究外力作用下塞积的开通与残余应力释放的关系,得出了使内部残余应力得到宏观释放的激振动应力条件为残余应力和激振动应力之和应大于材料的屈服应力。同时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振动时效时,工件内部位错密度增大、位错分布更趋均匀的过程,并得出适当的振动应力可以使工件的疲劳寿命提高的结论。最后用实验验证了振动对位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力学 位错 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优化设计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建军 张扬 +1 位作者 祁文哲 王安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2,共5页
为优化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工作特性,对激振器的磁路结构进行研究和设计,得到了相应的结构参数。结合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建立激振器磁路的有限元模型与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导磁体和等效质量对激振器磁路结构和输出特性的影响,得出该激振器... 为优化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工作特性,对激振器的磁路结构进行研究和设计,得到了相应的结构参数。结合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建立激振器磁路的有限元模型与动态数学模型,分析导磁体和等效质量对激振器磁路结构和输出特性的影响,得出该激振器相应的设计方案。应用数据分析表明,用此激振器搭建的振动时效平台能够满足时效工件对激振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 磁路设计优化 振动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的机理工艺与设备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峰 朱世根 +4 位作者 沈剑 顾伟生 狄平 吴贺龙 赵显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7,59,共3页
介绍振动时效技术的特点和机理 ,分析在振动时效工艺方案确定和参数选择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振动时效 机理 工艺 设备 V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对结构件材料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自成 余田 +3 位作者 廖凯 闵淑辉 李立君 汤小红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6-981,1027,1028,共8页
为揭示平台式振动时效对结构件材料表面完整性性能———表面残余应力、硬度及微观组织的影响,以7075铝合金薄壁件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构建平台式振动时效(vibration stress relief,简称VSR)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最佳激振频率... 为揭示平台式振动时效对结构件材料表面完整性性能———表面残余应力、硬度及微观组织的影响,以7075铝合金薄壁件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构建平台式振动时效(vibration stress relief,简称VSR)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最佳激振频率和试样装夹位置。在此基础上,将3个薄壁框架件置于平台不同位置进行VSR处理,得到其试样表面应力的松弛效果。结果表明:亚共振频率为112Hz时,在激振源的中间位置和最大振幅位置处试样应力释放效果最好,其应力释放率最大为27%;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简称EBSD)电镜观察发现,时效后表面组织晶粒存在明显取向区变化,晶粒成长带来能量的变迁以及位错的增殖,再结晶晶粒的增多提升了表面性能,使得材料表面硬度得到10%~17%的强化。研究表明,平台式振动时效能够改变和优化材料表面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结构件 应力松弛 电子背散射衍射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压力容器波动时效机理的动力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永强 刘杰 +1 位作者 郭星辉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10-813,共4页
阐述了压力容器中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振动时效的机理,由于振动时效中激振设备的激振频率太低,不易使大型压力容器产生共振,故时效效果不明显·波动时效法是利用移动激振力使构件在共振范围内产生共振,当波动应力与残余... 阐述了压力容器中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振动时效的机理,由于振动时效中激振设备的激振频率太低,不易使大型压力容器产生共振,故时效效果不明显·波动时效法是利用移动激振力使构件在共振范围内产生共振,当波动应力与残余应力的叠加值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就达到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从动力学方面对波动时效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波动共振条件既当波动振动的激振力频率ω等于构件的固有频率加上或减去旋转角速度与节径数的乘积时,将使构件产生共振·以悬臂圆柱壳为例,计算了固有频率及轴向波动应力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波动时效法可以使大型压力容器中的残余应力得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焊接 残余应力 波动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超谐式振动时效装置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敢为 邓培 +1 位作者 李岩舟 黄院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5-108,222,共5页
振动时效是消除工件残余应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无污染、效率高,节约时间、能源和费用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轧辊等这一类低阶固有频率高于现行激振器激振频率的高刚度工件,常规振动时效的激振频率无法接近或达到工件的固有频率,因... 振动时效是消除工件残余应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无污染、效率高,节约时间、能源和费用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轧辊等这一类低阶固有频率高于现行激振器激振频率的高刚度工件,常规振动时效的激振频率无法接近或达到工件的固有频率,因此无法实现此类高刚度工件的振动时效。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非线性超谐式振动时效方法及装置设计理论,由残余应力的产生和分类分析其对工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得出非线性超谐式振动时效方法消除大刚度工件残余应力的机理,基于机理分析得出该非线性超谐式振动时效方法对激振力、激振频率和时效时间等的工艺要求;其次,提出了对于大刚度工件的动力学简化模型以及非线性超谐式振动时效装置的非线性振动数学模型,使用摄动法和多尺度法研究了该非线性振动时效装置数学模型元件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以高刚度工件轧辊为例研究了其非线性超谐式振动时效方法和装置设计,提出了针对大刚度工件的振动时效方法和装置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高刚度工件 非线性振动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零件振动时效工艺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何迟 陈立功 +1 位作者 倪纯珍 楚建营 《轴承》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0,共3页
针对轴承零件 ( 2 3 1 48CA外圈、2 2 2 44内圈 )在磨削过程中出现的变形 ,试图通过在粗磨后增加振动时效(VSR)工序 ,以消除应力 ,提高轴承零件精磨后的尺寸精度。基于现场试验 ,应用动应力分析和残余应力对比测量 ,结合压磁法测量残余... 针对轴承零件 ( 2 3 1 48CA外圈、2 2 2 44内圈 )在磨削过程中出现的变形 ,试图通过在粗磨后增加振动时效(VSR)工序 ,以消除应力 ,提高轴承零件精磨后的尺寸精度。基于现场试验 ,应用动应力分析和残余应力对比测量 ,结合压磁法测量残余应力以及后续工艺精度跟踪 ,了解轴承零件振动时效过程的动应力状况以及内应力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零件 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技术及其在大型焊接结构件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建科 游敏 +1 位作者 龚月霞 黎晓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结合当前振动时效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实践,介绍了振动时效(VSR)技术的理论、方 法及其在大型焊接结构件上应用的技术特点,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振动时效 焊接结构 残余应力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基础大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敏 余常武 +3 位作者 赵万华 寸花英 袁胜万 张文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137-3142,共6页
通过模态仿真的方法得到了最佳的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同的机床床身铸件作为实验对象,对新工艺和原工艺下的平均应力消除率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下床身铸件的平均应力消除率为65.1%,原工艺的平均应力消除率为38... 通过模态仿真的方法得到了最佳的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同的机床床身铸件作为实验对象,对新工艺和原工艺下的平均应力消除率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下床身铸件的平均应力消除率为65.1%,原工艺的平均应力消除率为38.5%,另外,原工艺下,有个测点的应力值没有减小反而增大。新工艺下铸件的应力消除率明显大于原工艺下铸件的应力消除率,验证了所提出的振动时效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模态仿真 盲孔法 应力消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取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衍昭 刘爱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9-191,共3页
从振动时效机理出发,揭示了振动时效降低和均化构件残余应力的本质,然后对振动时效关键工艺参数-动应力、激振频率、激振时间、支承方式和激振点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比较研究,并指出将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动力学分析技术应用于... 从振动时效机理出发,揭示了振动时效降低和均化构件残余应力的本质,然后对振动时效关键工艺参数-动应力、激振频率、激振时间、支承方式和激振点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比较研究,并指出将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动力学分析技术应用于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确定中,必将会加速振动时效工艺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铝合金预拉伸板振动时效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晓慈 张以都 +1 位作者 张洪伟 吴琼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4-926,共3页
为消除铝合金预拉伸板中的残余应力,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铝合金预拉伸板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振动时效才能有效消除残余应力;对于共振时效,激... 为消除铝合金预拉伸板中的残余应力,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消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铝合金预拉伸板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振动时效才能有效消除残余应力;对于共振时效,激振产生的较大振幅能更有效消除残余应力;激振时间对激振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振动时效 弹塑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B的数据采集图形绘制与缩放的实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成慧 孟建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600-4602,4613,共4页
Visual Basic作为可视化编程软件,不仅提供多种数据类型,完成复杂的数据运算,而且支持跨平台开发,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振动时效配套装置的监控软件开发系统采用了VB开发,介绍了振动时效监控软件中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并存储数据库的全... Visual Basic作为可视化编程软件,不仅提供多种数据类型,完成复杂的数据运算,而且支持跨平台开发,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振动时效配套装置的监控软件开发系统采用了VB开发,介绍了振动时效监控软件中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并存储数据库的全过程。数据采集后的处理与分析对于数据采集的后期分析非常重要,当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后,进一步阐述了振动时效分析的图形绘制分析方法并实现,并进行图形绘制后放大缩小查看图形的功能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编程 振动时效 数据采集 图形绘制 缩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顾邦平 孔德军 +3 位作者 赖金涛 张明月 汤志鹏 潘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248,共6页
为了提高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优化设计一种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以振幅放大倍数和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 为了提高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优化设计一种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以振幅放大倍数和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为目标函数,结构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研究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应用对高频振动时效消除AISI 1045钢淬火试样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振幅放大倍数可以达到7.30、振幅均匀性评价因子可以低至0.68;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能够显著的放大电磁式激振器的输出振幅,同时能够输出相对均匀的振幅;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了高频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基于正交实验法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的优化设计,可以减少设计方案的数目,提高设计的效率,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有限元 高频振动能量放大装置 优化设计 高频振动时效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阻尼变化与振动时效效果的评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饶德林 陈立功 +1 位作者 倪纯珍 王德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0,共4页
振动时效过程幅频曲线变化的理论基础是振动阻尼的变化,分析了结构阻尼(滞后阻尼)在振动时效过程中的作用,应用动态机械分析仪对焊接小试样应变阻尼进行了实测,指出了结构阻尼在振动过程中有升高后缓降的变化,这是导致幅频曲线复杂变化... 振动时效过程幅频曲线变化的理论基础是振动阻尼的变化,分析了结构阻尼(滞后阻尼)在振动时效过程中的作用,应用动态机械分析仪对焊接小试样应变阻尼进行了实测,指出了结构阻尼在振动过程中有升高后缓降的变化,这是导致幅频曲线复杂变化的原因之一。通过对比了振动时效的机械行业标准JBT5926—1991标准和JBT10375—2002标准中关于振动时效的效果的幅频曲线评定方法的异同,通过对HT-7U核聚变试验装置的振动时效幅频曲线分析,指出对焊接结构的振动时效采用JBT10375—2002技术标准进行效果评定更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时效 结构阻尼(滞后阻尼) 幅频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