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质疑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福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0-44,共5页
近年来 ,我国检察机关针对所谓的公益案件提起民事诉讼已有若干尝试 ,改革者试图以西方检察机关为参照系 ,将我国检察机关的民事审判监督延伸至提起或参与公益诉讼的体系和逻辑之中。然而 ,我国检察机关身兼法律监督与公益代表两种角色... 近年来 ,我国检察机关针对所谓的公益案件提起民事诉讼已有若干尝试 ,改革者试图以西方检察机关为参照系 ,将我国检察机关的民事审判监督延伸至提起或参与公益诉讼的体系和逻辑之中。然而 ,我国检察机关身兼法律监督与公益代表两种角色在民事诉讼这一特定领域呈现出矛盾状态 ,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尝试中 ,其多重角色之间的矛盾、模糊和结构失衡是其自身难以修复的缺陷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民事诉讼 中国 检察权扩张论 检察院 性质 检察权 角色冲突 诉讼角色分配理论 私权 审判权 诉讼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效率的性质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练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74,157,共8页
司法效率是指司法资源如何配置,而非司法投入与产出之比。司法效率是现代司法公正的基本构成要素,司法资源的稀缺使得司法必须追求效率,否则不足以完成其实现法律公正之价值使命。及时审判规范是司法效率的规范依据。审判及时与否直接... 司法效率是指司法资源如何配置,而非司法投入与产出之比。司法效率是现代司法公正的基本构成要素,司法资源的稀缺使得司法必须追求效率,否则不足以完成其实现法律公正之价值使命。及时审判规范是司法效率的规范依据。审判及时与否直接决定着当事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审结案件的无效率司法,必将侵犯到当事人的公正审判权。提升司法效率的可行之道在于像西方国家那样实行案件管理。案件管理要求承审案件的法官完全主宰案件的审判过程,且能权威地调动其它司法资源为其案件审理服务。我国移植案件管理制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法院行政管理和案件管理如何分工明确,尤其是使前者不能干扰和影响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效率 及时审判 司法成本 案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审限制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春岐 刘加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缺乏对民事审限制度专门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民事审限制度应当以保护权利、追求效率和制约权力为基本价值。我国民事审限制度的健全,应在充分考虑现行民事审限制度基本框架和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公众...  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缺乏对民事审限制度专门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民事审限制度应当以保护权利、追求效率和制约权力为基本价值。我国民事审限制度的健全,应在充分考虑现行民事审限制度基本框架和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公众对司法权力的信任状况等因素,适当减少审限可延长的次数,严格规定有限审限延长的程序,明确规定涉外审限的期限,将违反审限制度托延办案给当事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行为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限制度 社会公众 司法权力 权力制约 权利保护 职权主义 审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二审独任制适用条件研究--新《民事诉讼法》第41条评注 被引量:7
4
作者 吴英姿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41条规定了二审独任制的适用条件。其中的实体性要件“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包含了实质标准,使司法实践的理解存在不确定性。现代司法制度中的合议制功能是发现不同法律意见的原则性共识,提高裁判...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41条规定了二审独任制的适用条件。其中的实体性要件“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包含了实质标准,使司法实践的理解存在不确定性。现代司法制度中的合议制功能是发现不同法律意见的原则性共识,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适用合议制的理由主要不是技术上的疑难复杂,而是法律适用存在相互竞争的理由。只要不存在多个裁判意见交互对话的必要,都可以适用独任制。透过独任制扩张的制度逻辑,可以对二审独任制实体性要件进行规范解释,继而准确理解其他三个程序性要件,防止二审程序中独任制被不当限缩或扩大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第41条 二审独任制 合议制的功能 简单案件 疑难复杂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早期介入式数据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刚 谢海棠 +2 位作者 阳国平 孙华 潘行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42-1147,共6页
目的:探讨解决临床试验实时监控问题的途径。方法:该法与传统的临床试验管理模式完全兼容,方便快捷,更凸显了整个临床试验过程中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受试者正式入组前数据管理方即根据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CRF整理成Excel格式的e-CRF,并在E... 目的:探讨解决临床试验实时监控问题的途径。方法:该法与传统的临床试验管理模式完全兼容,方便快捷,更凸显了整个临床试验过程中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受试者正式入组前数据管理方即根据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CRF整理成Excel格式的e-CRF,并在Excel中利用系统自带的VBA语言编写相应的核查程序。数据管理方即时通过对e-CRF的核查、分析和处理来加强对临床试验的实时监控,完善临床试验的过程管理。结果:本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试验研究的效能,提高数据质量、缩短研究周期、警戒潜在的风险、减少脱落、节约成本等。结论:早期介入式数据管理模式在国内大部分临床试验机构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下将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数据管理 e-CRF 实时监控 电子数据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