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及控藏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薛煜恒 李坤 +3 位作者 尚娅敏 陈秋佟 盛烈豪 刘建斌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9,共9页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运用构造剖面复原、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演化特征及控藏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具有明显东、西分区、分带特征...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运用构造剖面复原、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演化特征及控藏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具有明显东、西分区、分带特征。平面上,东部发育3组方向主干伸展断裂,NNE向为主,NE向及近NS向次之,西部发育2组方向主干伸展断裂,NE向为主,NNE向次之;剖面上东部以多米诺式斜列构造样式为主,西部以同向断阶为主;自西向东可分为5个断阶带,东部发育2个反向断裂带,西部发育3个同向断裂带。②研究区断裂体系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坳陷反转期以及区域沉降期4个演化阶段,断裂活动性表现出“东部为早强晚弱、西部为早弱晚强”差异演化特征。③研究区发育东部反向断槽-局部自圈油气藏和西部顺向断阶-岩性尖灭油气藏,其中东部的油气藏为双源供烃,是油气富集有利区,尤其是F2和F3断裂活动性强、断距较大,所控圈闭的面积和高度大,在平湖组富油、花港组下段富气,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裂 断裂活动性 双源供烃 断裂控藏 反向断槽-局部自圈油气藏 顺向断阶-岩性尖灭油气藏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发育机理再认识
2
作者 李友川 周姗姗 +4 位作者 兰蕾 李威 李婧婧 丁文静 杨永才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0,共16页
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是南海北部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烃源岩,但钻井揭示少、预测难度大,制约着南海北部尤其是深水区的油气勘探。针对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不清、海洋营养化程度和古生产力不明、有利于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 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是南海北部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烃源岩,但钻井揭示少、预测难度大,制约着南海北部尤其是深水区的油气勘探。针对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不清、海洋营养化程度和古生产力不明、有利于海相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不清等问题,利用有机岩石学微观结构确定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和有机质组成,通过地球化学方法重建南海新生代海洋化学环境,揭示新生代海洋的营养化程度和古海洋有机质生产力以及有机质保存条件。研究表明:(1)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除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及少量低等浮游藻类外,还有来自海草和底栖宏观藻的贡献,其中以海草为主要有机质来源的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滨浅海,而半封闭海湾环境形成的烃源岩底栖宏观藻贡献较大;(2)南海新生代海洋环境总体贫营养,但白云凹陷恩平组沉积时期营养化程度高于琼东南盆地崖城组和陵水组,且海洋生产力与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在同一盆地或凹陷内,半封闭海湾营养化程度和古生产力最高、陆棚浅海最低、开阔滨浅海介于二者之间;(3)半封闭海湾环境盐度最高,存在次氧化和缺氧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而陆棚浅海和开阔滨浅海环境总体盐度偏低,且偏氧化,不利于有机质保存;(4)半封闭海湾有机质来源丰富、有机质保存条件较好,是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发育最有利的沉积环境。该项研究成果为南海北部新生代海相烃源岩预测和油气勘探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海相烃源岩 发育机理 半封闭海湾 营养化程度 古生产力 氧化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网络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姗楠 陈作志 何培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65-2072,共8页
根据2006年在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模型由13个功能组构成,分别是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浮游动物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 根据2006年在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模型由13个功能组构成,分别是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浮游动物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肉食性浮游动物、植食性浮游动物、大型藻类、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每一组都代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地位的有机体,基本覆盖了该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能量流动分析表明,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主要以碎屑食物链途径为主,其中植食性浮游动物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换中起关键作用。人工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范围为1.00~3.90级,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9.4%,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9.8%,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9.6%。经生态网络分析,直接来源于碎屑的比例占总流量的57%,而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的比例为43%,生态系统特征参数:总初级生产计算量/总呼吸量(TPP/TR)、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率(FCI)和系统聚合度(A)值分别为2.672、0.25、0.315,表明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目前正处于发育时期。该研究为首次利用Ecopath模型分析大型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旨在为富营养化近岸海域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围隔海域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通道模型 生态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烟台典型地区海湾海岸线的变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宫立新 金秉福 李健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8,共5页
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复合的方法,对烟台四个时相的TM影像进行处理并比较四个时相的海岸线长度和海湾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自1986年到2004年近20年的时间里,龙口湾、套子湾和芝罘湾三个海湾的海岸线总体趋势是增长的,海湾面积则呈减... 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图像复合的方法,对烟台四个时相的TM影像进行处理并比较四个时相的海岸线长度和海湾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自1986年到2004年近20年的时间里,龙口湾、套子湾和芝罘湾三个海湾的海岸线总体趋势是增长的,海湾面积则呈减少趋势。认为人为因素是烟台海岸线长度波动和海湾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对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本地区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海湾 海岸线 围海养殖 烟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以南海为例--与克里斯托弗·莱恩博先生商榷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玫黎 谭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135,共10页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的创新之一。莱恩博认为,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是一项国际义务,中国坚持双边谈判的行为不符合善意合作的要求。实际上,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并不是一...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的创新之一。莱恩博认为,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是一项国际义务,中国坚持双边谈判的行为不符合善意合作的要求。实际上,闭海或半闭海沿岸国的合作并不是一项有拘束力的法律义务,而是一项规劝性质的建议。尽管如此,沿岸国仍应以善意协商的方式,努力就《公约》规定的一切海洋事宜达成合作。作为南海这一半闭海的沿岸国之一,在自然资源合作开发的问题上,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并积极推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向有拘束力的"南海各方行为准则"过渡,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南海争端,这些行为已经尽到善意原则的要求,符合《公约》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海或半闭海 沿岸国 合作 善意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闭海视角下的南海海洋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凡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60,共10页
对中国周边海洋划界、航行、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学术探讨中,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九部分"闭海或半闭海"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结合《公约》第九部分的起草过程,其他国家针对闭海或半闭海的... 对中国周边海洋划界、航行、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学术探讨中,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九部分"闭海或半闭海"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结合《公约》第九部分的起草过程,其他国家针对闭海或半闭海的实践,以及功能性区域合作法律的发展,本文认为半闭海可作为中国应对上述海洋问题的出发点。本文结合南海的具体情况及既有实践,以半闭海为出发点,为中国在南海应对划界以及油气资源开发、航行自由与安全、功能性区域合作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闭海 半闭海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海争端各方合作的法律义务及前景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南海构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2条意义上的半闭海,因此沿岸国家理应善意履行其中的合作义务。尽管合作义务的法律属性由于《公约》第123条的措辞含糊而引发一定的争议,但按照条约解释的原理,半闭海沿岸国家的确被施加了具有法律约... 南海构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2条意义上的半闭海,因此沿岸国家理应善意履行其中的合作义务。尽管合作义务的法律属性由于《公约》第123条的措辞含糊而引发一定的争议,但按照条约解释的原理,半闭海沿岸国家的确被施加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义务。对比欧洲半闭海沿岸国合作的先进经验,目前南海地区的合作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其局限性在于: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的困扰,区域性国际条约或机制的匮乏,以及缺乏强有力的区域性组织的驱动。从前瞻性角度来看,在南海争端最终获得解决之前,南海周边国家应当保持适当克制,并着重在一些低敏感度的领域开展功能性的合作,以将南海建设成为"合作之海,友谊之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义务 条约解释 半闭海 南海合作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下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立法模式探析与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玫黎 陈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69-82,共14页
闭海或半闭海特殊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人类应该更加重视在该区域的环境保护。近年来,全球合作、双边合作保护闭海或半闭海区域海洋环境的弊端日益凸显,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为创新此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提供了理论来源与实践路径。世界各国... 闭海或半闭海特殊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人类应该更加重视在该区域的环境保护。近年来,全球合作、双边合作保护闭海或半闭海区域海洋环境的弊端日益凸显,闭海或半闭海制度为创新此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提供了理论来源与实践路径。世界各国在闭海或半闭海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中主要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立法模式,这三种立法模式为推动南海区域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发展、促进培育成熟的南海海洋环境科学认知共同体、选择符合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立法模式以及我国在南海地区发挥区域大国的主导作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海或半闭海制度 海洋环境保护合作 立法模式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大地缘战略板块碰撞与五个“地中海”危机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晓通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6期75-94,共20页
近十年来,世界上主要的地缘政治危机几乎都发生在五个"地中海"地区,分别是欧洲—北非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东北亚"地中海"和南海。这一是因为各"地中海"历史、地理、宗教和政治生态复杂,易引发地缘... 近十年来,世界上主要的地缘政治危机几乎都发生在五个"地中海"地区,分别是欧洲—北非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东北亚"地中海"和南海。这一是因为各"地中海"历史、地理、宗教和政治生态复杂,易引发地缘政治危机;二是因为五个"地中海"是海洋、欧亚大陆、东亚、伊斯兰四大地缘战略板块的结合部,随着地缘战略板块的运动,尤其是在海洋板块扩张作用下,各板块在结合部激烈碰撞,致使相关区域发生一系列地缘政治危机。面对一个未来更加条块分割的世界,各战略板块围绕"地中海"的争夺将更趋激烈。维护中国的"地中海权益",关键是要推动各地缘战略板块达成守望和平、互利共赢的战略共识;树立"地中海思维",在多种文明、宗教、历史交汇的特定地理空间内,多种力量的均势、均衡与合作是走向和平与繁荣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地中海 地缘战略板块 地中海特性 地中海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半闭海条款在南海区域合作中的适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凡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12,共12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九部分"闭海或半闭海"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对南海区域合作的讨论中。但是,因半闭海条款用词模糊、内容框架性而产生的解释与适用争议有待厘清。首先,依据文意解释与起草史证据,第123条并非设立了强制性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九部分"闭海或半闭海"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对南海区域合作的讨论中。但是,因半闭海条款用词模糊、内容框架性而产生的解释与适用争议有待厘清。首先,依据文意解释与起草史证据,第123条并非设立了强制性的合作义务;其次,半闭海条款具有可适用性,明确了海洋区域合作的构成要素。基于上述认识,半闭海条款在南海的适用应排除国际司法适用,在南海区域合作中的适用则:一是可沿循《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奠定的规范路径,完善半闭海条款所包含的空间要素与程序要素;二是可沿循机制路径,引入次区域合作,逐步调和既有海洋区域合作机制与半闭海条款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海或半闭海 海洋区域合作 中国-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