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研究型大学参与世界人才中心建设的时代诉求与关键路径
1
作者 钟云华 黄小宾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01,共11页
加快世界人才中心建设需要研究型大学的积极参与,这是知识生产驱动的现实需求、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全球人才博弈的内在需求。为响应这些时代诉求,我国研究型大学应立足教育流、科技流和人才流“关键三角”关系,以知识共享与创设... 加快世界人才中心建设需要研究型大学的积极参与,这是知识生产驱动的现实需求、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全球人才博弈的内在需求。为响应这些时代诉求,我国研究型大学应立足教育流、科技流和人才流“关键三角”关系,以知识共享与创设、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输送等方式参与其中。但在实际参与过程中,研究型大学仍然面临着学科知识交融相对滞后与知识生产主体优势式微、科技创新输入与输出衔接过程不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集聚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等参与难题。为此,应通过重塑知识生产主体竞争优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优化拔尖创新人才作用基础等关键路径,进一步强化教育流、科技流和人才流之间的“三位一体”发展,助推研究型大学积极参与到我国世界人才中心建设浪潮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世界人才中心 教育科技人才 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文人文社科文献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回顾与前瞻——“CASHL服务启动二十年·外文人文社科文献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冰洁 姚晓霞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2024年4月25日,“CASHL服务启动二十年·外文人文社科文献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领导、全国94家高校以及合作机构的嘉宾、学者、馆长与馆员代表等1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CASHL廿... 2024年4月25日,“CASHL服务启动二十年·外文人文社科文献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领导、全国94家高校以及合作机构的嘉宾、学者、馆长与馆员代表等1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CASHL廿年历程与经验,分析人文社科学科的变化与需求,探讨文献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寻求外文人文社科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范式与新路径。文章综述了本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与前沿思考,为外文人文社科文献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启发与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HL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共建共享 高质量发展 文献资源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人才战略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体勋 冯冬燕 孙晓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放 ,只有扩大开放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部大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 ,人口的思想素质以及缺乏人才的关键。提出了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在... 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放 ,只有扩大开放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部大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 ,人口的思想素质以及缺乏人才的关键。提出了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在教育上的战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人才战略 素质 人才资源开发 人才引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86
4
作者 王玉洁 秦大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3-493,共11页
本文回顾了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事实及其对水资源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综述了水资源变化的原因,以及未来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变化与适应对策。研究表明:1961年以来西北干旱区呈现明显暖湿化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 本文回顾了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事实及其对水资源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角度综述了水资源变化的原因,以及未来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变化与适应对策。研究表明:1961年以来西北干旱区呈现明显暖湿化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快,夏季降水增加速率最大。伊利河谷、塔城等地区增温趋势最大,北疆降水量增加最多。受气候变暖导致冰雪快速消融和山区降水增加的影响,西北干旱区西部河流黑河、疏勒河、塔里木河出山口径流量显著增加。由于东部河流石羊河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降水的减少导致径流呈现下降趋势。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石羊河、黑河和开都河中下游径流减少。本文提出了西北干旱区亟待深入研究的任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水资源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预估;气候变化归因研究;气候变化-社会经济活动一体化适应策略选择;水资源科学合理定量分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气候变化 水资源 人类活动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油气资源综述及开发战略设想 被引量:18
5
作者 公衍芬 杨文斌 谭树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147,共11页
南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之一,海底地形复杂,南、北宽而缓,东、西窄而陡,陆缘发育一系列沉积盆地。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综合介绍了南海北部大陆架油气区,西沙、中沙远景区,深海区,礼乐-太平远景区和南... 南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之一,海底地形复杂,南、北宽而缓,东、西窄而陡,陆缘发育一系列沉积盆地。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综合介绍了南海北部大陆架油气区,西沙、中沙远景区,深海区,礼乐-太平远景区和南海南部大陆架油气区的沉积盆地,并对这些沉积盆地的资源量和油气远景进行综述。按照对南海石油地质特征的认识,将海域分为油气生产区、远景区以及无远景区(深海区)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开发战略设想。应该加速北部大陆架油气区这一海域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西沙、中沙远景区经过地球物理勘探、区域研究,选准靶区,重点突破;在南沙海域,应遵循"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调整战术,以我主动开发,代替对方单独开发,最好形成联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开发战略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环境中信任-激励相容的资源分配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煜 林莉 +2 位作者 怀进鹏 李先贤 钟亮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45-2254,共10页
在网格环境中,多数节点希望能够更多地使用其他节点的资源,而不愿共享本地的资源.每个理性的用户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协作整体的运行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要吸引资源的拥有者加入资源协作,就必须保证其利益和安全.讨论... 在网格环境中,多数节点希望能够更多地使用其他节点的资源,而不愿共享本地的资源.每个理性的用户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协作整体的运行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要吸引资源的拥有者加入资源协作,就必须保证其利益和安全.讨论了资源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之间的依赖与制约关系,从经济、信任角度提出自适应的信任-激励相容的资源分配机制.在网格环境中,资源供需的变化会引发价格的浮动,基于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给出了资源提供者的动态价格调整策略.提供者可根据当前资源的供需和负载状况,制定自适应的信任-激励相容的分配策略ATIM(adaptive trust-incentive compatible resource allocation),遵循多贡献多分配的原则,激励节点共享出有价值的资源,最大化资源的聚合效用.在CROWN(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ver wider-area network)平台中评估了ATIM机制的效率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分配 激励 信任 价格策略 CROWN(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ver wider-area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饭店30年--海内外文献回顾与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孔海燕 宋海岩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4,共7页
通过对海外三大学术数据库及国内《旅游学刊》的检索,本文对有关中国饭店的中英文论文进行分析、分类。根据研究内容,从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4个方面系统地评述了中国饭店发展30年的历程,反映了海内外学者对中... 通过对海外三大学术数据库及国内《旅游学刊》的检索,本文对有关中国饭店的中英文论文进行分析、分类。根据研究内容,从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4个方面系统地评述了中国饭店发展30年的历程,反映了海内外学者对中国饭店的关注热点和研究议题。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海内外学术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饭店 战略与发展 市场营销 服务质量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雷丽平 于钦凯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5,共5页
21世纪,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核心问题,人力资源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主要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贡献率最高。人力资源只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21世纪,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核心问题,人力资源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主要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贡献率最高。人力资源只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效应,现阶段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仍然存在着很多阻力和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广辟就业门路,加强教育培训,控制人口增长,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人力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力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体育系统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和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大超 李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8,共10页
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最终目标,立足两大视角,运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界定了我国体育系统人力资源的性质、分类、功能与地位,对我国体育系统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与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国体... 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最终目标,立足两大视角,运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界定了我国体育系统人力资源的性质、分类、功能与地位,对我国体育系统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与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国体育系统人力资源已建立了相对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等实体机构,初步建立了人力资源调研体系;我国体育系统人力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总体素质不高,人才配置不当,仍缺乏对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系统认知,人力资源的配置缺乏市场机制;探讨未来我国体育人力资源新需求及开发方向以及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育系统 人力资源 开发 方向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志 王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0-56,共7页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中国人力资源数量丰富,但面临人力资源质量偏低,人才资源匮乏,机制不活、结构失衡、布局不...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中国人力资源数量丰富,但面临人力资源质量偏低,人才资源匮乏,机制不活、结构失衡、布局不合理等重大问题。转变传统落后的人力资源观念;健全人力资源相关机制;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教育资源,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及控制人口数量是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 人才强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安全问题及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光明 孙长林 《灾害学》 CSCD 2008年第2期101-105,111,共6页
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出了"从展望到行动"的主题,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水安全概念演进的分析,给出了水安全概念新见解:认为水安全是一个"旧的平衡解体、新的平衡建立"交替作用的动态... 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出了"从展望到行动"的主题,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水安全概念演进的分析,给出了水安全概念新见解:认为水安全是一个"旧的平衡解体、新的平衡建立"交替作用的动态过程。其内容包括:水资源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水质安全、水量安全和水灾害安全等。在分析中国水安全存在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以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9条水安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水灾害 水资源 策略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区域资源开发战略及关键技术选择 被引量:6
12
作者 栾维新 曹颖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1,共7页
在分析了国际区域资源战略地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开发国际区域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其主要“瓶颈”与机遇。结合国内外实际提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化的国家战略、培育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制、实施登陆点的产业基地牵动战略和投融... 在分析了国际区域资源战略地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开发国际区域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其主要“瓶颈”与机遇。结合国内外实际提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化的国家战略、培育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制、实施登陆点的产业基地牵动战略和投融资多元化等四大战略。利用AHP法确定中国区域资源产业化的序次和时间表,并分析了需要研制和储备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资源 发展战略 关键技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大型综合医院员工关怀计划新思维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彩凤 徐伟平 +2 位作者 顾斌 陈晓勤 顾琦静 《中国医院》 2019年第10期54-56,共3页
目的: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紧扣医院员工关怀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EAP)过程中的核心和突出问题,寻求大型综合医院EAP新思维,探索基于EAP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三重角色,进一步强化医院EAP作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随... 目的: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紧扣医院员工关怀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EAP)过程中的核心和突出问题,寻求大型综合医院EAP新思维,探索基于EAP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三重角色,进一步强化医院EAP作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医务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院EAP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机制如沟通交流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科室管理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结论:人力资源管理要成为员工发展支持者,探索目标化的沟通交流机制;成为员工发展引领者,探索责任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员工发展推动者,探索融合化的科室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员工关怀计划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评价历史回顾及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照志 潘昭帅 +2 位作者 李厚民 车东 吴晴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210,共23页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 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根基,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含重要工业产品)是一个国家实施工业化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要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有多少家底,办多大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支撑国家经济建设。本文在回顾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70余年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基础上,对自1952年以来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历史进行系统评价,经综合集成研究,总结提出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规律,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与认识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制及职能的变化,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核心,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演变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启动期(1952~1965年)、规范期(1966~1993年)、改革期(1994~2006年)、发展期(2007~2017年)与深化期(2018年-),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与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查明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变化规律。在每个时期,我国均依靠国家力量,组织开展全国性的矿产资源储量调查、核查、核实,资源潜力评价及资源保障程度论证(可供性)等国情国力调查与评价工作。通过对我国第四轮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工作进展与现状进行的回顾,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越来越强,调查与评价的技术体系日益完善,覆盖的矿种数和矿区数不断增加,不断突出重要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重视资源战略、安全及供需形势等国情的分析与研判,妥善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认为:我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是适应国家重大资源战略与规划而开展的,所形成的大量系列宏观成果为国家矿产资源战略、供需形势、资源保证程度论证提供了基础支撑,对于国家制定中长期矿产资源战略、规划、政策,以及开展国家重大资源战略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历史,矿业人始终以科学的精神评价矿产资源,从不冒进、夸大事实,也未给国家造成损失。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又审时度势地提出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我国稳步进入工业化大国行列。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与评价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矿产资源 国情调查与评价 发展阶段 演变规律 国家矿产资源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燕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7-70,共4页
本文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建议与决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 开发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人才强国战略论纲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孟东方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90,共10页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应实现"人力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目标,因应"一个加快"和"三个更加"的要求,完成推进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养造就优秀创新人才、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等任...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应实现"人力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目标,因应"一个加快"和"三个更加"的要求,完成推进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养造就优秀创新人才、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等任务。落实新时代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应坚持"领""引"结合确保人才队伍发展方向和发展成效;立法定策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引""培"并举壮大人才队伍规模;科学管理提升人才使用效益;优化环境促进人才与国家建设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才强国战略 人力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丽霞 房国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8,共4页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一个组织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纲领性指南,是具体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依据。目前,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主要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吸引战略"、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投资战...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一个组织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纲领性指南,是具体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依据。目前,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主要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吸引战略"、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投资战略"和以德国为代表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战略"。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东北地区的人文历史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必然选择以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战略为主,以人力资源吸引战略和人力资源投资战略为辅的战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被引量:6
18
作者 符得团 马建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区域发展问题 ,在现代文明和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条件下 ,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 ,知识经济表面凸现出来的是科学与技术 ,而知识经济的根本在于人的创造力量 ;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职业技术水平... 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区域发展问题 ,在现代文明和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条件下 ,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 ,知识经济表面凸现出来的是科学与技术 ,而知识经济的根本在于人的创造力量 ;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职业技术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提高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分析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采取有效措施 ,搞好人力资源开发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 ,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人力资源 人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型人力资源与西部经济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立新 赵慧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6,共5页
质量型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资源。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质量型人力资源开发。加快质量型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关键词 质量型人力资源 西部经济 人才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基于人口普查和教育事业库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爽 胡瑞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共7页
以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全国教育事业库历年统计结果为数据平台,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做出全景式的描绘,针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不容乐观、体育教育隐忧重重的现状,从理清未来的发展思路入手,以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为主要抓... 以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及全国教育事业库历年统计结果为数据平台,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做出全景式的描绘,针对我国体育人力资源不容乐观、体育教育隐忧重重的现状,从理清未来的发展思路入手,以教育提升人力资本为主要抓手,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业 人力资源 教育提升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