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学习新模式在IT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 李连胜 杜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0-172,209,共4页
合作学习教学理论要在大学实践教学中展现其生命力,须构建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文章在研究国内外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类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系统地实践教学,并对已完成的数字逻辑课程的实验... 合作学习教学理论要在大学实践教学中展现其生命力,须构建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文章在研究国内外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类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系统地实践教学,并对已完成的数字逻辑课程的实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新模式以拓宽实验教学目标、创设实验教学情境、转变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手段来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在IT类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可以大幅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及受益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IT类课程 实验教学模式 数字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原理与实验课程四立方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自动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教学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颖 程如岐 +2 位作者 张维 刘晓颀 孙桂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3-177,211,共6页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强化课程思政引导,构建了教-学-做-思四维教学体系,采用了模块化教学元素和基础-进阶-综合-创新渐进式实验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实践、线上+线下、虚拟+现实、分工+合作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形...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强化课程思政引导,构建了教-学-做-思四维教学体系,采用了模块化教学元素和基础-进阶-综合-创新渐进式实验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实践、线上+线下、虚拟+现实、分工+合作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形成四立方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教育转变到主动探索创新体验,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实践表明,四立方模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创新和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逻辑控制 自动化立体车库 四立方模式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如何支持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被引量:64
3
作者 钟绍春 钟卓 +2 位作者 范佳荣 赵雪梅 杨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9,46,共10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同时也为教与学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然而,当前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绝大多数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同时也为教与学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然而,当前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绝大多数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给教与学带来的更多是便利和效率,课堂教学中很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智能技术条件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成为热点。该文对当前信息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讨论了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与途径;从智能工具支持下的深度学习、微课云课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和“互联网+”支持下的无边界混合式学习等,分析了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向;提出了通过以紧耦合课程内容为单位做学习逻辑设计、有针对性设计驱动学习的问题与任务和系统设计教与学路径等方面,实现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和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 学习逻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1
4
作者 班惠英 向专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1-44,共4页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是大学生党员成长为堪大用、担重责的栋梁之才的强大动力,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然而,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仍...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是大学生党员成长为堪大用、担重责的栋梁之才的强大动力,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然而,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仍存在红色文化的系统阐释不够足、红色文化融入的现实关照性不够强以及方式不够新等问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应该以党课教学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以主题党曰活动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以微传播方式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大学生党员教育 价值逻辑 问题逻辑 实践逻辑 党课教学 主题党日活动 微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基本逻辑、现实问题及改革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文俊 蒋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5-50,共6页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程中,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型、新建、升格"的方式,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逐步由...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程中,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型、新建、升格"的方式,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逐步由顶层设计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但是,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在办学定位、建设基础及内涵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在政策安排、特色化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分类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以便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诉求与教育发展阶段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高校 基本逻辑 发展模式 师资队伍 分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教学世界的一个模态公理系统
6
作者 何向东 刘邦凡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21,共5页
以命题逻辑公理系统P和模态逻辑公理系统K、T或D为支撑,建构了一个包含"教、学、教和学"三个系统的模态公理系统,试图去描述教学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现实性和理性、逻辑性和知识性,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教学世界的哲... 以命题逻辑公理系统P和模态逻辑公理系统K、T或D为支撑,建构了一个包含"教、学、教和学"三个系统的模态公理系统,试图去描述教学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现实性和理性、逻辑性和知识性,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教学世界的哲学意义和知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逻辑 模态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生成发展逻辑探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颜建勇 张帅 黄珊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3,共8页
教学学术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对大学和教师的发展影响重大。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是掌握、运用和创新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它内在地形成并发展于大学之中,与大学职能、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生产模式的嬗变密切相关,其生成发展有自身的... 教学学术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对大学和教师的发展影响重大。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是掌握、运用和创新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它内在地形成并发展于大学之中,与大学职能、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生产模式的嬗变密切相关,其生成发展有自身的逻辑规律性,教育思想理念牵引着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社会教育需求推动着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知识生产模式促进着教学学术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学术能力 生成发展逻辑 大学职能 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生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实验型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金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1期157-159,共3页
详细介绍了研讨式教学在实验型课程《PLC》中的应用,实践应用表明:学生在自主方案选择、前期任务分配、动手实验和经验总结的动手实验过程中有利于锻炼自我评价、领导组织、实践动手、交流协用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场展示与交流的... 详细介绍了研讨式教学在实验型课程《PLC》中的应用,实践应用表明:学生在自主方案选择、前期任务分配、动手实验和经验总结的动手实验过程中有利于锻炼自我评价、领导组织、实践动手、交流协用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场展示与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现场调试的实践能力以及处理突发问题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 实践教学 《PLC》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大学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爱骥 杨冬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1,共6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大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大学教学是以知识为中介的培养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与知识生产存在内在的耦合共构关系。新时代大学教学高质量发展需遵循新旧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框架及其机理,践行“五重...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大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大学教学是以知识为中介的培养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与知识生产存在内在的耦合共构关系。新时代大学教学高质量发展需遵循新旧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框架及其机理,践行“五重逻辑”:一是教学目标的社会适应性,从偏重知识传授和理论建构到突出创新能力和应用服务;二是教学内容的跨界整合性,从单一学科专业体系到跨/多/超学科的复杂交叉实践;三是教学场域的泛在混合性,从校内空间与固定课堂到内外联通、虚实融合与线上线下结合;四是教学方式的协同交互性,从教师中心的被动式讲授灌输到学生中心的多主体合作探究;五是教学评价的质量多元性,从注重学术导向、知识本位与量化等级到指向社会需求、能力生成与效益增值。实现大学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理路在于:一是坚持需求本位,造就实践与创新驱动的高质量人才;二是深化交叉融合,促进教学从学科本位向问题导向转换;三是应用数字技术,重混物理、社会与信息空间以创生智慧教学;四是重塑教学方式,基于教学共同体推进多元协同实践;五是促进以评提质,践行多模态和立体化的动态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大学教学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双循环三逻辑”通达化成教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厚 单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双循环三逻辑”通达化成教学是一种揭示知识“内循环”通化为智与“外循环”活化为能的发展轨迹,并融通课程内容呈现的逻辑、学生学习通达的逻辑、施教活动化成的逻辑,从而促进师生教学优效和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模式的建构基... “双循环三逻辑”通达化成教学是一种揭示知识“内循环”通化为智与“外循环”活化为能的发展轨迹,并融通课程内容呈现的逻辑、学生学习通达的逻辑、施教活动化成的逻辑,从而促进师生教学优效和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模式的建构基于对课堂实践智慧的凝练、信息加工理论的改进和知识管理原理的运用,力求实现贯穿“减负提质增效”思想并具有顺性、适度、低耗、优质、长效等特征的优效教学目标。“双循环三逻辑”通达化成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传道”“授业”“解惑”“修品”的教学目标,基于知识转化(双循环)与课程优化、学习通达、教学化成(三逻辑)的指导思想,“引趣—诱思—互动—通达—化成—相长”的操作程序,与知识、技能、思维和品行相适应的教学方略,稳定多样的师生关系和教学角色,围绕知识之通、技能之达、思维之化、品行之成等方面采用知识性、技术性、表现性和实操性等方式评价。“双循环”揭示知能通达的变化轨迹,“三逻辑”说明教化育成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三逻辑”教学模式 知识之通 技能之达 思维之化 品行之成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和提升路径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文秀 马秀娟 侯凯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6-40,共5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现实反映,体现了这一学科发展成果以及育人使命的落实情况。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的不同过程以及发展的不同状态来看,具有基本、发展以及成熟三种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现实反映,体现了这一学科发展成果以及育人使命的落实情况。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的不同过程以及发展的不同状态来看,具有基本、发展以及成熟三种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是产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前提,不断引导其从无需求状态向低需求以及高需求发展状态转变以确保获得感的产生。从学生发展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模式几方面做出调整,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获得感 生成逻辑 发展需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